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昭然若揭

第二百七十八章 昭然若揭

    王明手里拿的是县丞黄涛发过来的请帖,黄涛邀请王明今晚参加城北朋来酒楼的晚宴。

    王明之所以震惊是看到周家反应的速度之快,周启百昨天晚上从刘家洼逃跑的,上午黄县丞就发了请柬,这是什么意思?这充分说明周家和黄县丞穿得是同一条裤子。现在反而让王明没有太多反应的时间。

    王明猜想这饭局应该是周家组织的,只是借了黄县丞的名义来发的邀请函。赴宴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鸿门宴,相反可能是和解宴!黄县丞想居中调和王明与周家的关系!

    周启百不是傻子,梁超和姜龙在周启百的眼中救了乔斌,他们就猜想到应该是得罪了王明!宴请王明也是为了平息周家和安宁军的矛盾。虽然当时周启百猜不出来梁超这三个不知名的官军是哪里的,当时只要周启百回了城稍稍一打听就能知道是哪里的官兵了。整个江宁城就守城卫李字营和王明的乡兵是名正言顺的官军,外地的官军不可能插手江宁府的事情。

    周碧茹发现了王明的异样,她一双桃花美眸直溜溜地盯着王明脸上阴晴不定的神色。用手碰了碰王明的衣襟,笑道:“王大人,喝点茶,茶水凉了!”

    周碧茹的提醒让王明回过了神,王明尴尬笑道:“唉,身在官场身不由己,今晚又有饭局!三位,我们继续!”

    这次最先说的是蒋褚,他躬身说道:“王大人!以学生之见,王大人的产业毛利很高了,我想知道王大人赚钱的目的最终是什么?”

    “我想活下来!”

    王明简洁的一句话让三个秀才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都是一脸疑惑地看着王明平淡的神色。周碧茹也是第一次听到王明赚那么多钱的目的是为了活下来?她不禁有些吃惊。在众人的眼里来看,王明活得很滋润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手里每个月能有大几万两的白银进账。王明说这话,众人很不理解的。

    王明看了众人的表情道:“周粱两国的国战一触即发,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乱世已经要来了,你们认为朝廷能抵挡住周国的铁骑吗?某一天,江宁城被周国的铁骑团团包围的时候,你们可否想过如何活下来?”

    王明这句话在外人眼中就是妥妥的谋逆之言了!三个秀才和周碧茹今天的心情也是随着王明惊人的话语七上八下的。

    但是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想活着。整个梁朝的百姓们似乎都在等,或者说根本没有想过这一件事情!这也许就是王明长远的眼光吧!想在乱世中活下来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而从现在来看,王明所要抵挡住周国的铁骑的准备时间太短了!

    周碧茹内心一阵悸动,她忽然明白了王明为了实现这个心愿要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周碧茹有些心疼王明了,难怪王明制定了那么多建造计划,整个综合体大院足足扩建了一倍!安宁军也招募了几千人!原来这几千人就是王明生存的本钱!

    今天,困在周碧茹心中的疑惑一下解开了,她明白王明身后的责任有多大,王明的身后就是整个江宁城百姓的安危。乡兵在朝廷的心里不算是正规编制,只是附带守城的力量而已。朝廷根本不会支援军事装备、军械等物资,就算粮饷也是需要王明一个人筹措的!可想而知养三千脱产兵王明要承受什么!

    她在内心对王明更加敬重起来,此刻,她内心做了一个决定,她要时刻的在王明身边保护他,不要让她心爱的人受到伤害!

    三个秀才内心震撼了,他们完全没有想过未来几个月或者未来几年会发生什么!即便是平民百姓没有想过梁国战败,要是国破了,他们将面对什么样的命运!

    三个秀才再次起身给王明鞠躬,苏桓抱拳激动地说道:“王大人!我们没有看走眼,您就是我们心中的明公!士为知己者死!我们愿意和王大人一同共进退!”

    蒋褚和杨昌跟着抱拳异口同声道:“我们愿意和大人一同共进退!”

