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二百零一章 欲留贤才

第二百零一章 欲留贤才

    王明回到大院,立刻安排陈炳通知各项目的负责人一个半时辰后在一楼开会,顺带让刘璋通知杨秋来见王明。

    坐在办公室里的王明心里不禁有些焦虑,周国在年前就已经发动了一次小规模的冲突,现在形势有些逼人,他需要加快脚步迅速布局了。虽然这年还没过完,今天也才正月初六,王明觉得每天时间都不够用。新年刚开局,所有的规划还没完全开始,这周国就要打过来了。

    济南府到江宁府好像也不远,周国要是几路大军南下,王明现在手里的兵基本不够看的!只能择路而逃了,王明甚至想到上山去打游击。

    王明正想着,忽然有人敲开房门,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老爷!你在吗?”

    王明听出了是谁的声音,亲切地笑道:“进来!”

    王铁柱打开一点门缝,在屋子里环视一周,见屋子里没有其他人,他便闪身进了屋,右手习惯地挠挠后脑勺,咧着嘴笑道:“老爷,俺回来了!”

    王明看到王铁柱回来心里有些高兴,这过完年就没有一件事能让王明高兴起来的。王明看着生龙活虎的王铁柱,笑道:“身上的伤都好利索了吗?”

    “是的,老爷,俺都好利索了!”王铁柱得意地笑道。

    “李淼、周寸彪养得怎么样?车夫能下床了吧?”

    “他们两人还需要一些时日,没那么快回来的,车夫能下床了!都需要养一段时间的!”王铁柱嘿嘿一笑道。

    王明仔细打量一番王铁柱,自己的护卫现在五个人,多一个王铁柱也不多,王明对王铁柱是有很深的感情的,王铁柱两次为王明出生入死,是王明的救命恩人,曾经想要和王铁柱结拜兄弟的。

    “你回来很好,我正寻思手里缺人!不过我要问问你的意见!看你的意思!”王明思忖地说道。

    “老爷!俺王铁柱的命就是您的,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王铁柱满脸高兴地看着王明说道。他确实很想王明了,每天在医馆里躺着看着刘庭旺那副欠钱不还的嘴脸,他内心都快憋出病来了。好在现在已经康复了,如今能回到王明身边效力是最好的。

    “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是去安宁军做个总旗!要么继续在我身边做个亲卫队长!看你的意思!”王明若有所思地看着王铁柱说道。

    王铁柱听到王明这样的安排心里一阵激动,没想到自己这一个多月的休养,出来就能当官?并且两边都是有官职的!王铁柱第一时间想到了岳涛,现在感觉岳涛那小子挺威风八面的,如今能带领几百人的安宁军!岳涛是王明身边几个护院里面最有前途的一个!

    王铁柱纠结了,他要在未来的前途上面做选择,之前他是没有想过的!跟着王明身边已经有两次有生命危险了,也不知道下一次会不会丢命!不过跟在王明身边的几个护院都没讨到果子,好像只有岳涛这个家伙混得风生水起!

    “老爷!俺还是留在您身边吧,做个护院也挺好的!俺王铁柱没有别的追求,安心跟在您身边心里踏实一些,俺有几斤几两的本事俺是知道的!”王铁柱最后狠心地做了一个决定,哪怕是赴汤蹈火!他也要留在王明的身边!

    “好!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亲卫队长,陈炳、刘璋、方涛、邱东、吴显、李淼、周寸彪等人都归你管!有事你直接报到我这里!还有,后面来的五个人都是安宁军的精锐,你可以和他们好好学习阵法,如何做到相互配合!不要以后单打独斗容易吃亏,多动动脑子办事!’”王明看着王铁柱嘱托道。

    “好嘞!俺听老爷的!那俺先告退了!”王铁柱满脸乐呵地笑道。说完,王铁柱正欲出去,忽闻听到有人敲门。

    “好!你出去吧,有事我会叫你!”王明一副笑脸说道。

    王铁柱开门,见到一个灰白道袍的瘦弱书生,书生文质彬彬,看起来就是饱读诗书的人!这个书生王铁柱有些面生,他请书生进屋,独自走出了房间,在门外守候着。

    杨秋本身就是有功名的举人,本是明年参加会试的,顺带去杭州踩点住下来去书院去学习,长长见识,届时在杭州参加会试。

    王明和杨秋只有一面之缘,今日再次见到杨秋,王明觉得有必要和杨秋谈谈,城南大院现在发展需要的人太多了,尤其是文人。王明手里全是一些精壮汉子,大字不识的一些人。能断文识字的文人没有几个,基本都是一些书吏、落魄秀才和一些读过几天私塾的人。

    这些人王明都给予的重用——教安宁军的乡兵们认识字。一个认识字的兵,比一个不认识字的兵的战斗力要好很多。至少有思想,能理解每一道命令的用意,更能理解和服从!并且执行力也会强很多!

    杨秋刚入坐,王明还没来得及说话,又听到敲门声。

    王明只好让人先进来看看是什么事!此次进来的是杨儒和梁军,两人小心翼翼地走进房间,杨儒拱手作揖道:“东家!上次您交代的养活五千人的开支和预算做出来了!请您过目!”

