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先秦古尸 » 第二十章 刘亭长

第二十章 刘亭长

    城北山神庙聚集了数百名民众,这些人拿着各式的武器,有些拎着棍棒,有些拿着菜刀,也有些拿着农具。

    但是不管拿什么,每个人都是表情狰狞。

    “此役过后,亭长之职非君莫属啊!”县丞紧走几步,走到刘季的跟前。

    刘季看了一眼县丞,其实现在他对亭长不亭长的不会感什么兴趣,不过,如果他能当上这个亭长,那他就不再是布衣了,而是拿了朝堂上的俸禄,对他这个混迹在中里大街上的混混来讲,那将是一步登天。

    “如此多谢县丞大人,此役季定当鼎力相助”说着对县丞一抱拳。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县丞含笑退到了刘季的身后。

    “刘亭长,老夫先在这里恭贺亭长”吕叔平走前几步,对刘季一拱手。

    “多谢吕公,此役万分凶险,这山神庙下,有数千尸魔,吕公及小姐要万分小心才是!”刘季对吕叔平一躬到地。

    “亭长也小心为上,此役过后,老夫定话复前言,你与小女婚事,老夫一力承担”

    吕叔平的话让在一旁的审配、审食其父子心里一愣。

    审配千算万算,搭上了门房审六的命都没有搬倒刘季,而且让他成为了吕叔平的乘龙快婿,中里街上的英雄。

    审食其更是急得直跺脚,焦急的他,直拽自己父亲的袖子。

    审配恶狠狠地瞪了审食其一眼,他才稍微老实点。

    “如此多谢泰山大人,不过,此役万万不可轻视,这山神庙下乃是龙潭虎穴,万不可近身”刘季焦急的说道。

    这下难为了吕叔平,本来他想靠着这件事在沛县立足,可是到了庙门口如果不进去,那么很多人会说他吕叔平只是嘴上的功夫,到了地方吓得进都不敢进,可是如果进去了,他已经年逾花甲,真的像刘季所说的,那可能真的是有来无回。

    “这个......”吕叔平一时左右为难。

    “父亲,你与小妹在外面等候,我与刘兄一同下去”吕泽此时看出来父亲的为难,主动请缨道。

    吕叔平其实也不愿意儿子冒险,但是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自己不下去,儿子再不下去,真的有些不好看了。

    “好吧,泽儿,万事小心,凡事以刘亭长号令为准”吕叔平算是答应了下来。

    吕泽带着吕府的家丁十几个人,各拿兵器,等候刘季。

    刘季转回头又向县丞道“大人此地万分凶险,还望大人不要涉险地为好”

    县丞一看吕叔平不下去,他肯定也不想下去,可是沛县的百姓都看着呢,也不能做的太难看。

    这时正好刘季请缨,正中下怀,借坡下驴的说道“如此本官就与吕公在此地为你列阵,等你凯旋”

    转头说道“萧何、王猛你二人带两班衙役与刘季共同去抓捕凶徒,不得有误”

    “是”萧何跟王猛齐声大道

    刘季又转头看向了审家父子。

    “审员外、审公子,二位可愿意随季一同下去追捕凶徒?”刘季笑呵呵的说道

    刘季这是给审家父子一个下马威,这时候刘季的身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他现在已经属于亭长了,其次,这吕叔平已经答应了刘季的婚事,属于吕家的人了。

    审食其愤愤不平,转身就要答应刘季。

    可是审配却拦住了儿子。

    审配老谋深算,知道刘季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如果审食其答应下去,审配敢断言,肯定是有来无回,刘季肯定要把审食其弄死在山神庙下。

    如果不下去,他们在沛县可以说是名声扫地。

    “刘亭长意气风发,我儿年幼,老朽身亏,这打杀之事却不能及”说着看了一眼站在下面的百姓。

    此时大家对审配各个都是嗤之以鼻。

    “不过,乡里之事,审某不会独身事外,凡参加此役者,审某奉上百钱,凡受伤亡故者,审某定当医病救治,奉孝堂前。”

