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军事考核 (二)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军事考核 (二)

    众人顿悟了,人就是这样,向上容易向下难,估计甲等兵被列入乙等兵序列之后会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发奋图强继续努力,另一种可能是破罐子破摔。

    周新是这城南项目的股东之一,他看着七盘菜,盘里有鱼有肉有鸡蛋,看着这样的饭菜他若有所思。心里多少会想着王明有些败家,这民团的伙食比平常百姓要好得多。殊不知,江宁还有好多老百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

    这些年自己励精图治,才将这江宁的混乱局势稳定在现在如今这个样子。虽说有些县治理不算清明,但是让本地百姓流离失所的事情已经大有改善。王明在城南开发如此恢弘的产业,给本地百姓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饭碗,解决了大约有四千多人的吃饭问题。

    这城南厂区大大地打开了周新和曹熊所治下单一的经济收入的新局面。之前江宁治下主要是以布匹、瓷器,蚕丝、农业等经济支柱为产业龙头。如今王明开发的酒类、大车和酒楼服务产业,已然成为江宁新型产业的新星,这一份活力和未来远远超过布匹带来的经济效应。

    周新感叹这王明真是商界奇才,虽说还是个秀才,但是他的商业天赋远远超过他老爹王智。王智若是泉下有知,一定可以瞑目了。

    几人吃过饭,因为要每人都要的考核,由于考核频率次数比较多,所以时间很紧的。

    做了简单小憩一番,众人又回到了检阅台。出了食堂,一股冷风袭来,不由让众人感到浑身冷颤。好在大家都吃饱了饭,身上的热量足够。检阅台桌子下面有火炉,不至于让人冷得难受。

    台下的兵丁们一直在活动,身上热乎着呢。有的人干脆脱了衣服,全身冒着热气,吐着白气,想要用最好的状态拿到最好的评分。

    下午吃过饭,兵丁们陆续到场。随着口哨三声响!在食堂里还没吃完饭的军士们纷纷地涌了出来。

    什长们开始整队,很短时间就把队伍整编好了。极短的时间整理好队形,让坐在台上的张升惊愕不已。他要是让李彬来看看应该也会吃惊的,他是见过李彬的城防军的。和王明的民团简直是云泥之别。一个堂堂朝廷的正规军,还是正五品千户,守备之职,虽说有一千的战兵,实际上也只有三百人。军队吃空饷减员严重,整个队要等半天,松垮的站姿和破烂的军服和王明这民团真是差距很大。

    李彬手里的守城头的也没有几个年轻力壮的兵丁,这要是周国围攻,李彬的驻守军哪里能抵得住周国精锐的一击之力?

    张升能理解李彬,他手里的兵员都是镇江府参将周庸贵给调拨的,之前李彬手里的精锐都被抽调很多去了边防。李彬是看透了朝廷的用意,调兵不调将。不就是自己不愿去边防嘛,兵部也不至于那么狠,把自己手里的精锐调得一干二净。

    朝廷的军饷首先要保证边军,才会下发地方的守备军,有时候几个月才发一次,导致守城的将士们士气低迷得很。

    这甲等兵列队,每个人面前摆放了一个草人。人和草人有五步的距离。规定每个人只有挥动三枪的机会,要稳准狠地扎进草人的三个部位。每个部位都有标靶,扎中靶心才是三次方才算精英。

    一声令下,甲等兵们开始出枪,第一个部位是头部,草人头上的靶心在脖颈大动脉之处。随着“刺啦”一阵声音传来。报靶人员开始记录每个人的评分。

    事后,又一声令下,甲等兵第二次出枪。第二次是胸部心脏部位,草人胸口有标靶。伴随着又一次“刺啦”声传来,报靶人员一一记录。记录员看着大部分人能扎中草人,毕竟靶子有那么大面积。当然也有扎中靶心的,最多也就一两人。

    再一次令下,甲等兵第三次出枪,第三次是腹部部位,扎完草人迅速整队。

    什长大喝一声:“全体都有,立正,向右转,齐步走!”刚才扎完草人的甲等兵迅速列队退场。腾出位置之后,第二拨甲等兵十人持着长矛上场。

    才来的新兵们忙不迭得在草人身上换上新的靶纸,将刚才扎过的靶纸收集起来,对应写好名字送到评委处,岳涛监督评委们对结果打分评定。

    整个扎草人的过程中,甲等兵的气势如虹,出枪凌利,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这三枪虽说没有太多花招,实打实地扎进草人里,这要是换成真人,见面就是三个窟窿,招招让人瞬间丧失战斗力。看到这一幕,张升脊背发寒!

