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七十章 静怡当家(二)

第七十章 静怡当家(二)

    朋来酒楼三楼华山厅。

    王明问杨儒道:“酒楼的会员牌卖得怎么样?”

    杨儒思考一番:“会员几乎没有怎么卖,金牌太贵了,银牌和铜牌也没卖,主要固定的客人很少,流动性的客人多,所以卖得也少。”

    “流动性的客人?”

    “对!朋来酒楼现在消费主顾都是外地来的客人比较多,主要是来买酒或者品酒的,他们认为办理会员不合适,有的买完酒就回去了,停留时间也不长。”杨儒回复道。

    “本土客人这边消费情况如何?”

    “这要问掌柜的刘博了,我们只做每天的营收情况,并不知道朋来酒楼那些是熟客或者生客消费的!”杨儒笑道。

    “现在已经运营三个月了,每日营收有没有增长?”

    “唉,不稳定,好的时候700两一天都有,不好的时候200两一天都有。”

    “自助餐饮营收如何?”王明问道。

    “自助餐饮比不过二楼,大家都开始学乖了,自助餐的利润有些薄了,造成的浪费不少。”

    王明心想,是时候要改一楼和二楼一样做大排档了。古代人的思维还是太保守了,对新事物还是难以接受,占便宜的心事有,但是时间长久看穿了,自助餐就是个提升名气的噱头。

    王明没有说话,让驻守三楼的小二叫来刘博。

    刘博这段时间发福了,这个人身体胖了一圈,精神奕奕,脸色红光,脸上微微一笑活像一尊弥勒佛。这几个月以来,新建的朋来就来在整个江宁府八个县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每天来朋来酒楼的人络绎不绝,不论是有名望身份的员外,还是有品级的官员见到刘博都拱手称呼一声“刘掌柜!”

    刘博以前是巴结讨好别人的不入流之人,如今身份随着朋来酒楼名望水涨船高。这几个月刘博这个掌柜的受到了很多人的奉承;比如某县主簿过来说要设宴包场之类的话,务必要让刘掌柜给三楼留雅座之类的话,其实留不留都要看刘博的脸色和安排。

    整个江宁府的下辖几个县无人不知朋来酒楼三楼雅座的紧张。之前有12间雅间,华山厅被征用作酒楼办公室,只剩下了11个房间,这11个房间每天房间都是满的,预约都要提前排三天来排期。雅阁不像大排档,翻台率很低。

    每天朋来酒楼三楼都有官员和富商的纨绔子弟包场,不是府衙的官员包场,就下面县衙的人,还时不时的有各行各业商界的大佬包场,比如江宁城的皇商,布匹绸缎庄的祥记王老板最近宴请杭州来的官员,这一包场就是几天。这些人吃个饭就是为了气派和排场,所以,朋来酒楼整个江宁城酒楼的是不二之选。

    刘博到了华山厅见了王明,拱手作揖行礼道:“王先生好!您有什么吩咐?”

    刘博在外面可以人五人六的,站在王明面前他是不敢造次的,甚至有些低三下四。

    他对王明的才学是佩服的,如果没有王明就不会有朋来酒楼的今天。还有,现在王明已然是杨家的未来姑爷,有了这一层身份,在杨家做下人肯定是要有眼力的。

    “最近会员卖得怎样?”

    “小的,卖得不多!”刘博听后心里一惊,这个会员制度可是王明之前精心设计的,但是这个他没有放在心上,今日王明问起来后,才觉得自己之前的工作有些疏忽了。

    “酒楼开了有三个多月了,说一下现在老客多还是新客多?”

    “老客也有,只是不多了,新客很多,现在下面县里上来的人多了,还有外埠、外省的不少。”

    “为什么老客会流失?”

    “现在城里的老客都点外送了,跑堂的伙计天天都去送,也就不来店里了。”刘博耐心回答道。

    “现在跑堂的忙得过来吗?”王明继续问道。

    “我前几天刚刚调了10个人去外卖部了,现在好了一些!”刘博这样回复,显然是想在王明面前表现自己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王明心想,会员卡卖不动就卖不动吧,能卖多少就卖。现在主要的精力不是在酒楼了,而是在酒坊了。

    王明思索一会说道:“一楼的展示柜和放菜的大方桌撤了吧,把一楼腾出来和二楼一样。以免每天二楼爆满坐不下,一楼没什么人。”

    “好!我老刘早有此意了!我今天就去办,撤了展台和方桌全部换上圆桌和小方桌!”刘博佩服的神情看着王明回复道。

    王明示意刘博去忙吧。

    王明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理,要开始想着大车的买卖和新办公室的建造进度问题,还有石灰厂的配方问题。