    刘季一听,审家这是愿意出钱买面子啊,刚想在挖苦几句,这时候县丞却说道

    “如此甚好,有人出力,有人出钱,这事情就好办了”县丞的一句话,算是给审配解了围。

    刘季看县丞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

    “众位乡里”刘季对着大伙一拱手。

    “山神庙下,危机重重,虽心有不甘,但也不能一拥而入,要知事关生死,三思后行,季愿率众擒贼,但入内者必须身怀武艺,不畏生死,年迈妇孺者,万不可入,自愿报名,绝不勉强”

    刘季的一番话,说得下面窃窃私语,一时间大家踌躇不前。

    “我第一个报名,樊家肉铺,樊哙”一个扎须大汉第一个跳了出来。

    樊哙带着一伙肉铺的伙计率先站了出来

    “还有我,卢绾”

    紧接着卢绾带着中里的地痞流氓也赶了过来。

    “我也参加,沛县狱掾曹参”

    曹参带着狱卒也出来了。

    “算我一个,篾匠周勃”

    从人群走出来一个人,手中提着一把勾杆,人长得五大三粗,跟樊哙比毫不逊色。

    “好,好,如此甚好!”刘季高兴地笑了出来。

    “还有吗?”刘季大声吆喝,此时的他有点一呼百应的意思了,不觉得声调高了几分。

    正在这时呼啦啦在人群中走出了一行人,得有四五十人之多。

    这些人一看就不是扑通的百姓,身上穿着软甲,背后背着弓箭,腰里挎着腰刀。

    为首的是一个中年人,看年纪三十来岁,长得是仪表堂堂,一身的箭袖,手中拎着一杆明晃晃的长枪。

    这人走出来,众人都为之一愣。

    在那个年月,能有如此打扮的,不是官兵就是贵胄,人家的打扮就明白,这是私兵。

    能豢养私兵的人,在朝堂之上必定是达官显贵。

    那人走上前去,并没有跟刘季搭话,而是对着县丞一抱拳。

    “在下王陵,看百姓如此涂炭,愿助一臂之力”

    县丞看王陵出来,也是一愣,但是人家愿意出头,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此多谢王将军”县丞急忙还礼。

    王陵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带着人走到刘季的身后。

    刘季都看傻了,看王陵的武装,个个是盔明甲亮,再看看自己这边,一个个拿啥的都有,稍微像点样的就是吕泽的手下和衙役们,其他的都是拿着菜刀,抱着烧火棍的主。

    “王将军,在下刘季”刘季凑到王陵身边小声的说道。

    “嗯!”王陵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并没有答话。

    这一下就给刘季弄了个烧鸡大窝脖,弄得他自讨没趣。

    “樊哙、卢绾为先锋,吕泽、曹参为左翼,萧何、王猛为右翼,周勃与我居中”刘季说完又转头看了下王陵。

    “烦劳王将军殿后”

    王陵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

    “准备出发,樊哙破门!”

    刘季一声令下,这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地开始进攻山神庙。

    “刘亭长?”

    刘季刚要进发,这时候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呼喊他。

    刘季转头一看,美得鼻涕泡差点出来。

    就见吕雉莲步款款走向了刘季。

    “雉儿姑娘,有何事情?”刘季满眼的疑惑。

    吕雉走到了刘季的身前,伸手拿出手帕,轻抚了一下刘季的皮甲。

    “亭长此去万分小心,雉儿在此等待将军凯旋”吕雉边帮刘季拍打尘土,边细声慢语地说道。

    吕雉的举动就如同送丈夫远征的妻子,含情脉脉,欲言又止。

    “姑娘放心,季定当大胜而归”

    刘季此时激动得脸红脖子粗的,幸福的都快跳起来了。

    吕雉却看着刘季含情一笑,小手对着刘季微微招了招手。

    刘季会意,低下头,附耳过来。

    吕雉在刘季的耳边轻轻地说道“护我哥哥不伤,提防王陵暗箭”

    吕雉一句话在刘季心里掀起轩然大波。

    他万没有想到,年方十五岁的吕雉有如此的心思。

    护她哥哥不伤,这还好理解,但是堤防王陵的暗箭,却看出这小丫头的心思缜密。

    刘季微微点了点头,吕雉含笑跟刘季告别。

    刘季转身,走进了山神庙。

    HD!

