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的咸鱼不易当 » 第二十三章 果然太心急了

第二十三章 果然太心急了

    随着冲突双方的讲述,众人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始末,原来这胡人酒喝多了,想要找个地方方便,方便完了想回大厅,由于无人引路迷了路,误入隔壁侧厅。

    而侧厅唯有裴慕云独自在院中坐着,酒意上涌安禄山一见之下顿起色心,见四下无人,便想用强,拉扯间正好被岐王府小侍女撞见,想要上前拉开二人,这个俏丽的小侍女自然是羊入虎口,再后面,就是李玠过来以后发生的事情。

    李玠低着头,声音愤慨的说道:“请皇伯伯做主杀了这胡贼,这厮不仅想要侮辱侄儿的贴身侍女与。。嗯。。与这位夫人,还殴打侄儿,更是声称是侄儿的爷爷。”

    看看垂头丧气,跪在一边的安禄山;又看看披头散发,跪在一边哭哭啼啼两个女人,李隆基痛苦的捂着脑袋。

    随着前些年检地运动的成功,和平了几十年的大唐,经济、文化等获得飞速发展,大唐的国力迅速增强。李隆基空前自信,想要超越历代先帝,他觉得自己文治已够,独缺武功,故而这些年借着国内对土地越来越强烈的渴望,连年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南欺南越,西控西域,北伐契丹、奚族;打的四周异族俯首称臣,获得大片土地,大唐的威名传遍四方。

    然而随着战争的胜利,逐渐骄傲自满又生性多疑的李隆基,开始提防起手握重兵的汉家兵将。这种顾忌,偶然被善于揣摩上意的李林甫察觉到,于是李林甫便秘密向李隆基建议,以胡将制汉将,他认为胡人耿直、鲁莽,稍施恩惠便忠心耿耿,比汉人更加容易控制,且胡人作战也更加勇猛,这个建议也得到李隆基的认可。

    本来这安禄山,便是二人想要树立的榜样,如今他弄出这样的事情,搞得李隆基骑虎难下。一边是自己亲兄弟、亲侄儿;一边是自己刚刚表彰,想要树立的榜样;处理不好不是皇族对自己离心离德,就是自己的计划前功尽弃,一想到这些,愤怒的李隆基狠狠瞪了安禄山一眼。

    这一眼顿时被紧盯着他的李玠发觉了,李玠赫然发觉在李隆基眼里并没有杀意,只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正要继续发言。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岐王世子说的有理,这胡贼行事狂悖,确实当罚。”一直默默旁听的左相李林甫忽然开口说道,正当李玠大喜,觉得机会来了的时候,李林甫又继续说道:“但是微臣觉得安禄山罪不至死,按双方所说,安禄山并未伤到岐王世子,辱骂之前也并不知其身份,所谓不知者无罪。”

    待李林甫说完,场间一片安静,微眯着双眼的岐王李范,此时好似睡着了一般默不吭声,众人还在消化他上一句话的意思,李林甫顿了顿又说道:“至于非礼岐王府小侍女跟这位夫人,微臣以为,贪财好色胡人本性尔,且也未得手不是,若世子心里不舒服,可让这胡贼将家中妻妾取来,让世子非礼回去嘛。”说完引得哄堂大笑,可见场间附和者众多。

    唯独右相张九龄阴沉着脸,欲言又止,能做到这个位置,李隆基以胡制汉的心思他自然也是有所察觉,如今皇帝放任李林甫反驳岐王世子,想要保下安禄山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时,面如土色的安禄山听见李林甫为他说话,眼里顿时燃起希望的火焰,连连向李隆基叩首:“望陛下明鉴,小人刚才确实喝多了酒,也确实不知这位小公子是岐王世子,请陛下饶恕我这个粗鄙不堪的胡人。”

    李隆基望向一直没出声的李范,开口说道:“四郎以为如何?”

    李范还未说话,安禄山又转向李范李玠方向叩首,说道:“请岐王海涵,禄山愿赔偿世子的一切损失,如果世子不嫌弃小人的老妻丑妾,小人这就让人回老家将她们取来,送与世子。”

    李范好似终于睡醒一般,睁开眼睛,朝李隆基与李林甫方向拱拱手:“既然这位安将军并无辱我皇族之意,我岐王府也没什么损失,至于安将军的妻妾嘛,我儿如此文韬武略,一表人才也用不上她们,安将军还是自己留着吧,此事就算了吧,左相你看可好?”

    李林甫连忙弯腰拱手:“全凭陛下裁决。”对于李范话里的软钉子,李林甫并不以为意,他一个位高权重的左相,怎么会惧怕一个手无实权的岐王。

    李隆基左手轻轻拍了拍扶手,略一沉吟,开口说道:“既然四郎府上没什么损失,此事也确因安禄山所起,这就革去安禄山平卢军兵马使的职位,仍回帐前听用,另外酌情赔偿岐王府一些银钱,此事就这么定了。”

    一件本可改变大唐历史的大事,就这么草草收场了。

    失望的李玠拂袖而去,心中满是无奈,果然还是太心急了,这下不但没有除掉安禄山,反而让他有了防备,以后再想杀他,恐怕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