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们短暂的光辉 » 第46章:出海

第46章:出海

    老爷子跟唐可说,那块石头是好多年前,有人出海打渔时带回来的。

    因为这块石头看上去很不凡,而且带在身边时会感觉到很舒服,所以大家就把它供奉在了祠堂里,当做是给山神的祭品。

    也正是供奉了这块石头之后,村里才陆续有人在进山时看到了“山神”的身影。

    村里人都觉得是供奉了这块石头,才引得山神现身。于是,这块石头就算在祠堂安家了。

    老爷子还说,这块石头本来要比这大好几圈的。大概是山神下山食供奉的原因,现在才变得这么小。

    听完老爷子的话,唐可可以确定,村长那天绝对就是动用了这块星石的能量。而村长,也大概是这个村子里唯一一个知道星石用法的人。

    万万没想到啊,村长这个浓眉大眼的,居然也能干出来公石私用这种事。

    不过,这也更加说明了村长这个人不简单,他绝对有秘密。

    根据唐可对于外界的了解,星石这种东西,普通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而村长——这个小地方的普通人,居然能掌握星石的用法!

    唐可再次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要招惹村长。

    不过虽说不想去招惹村长,唐可还是决定跟老爷子打听一下关于村长的信息,说不定能从他的人生轨迹中发现什么。

    这件事不着急,如果现在就跟老爷子提出,那目的就太明显了。

    唐可还是决定先缓两天,先把水君的木雕雕好再说。

    话说这个木雕啊,唐可目前也是有一些心得了。

    怎样将要雕刻的东西等比例缩小、将其设计到木料上;之后要以怎样的力度下刀、不同的角度要怎样用力,这些唐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回到家,李姐正好上门。

    她是来送做好的衣服的。野猪皮这种东西没有专业设备是真不好处理,直到现在她才将几件衣服做好。

    李姐温声细语地跟老爷子道歉,说是这么长时间才做完,冬天都马上要过去了。而且做的还不好,实在是不好意思。

    老爷子一边摆手一边说:“这说的是什么话?!做的好着呢!再说了,明年不还能穿呢吗?好孩子,叔谢谢你了啊!”

    李姐笑着摆手,客气了两句就回家去了。

    老爷子拿着衣服,让唐可还有两个孩子换上。

    唐可没客气,两个孩子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十分开心能有新衣服穿,孩子是真的挺容易满足的。

    唐可注意到老爷子的哪件衣服没多少皮毛,老爷子则给了唐可一个眼神,示意他别说出来。

    虽然没感受过长辈的关爱,不过唐可能理解。所以唐可也没多嘴,换上新衣继续雕木雕去了。

    中午的时候,上山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赶着吃午饭,然后就要准备出海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几天,村子里最常见的景象就是这样——一群妇人在院子里补渔网,男人们则在海边修理渔船。

    李姐最近挺忙的,不少人家都请她帮忙补补衣服、修修网子啥的。

    不过有一个小伙子经常去李姐家帮忙,再不就是送些吃食啥的。

    小伙子比唐可要大,二十多岁的样子。姓张,叫张德顺。

    即便是唐可这种没什么经验的人都能看出来,张德顺对李姐有意思。他父母好像也挺支持的,从来不拦着他和李姐来往。

    可李姐似乎没那个意思,总是或直接、或委婉地拒绝张德顺。

    唐可感觉挺有意思的,他最近体会到了吃瓜的快感,总是有事没事就听李姐家墙根。

    和其他看热闹的人不一样,唐可听力比较好。所以他从来不在吃瓜的第一线,而是离着老远,一边帮老爷子修理渔船、一边分出注意力在李姐那边。

    这就好像是乡村爱情故事,谁看谁不迷糊啊?

    也有人劝李姐,要不就和张德顺过日子得了,不过李姐都搪塞过去了。

    她觉得自己一个人过日子挺好,而且除了亡夫,她不想接触任何男人。

    村子里的事,无非就是那些。说有意思也挺有意思,但看多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了。

    所以唐可的注意力很快就回到了正地方,每天和老爷子一起修理渔船、修补渔网。

    水君的木雕已经雕好了,小姑娘特别喜欢,天天拿在手里,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水宝一点都不羡慕,因为唐可也给他重新雕了一个。

    在经过水宝允许的情况下,唐可将原来的大木雕劈成了的柴火。

    没办法,村里已经有人笑话了,唐可也不想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

    两个孩子和唐可关系越来越好,经常拉着唐可一起玩游戏。老爷子看到他们相处的不错,心里也高兴。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吃过早饭之后,老爷子和唐可乘着渔船出了海。

    渔船有大有小,有些是三两户人家同乘一艘船的。老爷子家的渔船要小一些,所以只坐了他们两个人。

    把船开到要下网的地方,老爷子让唐可拿来渔网,要亲自为唐可示范怎样下网。

    老爷子抓住渔网的四个角,上半身打摆子,然后一个用力,将渔网抛了出去。

    老爷子拽住拖绳,等渔网全部浸入水中,才一边松绳一边将拖绳的另一端拴在渔船的船尾上。

    其实不是每家都这样捕鱼的,只是老爷子上岁数了,采用这样的方式比较省力气罢了。

    具体的操作唐可已经明白了,不过他感觉,老爷子这一网是大概率要空军了。因为在老爷子停船的时候,他已经用精神力探查过水下了,那里基本没有什么鱼。

    过了一会,老爷子让唐可帮忙将渔网拉上来。

    果然,渔网渐渐浮出水面,上面只有零星的水草和几只小虾米。

    似乎是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老爷子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将网上的小虾摘下来,扔回海里,然后将船开到另一个位置,继续下网。

    半天过去,两人全部的收获也就只是几条小鱼、还有一些虾米、螃蟹之类的。

    太阳已经到正中了,老爷子让唐可收起渔网,打算掉头回家了。

    不过回去的途中,唐可感知到船下有鱼群经过。于是跟老爷子说了一下,想要自己下一网。

    老爷子无所谓,只是笑着将渔网递给唐可。

    唐可学着老爷子的动作,将渔网抛入海中。

    不过不同的是,唐可没有像老爷子一样,将拖绳系在船尾。而是紧紧拽在了手中,以此来感知渔网的动静。

    很快,一阵剧烈的抖动从拖绳上传来。唐可两手一紧,稳住身形,然后将渔网缓缓拉起。

    渔网缓缓浮出水面,满满的鱼获将它的身体撑成了椭圆的形状。

    这一网收获不错,老爷子也有点惊讶。不过他将这一切归为新手的运气,老渔民从不承认别人比自己强。

    有了这一网收获,老爷子脸上充满了笑意。他决定,回家做鱼头汤,下午就不出海了,领着唐可和两个孩子去把鱼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