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捷报之祸(二)

第二百三十四章 捷报之祸(二)

    周新听到张升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不由好奇道:“三千人怎么了?”

    师爷陈实是个会来事的人,他知道张大人和知府大人要密谈,于是走到乔原身边耳边低语几句,将乔原带出了公房,两人在公房门外等候。

    周新看到陈师爷把这个叫乔原的年轻人带出去之后,周新才恍然大悟。他知道有些话是不该让外人听到以免惹些不必要的麻烦,对乔原和周新都好。

    张升刚才确实被王明叫安宁军的三千人给惊住了,他淡了淡心神道:“大人,这捷报您打算怎么处置?”

    “当然是逐级上报!”

    “不可!”

    “为何?”

    “大人您也是在官场沉浸多年的人,要是我们江宁府有三千乡兵报上去会如何?”

    周新不由得一愣,他看了看张升道:“会如何?”

    “首先,三千乡兵编制已经是严重超标,容易被朝内有心之人做文章对大人不利,大人要注意京察!其次,如果报上去朝廷,朝廷会派人来核实首级,目前我们才拿到两枚,要是四十多人都验呢?最后,兵部会怎么想?之前朝廷的都指挥使杜森率了三千禁军来围剿青龙山空手而回,大人你可有想过平衡这样的关系?”张升把问题全部解剖出来之后,语重心长地说道。

    张升的三连问把周新问得脊背发凉,他确实没有想那么深远。之前确实有意让王明多招募乡兵,他的想法完全是从城防角度去考虑的。但是朝廷规定的乡兵招募人数是有限制的,虽然大家都心照不宣,有很多地方也是超编的去招募。但江宁即便有三千的乡兵,对朝廷也是不敢报三千人的。否则会迎来朝廷的忌惮,反倒是害了王明。

    王明还是太年轻了,是一个能搞经济的好手,只是政治方面的意识太薄弱了。如果今天收到这份捷报有朝廷的人在,真的是会捅出篓子来。

    周新沉思片刻,问道:“文瑾说得甚是!捷报的事情确实要重视!敢问你的意见如何?”

    “建议把王明请回来商议再定,再就是我们也要核验捷报真假,要能经得起推敲的,还要安宁军上报出战人数不能超过一千人!一千人围剿四十多人是比较合理的!还有,剿匪的事情大人您知情吗?王明有没有给您汇报?”张升果然是在朝廷里混过的人,把问题一一列出来解决,做事颇有章法。

    周新顿时觉得张升说的有道理,忙着点头称是。他只有等王明回来商量之后再写奏疏逐级呈报。其实现在京察已经开始了,主抓京察考核的是吏部。金浩的事情周新通过杭州官场的好友书信得知了原委,金家在杭州壮士断腕之举保全自己的官位。狡猾的金正明还给陛下上书悔过,自己作为长辈家中出现逆子,他有疏忽不查之罪,请陛下恩准在杭州家中自省三月,罚俸半年。

    天启皇帝是个明白事理的人,见到金正明如此大义灭亲之举真是为百官之楷模。如今主动上书要自查自纠,还自愿罚俸这样的行为让天启皇帝颇为感动。天启帝感念金正明如此忠君爱国之心颇为难得,再加上金浩乃他侄儿,金正明作为一个旁系亲属哪里有管教侄儿的权利?金正明在都城为朝廷效力数十载,根本没有离开过杭州,要说金正明有罪,天启皇帝不答应!

    因此天启皇帝的心情极好,当时就让金正明免受处罚,就当没事发生一样,金浩之事也不允许朝堂的人再提!

    周新收到这封来信的时候他心中忐忑了一段时间。都城好友的信就是在提醒周新要注意京察,小心吏部金正明!张升提到以免有心人找到周新的麻烦,所以还是需要提防的。

    周新想通的关节之后对张升表示感谢,幸好有张升提醒。不然,按照以前的习惯就直接报上去说不定真会惹祸。如果这封捷报要是到了对手的手中,很可能被对手拿在手里运作一番,黑白颠倒之后,周新可能会轻则丢官,重则掉脑袋!

