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村里的纨绔子弟 » 第六章 包地养牛

第六章 包地养牛

    四海建了牛场之后,王四海的名字在村子里,在隔壁村里,一说都知道。而且四海的牛场越做越大,牛越来越多。

    今年是养牛的第4个年头,四海的牛加起来已经60多头,而且进入2000年之后牛价飞涨,牛肉越来越值钱,四海在当地的县里都算数一数二的养殖户。

    2003年的春节,是四海一家人过的最好最开心的一个春节,包括大哥大嫂一家。

    四海给家里人置办了好多东西,过年的所有肉食,饮料,烟酒,水果,平时没吃到,没见过的,四海都给家里人买了一堆。

    二哥二嫂,屋子里又新添了一件洗衣机,小凤开心的说:“以后家里面衣服都我包了,四海送了个好东西啊”

    玲玲则给俩位嫂嫂,还有爷爷奶奶都置办了新衣服。大嫂也一改往日态度,对俩位老人好了起来。

    四海自己则买了一辆新款摩托车,再村子里是唯一一辆,骑着到小卖部门口,好不威风,人们都羡慕不已。

    秋实,小满,小娟,小凯都有自己新年礼物,小满小凯是学习机,小娟是一个电子琴,秋实是一个玩具车。

    到了三十晚上,这是四海一家人有史以来过得最丰盛的一个大年,几个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着烟花,大人们在屋子里有说有笑,一起看着春晚。四海和二海俩个人,在院子里隆起了旺火堆(北方农村过年的时候,用煤炭或木头堆积的火堆。)

    爷爷奶奶是不是告诉小满看好弟弟,别乱跑,在12点之前必须回家迎接财神。几个人根本没有听见,一溜烟的就跑出去了。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在村里小卖部集合,拿着自己手里的小鞭炮,的意的炫耀着。

    到了12点,几个孩子一溜烟的跑回了家里。电视里春节晚会一起唱着难忘今宵,示意着今年已经过去了,一起迎接新年。秋实他们被大人拉着在旺火堆旁转了好多圈。代表着新的一年就会旺起来,玲玲在屋子煮熟了热滚滚的饺子,里面还包了硬币。

    几个孩子听到有硬币都抢着吃,生怕别人吃到硬币,不一会儿秋实就因为哥哥吃到硬币,哭了起来,吃不进去了,还要吃,把大家逗的哄堂大笑。

    最后还是奶奶偷偷的给秋实饺子里塞了个硬币,这才不哭了,秋实一吃到硬币,立马开心的笑了起来。

    四海给每个孩子包了大红包,几个人拿到之后,都开心的蹦了起来。

    “谢谢四爹,祝四爹新年快乐,发大财。”王小满虽然满脑子和她妈想的一样,嘴还是很甜的。而且四海也特别亲这俩个侄子。

    新年过完了,一家人又开始忙碌了,四海今年准备把奶牛养到50头左右,从外地进一批自动化挤奶设备,减少人工成本,现在牛的饲料成本也越来越高,四海想要做大做强,必须找到新的思路,不能只靠现在这样。

    牛吃饲料和青贮草料,这些都是成本,现在算下来,没有之前挣钱了。四海想再包点地,种玉米这些为养牛减少成本。

    马上到了开春的日子,村子里的人们又要开始忙碌起来。

    四海立马到和平叔哪里说了自己的想法,和平叔同意之后,第二天在村里大喇叭上喊道:“今年王四海家想要承包咱们村的地,大家有想法的可以到村委会报名啊,承包之后大家还可以种自己的地,王四海还会另外给大家发工钱的,需要100亩地,抓紧时间啊。”

    小卖部门口的人们仔细的听着村主任说的话,想想是个好事还是坏事。

    “王四海这越做越大了,要包咱们的地,不知道靠谱不。”

    “怕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一个村子的,还怕他欠下咱们的啊。”

    邻居杨海清抽着烟说道:“你们不租我去租,又能收租金,还有工钱,省的一年到头来,累死累活的靠天吃饭。”

    说罢杨海清便哼着曲儿去了村委会,报名这个事情。

    到了村委会看到四海也在,杨海清说道:“四海,你放心的租吧,我的地都是好地,我也相信你的为人的。”

    “谢谢你啊,海清,这么支持我,你也放心,我肯定不拖欠大家一分钱,到了年底就给大家吧账结清,每个月都会给大家发工资的。”四海看到有人支持他激动的说着。

    100亩地很快就包的差不多了,最后还剩下10亩地没人出租,四海正想着去哪包这10亩地。和平叔说道:“你大哥不是瘫了吗,你大嫂也一个人种不了地,把他的包了多好,也算帮助你大哥了。”

    “是呢叔,我回去和我大嫂他们商量一下,你也知道我们这.....”四海为难的说道。

    “我知道,四海,毕竟也是你大哥,一家人有啥事过不去的。”

    晚上回到家里,四海就和玲玲说了这个事情。

    “好事情啊,你不想过去说,我去和说,咱们这也是帮他忙,你明天一早骑上摩托车上街去买点吃的,买点肉,我给大哥大嫂提过去。”

    玲玲真的是四海的贤内助啊,有了玲玲的帮助四海的养殖事业才会越来越好。

    第二天一大早,四海便把东西买了回来,玲玲上午就提着东西过去了。

    到了王海家,桂英正在院子里洗衣服,见到玲玲来了便停下来,给玲玲倒水。桂英虽然平时待人不怎么样,对玲玲还是很好的。

    “大嫂,这几天四海包地的事情,你们也听说了,还差那么10亩地,你看你们家的要不要也包出去啊。”玲玲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出来自己的想法。

    “玲玲呀,大嫂也同意,就是你们给外面人包地都那么多钱,咱们自己家人不得多点啊。”桂英可是没有一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没问题,大嫂你尽管开口,你跟大哥也不容易。”

    曹桂英准备狮子大开口大要一笔:“四海给村子里的人们是一亩地150元,咱们自己家人给300就行,你大哥那地都是好地。”

    “行呢,大嫂,我回去和四海商量一下,四海同意之后告诉你啊,这点肉你和孩子吃吧,大哥身体得多吃点。”

    玲玲回去的路上就猜到四海肯定不同意。

    果不其然,四海一听到曹桂英的要求就大发雷霆:“我不包了,爱给谁包给谁,他弟弟不是啥也想要吗,把我大哥地也给他,大哥我们养。”

    玲玲赶忙让四海小点声,别让爷爷奶奶听到了。

    “四海,大哥身体不好,俩个孩子都在上学,都是需要钱的地方,大嫂又啥也不管,咱们能帮就帮一帮,我再去和大嫂说一说,多150块钱就当给孩子和大哥了。”

    第二天,玲玲又去找到了桂英,“大嫂,昨天我也和四海商量了一下,觉得行呢,我大哥身体也不好,你们能多挣点也行,给我大哥买药,还有俩个孩子上学。”玲玲苦口婆心的说道。

    “大嫂谢谢你们了,小满和小娟也天天上学需要钱,体谅体谅大嫂。”曹桂英不要脸的说道。

    就这样,四海包下了100亩地,开始了自己的养殖大业。

    村里的人们月月领着工资,到年底还拿着地的租金。都夸四海是个好人,领导们也夸四海是个建设农村的先行者。

    就这样四海成立了公司,四海养殖公司,在村子里,在镇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