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事架构

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事架构

    王明从张丙昆的铁匠房里出来之后已经是下午了。王明打算再突击检查一下综合体的仓库和厨房,顺带查一下斜对面的朋来酒楼分城南分店建设情况,明日再安排去检查一下水泥厂和江边仓库、酒楼,找找问题,好及时查缺补漏。

    回到家里,王明开始琢磨医馆刘庭旺这边一整套创伤性的外科救治办法,医馆的日常消毒杀菌,消炎的丹药肯定是需要研制的,还有手术取弹片的方法及术后康复的治疗方法也需要整理一套流程出来。

    下午去综合体跟进杨儒买田的事情和杨宁的运输队的人员分工问题。王明是做过高管的,作为管理人员,开会之后就要落实跟进责任人和事情发展的进度。整个管理体系的中层班子已经搭建起来了,管理一定要跟得上,否则几千的人吃饭问题就让王明累死。王明回到桌案边,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一个框架图形出来。

    董事长:王明;股东:杨世恭、王庸、李广茂、曹熊、周新。

    朋来酒楼负责人:刘博。

    高粱醇酒厂负责人:杨家杨管事。

    建设部:(基建负责人)江远;(工程负责人)刘堂;(装饰负责人)张定。

    后勤保障:宿舍管理员,周德标;食堂:胡少鹏;家禽厂:待定;兽医:待定;农庄:待定。

    运输队队长:杨宁,副队长:陈松。

    军械厂:张丙昆。

    野战医馆:刘庭旺。

    大车厂和大车房:李阳。

    水泥厂和采石场:龚元强。

    军服厂:杨顺与刘张氏。

    账房:总账分别是杨儒,梁军。

    训马场:梁超,姜龙。

    安宁军方面的编制如下:

    千总:王明;副千总:岳涛、陆宁。

    甲等兵教头:岳涛,甲等兵编制五百人,火铳兵为主,乙等兵教头:陆宁,乙等兵编制三百人,长枪兵和刀牌手为主。

    特等兵教头:梁超、姜龙,特等兵编制二百人,其中骑哨队编制二十人,特等兵编制一百八十人,骑兵为主。

    骑哨队正:梁超;队副,姜龙。

    把这些写完,王明开始构思他们的每个人的职责,他不禁想到自己曾在公司做绩效考核方案的日子。既要让这些人能有动力,也要让他们能快速进入自己的角色。这些人很多人都是佃户身份临时安排的职务,基本没有太多做本职工作的能力,都需要王明手把手教。

    真要按照后世那样的KPI考核,王明真的是要了命了。名单上的这些人,龚元强做了一些水泥厂的制作工艺培训,还有一些师傅们讲解了这个水泥厂的制作流程。

    酒厂是王明亲力亲为手把手指导的,酒厂的运作方面已经成熟了,只需要把房子建好,相应的设备铺设到位就没有什么问题,这些酒厂的师傅们都带了不少徒弟出来了,人手基本不需要操心。

    医馆和安宁军的训练方法,都是王明秉烛夜谈找A国王明秀才抄出来的医书和兵书。只要他们能按照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的。

    安宁军现在虽每天都有文吏做教员教导一些人认字,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太慢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安宁军的学员们也没有教材,只能学一些基础的军用知识,使其知道军纪的重要性,为何要做摆阵?为何不能逃跑?一些军事口令及一些军事战法等等。

    王明临时组建的商业帝国看起来繁花似锦,其实很薄弱。王明和几个股东们的关系相处一般,王明的身份目前也只是一个高级的职业经理而已。根本没有和这几个股东一决高下的能力。虽说有安宁军存在,但是安宁军的生存保障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城南这一片的工业。

    哪一天,王明和三个股东们闹掰了要散伙。王明根本没有多少信心能带走这一支安保力量。他不知道岌岌可危的梁国能挺多久?也不知道这周国的军队何时南下?自己将要面对什么样的局面,王明根本不敢想!

    未来安宁军编制仅仅区区一千人,现在所有的粮草基础还没着落,就连骑哨的马匹也仅仅只是够一人一匹马。未来特等兵将来肯定是要发展为轻骑兵的。特等兵的所有的训练基本就是在训马场去要完成的,否则特等兵和普通步兵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王明心想,必须要和杨儒把保障安宁军和几千人民工的口粮田产落实下来。否则城南产业那么多人的粮草全部要买,每天耗费的银子也是不少。不能看现在挣了钱就随处乱花,能有余粮在手里心里不慌的。

    如果五千人按照每人每天一斤半粮来算,就是一天需要七千五百斤粮,也就是六十三石米粮!一个月下来就需要一千八百九十石粮草,一年下来至少要准备二万三千石粮草!马匹方面需要就更多了,一匹马顶三个步兵的食量。目前安宁军就是四十多匹马,能做战马的也就是四十五匹。

    之前让王庸和李广茂从西夏购买牛马,这两个奸商大多是都是作为牲口用的犍牛和劣马。前后也就买了一千五百头犍牛和三百四十多匹马。其中大部分的牲畜都作为酒厂的运力了,一辆大车就配备四头犍牛。现在大车厂很多四轮的豪华马车卖了不少,很多马车都是配备马匹的。

    虽然马匹放在马车上是赚钱的,但是未来特等军是需要马匹的。贩马的王庸和李广茂则不太愿意把马匹安排到安宁军里,因为这些马匹不能为他们赚到钱,甚至他们觉得安宁军成立都是一种错误的,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对于没有忧患意识并且目光短浅的他们,王明想着就来气。之前在A国的时候,王明总是想到C国要欺负A国。总有航空母舰在A国里的海域里耀武扬威,A国的国力不济,只有忍气吞声。A国只能通过外交形式抗议和谴责,王明后来就明白,真理只在枪炮射程内的!