    周新唤来乔原询问:“王大人现在在何处?”

    “在青龙寨演练,王大人说还要继续清扫猴山、花山一带的土匪!”乔原也没多想,就直接回道。

    “其余土匪的人头呢?”

    “并没砍下来人头,直接杀了就埋了,当时只留下了匪首李毅和裴成的人头!”

    周新问完之后感叹一声,内心想到:王明还是太年轻啊,要拿到朝廷的功劳肯定是要实打实的脑袋的。也罢,人都已经埋了。也不好从土里挖出来再砍脑袋?只能下次要提醒王明抓人要抓赃!报功要看人头!

    周新觉得还是要请王明回来商定之后再来考虑报捷之事。乔原告退之后按照周新的吩咐去请王明来商议。

    青龙山脚下,申时。

    江宁的早晚温差很大,到了下午申时气温就开始骤降,天空的光线也逐渐变得阴沉起来。王明计划这几天就在青龙山训练的,山脚下的辎重兵已经搭建了数十顶帐篷。一个帐篷里睡四、五十个大头兵一点都没有问题,运输队从大院拉了几大车的被褥过来,晚上应该不会冻着这些精疲力尽的安宁军的。

    今天最累的是运输队长杨宁,他这个运输队长不仅要运输还找人兼职做伙夫。好在有几个运输的民夫们会做饭,不然他只能去大院食堂胡少鹏找几个大厨过来了。

    杨宁本来是想卸一些粮草,再把山寨里的粮食拉回去的。结果神经质的王明不让拉了,说是暂时先放在这边,等训练完了再说。如果训练不理想,安宁军在这里训练他满意为止!原本计划定的是三天训练的,杨宁也只带了三天的粮草。如今山寨里有三千多石粮草,就算以后把安宁军的军营设置在这里,三千多石粮草在这里一年都不用运输了。这里只需要建军营、食堂,训马场,练武场及靶场就可以了,反正场子也大。

    王明对今天的军演不满意,很不满意。

    原本计划让梁超带五百人偷袭岳涛和陆宁部的,结果双方的对战经验不足。骑马的没有冲劲,防守的队伍见到马匹冲阵立刻就崩了,四处逃窜。看到这样的队伍,岳涛和陆宁气不打一处来。

    岳涛力挽狂澜地组织队伍列阵,陆宁则是督军,见到有人逃跑直接用棍棒招呼。之前的两百八十个老兵都已经作为骨干带队,听到岳教头的旗兵不断的挥舞着旗帜,老兵是能看懂旗子号令的。但新兵就不行,原本八天的列阵都还没练熟悉,如今要实打实的肉搏。新兵们的内心都是慌得一匹,不论小旗怎么呼喝不管用,见到十多匹马匹一路狂奔朝着自他们这边撞来,新兵们本能地就想着逃。

    傻子都知道跑,何况这些新兵都不是傻子!好在梁超及时停止了进攻,岳涛和陆宁好不容易才收拢了队伍。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就快天黑了。

    梁超手里的骑哨们也太心善了,马匹完全也没跑起来。这些骑哨的骑术本来就不精通,骑在马上都是比较谨慎的,骑兵没有三个月的摔打是不可能的成才的。骑哨们也怕真伤到了安宁军自己人,完全放不开,快冲到阵前的时候都收了速度,速度都降下来了还怎么打?

    王明发现自己有些心急,对安宁军有些拔苗助长了。王明最后还是决定让这些安宁军们在此训练三个月再说。这里场子多的是,后勤保障让杨宁来解决就行了,不行就去食堂调几个伙夫过来做饭保证后勤补给。

    整个青龙山下面,灰尘漫天。官道上往镇江方向,有镖局镖师们压着镖,看到青龙山这附近的荒地有那么大的阵仗,整个车队都不敢靠近。然后官道上的行人和车辆堵了长长的一段路。

    王明好奇平日这条官道没几个人,今天怎么有了那么多人往这条道上走?

