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当县令我只想混日子 » 第19章 赵铁柱

第19章 赵铁柱

    不一会,一行人便来到了赵氏铁铺。

    莫凡直接径直往院落里面里面走去,一进门就看见了唐玖妹之前所说的那个被百花软筋散搞死的人。

    千面郎君所说的本县大状师杜启明。

    现场可谓是保存得格外完好。

    莫凡环顾房间一周,发现那所谓的赵铁柱的原配夫人陈氏还抱着怀里的那个女娃躺在地上没有醒。

    这迷魂散的效果这么好?

    莫凡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类江湖上的迷药,不由得大为震撼。

    当即莫凡直接让人把整个赵氏铁铺包围起来,保护现场,陈氏两人也叫人把她们抱进了里屋。

    “春香,你去照顾她俩一下,醒了再来告诉我。”

    莫凡再吩咐道。

    看着春香进去照顾她们,莫凡看着地上的这个只剩下一层皮包裹着身体的人,心底有点发颤。

    这下毒的人也太过于狠毒了吧。

    这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不亚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一旁的傅聪看着眼前的一切,愣是以这个老油条的资深阅历,也是吓了一跳。

    “老爷,现在怎么办?”

    傅聪聪明的朝莫凡靠了过去,想要先问一下老爷的想法,自己是不敢擅自发号施令的。

    略微思索了一番,莫凡转头对旁边的傅聪说道:

    “这赵氏铁铺的相关情况,衙门有记录吗?”

    听到这话,傅聪赶忙回答:

    “禀报老爷,这赵氏铁铺在附近乡里都是比较出名的。”

    “他是由一个叫做赵铁柱的铁匠创立的。”

    “因为这赵铁柱是个打铁很厉害的人,据说他早年有过奇遇,打铁技术独辟蹊径,深受周围的江湖人士看重。”

    “甚至有许多其它地方的江湖人士慕名而来,只为想要一件赵铁柱打造的兵器。”

    “但是这赵铁柱在不久之前却是自杀了。”

    “当时那个案子是王捕头负责的,最后发现了赵铁柱留下来的遗书,赵铁柱的夫人陈氏也是接受了这个结果的。”

    说到这里,莫凡有点疑惑,为什么自己脑海中没有一点关于这个的记忆。

    傅聪看到莫凡一脸懵的样子,也是立刻解释道:

    “老爷,就是您在县衙躺着休息的那几天。”

    傅聪如此一解释,莫凡也是明白过来。

    原来就是自己刚刚穿越的时候。

    “那行,你去把王捕头叫过来,我仔细问一下他关于赵铁柱自杀的案子。”

    莫凡挥了挥手。

    旋即傅聪就朝外面走去,不一会,来了一个较为年轻的捕头,脸上都还没有脱去稚气。

    这就是王起王捕头了。

    王捕头看见莫凡,当即行礼:

    “卑职王起,见过县令大人。”

    “嗯。”

    看见傅聪把人叫来了,莫凡也是二话不说,承了这个礼,然后直接切入正题:

    “王起王捕头,听说是你办的赵铁柱自杀那个案子?”

    王起听到县令大人开始询问起这个案子,也是整理了一下思路,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是的,大人,整个案子都是我经手的,最后查明这赵铁柱确实是自杀的,还有他亲手写下的遗书,他的夫人陈氏也是证实了这一点。”

    “至于自杀的原因,赵铁柱在他的遗书里面提起过。”

    “貌似是因为他之前在其他县的铁匠铺订购了一批上好的玄铁,想要将其打造成神兵,但是貌似是失败了。”

    “所以他要偿还那边的铁匠铺一大笔的欠款,需要赔出去很多的财。”

    “他不想就此连累到自己的夫人陈氏,以及那早就没父母孙女,因此想着人死债消。”

    “大人,我调查的赵铁柱的案情基本就是这样的了。”

    说罢,王起王捕头便是退到了一边,等候莫凡的吩咐。

    听完这王起王捕头的一番话,莫凡也是陷入了沉默。

    据他短时间的了解,这赵铁柱发家的过程颇为有趣。

    如果王起王捕头调查的都是正确的,那么这赵铁柱最后的结果确实是令人唏嘘。

    这赵铁柱小时候家里十分穷,祖上几代都是靠着家里的那么几亩水田来挣取微薄的收入。

    是个典型的大陈王朝最下层的普通百姓人设。

    但是这赵铁柱却从小和家里的人有些不同。

    因为是农户,赵铁柱的父母都是希望赵铁柱能够安安稳稳的带着乡下,娶妻生子,让这祖传的几亩水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说白了,赵铁柱的父母希望他也一直做个农户,当个普通小老百姓。

    就这样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

    但是,天意在没有显示出它真正的用意的时候,在别人看来总是那样莫名其妙。

    这赵铁柱对田里面的那些事一些也不上心,他的爱好是打铁。

    没错,自从他小时候陪父亲去镇上看打铁匠打了一把铁制大镰刀之后,赵铁柱就爱上了打铁这么一门手艺。

    一直闹着要父母送自己去学打铁。

    但是在这个时候,拥有手艺的人是很吃香的,并且大多数都是手艺技术概不外泄。

    除非你拜师。

    当然,这是要交钱的,并且不是一笔小钱。

    而这个时候,赵铁柱家里哪来闲钱供他去学习打铁?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农户一年到头的田里收成交了赋税之后,自己勉强维持温饱,是不可能有多余钱财的。

    因此,赵铁柱的这个梦想永远也不可能达成。

    但是赵铁柱却是个异常坚定的人。

    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离家出走了。

    去了其他县,他去求了一个打铁匠,他没钱给拜师费,但是他恳求别人能够收留他,让他做一个烧火童子也是好的,不求学得一丝一毫的手艺。

    但是哪有那么容易,你求人家,难道就必须答应你吗?

    如果这样简单,那打铁铺外面跪求成为烧火童子的人不是推挤成山了?

    可是,上天确实有好生之德的。

    一连好几天,直到赵铁柱差点跪死在那家铁匠铺外面。

    打铁师父终于狠心不下了,他收留了赵铁柱。

    就这样,赵铁柱成了这家打铁铺的一个年轻的烧火童子。

    而这样的代价就是,连续好几年他都没有回家,导致他的父母一直找他不到,最后郁火攻心,直接气死了。

    时也,命也!

    ...

    时间一闪而过,十年过去了。

    当初离家出走的那个小小赵铁柱,也是成为了一个正式的打铁学徒。

    没错,十年的时间,他终于攒够了钱,成功拜师,成为了一名学徒。

    在这期间,他偷偷回家过,看到当初疼爱自己的父母被自己气死,赵铁柱心如刀割。

    在父母的坟前一动不动跪拜了整整七天。

    然后头也不回的回到了打铁铺。

    这是自己选择的路,不管未来如何,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

    赵铁柱他并不后悔。

    只是悔恨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冲动,如果好好和父母交代商量,也不至于造成这样的后果。

    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当时赵铁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悔之晚矣,他只能继续向前。

    既然已经选择了自己的梦想,那么对于赵铁柱来说,其它一切事都只能抛之脑后。

    他父母的养育之恩自己已经是回报不了了,那赵铁柱就更不能辜负自己的梦想。

    现在的他,开始变得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