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先秦古尸 » 三十一章 冒名顶替

三十一章 冒名顶替

    “县丞大人,本县一百五十名徭役已经整装待发,请大人训话”

    刘季跪倒在县丞桌案之前,抱腕当胸。

    “刘亭长一路辛苦,虽是如此,但路上还需晓行夜宿,一月之内务必赶到大泽乡,好壮我沛县声威”

    县丞笑呵呵的将刘季搀扶起来。

    刘季跟走县丞走出了县衙。

    “请县丞大人放心,季定不辱使命”

    刘季低走头,走在县丞的身后。

    二人来到县衙门前,此时已经人山人海,聚集了几百号人。

    虽然是只有一百五十名徭役,但是送行的人却有几百人之多。

    要知道三户就抽一丁,这一百五十人,就涉及到一百五十个家庭。

    中里街上的人基本都来了,有殷殷叮嘱,也有相拥而泣,更有难舍难离。

    此次徭役多则十年,少则五载,会有多少人客死他乡。

    所有离别在即,真的有可能是生死相望。

    哭泣之声,此起彼伏,悲切的情绪感染了天地。

    “众位乡亲,各位父老,奉大王玉旨,前去徭役,对国乃是尽忠,对家乃是尽孝,不必悲伤”

    县丞虽然说的是冠冕堂皇,可是没有几人听他的。

    大家都明白,这次徭役是万分的凶险。

    县丞刚说到这里,突然看到人群中一张熟悉的面孔。

    因为所有人都在抱头痛哭,而这三个人却没有说话,而是侧着身子站着。

    显得与周围的人那么格格不入。

    这三个人,中间的是吕叔平,而傍边站着的是吕泽和吕雉。

    县丞先是一愣,而后不仅唏嘘不已。

    因为他也没有想到,这吕叔平居然要逃门在外,家破人亡不算,还要到处逃亡,如此大的官员,最后还落得这般下场。

    “前路随远,千辛万苦,本县在这里祝愿各位乡亲,遇难成祥,逢凶化吉,一路平安!”

    县丞说着一躬到地。

    其实他暗地里算是给吕叔平送行了。

    “刘亭长,天色不早,早早上路为好,出发吧”

    县丞看到吕叔平,有些伤感,就草草地结束了议程。

    “好,大人保重!”

    “出发!”

    刘季拜别县丞,翻身上马。

    一百五十人的徭役,二十几辆的马车,装着生活物资。

    其实在马车之内,暗藏着吕府的金银。

    人们与家人恋恋不舍,送行的队伍如长蛇一般。

    刘季一马当先,身后跟着樊哙和卢绾,在他们的身后是十几名县衙的护卫,负责徭役的安全。

    一行人等,浩浩荡荡出了沛县,前往大泽乡。

    歌舞燕赵儿,魏姝弄鸣丝。

    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

    把酒引美人,请歌HD词。

    请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

    在学步桥上,缓步走过了一个大汉。

    这大汉所过之处,人人侧目,躲得远远的。

    这学步桥有个来历,大致的意思是说,在燕国有个人,走路非常难看,家里的亲戚朋友都笑话他,一生气,就跑到了赵国,站在这个桥上,天天看行人走路。

    可是他怎么学也学不会,后来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样子都忘记了。

    蒙恬拿着地址,一路寻到了赵国的都城。

    过了学步桥,一座靠着沁河的庄园,甚是宏伟。

    蒙恬缓步走到门前。

    “你,你找谁?”

    门口的家丁看见这个大汉,说话都有些打结。

    这人长的实在是太凶悍了,身高有两米以上,长得虎背熊腰,腰里面插着剑。

    这些还能接受,关键的是他脸上的那个大疤,从眼睛一直到嘴边,肉翻着,隐隐都能看到里面的脸骨。

    “在下秦舞阳,应邀前来拜见太子丹”

    蒙恬这一开口,听的那个家丁差点蹦起来。

    这声音实在是太难听了,声音沙哑的要命,就好像拿了根钉子在破锣上摩擦。

    叫人后槽牙都倒了。

    蒙恬也是个狠角色,为了能混进太子丹府不暴露,他生吞了带火的木炭。

    木炭将喉咙烫伤,把声带撕裂。

    “哦,你等会啊”

    家丁赶紧跑进去送信,一句话都不想跟他多说,一会的工夫又转了回来。

    “秦义士请跟在下来”

    说着领着蒙恬,穿房过院就走进了太子丹的府邸。

    蒙恬进入了太子丹的府邸,心里就开始七上八下的,此次毁容冒险,可谓身陷虎穴。

    如果能找到扶苏,这些都是值得的,但是如果找不到扶苏,下一步该怎么办。

    路上蒙恬低头不语,心里尽想着这些烦心的事情。

    “启禀家主,秦义士求见!”

