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静怡治家

第一百一十五章 静怡治家

    江宁城南,综合体大院。

    综合体大院有五十多套已建好的宿舍楼,有一栋三层的办公楼,一栋三层的教学楼,有一栋大通间仓库一样的食堂,有一栋两层占地半亩地的医馆。还有一间很大的洗浴中心及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这些建筑中间围绕着一个三亩地的整合体广场和靶场,其中一半是用来训练作为操练的场地,一部分是用来射箭或者火铳练习的场地。

    目前在建的项目还有四十多套宿舍楼、武馆和镖局。在宿舍综合体大院朝北上是大车厂和酒坊,酒厂对面大约十五米宽的路边是在新建占地五亩的朋来酒楼二号店。目前已经完全打好地基了,数十名民夫夯土、挑青砖、扛木头、忙得不亦乐乎。

    在朋来酒楼二号店往南大约五十米就是大车厂对面的大车房。最近大车房的生意很好,每天有几十上百名客人过来看车,试车。不时有马车从大车房里进进出出,有修理马车的,有的是过来提新定的厢式马车。更有甚者过来提车,直接骑着一匹马然后牵着一匹马过来,用自己的马来带上车身回家。

    马车在这个时代还是有规制的,《大梁律》规定的是官员在三品以上官员可以在皇城里可驾驭四匹马以上的马车,三品以下官员只能四匹或者四匹以下马车,对民间小民没有做限制,只需不超过四匹马就可以了,对民间马车豪华程度也没做过多限制。

    所以大车厂在制造大车车厢的时候是看过相关律令的,造车的时候一切以实用为主。这个时代没有油漆,基本统一的是原木色,用的油都是桐油为主,桐油可防腐、防水、防裂、防虫等诸多好处,被木匠们广泛运用。

    王明曾经让李阳去找找大染坊的师傅,看看能否调色给车厢和马车上色,但是色彩在木头上挂不住容易掉,一下雨附着车身调色水性油漆散乱不堪,显得十分难看。所以,大车厂出厂的所有大车都是原木色,刷了桐油的原木色。

    综合体广场。

    加强训练新兵的郑强想死。他已经跑了六里路了,气都快喘不过来,冬天寒冷的时节,他两脸通红,额头青筋鼓起,额头上的汗珠就像不要钱似的流个不停,全身已经湿透了。屁股上还有伤,屁股上的血水流下来清晰可见。一瘸一拐地迈着如同灌了铅的双腿,缓慢地奔跑着。

    在旁边不远的乔原也是满脸通红,汗水已经打湿了自己的衣衫,不过状态要比郑强好很多。毕竟在山里长大的孩子,体魄承受力比在屠夫家里生长的孩子要强很多。

    郑强今天已经挨过军棍了,入了伍挨了军棍不会送医馆,而是把所有的训练完成后,晚上再去医馆敷药。

    这就让郑强很难过了,屁股还带着伤,伤口还要忍受汗水的侵蚀,那种酸爽是让郑强想死的原因之一。

    整个综合体大院的内院一圈下来有十五里。岳馆长在前几天就交代了,甲等兵要求每天跑一圈,乙等兵要求每天跑半圈,等二个月新兵熟练之后再跑一整圈。

    七天后,两组人马里面要进行一次大考,要在甲乙两等兵里挑选三十名精英。考验方式很残酷,就是一对一对打。前三十名的优先录取。具体是做什么具体不知,据说是未来要单独上课,要单独学习射箭、打铳、骑马、易容、阵法’等等技能。

    乔原和郑强都很期待,跃跃欲试。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样的精英薪水直接到四两银子一个月,有单独的四人间待遇,独立开小灶,直接被王东家直接管辖,这三十人都岳馆长、岳教头都没资格管,身份与地位和岳教头平级。

    郑强说:“这可能是王东家要训练亲卫了,不然怎么会要求那么多?又要会功夫、会骑马、会射箭、会打铳等等各种本事!”

    乔原也没想那么多,最近又招了不少新兵,管他的呢!只要一个月有四两银子,自己的母亲以后就可以天天在山上享清福了!

    王申看到郑强和乔原跑步在交头接耳,顿时跑过去给郑强就是一军棍,打得郑强一个踉跄,郑强愤愤地敢怒不敢言,只能忍着痛低着头继续向前跑。王申没有打乔原,只是用白眼撇了一眼乔原,警告的意味很明显!仿佛再说如有下次必将一起重罚。

    雨花村,王宅。

    杨静怡下了马车,快步上前敲开王宅厚实的木门。

    木门缓缓打开,开门的是孙谦。护院孙谦是认识杨静怡的,连忙拱手作揖打招呼。毕竟杨静怡在王宅指挥下人做事,调教丫环手段非常凌厉,下人们对这个未来主母还是有些敬畏的。

    孙谦自然不会得罪这王宅未来的主母,只是谄媚地笑道:“杨姑娘,您今儿怎么过来了?”

    杨静怡没有理会孙谦的招呼,直言不讳地问道:“张天师住在哪里?”

    “住西厢房!”还没等孙谦回答完,就见杨静怡带着丫环柳儿急匆匆地进了垂花门。

    “杨姑娘,张天师不在府里,他出去了!”

    杨静怡听到后面孙谦的呼喊,顿时驻足,转身回头走了过来,问道:“张天师在哪儿?”

    “张天师在我们宅子出门向右转走半里地的田里头就能看到张天师了!”孙谦笑着回答道。

    杨静怡不喜欢这个尖嘴猴腮的孙谦,总是说话不说完,并且一笑总是阴恻恻的不怀好意。

    杨静怡顺带问了一句:“王公子回来了吗?”

