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宫城雨 » 第十四章 座上宾

第十四章 座上宾

    三十多年前,洛阳。

    天宇八年,那时的二十八岁的九王方怀与皇帝方优是最亲的兄弟,两人只相差两岁。他性格沉稳,手握重兵保卫皇城。而那时的宫宁才十八岁。由于父亲病重,她不得不提前继任宫家家主的位置,族中能人辈出,想坐稳这个位置谈何容易。

    “我帮你。”

    这句话宫宁记了一辈子,也念了一辈子,初见那人是或许只是少女春心萌动,但之后经历的种种对于她与他而言越来越像是一家人。

    九王府。

    “九哥哥。”宫宁是方怀的表妹。

    “小宁。”方怀放下手里的密报,这些日子岭南那边又有异动,他不放心准备亲自带兵前往,“怎么今日有空来我府上。”

    “就是有点想九哥哥了。”宫宁拉着他的袖子,“回来这么多天了也不见你自然就来寻你了。”

    “小宁来了呀,我这就命人再盛一碗赤豆元宵。”九王妃挺着大肚子还亲自为九王下厨。

    “都说了这些事让她们做,来来这边坐。”九王走过来扶着九王妃坐下休息。

    “王妃娘娘可真是细心。”宫宁眼馋九王的赤豆元宵,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这碗先给小宁吃吧。”九王将瓷碗递了过去,看着宫宁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由得笑了几声,“慢点没人跟你抢。”

    “实在太好吃了……”

    宫宁很羡慕九王妃可以一直陪着九王,而自己却只能借着表妹的身份偶尔才能见到。本来这样的日子还能过个四五十年,一切都来得太快了。

    天宇十一年。

    宫宁接到九王传来的密函,说有急事约她十日内赶往靠近岭南的某处边境小城。之后她安排好家族内的事情,一刻未曾停歇的赶到了约定的地点。再次见到他时,宫宁有些惊讶,不过三年未见那个曾经意气风发人人敬仰的九王已经苍老不少。

    “小宁你稍等会儿,还有两个人没到。”方怀咳嗽了几声。

    “九哥哥,你没事吧。”宫宁想要上前却被他拒绝。

    方怀离开后宫宁见到了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看着身形应该有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你是何人?”宫宁从未见过此人。

    “这位是王爷的军师,十爷。”一旁的士兵回答。

    “十爷?”宫宁当时确实看轻了此人。

    “宫宁?”跟在那男子后面的是宋家家主宋时,“你也在。”

    “难道还有熟人?”宫宁还不知道这次会面的原因,洛阳五大家族出现了两家。

    “独孤衙刚刚也在,据说梅午、梁选也会来。”宋时回答。

    宫宁越发觉得不对劲,眼下边境安稳,方怀此时秘密与洛阳世家会面难不成,不绝不可能,她无法停止联想,九王方怀要反了。

    后来一步一步证实了她的猜想,那个戴着面具的男子似乎就是一切的始作俑者。本来计划完美无缺,就在行动的前一月,九王死了,五个世家中出了叛徒,相互猜忌让歹人钻了空子,宫宁被人下毒废了双腿,之后不得已带着全族离开洛阳,这才有了西湖边的御湖山庄。

    “那个戴着面具的男子是谁?”应萱听得很认真。

    “九王死了之后就没人见过了。”宫宁回答。

    “为何……”应萱还没问出。

    “你想问为何当时我们没有怀疑那个人。”宫宁苦笑一声。

    “没错。”应萱也对此人身份好奇。

    “我们几家早就调查过,他的身份太干净了,加上九王忽然死了,一切都乱了,我这些年已经派了许多人探查那人的消息,可惜还是毫无结果。”宫宁叹了一口气继续说,“或许他也死了吧。”

    “夫人。”老妇人端着一个包着布的匣子走过来。

    “这东西已经没用了,你拿去吧。”宫宁扯掉盖着的深色蓝布,是八宝匣没错了。

    “多谢了。”应萱收下准备离开。

    “应姑娘。”宫宁深深地叹了口气,“若你见到那人,请为老身带句话。”

    “您说。”

    “过去已经埋在岭南的荒野,人要往前看。”

    应萱对她们的过去根本不感兴趣,只要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好了,一刻没有多留登上渡船准备离开。