    “大人!现在乡兵实际有多少人?战力如何?”杨昌颇有兴趣地问道。

    “三千人!基本全是本月招募的新兵!要什么没什么!哪里来谈战力?”王明直言不讳地说道。

    破巢之下,安有完卵呼?三个秀才眼神一呆,脸色露出绝望神色。

    周碧茹脸色也浮现出沉重之色,她很想帮心上人分忧,可是她只是一介女子有心无力,不由心中开始焦躁起来。

    王明稳住了大家的情绪,笑道:“今日探讨之事,出门不传三耳,你们与我共同一体!”

    “谢谢王大人的信任!学生定当铭记于心!王大人一心为民,责任重大!学生佩服!”苏桓一脸崇敬地看着王明说道。

    王明平静地笑道:“好了!大家都不要有压力,一切顺其自然吧!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唯有钱财才能将军队养得兵强马壮!这就是我要考你们的原因!”

    三个秀才点头不语。

    蒋褚率先开口道:“学生以为,时不我待,当下是需要开源节流,王大人的方法是对的,储备粮草、马匹、军械、练兵一样不能少,这些钱不能省。只是民夫过于多了,学生建议裁撤一半之后可以降低成本。再把水泥厂和军服厂建立起来尽快对外输出盈利,增加收益。”

    苏桓道:“学生以为,开源节流是必然,在此之外还需屯田。商业虽说能有源源不断的财源,但是不稳定。如果战事起,物价腾贵,商道受阻举步维艰,需要多面经营才可以确保乡兵的军饷,不至于哗变!学生有三策,囤地、屯粮、建高墙!囤地是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屯粮是为了守城支撑战事时间,至少要储备一年以上的粮草。建高墙是做好相应防御工事,以待援兵支援!”

    “哈哈哈!苏兄!在下认为你的办法不妥!”杨昌大笑一声开始反驳苏桓的意见。

    王明和周碧茹把目光投向了这个杨昌,杨昌虽然长相一般,他回答的三题答案适中,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建议。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应该是有话要说的。

    于是王明和周碧茹不说话,静静地看着杨昌来发表他的观点,其他两个秀才也是洗耳恭听,想看看杨昌能说出什么样的见解和论调。

    “学生以为,目前王大人手里的乡兵是空架子!练兵是要有必要的,考虑练兵的同时如何增加收益,这是我要说的!节流能节多少?如今王大人百废待兴,万事都是在抢时间,就从这大院里就听到外面的建房忙碌的声音就知道了!练兵要有收益可选项并不多,第二道题目已经给了学生提示,清理黑恶势力算是一种增加收益的方法,将这些毒瘤的产业收归自己所有,这是一笔巨大的收益;其次是乡兵将整个江宁府所有的匪患清除,即是练了兵也是能通过缴匪增加收益!”杨昌一口气把自己想要表达地说了一部分,然后停顿下来喝了一口茶水。

    王明听到杨昌所说正是自己要做的,两者意见不谋而合!梁超之前就是做的这件事,只是现在骑哨队基本瘫痪了。但梁超的任务并没有变化多少,依旧是探查、剿匪、清理黑恶势力等。梁超这段时间剿匪给王明也挣了几千两银子,还有几千石粮草。也算初步是能平衡安宁军的开支的,不过,从长远来看这些也只是杯水车薪。蚊子腿也是肉,总比没有强。战争就是消灭敌人,敌人的物资就是自己的,也是可以产生收益的。

    “学生以为,这些目的是为了练就强兵,实战是必不可少的!苏兄所说的三策,最后一策我不认同!战事一起,粮道、商道皆断!收益是句空话!能有所收益的事只能通过战争创造收益!固守待援?大家有没有想过十年前的局面?当时梁国同时百城陷入围困,每个城池仅能自保,皆无援兵救援!周国铁骑更是势不可挡,一天下十城的战绩让梁国朝廷上下无一不胆寒!请问,苏兄,固守待援?当江宁城方圆一千里皆为敌国时,我们是降还是战?”杨昌掷地有声地看着苏桓质问道。

    苏桓一时语塞,脸色有些尴尬难堪,并没有言语!蒋褚也是一脸无语。王明和周碧茹一脸疑惑地看着杨昌,杨昌的话语还是有见地的。这些都是王明没有考虑到的,之前王明一直考虑的是如何守城,完全没有想过要坚守多久。万一江宁城守住了,梁国被灭了,岂不是很尴尬?王明要面对的是什么?肯定是周国无休无止的轮番攻打和进攻,守城不可能守一辈子!总有守城军士战死的一天,总有粮草耗尽的一天!

