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的咸鱼不易当 » 第二十一章 初见安禄山

第二十一章 初见安禄山

    李玠直到离开后院,才惊觉后背已经湿透了,本来摇着折扇是为了装一下,现在是真的热,需要降降温了。

    要知道武惠妃可不是一个花瓶,十年前的王皇后就是倒在她的手里,王皇后出身著名的天下高门太原王氏,李隆基从龙潜于渊到登上九五至尊的宝座,背后少不了王皇后的激励与出谋划策。当了皇帝的李隆基对王皇后也是宠爱有加,对其背后的王家更是信任至极。

    掌握如此优势的王皇后,在武惠妃入宫后,却落得个被废为庶人,最后在忧惧中病逝的结果;可见老武家的女人确实可以随意拿捏老李家的男人。这叫流淌着老李家血脉的李玠如何不怕。

    跟在李玠背后的薛刚可没有这么多心事,只觉得摇着折扇得李玠潇洒无比,开口说道:“二郎手中扇子不错,还有吗?送我一把呗。”

    “这折扇价值大概一万贯,我们这么熟了,给你打个折,收你八千,怎么样,要不要来一把?”李玠随口回答道,其实这折扇还是刚刚问世,并无实际市场价格,加上这等玩物,只有在喜好的人眼里才价值万金,换个人除了能扇风解暑,当柴火烧都嫌火不旺。

    薛刚倒吸一口凉气,目瞪口呆的看着李玠手中的折扇,心里盘算着要不要给李玠后脑来一棍。最后长舒口气,还是放弃了。

    李玠翻了个白眼,不屑说道:“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

    大厅里李隆基头戴乌纱帽,身着黑色紧身常服,坐在椅子上哈哈大笑,对面坐着的一位穿着缺胯衫,头戴胡帽的大肚子胡人,正谄笑着说着什么,周围或坐或站着的各位亲王,国公等,也大多面露笑意的看着。

    不远处,挤不进核心圈子的大小官僚,各自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有人眼含艳羡,有人满目憧憬的看着中间;有人悠然自得的相互交谈着;有人忙着溜须拍马。

    一见李玠与薛刚露面,早已坐立不安的程跃虎,急忙起身快步上前,神色紧张的问道:“如何?”

    见李玠与薛刚也不答话,只微微点头,立马激动的哈哈大笑,在自家庄子里折腾出这么大动静,钱也花了四、五百贯了,这下放心了,终于不用担心腿被他老子打断了。

    放下心来的程跃虎,开心的拉着二人向同窗走去,李玠忽然开口问道:“中间那个胡人是谁?”

    程跃虎抬头看了一眼,说道:“此胡是平卢节度使张守珪的义子兼副将,名叫安禄山,听说这次张守珪以万人之众击溃了数倍的契丹与奚族联军,就是此胡出谋划策,随后又率领千人追击数百里,最后活捉了数千契丹人,可算立下大功了。”

    李玠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此时,钟声响起,满面笑容的岐王李范,起身招呼各位宾客前往正厅就坐,众位女眷听见钟声也随薛王妃前往侧厅就坐。

    正厅主位坐着李隆基与武惠妃夫妇,左上首坐着岐王李范,右上首坐着太子李瑛,往下依次诸位亲王,郡王及与李范交好的各位同僚,由于来人太多,不得不在院子里增开了几桌。

    坐在后方的诸位皇子,各家公子就没那么讲究了,都按着平时一起玩的小团队就坐。

    待众人就坐完毕,坐在主位的李隆基,提起酒杯说道:“今日四郎收女,诸卿不用拘礼,可与四郎多喝几杯,只当朕是来参加家宴的老叟,来,诸卿饮胜。”

    堂下诸人齐声答道:“饮胜。”

    喝完酒的李隆基,吃了一口菜,“咦”,又连吃几口,这才注意到面前菜式做法新颖,味道独特,忍不住开口说道:“四郎府上这菜肴是何做法?滋味甚是鲜美。”

    在座诸人也是啧啧称奇。

    李范手抚胡须,笑着答道:“回陛下,臣弟平素除了喜爱诗词歌赋,剩下的也就琢磨点吃喝。这些菜肴都是近日臣弟府上新发明的做法,一些平常蔬菜、肉食用这铁锅煎炒一番,虽不似山珍海味那般美味,滋味倒也还行。”

    听完李范洋洋自得的话,厅内也是哄堂大笑举杯不断,一时间宾主尽欢。

    期间李范命侍女将李洛领来,由李玠牵着她的小手,逐一隆重向众位亲朋好友介绍自己的小女儿。不时在某人耳边窃窃私语一番,听到隐秘消息的某些人,不时会心一笑,眼神明亮的寻找着什么。

    心不在焉的李玠,虽随着李范不停走动,实则一直暗自留心安禄山,这安禄山一介胡人,却深得李隆基的宠幸,直到安禄山的叛军攻破了洛阳城,李隆基都不信他会造反,绝对不像他的面相看起来那么粗犷。

    此时的安禄山端着酒杯,提着酒壶,到处敬酒,每到一处,不管对方官阶高低,虽大腹便便却费力的躬身行礼,语气诚挚而恭敬,姿态放的极低。一时间人人都对这个长相粗俗却彬彬有礼的胡人感到很满意,却无人看见他低头时阴骘的眼神。

    时任右相的张九龄也一直在关注着安禄山,因为他收到的情报是张守珪因副将安禄山贪功冒进,导致小败,目前已退回柳城。而左相李林甫却报张守珪大捷,副将安禄山直捣黄龙,立下大功。张九龄看着左右逢源的安禄山,忽然心中浮现出:乱幽州者,必此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