    家丁在一座院子的门口停了下来,门口有兵丁把守,家丁只能隔着门高声喝喊。

    一会的工夫从院子里跑出来一个少年,看年纪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

    那少年一看蒙恬显然也是吓了一跳。

    “家主有命,请秦义士水榭叙话”

    说着领着蒙恬走进了院子。

    院子里亭台楼阁,鸟语花香,这院子颇大。

    少年领着蒙恬走到了一坐水榭之内。

    在水榭上,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正在烹茶。

    而在这个人的身后,站着一个一身黑衣的人,看年纪也就是三十岁左右。

    蒙恬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人。

    这个黑衣人竟然就是杀入客栈,强掳扶苏,冒秦舞阳之名的那名杀手。

    蒙恬心里翻起了滔天巨浪,看来此次毁容混进太子丹府邸,是赌对了。

    “秦义士来的可真快啊”

    太子丹并没有让蒙恬坐下,而是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他。

    蒙恬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但是他脑袋一转,觉得秦舞阳的为人,应该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性格应该有些粗鄙。

    “你是就是太子丹?”

    蒙恬猛的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听的太子丹一皱眉。

    “我就是,你就是秦舞阳?”

    太子丹面露笑容,很是玩味的看着他。

    “某家接到你的信,就立刻赶来,你说得刺秦大计什么时候动手,我时间可有限”

    说着也没等太子丹让坐,自己大大咧咧的坐到了太子丹的对面。

    端起一碗茶一饮而尽。

    “这茶是不错,就是这碗有点小,不痛快”

    说着摇了摇头,将茶碗又递给太子丹。

    “再来一碗”

    太子丹看他的样子,不禁捧腹大笑。

    “哈哈,人道是燕人爽直,看秦义士举动,真乃豪杰,哈哈哈!”

    蒙恬表现出来的样子,很是愣头愣脑,陪着太子丹干笑了几声。

    而站在身后的那个黑衣人却看着蒙恬,猛然间问了一句。

    “你嗓子怎么了?”

    这没有由来的一句话,问的蒙恬一惊。

    秦舞阳本人说话,就是比较沙哑,但是绝对没有受伤后的蒙恬说话这么沙哑。

    而眼前的这个人,居然这么问,是不是两个人以前就认识?

    “某家,从小就是如此,路上赶得有些急,可能是受了风寒”

    蒙恬没有办法,扯了个谎。

    那黑衣人点了点头。

    “你认识我吗?”

    黑衣人又问出了一句,让蒙恬跟难回答了。

    蒙恬心里都急的抓心挠肝,这秦舞阳到底与这个人认不认识。

    当初在客栈,黑衣人扛着扶苏,可是说过,某就是十三岁杀人的秦舞阳。

    而他见秦舞阳时候,秦舞阳也说了这句话。

    从这方面看来,这个人能如此熟悉秦舞阳,怎么可能不认识。

    可是认识,这个人又叫什么呢?

    蒙恬无奈,只能摇了摇头。

    “不认得,还没有请教尊姓大名”

    蒙恬硬着头皮说。

    虽然他心里很紧张,可是表面上却表现的极其自然。

    蒙恬没有想到,那个人居然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嗯,你我是素未谋面,不过盖聂这个人,你应该认识吧”

    蒙恬心里一惊,他虽然没有见过盖聂,但是他知道,盖聂是当世的剑神。

    “剑神盖聂?”

    蒙恬惊呼一声。

    “是的,我是盖聂的朋友,我叫荆轲”

    一句话惊得蒙恬站了起来。

    “卫国剑士,荆轲?”

    蒙恬的心里翻起来滔天巨浪,荆轲这个名字他耳朵里都灌满了。

    在江湖上,有一种说法,盖聂是剑术天下第一,而荆轲是杀人天下第一。

    而这二人又是最好的朋友。

    蒙恬虽然惊骇,可是脸上并没有表示出来。

    “某家就是十三岁杀人的秦舞阳,拜见荆剑士”

    说着深施一礼。

    荆轲和太子丹二人看着蒙恬相视一笑。

    那意思很明显,果然与荆轲所说的相同。

    “秦义士不必多礼,快快请坐”

    荆轲将蒙恬扶了起来,二人落座。

    “秦义士,家主的书信可曾带在身上?”

    刚落座,荆轲就问蒙恬。

    蒙恬心里想着,这是第一关已经过去了,这第二关,必定是验明正身。

    “带了,带了,我怕找不到地方,特意带在身上”

    说着从怀着拿出了那张丝绢,递给了荆轲。

    荆轲接过来,仔细观看,然后又递给了太子丹。

    太子丹拿在手中,看到这丝绢乃是真品,并非伪造。

    信是他写的,字迹也是他的,最厉害的是他用的丝绢,可是赵国独有的。

    太子丹微微点了点头。

    “好,如此甚好,秦义士不是干渴了吗,茶已经烹好,请多饮几碗”

    蒙恬端起了茶碗,慢慢饮茶。

    这茶香气扑鼻,乃是上品。

    入口回味悠长。

    可是他刚喝进去一口。

    身后一个声音响起。

    “叔父唤小侄前来,有何吩咐”

    蒙恬一听这个声音,手一抖,手中的茶碗险些跌落。

    “公子来的正是好,我给你介绍个朋友。”

    蒙恬转回头一看。

    二人呆立当场。

    这个年轻人竟然是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