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军中细作

第三百一十二章 军中细作

    王明静静地坐在桌案前,撇下岳涛手里的战报,桌上还有一封陆宁在上元县发来的战报。王明从骑哨队员的神色中就能看出来依旧是一份捷报。对于新兵剿匪练兵是一举多得的,只要多加强锻炼,让新兵打打副本练练战力是很不错的办法。

    最近军械厂的压力不小,之前预定一万枚万人敌,现在军械厂的产量还是跟不上,原因是铁匠师傅手工的制进度太慢。这不像是后世那样,有机器压铸铁模,机器填充钢珠,火药,生产效率高出百倍。万人敌全靠手动打造还是太慢了,现在过了半个月去了整个军械厂也才造了不到一百颗万人敌。现在军械厂只有二百多名铁匠师傅,军械厂如果满编是可以装填一千五百多名铁匠师傅,不论是造火铳、万人敌还是铁甲,效率肯定要比现在高五倍以上。

    “大人,喝杯茶吧?休息一下!”周思明端来一杯香茗放在桌案上,轻声地提醒道。

    王明内心有些感动,朝着周思明黑脸胡须上看了一眼,顿时内心就是一阵无语,如果碧茹她是一袭长裙和一脸柔弱的女儿身陪在身边,王明会觉得赏心悦目,只是周碧茹这样的装扮,王明顿时就没了兴致。于是微笑道:“有心了!放在这里吧,你去忙吧!”

    周思明看着王明面前案牍上的书籍和文件,王明在这里已经待了好几个时辰了。她不能理解王明每天怎么会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居然能在营帐里一待就是一整天。现在城南大院,酒厂,大车厂,水泥厂,酒楼,军械厂,军服厂,家禽厂等单位的物资需要协调,这些产业每天运转如同吞金兽一般,每天要吃下的煤炭、木材、生铁、高粱、棉纱、布匹等原材料无不是要耗费巨量的银钱购买。

    王明手中的这些产业的原材料资源基本都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只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产业的生产和销售都会受到影响,成本要降下来何其艰难!如今世道逐渐乱了,北地的粮食、木材、煤炭、铁矿等原材料都是受制于人,因为道路,战乱等各种因素都会导致成本节节攀升。这是王明想大力发展自己原材料制作的根本原因。

    周思明退下之后,王明拿起第三封战报,陆宁在上元也展开了两次剿匪,两次战役都不是很大,两拨都是几十人的山匪,攻入山寨的时候基本都是中的陷阱造成的伤亡,火器遇到冷兵器的时代基本就是碾压。两地剿匪合计所得银钱一千五百多两,粮草三百多石,诛杀匪徒一百五十六人,匪首六名。我方损失人马十二人,伤二十多人,缴获牛马十余匹,军械无算。

    王明对岳涛和陆宁分别写了回函文书,要求稳打稳扎,伤员及时抢救,烈士让人运回来做好安抚工作。王明让人叫来内卫首领陈炳,准备安排内卫对大铜山、九华山和上元县剿匪烈士的家属安抚工作,对烈士家属给予抚恤和支持。

    陈炳这段时间很忙,自从乔原家的弟弟被歹人掳走之后,他就开始对每个安宁军人的家属信息核实,三千多人的安宁军家属需要摸底,便于对这三千多人的安宁军的后勤保障贴心服务。二十多人的内卫要查对三千多人的家庭情况去了解和调查这个工作量很大。三千多人的背景和履历及上三代的关系均可溯源,三千的人名册和背景记录资料都有一人多高了,内卫的工作压力可谓不小。

    “大人,有何吩咐!”陈炳被王铁柱请了过来。陈炳脸上的刀疤更显冷酷,毫无表情地作揖道。

    “安宁军每个人的摸底进展得怎么样了?”王明平静地问道。

    “大人,现在查七百五十六人,还有二千二百多人还没去细致去了解和探访!”

    “有发现什么吗?”

    “嗯,是的,有发现一些问题,在这七百多人中查出十五个户籍不明,身份不详之人,之前报名参军的时候资料均为造假!”陈炳语言冷厉道。

    “哦?这十五个人均是哪里的?”王明心中一紧,面色从容地问道。

    “杨宁运输队有二人,岳涛副千总手里有七人,分别在火铳队三人,投弹队二人和长枪兵二人,陆宁副千总刀牌手三人,还有后勤火头军一人,仓库一人,千总亲卫队一人!”陈炳脸上依旧不冷不热道。

    “亲卫队?”王明不由内心一沉,亲卫队是靠近安宁军中枢核心的位置,亲卫要是来谋害军官简直易如反掌!绝对不能容忍亲卫队里细作,否则安宁军所有的军事机密容易外泄。

    “对!”陈炳警觉地朝着屋内环视一圈,轻声说道。

    “查出是谁了吗?”王明小声问道。

    “查到了,大人!”

    “谁?”

    “副千总岳涛新来的亲卫——周思明!”陈炳走到王明耳边轻声道。

    听到这样吃惊的消息,王明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紧绷的表情。王明不由心想:周碧茹走的是岳涛特招的路子,完全没有任何入伍备案信息,内卫能查到才怪?不过,内卫的工作认真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你打算怎么办?”王明淡淡地说道,脸上没有露出一丝违和的表情。

    “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卑职会尽快将其拿下,然后抓入内卫监狱中,严刑逼供使其招出背后的人物出来!”陈炳严肃地回道。

    王明思忖一番,淡淡地说道:“周思明暂时不用抓,这人根底我是知道的!其他的人尽快抓捕,严刑拷打暂时不要,要摸出为何杜撰家庭背景的原因,如果真是有人安插进来的细作,再严加拷问,等你把审讯结果送到我这里来!”

    “是!大人!”陈炳说完正要告退。

    “等等!此次叫你过来另有其事!”

    “大人请吩咐!”陈炳一脸恭敬道。

    “还有二千多人花名册家庭背景调查还要继续,争取揪出更多不知根底的人来,其次是大铜山、九华山和上元县打叛军和剿匪的烈士,你近期安排人整理出名单来,对每个烈士家属送上抚恤金并做好安抚工作。”王明吩咐道。

    “是,大人!”陈炳抱拳回道。

    “手里的人手够不够?”王明关心道。

    “现在勉强够用的!如今差不多约有近百人战死,送葬的人手有些不足!”陈炳现在手里有两个从王明亲卫队调出来的两个人,加上次从岳涛这里调了二十多人,合计也就二十二人。

    “好,我临时给你抽调四百人!你好好地把这些烈士安心送走下葬。对了,你到我家去找张天师,在这青龙山一点找个风水不错的地方划出一片墓地,以后这些烈士全部统一安放在此。每年清明、上元、春节,要求将士们安排一天来扫墓!”

    陈炳听到王明的安排,满脸掩饰不住的激动,他高兴回复道:“是!大人英明!”

    王明这样安排真是对安宁军的身后事安排十分妥帖。让每个军人看到自己即便战死,王大人也会为他们立碑建冢,这是何其的荣幸!他们的家园和后世都有安宁军守护,生死都和自己的队伍在一起,无疑是激励士气的至高法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