    王明觉得单项能力强不能体现出一个好兵的水平,他要看综合分数。他只需要二十五人,多的不收。很明显,第一队甲等兵的表现还算让王明满意,看看后面有没有自己觉得精彩的地方。

    也许是看了太多甲等兵优秀得太多,再看乙等兵就没了劲头。检阅台上的人也随着一拨又一拨的兵员更迭渐渐地进入了倦怠状态。午饭吃饱后,用炭炉烤一烤立刻就乏了。

    直到最后一拨乙等兵考核完成之后听到一阵号令声,场上的三百人迅速整队,准备下一场的考核比赛。

    最后一场是考核射铳比赛。六十步距离的标靶,一列三队人,三队人就是三十人同时射击自己对应的标靶。每人射十次,成绩七十环为合格,八十环为优秀,九十环为精英。

    这个时代的火绳枪,也没有膛线,准确度和后世膛线枪不能比。火绳枪靠火绳引火发射弹丸,弹丸质量不一,准头片飘忽不定。就连子药大小都是不一的。王明一直想把铅弹打造成统一的弹丸,但是铁匠们也没有办法,只能通过手工来慢慢锤打,一发弹丸就要锤半天。

    落后的生产力让王明心里直吐槽,并且专业的工匠在这个时代奇缺。像王明后山的铁匠房里的张师傅那可是宝贝,从兵器局回来的人真是少的。朝廷对这样的人超过五十岁以后就让回乡发展了。有门路的就在杭州找了别的门路,或者换了行业生存。

    王明对着铁匠制造火铳还是很上心的,他很想找机会去一趟杭州,托人去跑跑朝廷兵器局的关系,看能否挖到一些造铳造炮的人才。把自己后山几十个工位全部装满,自己团练的装备也能有保障一些。

    未来想研发燧发铳或者鲁密铳,鲁密铳射程可达一百八十步,最重要的是鲁密铳射程比燧发枪更远,威力更大。火绳枪和燧发枪整个发射过程需要完成三十二个动作和三十个动作的区别,燧发枪唯独就不需要点火。靠火石引燃发射,整个装弹过程是极其繁琐的过程。

    规定要求在十五息内装弹完成发射,一息等于三秒钟,这个时间会让人忙到怀疑人生。每个动作都不能停,并且还需要在换弹的时候看着越来越近的敌人。那种内心恐惧是无助的,所以有很多人装好弹之后就会很容易崩溃。只要一人开铳就会引起许多人的开铳。没有瞄射时间,导致齐射威力大减。

    随着一阵爆裂式的枪响,打断了王明的思路。旁边的周新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阵铳声吓得顿时清醒起来。本来就是昏昏欲睡的检阅台随着一阵枪响之后顿时让人清醒了起来。

    张升看着台下冒了浓浓的白烟,看着不远的王明喃喃道:“这可是鸟铳?这都是他们不玩的家伙,你这里怎么玩起了这个?不怕炸膛上伤了人吗?这东西不好使不说,准头也不行,打一铳要等半天!”

    “是的!这是周大人给卑职的一些支持!”王明看了一眼身旁的周新,然后回复张升道。

    “朝廷里兵部这些年不重视鸟铳,包括统领我军的大帅秦迪都不看好这鸟铳。秦元帅觉得用起来不爽利,又爱炸膛!所以弃之不用,还不如好用的弓箭手,箭比这快多了!”张升说道。

    王明笑笑,没有回答这位不看好火铳的张升大人。王明心里清楚未来火器一定会替代冷兵器的,王明将来是要重点发展火器的。

    随着第二声整齐的铳响打断了张升的说话声。

    张升惊奇道:“怎么可以这么快?我记得鸟铳装填过程是十分繁琐的,这才多少息?”

    王明淡淡地回道:“十五息左右!”

    “十、十五息!”张升震惊了,心想这是怎么做到的,以前官军最快也需要三十息,毕竟有那么多动作需要去完成的。

    这确定只是训练了一个月不到的民团吗?这要是训练正常三个月,那不是成了精锐?张升内心深处如翻江倒海一般震撼。这让王明未来发展成一支将军,朝廷肯定又多了一支精锐的军队!

    但是张升想到了朝廷这样的体制,朝廷内部弊病重重。王明要是将来做了武将未来肯定会受到各方面的打压。瞬间对这一支新军未来不再看好。这个团练太贵了,将来发展大了,朝廷肯定养不起的。张升思维陷入了沉默,脑子里浮现出王明手握雄兵一路所向披靡的模样。

    随着不断的兵员不断交替,一阵又一阵的浓烟冒气,场面出现了一些枪支哑火的状态。从周新领回来的火铳一直都存在比较高的故障率。经过张师傅的修理已经完善了许多,今日又过度的使用,难免会出现哑火,打不响之类的问题。

    乙等兵摸火铳的时间更短,也有很多操作不当的因素。换弹时间过长,淘汰了一大半人。鸟铳出现故障都是会列入使用者名下的,要求规定时间内在完成射击,出现故障可以换枪再射便是。

    整个考核满满的一天,直到天色逐渐暗淡,这忙碌的一天算是紧张有序的圆满完成了。

    明天就等岳涛核算好成绩递交给王明,周新和张升坐在检阅台,累得全身的骨头都快散架了。王明邀请两位大人到城里的朋来酒楼赴宴。两位大人点头应允,称王明安排合理之类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