    扶苏一直很纳闷,太子丹将他掳来后,并没有对他做什么非分的事情。

    而是好吃好喝好招待,每日里在院子里可以随意的溜达,只要不出大门,他是自由的。

    虽然如此,但是扶苏的心里却依旧心乱如麻。

    一晃他来HD有半月有余,他也实在是憋不住了,想问问太子丹到底想干什么。

    叮咚,叮咚,瑶琴声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扶苏顺着这首慷慨激昂的秦风,来到了水榭。

    “秦定六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首秦风,让我受益良多”

    太子边弹边唱,曲调悠扬,歌声壮烈。

    扶苏一直站在水榭上,等着太子丹唱完。

    “秦地苦寒,人们困苦,不像其他六国富庶,秦人若不团结,怕在七国内早无一席之地”

    扶苏也有感而发。

    “公子所言极是,来坐!”太子丹起身让扶苏就座。

    太子丹亲手烹茶,将新茶舀于碗中。

    “叔父奉茶,侄儿愧领”扶苏赶紧起身。

    太子丹看了看扶苏,并未答话。

    其实扶苏这一声叔父,就把太子丹从敌对方变成了长辈,让后面的很多话,好说了许多。

    “公子有何要事?”太子丹看了扶苏说道

    扶苏也没有着急,而是喝了一口茶,放下了杯子,才慢慢的说道

    “侄儿已在叔父府中叨扰半月有余,兴得叔父盛情款待,不胜惶恐,离家已久,思乡心切,不知叔父此番唤侄儿前来,所谓何事,还请不吝赐教”

    扶苏的这几句话,可以说是软中带硬,说白了,你把我弄来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该亮亮底牌了。

    太子丹看了看扶苏,不由得哈哈大笑。

    “公子此意,丹已知晓,此番请公子前来,是商量这七国统一的大事”

    太子丹的话让扶苏一愣,他父王此时正兵讨伐六国,而太子丹此时已经开始谋划七国一统后的事情了?

    “叔父何意?扶苏愚昧”扶苏说道

    “秦王政七国一统之野心已经天下尽知,秦国铁蹄已经踏遍六国疆土,多少黎民百姓受苦,忠臣志士身亡,可谓山河踏碎,遍地哀鸿”

    太子丹的话让扶苏不禁微微点了点头。

    “秦国铁蹄一统华夏已成定局,届时车同轨,书同文,祖庭离乱,万民身亡,那将血流如湖海,尸身如高山,这六国之内又有几人能得生存?”

    太子丹的话震撼了扶苏。

    “车同轨,书同文,便于统一,难道不好吗?”

    扶苏很不理解太子丹的话。

    “好?怎么好?昔日,百家争鸣,何等的辉煌,而时到今天,又剩下几家研学,那些大家文豪,终究身死,而七国统一之日,六国文学大家,将全部身死,名著典籍将毁于一旦,千万学子将死无葬身之地啊!”

    太子丹的话正中扶苏的下怀,扶苏这个人最重有学识的人,而且最爱学子,要不然他也不会广招门客。

    “这.....”一时间扶苏被说的语塞。

    “这?这还不算,如果一统,六国多少贵胄将尸骨无存,多少祖庭又会毁于一旦,还记得文信侯吕不韦,刀兵直向东周,周天子八百年的江山,最后落得祖庭尽损,曝尸荒野,这还是王室,那百姓又当如何,届时生者无生路,亡者不得安,天下尽哭泣,何日得生还?”

    太子丹说得情悲意切,不禁双目落泪。

    “叔父的意思是让扶苏说服我父王,让他放弃六国一统的想法?”

    扶苏觉得太子丹的想法有些天真,扶苏再怎么说,秦王政也不可能放弃统一六国的。

    “非也,你父王已经不再是昔日的玩伴,他如今已是一条猛虎,窥视华夏,让猛虎无伤人之意,岂不是痴人说梦?”

    太子丹的话让扶苏更迷糊了,既然他已经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把自己抓来,自己对这件事情上根本就起不来任何的作用。

    “叔父此言,扶苏更是无法理解,既然叔父已经知道于事无补,因何唤侄儿前来?”

    扶苏很是迷惑。

    太子丹并没有回答扶苏,而是在水榭中转了两圈,然后好像做了很大的决心似得,才慢慢的说道。

    “扶苏,只要你答应我,你登基后,绝不入侵六国,我能让你即刻登基大宝,成为秦王!”

    太子丹的一句话,惊得扶苏险些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