    王明想起来了之前交代杨儒核算一下整个城南大院要养活这么多人的开支,要收购多少亩地和养多少只鸡鸭、猪,才能让城南大院这些人保持比较好的生活水准。

    杨儒和梁军见到一个书生端坐在茶几旁边,杨儒和梁军有些局促起来。毕竟他们说的话是内部的账目不好在外人面前说的。杨儒只好找台阶下,说道:“东家,抱歉!不知道您这里在会客!我们晚一点来汇报!”

    “好!晚一点我们谈,等会儿要开会!在会上说也可以!对了,上次说五千人少了,你们先做一万人的预算吧!”王明想着之前预估的少了,补充了一句。

    两人听到王明要做一万人的预算,内心不由一紧。杨儒和梁军相互对视一眼,露出满脸茫然的表情。心想,这东家变得也太快了!前天还说五千人,今天就要一万人!这么点院子能塞下一万人?

    二人不多想,躬身告辞离开了房间。

    王明看了杨秋一眼笑道:“杨兄!在这边住得可还习惯?”

    “哦!很好,谢谢王大人盛情款待!让杨某在此有些乐不思蜀!看了王大人的布局和规划,简直是神乎其技!让在下佩服之至!”杨秋满脸的恭敬,抱拳说道。

    “你我都差不多是同龄人,不必见外!此次诚邀杨兄过来是有事相商!”王明的时间有限,也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杨秋心里一阵疑虑,话说王明你才十七、八岁吧?我都二十七、八了,都相差十年咱们算是同龄?

    杨秋看着这似乎有二十七八岁的王明,笑道:“王大人客气!您说便是!”

    “听闻杨兄明年要赶赴杭州参加会试?”

    “是的!正是在下此次从琅琊老家路过江宁的原因!”杨秋微笑道。

    “是这样!王某想邀请杨兄来江宁一起发展,把这江宁城南的一片经营起来。如今这城南的经营上我王明一人有些乏力,想邀请杨兄助我一臂之力!”王明一脸诚挚地看着杨秋说道。

    杨秋听到王明邀请他在江宁发展,心里不禁一愣,这也太快了吧?太直接了吧?明知道我是要参加会试的人,学业紧张怎么可能来经营这些俗事?不过能听到有人邀请他来共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开心的。没想到自己名声在外?颇受别人欢迎?杨秋内心不禁有些沾沾自喜起来。

    杨秋好不容易恢复了平静,心里反复念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便中了进士,在朝廷效力要熬出头会不会需要一些时日?如若不中,这江宁的一片产业可谓是欣欣向荣!有很多东西是都是他没有见过的!此次,在这城南大院涨了不少的见识!留下来也未尝不可!

    杨秋一脸受宠若惊地看着王明,激动道:“承蒙王大人能看得起在下,只是在下只是一个读书人,秋恐有力不济耽误王大人的大事!”

    “哈哈!杨兄不必见外,此次也只是和你一起协商,我是考虑过你有报国之志!要参加科举考试!如今我大梁内忧外患,朝堂疲软!周国在北上虎视眈眈!我恐杨兄不等参加会试,这梁国已朝不保夕!空有一身才学报国无门!”

    “王大人,此话怎讲?王大人食朝廷俸禄,不可信口雌黄!”杨秋一脸疑窦,见王明这样说有一些生气,他并不知道周国已经发兵准备南下。

    “周国腊月二十七在济南府已经和边军交过战了!虽说我大梁大捷,但敌我双方战损是一比五,这周国军队如狼似虎,不可抵挡!济南府、徐州府若陷!江宁府首当其冲!”王明把目前的形势和杨秋简单明了地说了一遍。

    杨秋不由得大吃一惊,脸色凝重起来。他开始心里有些打鼓了,他知道周国十年前的战绩,将杭州都城围困了几个月,大梁不得已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款,将黄河以北的州府、郡县都割让给周国,并且赔偿了一百万两白银,周国才罢兵解了杭州的围!

    杨秋脸色恢复了平静,拱手道:“不知王大人想让在下如何帮忙?”

    “帮我管理和监督布置下去的任务落实情况,还有教学方面的一些知识传授!”

    这王明相当于把杨秋定位成为王明的董事长助力兼学校的校长了!这个位子基本处于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职务!

    杨秋之前是去过教学楼的,教学楼里面有安宁军的军事参加蒙学课程。虽然学的不是三字经,大部分讲述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军事理论和认字为主。还有水泥厂制造的操作方法,有一些学科都很杂,也都是临时的,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系统教学。

    从一个书生角度来看,这教学楼办得有些不伦不类的。军不军,民不民的。是需要好好管理一番,估计王明也是没有多少精力来管。还有这教员的教学水准也是参差不齐!

    “蒙大人抬爱!此事事关重大,容我考虑一番!在下此次赶考是带了家族的期望的,如要留下来,怕不能静心辅佐!明年春闱还是要去杭州参加会试的,在下恐耽误学业,负了家族的期望!”杨秋拱手作揖忧虑道。

    王明很理解杨秋的想法,家里的二舅哥杨子爵也是这个德性,天天在家里读书就是为了明年的春闱。

    “好!我容杨兄考虑几日再答复于我,不着急的!杨兄也可以了解一下目前的实势再做考量!王某也不好耽误杨兄的前程!”王明诚挚地看着杨秋说道。

    “谢大人!杨某不胜感激!告辞!”杨秋心里有些感动回道。

    “好!静候佳音!”王明淡淡笑道。

    杨秋从此在内心里已经被王明种下了一颗带有欲望的种子,杨秋带着满腹的摇摆,神色复杂地走出了王明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