    军士从人群里带来两个路人过来问话,两名老实巴交的农夫模样均是一脸惶恐不安。见到王明之后,忙着急忙跪下给磕头喊道:“官爷!饶命啊!我们是冤枉的!我们只是路过,不是有心要看的,您就放了我们吧?”

    王明一脸问号,抬眼看着其中一名差不多五六十岁的老汉,问道:“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满脸皱纹,黝黑而清瘦的老汉一脸惧怕,哆哆嗦嗦地说道:“我,我们想来看看咱家的庄稼!”

    王明不由乐了,笑道:“这里有你们的庄稼吗?”

    老汉摇头,指着东面很远很远的一片青色的麦苗道:“没有!我们的庄稼在远着呢?”

    王明又问:“为何来此?”

    “下午,我们村有人在城里赶集回来说青龙山这里的土匪被清剿了!我们拿不准,想来看看!顺便想来看看荒地!”老汉一脸紧张地说道,说话明显有些拘谨,一看这老实巴交的是不会说谎。

    “哦?上午剿匪,你们下午就知道了?”王明好奇地说道。

    “有人在城里传,说是青龙山土匪头子都被杀了!”老汉一脸不敢看王明,战战兢兢地说道。

    王明就纳闷了,这里村里的人都知道剿匪的事情了,乔原都还没有回来?

    “青天大老爷啊!您可是为我们这里除了一害呀!天杀的土匪在这里作恶十年,周边的村落被逼绝户有不少。如今土匪没有了,我们就可以过太平日子了!”说完,老汉又给王明跪下磕起头来。

    远处官道上一骑东来,官道上扬起一片灰层。乔原从城里赶回来了,马不停蹄地直接奔到王明身边拜见。

    王明让人送走两位农夫,让安宁军在青龙山官道两边暂时设置关卡,一个是防备有细作来探查情况,另一方面是不能让宵小之徒再上山,再就是让官道上尽快疏散。

    乔原告知王明说知府大人欲召见他,让他尽快回去有要事相商。问其原因是因为捷报的问题,需要查得虚实。王明不由一惊,这粮草物资都是没有全部报上去的,要是真有人查,自己有些物资是见不得光的。

    王明得回城了,他临时把岳涛,陆宁,梁超、姜龙和杨宁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议的结果安排如下:

    1.关于缴获物资守口如瓶,按照报出去的数量统一口径;大伙都知道,安宁军的给养现在都是王明在出钱,这要是给衙门拿去了,安宁军吃什么?

    2.关于建设临时军营的事情,建设军营要离官道至少五里的地方。军营要建起来篱笆围墙,树木山上有的是,将临时的防御工事建起来,巡逻值守安排起来巡山,不允许任何人靠近青龙山,要求安宁军所有人都参与建设!

    3.从明天开始,安宁军在青龙山下所有军事训练按照在大院的训练进度训练,三个月后要做考核和评比!

    4.杨宁交代江远,尽快将这里的军营的修建方案定下来,一个月内修建完。建立安宁军的野外训练场所很有必要,现在城南大院的地方还是太受限了。

    5.将军用五里开外野草全部砍掉,建五丈高的瞭望哨,不要影响哨兵的视野,随时预警,紧防细作。

    天快黑了,王明将每个人都划分的责任。安保巡逻队伍由安宁军负责,梁超的骑哨训练和侦查鸡冠山的任务不变,尽快解决鸡冠山的刘老三等土匪残部。解决之后再探猴子山,花山等山脉土匪,做到将这一带彻底的清除。

    安排完之后,王明带着王铁柱和五个护院向西边江宁城的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