    “回杨姑娘,老爷没有回来,不过老夫人在家呢!”孙谦道。

    杨静怡心想,本来今天是要过来找张天师的,但是老夫人在家不去拜会,会很失礼,免得在王家落下什么口舌。于是,杨静怡决定还是要去拜会老夫人王刘氏。

    好在把车上准备了一些礼品让柳儿拿下来。空手见老夫人还是不合适的,毕竟是自己未来的婆婆还是要慎重一些。

    杨静怡带着柳儿到了后院的后花园里遇到了之前调教的几个丫环,丫环们本来都是很放松地嬉闹着。但是看到杨静怡过来之后,顿时丫环们神情紧绷,瞬间对杨静怡犹如天星下凡一般恭敬、谨慎。

    王刘氏本来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后来跟着王智也吃了不少的苦。渐渐理解了平民百姓的不容易,对几个丫环们管理也就随意了一些。因此几个丫环们见没有杨静怡的管束就逐渐放纵起来,之前杨静怡在这里教的一些规矩都忘了不少。

    有的胆大的丫环甚至都在王刘氏面前表现得随心所欲,不把主人放在眼里。善良厚道的王刘氏也不怪罪,摸熟了王刘氏的脾气之后,让这些丫头们更加不在意对王家的老夫人伺候,玩忽职守的事情常有发生。

    她们在王明面前又是一副恭敬的神情,王明平时忙也没太在意,等王明出去了之后,护院、家丁们都在前院。钱管事也是各种忙,总是被王明呼来唤去的。后院的女眷们的管理出现了真空地带,让丫环们有些目中无人起来。

    王刘氏也是一个人生活惯了,不习惯有人伺候。王刘氏也年轻,毕竟刚刚住进新房很多之前贫穷的习惯没有改过来,对任何人都是客气有加,才让这些丫环们对王刘氏有了一些轻视之意。

    杨静怡看到丫环们在后花园里如此懈怠,感觉完全没有尊卑,总觉得不对劲。一问老夫人的喜好是什么,平时有什么习惯?几个丫环们都支支吾吾脸色一片慌张。

    六个丫环当即全部被杨静怡带到正房西边耳房里,让每个人丫环把自己之前所教的家训背一遍,结果四个丫环吞吞吐地神色各异,谎称记得不熟悉或者忘记了。

    杨静怡叫来管家钱森,要钱森让护院给每丫环拉出去打二十板子。几个丫环们哪里受到过这样的待遇,顿时被打得连连求饶,忙称下次不敢了。杨静怡也对钱森提出了要求,要求对丫环的管理不能放松,尤其是在伺候老妇人的生活上一定要贴心细心!

    钱森忙点头称是,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管教丫环的礼数,并要求把家规每人抄写十遍。

    要是在杨家,钱森这样的管家要第一时间被训斥,挨打的板子肯定不会少的。但是自己毕竟是未过门的人,王家的下人不好插手太多。只不过这六个丫环都是自己招募过来的,这些丫环要是得罪了未来婆婆,杨静怡以后还怎么在王家做人?

    所以,杨静怡第一时间就对这些丫环们作了一次训诫,全然把自己要来办的事情全忘了。

    处理了这几个丫环后,杨静怡带柳儿去了后院正房拜访了王刘氏。王刘氏看到静怡过来,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王刘氏一个人有些孤独,那么大的房子,能和自己说得上话的人只有吴李氏,但是两个女人天天在一起也没了多少话语。

    王刘氏见到杨静怡之后有说不完的话,拉着杨静怡说了半天的家常,后来柔弱的吴李氏也挺着个大肚子也凑过来一起说话,三个女人如一家人亲密,吴李氏知道杨静怡把伺候自己的丫环也打了之后,于是就和杨静怡诉苦,说这些丫环是要好好管管云云。

    吴李氏现在发福了,身材比之前整整地圆了一圈,过完年后可能就要生产了,杨静怡觉得以后王家里多个孩子相信会热闹很多,王刘氏就不会那么孤独寂寞了。

    杨静怡本来就是有事的,过来想找张天师来帮自己解一解疑惑的,没曾想和自己未来婆婆一聊就是半天。

    等和王刘氏聊完家常太阳都快下山了。杨静怡见天色已晚要走,王刘氏强烈挽留杨静怡吃了晚饭再回去,杨静怡只好把自己这次来找张天师的事说给了王刘氏听。王刘氏一听静怡有事也就不拦着了,让静怡快快去处理,并反复交代静怡要多过来这边坐坐,多陪自己说说话。

    出了王宅,红彤彤的太阳已经快到地平线了。田里的禾苗已经长得有一尺多高了,长势喜人。在前方不远处的麦田里,一群人围着刚刚开挖的地基指指点点。

    张天师最近精神了许多,换上了崭新干净的道袍,显得有些仙风道骨,尤其是那花白的胡须在空中四处飞舞,让他看起来高深莫测的样子。

    张天师亲自监督民夫们施工,结果三言两语不和就和工头吵了起来。

    “张天师,我敬你是德高望重的老道长!我这样挖地基自然有我的用意,我是专门干这个的?您说的方案是不可取的!做不了的!”一个穿着朴树的黑衫的汉子,身体十分健壮,背着杨静怡的方向和牛鼻子老道理论。

    “我的设计图你都不看的?就四处瞎挖坑!东一处西一处,你要做什么?”牛鼻子老道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模样说道。

    “天师,这里是大门放置牌坊的!您的道观还在后面半里路呢?这里挖完了肯定要去那边挖地基的!”包工头汉子不想理会这个胡搅蛮缠的老道,自己不懂还四处指点瞎逼逼。

    杨静怡看着张天师和施工的汉子在争吵,安安静静地停下来等着他们吵完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