    如今大梁内忧外患,粱周之战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如果王明没有一点安保的能力,只会被江宁的豪强掠夺。王明费尽心血的经营,绝对不能成为那些豪强的嫁衣!王明内心深处有很强烈的危机感!而这些股东们却看不到这样的形势!

    眼前一桩桩事都是摆在自己眼前的需要解决的!

    “老爷!唐府的三公子唐尊过来拜访!”钱森跑到王明书房来禀报。

    唐家三少来这里做什么?来看自己笑话?王明百思不得其解。王明想到知府大人周新给唐家的信笺,顿时了然。

    反正王明已经解决了七百套军服的布匹了,唐家现在也不能把自己怎么办?如果唐家要和自己掰扯,自己也是不惧的。

    “请他进来这里吧!”王明淡淡道。

    钱森领命去前厅请人。

    俄顷,钱森来禀报,唐家三少唐尊带了过来,几个唐家下人肩上挑着礼物站在门外。

    唐尊今天一身灰白的道袍干净透亮,头戴灰白色的儒冠,白皙而俊朗的脸上的淤青还没完全消退。

    唐尊拱手作揖赔笑道:“王大人新年好!在下给您拜年了!”

    王明听到唐尊对自己如此客气,他怀疑开始自己的耳朵有没有听错?

    “唐公子!今日来我府有何贵干?”王明直言不讳地问道。

    “昨日是在下糊涂,让商会的布庄的员外们蛊惑。以为王大人要以民争利开设军服厂,影响了他们布庄的生意。所以在下就自作主张停了王大人这边的布匹供应!今日得知王大人为了布匹为难,后听家父训斥在下不懂事,所以特来给王大人赔礼道歉!唐家保证以后王大人这边供应的布匹断然不会再出现今日之事!”唐尊一脸坦诚地躬身道歉。

    说完,唐家的几个下人抬了几十匹上好的绫罗绸缎,还有一小箱子白晃晃的二十两大小的银锭,一箱下来至少有个几百两是有的,放置在王明的眼前。

    “呵!唐公子真是豪爽!出手就是千两银子!唐公子对本官有误会那是自然,那是因为本官关押了唐公子进了黑屋,还打了唐公子是不是?本官都是可以理解的!”王明看着唐尊笑道。

    唐尊听到王明这样挖苦他,心里不禁怒火燃起,在犹豫间他想到父亲说的话——要放下架子,记住你是民,他是官!

    唐尊压住了内心的怒火,强笑道:“王大人,是在下错了!下次再也不会为难大人,如果大人有什么需要的,唐家愿意马首是瞻为王大人提供货源!不耽误王大人的军务大事!请王大人多多包涵!”

    王明没有多少心思去理会唐家这些事,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办。于是王明简单地应付了几句唐尊,大致的意思就是,这事就算扯平了!以后有机会一起合作!银子和绸缎拿回去,我王明不收。

    唐尊执意要送,王明却不肯收。无奈之下,王明交代钱森送客!

    虽然王明接受了唐尊的道歉,但是唐尊觉得从没有如此屈辱过!心里有气撒不出来的既视感。他只好带着下人拿着礼物悻悻地离开了。

    王明肯定不敢收,他不会被唐家的表象来糊弄自己。要是收了,唐家请枪手往朝廷里参自己一本怎么办?王明不能不防!

    送走了唐尊,王明带上几个护院坐上马车往城南综合体去了。

    傍晚,一群民夫们每人抱着十几尺布回家,安宁军派人护送着。这个世道并没有那么安宁,为了几尺布在荒郊野外杀人的事常有!很多时候官府也是查不出来的。

    陈平本来就打算下工回家的,结果被一个长得十分魁梧的女人拉住他,问道:“你家娘子针线手艺如何?”

    陈平一脸懵道:“针线活手艺不错,你看我的衣服都是我娘子缝制的!”

    刘张氏当然是看了这些民夫的做工优良的衣服才一个个拉住问的,刘张氏不由分说塞给陈平十几尺布,拿了一张画的歪歪扭扭的图纸递给陈平,道:“让你婆娘明日下工之前把衣服做出来,你后天带过来给你奖励十文钱!我看看手艺!如果做得好,以后就给你家送布料作活了!”

    陈平一脸懵,还没弄清楚什么情况,不是说要开军服厂招女工的么?怎么送布匹到家里做,如果送到家里做自然最好了,婆娘也有时间做!想到这里陈平内心里一阵狂喜!

    只见张刘氏看着身后的瘦弱文书淡淡说道:“登记!记下名字,在哪做事,家住何处!”

    瘦弱的文书点头,走到陈平身边,问道:“叫什么!”

    “陈平!”

    “哪里人士?”

    “城东五里外陈家村!”

    “家里娘子叫什么?”

    “李羡仙!”

    “好了,你可以走了,记得明天做好,后天辰时把衣服送过来领赏钱!”文书说完,对着身边的乙等兵道:“跟着他,送到家就回来!”

    乙等兵抱拳严厉道:“是!”

    说完,身子单薄瘦弱的文书就追着张刘氏去找另外的人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