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绝壁野蔷薇 » 第二章南下宛市

第二章南下宛市

    长裙的线犹如决堤的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

    陶璧当机立断,将拉到膝盖的线扯断,拿着线头飞快的打个结,总算是保住了膝盖以下两块布的完整。

    陶璧捏着裙子头,尴尬又不失洒脱的笑了笑,心中早已明白:这一定是妹妹陶珠搞得鬼!

    林业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涩,当即脱下身上衣服围在陶璧的腰间,宽大的男士衬衫盖住了陶璧泄露的春光。

    “你把衣服给我,你怎么办?”

    陶璧刚想解开用衣袖打成的结,林业按住了她的手,却又如碰炭火一般猛的放开。

    “你,你拿着,我不碍事的,我是男孩子。”林业摆着手结结巴巴的解释,拍了拍自己身上贴身白汗衫。

    “我去买冰糖葫芦。”

    陶璧和林业此时的穿着实在算是特异,陶璧和林业捱过一路的打量在乡里食品供销社分别。

    陶璧特意留下最后一颗糖葫芦回家吃,打猪草回来陶珠一看陶璧两手空空,转身跑向姐妹两卧房后的厨房,咬着妈妈赖美云的耳朵告状,“妈,姐也真是的,买糖葫芦也不知道给你也买串,光顾着自己吃。”

    赖美云从黄土垒的灶台前直起腰,“你姐兴许就只有买一串的钱呢?你姐读书也辛苦,吃了就吃了吧。珠珠,正好你来了,帮妈妈烧火。”

    陶珠显先没把脚上的塑胶凉鞋跺开裂,“我不烧,凭什么好的全是她得,辛苦的活,累的活全得我干?”

    陶华景的脸隐藏在一阵呛人的烟雾后,厚重粗糙黑黄黑黄脸上的神情愈发难以看清神色。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除了窸窸窣窣的虫鸣声,院子里异常平静。

    “他爸,阿璧这事,你是怎么个看法?”赖美云心中已有计较,只是男人当家做主的思想在她脑海中根深蒂固,让她无论遇上什么事,首先想到的就是问陶华景。

    陶华景摁灭手中的旱烟卷,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阿璧,你是怎么想的?”

    陶璧昂起头,“爸,你答应送的学校我没考上,你不供我上大学,我不会有任何怨言,如果你给我机会复读一年,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陶珠轻蔑的笑了出来,“姐,你这话说的,你敢保证你复读一年就一定能考上爸理想中的学校?还不会有任何怨言,爸和妈供你读了这么多书,你还要怪爸和妈不成?”

    陶华景长叹一声,眉头轻锁,“阿璧,复读一年,这费用可比正常入学要多得多。”

    赖美云赶忙说道,“他爸,要不就算了吧!要我说,女孩子也不用读那么多的书,认得两个字就行啦,你看我,这辈子连学堂的门槛都没跨进去,不一样好好的吗?”

    “妈说的对。”陶雄鲜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他是家中长子,又年过二十,此时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爸,再复读一年又能怎么样?那不是白白浪费钱吗?浪费钱也算了,你看咱们村里的大牛,他不就是复读没考上吗?现在变的疯疯癫癫的!大妹像朵花一样水灵,你总不想看大妹也变得疯疯癫癫的吧?”

    陶雄咽了口唾沫,神情突然忸怩起来,“而且你们看啊,我都二十多了,你们不能只顾着大妹,不管我的终生大事啊。”

    赖美云一听这话,登时双眼放光,“大雄,是不是有相好的了?是哪一家,快告诉妈,妈找人说去。”

    陶雄将脑袋埋进胳膊肘里,声音低的像蚊子吟唱似的,“就是白云湾那的。”

    “哦,真有看中的了。”陶华景不禁也重视起来,长子说亲,那可是头等大事。“那姑娘家是姓什么的?改天我和人打听打听,要是人家也有意思,就先定下来,等到秋收后就过门。”

    “干嘛要秋收后啊?”陶雄嘟囔了一句。

    赖美云又兴奋又嗔怪的推了等自己家的傻儿子一把,“听你爸的,你懂什么?”

    陶雄低下头,陶华景已经和赖美云絮絮叨叨说起该找哪些人打听,该准备些什么。

    陶珠嘲弄的看着陶璧,看着陶璧吃瘪被漠视,比她自己受父母的重视还要让她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赖美云满心思都是打听白云湾她那未来儿媳妇的事,据她听说,陶雄看中的姑娘家里姓杨,闺名慧敏,年方二十,长相标致,皮肤白净,身材匀称,家里还有两个弟弟,父母都是老实厚道,爽快勤干的人。

    赖美云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满心思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把人娶进家里来。直到看到陶璧收拾好的行囊,笑了几天的嘴才无措的合上。

    “这是,怎么回事?”

    陶珠坐在床沿,一双腿在半空中晃啊晃,“妈,你还知道吧?我姐出息了,要南下打工。”

    赖美云忙看向陶璧,她脾气倔又有主意,赖美云还没问嘴唇先哆嗦起来,“阿璧,你真要,真要去那么远打工?”

    “嗯,妈,我已经想好了,不读书就挣钱,否则,我这大好的年华,不是浪费了吗?”

    赖美云不敢看陶璧,她生怕是陶璧在为她没有坚持送她复读而与她赌气。“你爸知道了吗?我,我去和他说一声。”赖美云匆忙转身离开女儿的房间。

    “我爸,他会同意的。”陶璧的声音追了上来,赖美云不由得加快脚步。

    陶华景果然像陶璧肯定的那样,他同意陶璧南下打工。

    在桐子坳一个普通的夏日清晨,陶璧拿着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她生活了十九年的家乡,赖美云泪眼婆娑的将她送上拖拉机车,声泪俱下的嘱咐着,陶华景抽着旱烟,半晌才憋出一句,“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从身上抽出两张绿色的钞票塞到陶璧的手里。

    父母的身影开始模糊,陶璧捏着手心里的钱,抬头望向四面高耸入云的山,这里是她生活了十九年的家乡,一草一木,一片一瓦,她都十分熟悉。她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是走出这里的向往以及闯出一番事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