    江宁城外西北。

    雨花村。

    王家新宅。

    杨静怡和丫环柳儿围绕整个王宅的房子里转了一圈。全屋68套房间,主仆二人就光走下来就累瘫了,后座房给下人住的地方配备已经差不多了,床,桌子,椅子,衣柜就够了。主要是东西厢房16间;正房6间,还有耳房4间都还是空的,虽说有了床和简单家具,这些肯定是不够的,看起来很寒酸,不像是个大户之家。

    杨静怡揉着酸酸的细腿坐在湖心亭的是凳子上,无力地叹气,这相公给自己找了个好活,虽然很累,但是自己很开心王明能相信她,来让她置办家里的事情,想想就很开心。

    但回头想着王家还是空的,杨静怡心里就很苦恼。这王宅要打制的东西可多了,比如窗帘、梳妆台、屏风、花盆架、书柜、书桌、摆件架等等。还好自己家里是做瓷器的,青花瓷大花瓶,这么大的宅子就要200多个,青花瓷小花瓶就需要更多了,室内和室外的花盆就要好几百个。

    还有湖心亭的湖里要种植莲藕和喂养一些锦鲤,等夏天开了荷花来增加湖里的观赏性。

    床上的被褥、棉被、床单、床罩等床上用品都还没来得及购置,这些都是需要请女工缝制的。那么多房间,就四季的被褥和被套都要不少。也不知道相公做那么大的房子要做什么,这些床铺全下来也要几百套被褥、被套、床单等。’

    杨静怡一边计算和打量各房间的需要的家私用度,丫环柳儿就在身旁写着每个房间里需要购置的物品列入清单。不一会,就列出了长长的一条清单,这份清单涵盖了很多生活用具、床单被套、装饰摆件、字画文玩等。

    当杨静怡把清单拿到钱森面前,钱森看了如此长的清单有些头疼。自己一个大老爷们确实没有夫人想得具细,这样一来,钱森要准备房间里的软装物件也有方向了。

    钱森忙夸奖夫人有眼光,把每个房间里需要物件写得清清楚楚。

    “这样,大青花瓷准备200个,小青花瓷瓶400个,还有茶盏、茶壶、瓷碗、盘、碟等器件合计1000个。我写个单子你去我家找杨管事去办理,到时候直接用大车运到这里来,至于价钱按出厂价给就行了,以后王家和杨家都是一家人了,不需要计较得那么清楚。”杨静怡看着钱森眼睛说道。

    钱森一脸无语,脑子里冒出了很多问号。这,就直接从杨家的陶瓷厂直接拖回来?

    “对了,还有花色,就选花开富贵的套装吧,比较大气一些,档次也高!杨管事他知道的。”杨静怡继续说道。

    钱森懵逼了,赶紧让身旁的家丁把主母的话全部记了下来。

    “还有一些茶几、书柜、书架、桌案等这些均要按照要求打制,木匠那里应该有尺寸和规格。各类书柜和茶桌这些家具正房里必须有,东西厢房里也必须有。至于款式,到时候拿图纸给我看看,如果不好,我再画一些款式看看,再让木匠打制!”

    钱森呆呆地看着杨静怡就像是自己家一样安排,很多细节末节都门清一样。心想,这大府院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很多规矩和安排都只是顺带地做的,这些细节哪里是自己这个大老粗想得到的?

    杨静怡和柳儿走到账房,看到正在打着算盘的刘富说道:“刘先生,王家现在手里还有多少银子?”

    刘富被杨静怡这一声问得蒙住了,心想,怎么快就要来掌握财政大权了吗?刘富拿不准要不要和未来的主母说,毕竟主母还没有过门,钱款都是属于王家的隐秘,不好和外人说道的。

    刘富一脸恭维讨好得笑道:“夫人,您这是要置办家业吗?”

    杨静怡让丫环柳儿把清单拿出来,放在刘富面前说道:“家里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我想这些办下来至少要几千两。”

    刘富心想,现在王家财政很紧张,现在全家当就2200多两了,这一摞清单下来至少要3-4000两白银才能置办下来。自家老爷点子又多,说不准哪里又要用钱,这要是置办了家业,王家账上可就没钱了。主母的一句话就让刘富一时犯了难。

    “这!这!这么多!我觉得夫人需要和老爷通一声气。只是现在王家拿不出那么多银子置办如此多种类的物件,有些让小人为难了!”刘富一脸巧妇难于无米之炊的表情看着杨静怡说道。

    “什么?王家没钱了?这么大的家业!就是一个空壳子?”杨静怡吃惊地看着刘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