    “王大人!乡兵三千太少!至少要发展两万乡兵方可自保和后发制人!所谓后发制人,就是要在城外打退境外之敌!不让敌人侵犯我境内,我们才有喘气和发展的机会,乡兵未来的能力是需要走出去的,而不是守城!”杨昌振聋发聩的提醒把王明彻底震撼了!

    王明只是个商业的技能,他对军事一窍不通。如果没有周梁两国的国战这一事,王明肯定在大院里左手搂着周碧茹,右手抱着杨静怡过着逍遥快活的富家翁呢!干啥要这样打死打活的?

    屋里顿时一片安静,落针可闻。炉灶上的水壶沸腾滚滚的声音,冒着白气弥漫着整个房间。周碧茹起身,将烧开的水壶拿到茶几边再给每个人加了热水,再提着小半壶水走出了房间递给王铁柱之后,让他到楼下井里将水壶打满水。

    王明看了看杨昌,心中明显有了答案。杨昌的做法和自己有些地方不谋而合!“投降!”这两个字是这个屋子里所有人的坚守,他们并不是没有想过,即便梁国亡了,他们也想着以死报国,这也许就是读书人的气节!

    王明不说话,在他心里这一题,杨昌第一,蒋褚第二,苏桓第三!

    杨昌胆大地豁出去了,看着王明说道:“王大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杨昌这一句话暗示得很明显了,意思是说王明只是在乎这一疆一域?梁国完了,难道我们就不能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吗?

    屋内所有的人内心都震撼了!心想杨昌不要命了吗?这么大胆的想法和谋逆之心昭然若揭!三个秀才和周碧茹把灼灼的目光全部看向了王明!

    王明很无语,他哪里有雄心壮志做皇帝?他就是想买一堆房子老了之后收房租的一个人!他根本没有想过当皇帝,他只想不在这战乱里死了,也不想跟着自己的一众兄弟们都死了!

    苏桓看出了王明的犹豫,于是忙着要给王明准备台阶,恨恨地看了一眼杨昌喝道:“杨老弟,此等之事要慎言!这样的话切莫不要再讲,以免祸从口出,连累他人!”

    杨昌瞪着双目紧紧地盯着王明,想听王明表态,并没有理会苏桓所说的话。所有人似乎都在等王明的话,王明的态度决定了这些人未来能跟着王明走多远,未来能走到什么样的高位!

    周碧茹也是一脸震惊,她一个女子从来没有想过心爱的人将来真要走到哪一步?她开始怀疑王明今天所做的一切仅仅只是为了活着吗?未来的世道怎么样?王明真的会掌握整个国家命运吗?一串串的疑问在周碧茹的平静地心中泛起涟漪。

    王明看着三个秀才笑道:“只是探讨,大家不必考虑太远,今日大家所说的都是假设。未来走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生存再发展!三位都是有大才之人,感谢三位的推心置腹,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走好眼前的一步再说!还有,本官再次强调,尔等出了此屋之后,今日之事不许再提!”

    三个秀才心中已经明白了王明的想法,于是拱拱手,异口同声道:“是!大人英明!”

    此刻,梁超带着一百二十多名安宁军押送杨宁的运输队从刘家洼开始出发,他们的目的是去城南大院。王明决定让三个秀才做了身边的幕僚,杨昌为军事赞画,就相当于后世参谋的意思,为安宁军每一次战斗出谋划策。苏桓做了王明的助手,参与经营王明所有产业的事物管理,蒋褚被安排做军务堂讲学和院长,专业对安宁军的讲武堂上课,训练军官,教习安宁军的新兵扫清文盲!

    三个秀才的薪酬暂时定为十两月俸!王铁柱将三个秀才带到周德标那里领了被子床褥,分了房间。明日开始办公,办公地点就在王明的公房旁边隔壁的房间里。

    整个房间里只剩下了周碧茹和王明二人,王明想着晚上黄县丞的饭局和消化三个人刚才所说的话。看着王明一脸愁眉不展,周碧茹同样感同身受,她靠近王明的太师椅,在王明身后环臂将他抱在了怀里,紧紧地不愿意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