    “少主可达成所愿?”冯夜不知跟了她多久,一脸奸笑的出现。

    “你当年明明可以告诉……”应萱对他从来没有好脸色,当年诈死离开,那个为他肝肠寸断的人终究成了笑话。

    “万古派后人,魔功传人。”冯夜坐在船头的木板上,“我可是江湖败类,他的家世武功都那么好,是我不配。”

    “他已经离开洛阳,放弃了少主之位。”应萱眼前浮现那翩翩少年的身影,五年前洛阳最瞩目的人,“为了你。”

    “若是有缘,我们自会重逢。”冯夜倒是个没心没肺的,“你那乖徒弟我已经派人去护送了,不用谢。”

    “这次算是我欠你的。”应萱取出一份名单,“这下算我们扯平了。”

    “多谢。”冯夜的双眼放光,“看来接下来江湖上又该有血色了。”

    “低调点。”应萱不在与他说话,转身去了船尾,平静地望着逐渐远去的御湖山庄。

    洛阳。

    藏锋山。

    山脚下的枫树又是一年红,应萱看到山路上站着一个人,下马后走近。

    “师父。”叶言之收到信卫的消息后便到山门外等着,“我帮你牵马。”

    应萱将缰绳递过去,师徒二人缓缓往上山走去。后山的路不好走,需要下马牵行,最近洛阳不太平,隐楼也需要低调行事。

    “祝有可回来了?”应萱问。

    “他回来有几日了,还有独孤雁。”叶言之认识她,知道她是苏薇的朋友就帮着收拾出了一个房间。

    “带我去见独孤雁。”

    祝友住处。

    本来祝有和他一个师兄住一起,但多年前那人遭遇不测,如今两个屋子都归了祝有,少主手令在手,独孤雁也就顺利的暂住了下来。

    “少主。”

    “我自己一个人进去就好。”

    “可是……”

    独孤雁听见屋外有人对话,那女子声音倒是有些耳熟。

    门被推开,应萱走了进来,祝有的表情略有些不太好的样子,但很快门便合上了。

    “我们见过了。”应萱进屋便坐了下来,与独孤雁隔着一张桌子。

    独孤雁打量着眼前的女子,去益州前祝有带着自己去见过她,那时天色昏暗,只记住了她的声音。

    “你现在是否愿意加入隐楼?”应萱取出一块腰牌,上面刻着一个隐字,挂绳上的木珠刻着独孤二字。

    独孤雁望着那腰牌,眼里充满着恨,父亲与兄长,家族子弟,累累白骨血海深仇,从那日后的每个夜晚,内心备受煎熬。

    “恨是毒药,刻骨。”应萱起身翻开她的手将腰牌放了上去,“从你愿意和祝有同去益州开始,我便知道会有这一日。”

    “帮我找到那人。”独孤雁知道靠自己永远无法报仇,但靠隐楼可以。

    “成交。”应萱推开门让祝有进来。

    叶言之看到应萱表情就知道结果,独孤雁留下来了。

    “禹儿。”应萱抬起手。

    “师父。”叶言之走过去。

    “你先回去吧,我有事要去一下妙生堂。”应萱习惯性的捏了捏叶言之的脸颊。

    妙生堂。

    此时的妙生堂内多了一个瘦弱的女子,玉春正在煮药。

    “雨后湿气重,你也不多穿几件。”女子轻轻咳嗽了几声。

    “你自己才要注意。”玉春扶着她躺下,盖上被子,眼神里透着心疼。

    “无方先生说了,我还能再陪你七八年呢。”女子说着话时表情略有些遗憾,“暂时没有大碍。”

    “你才不过三十二岁,日子还长着,不要说这些丧气话。”玉春压抑心中的悲伤,无方先生说的没错,若不是靠着隐楼,或许她们早就阴阳两隔了。

    “玉春。”女子看着窗外枝头上点缀的淡绯色花朵眼神里似乎生了一丝喜悦,“我们去山下附近转转可好。”

    “你……”玉春想要阻止。

    “我看这个提议不错。”应萱微笑着走进来蹲在那女子面前,“小姨,看你脸色似乎好了不少。”

    “那我去准备。”玉春转过身时微微叹气,她的身体受不了路上的颠簸,得去多拿一些软垫被褥。

    “萱儿。”女子眼神没了刚刚的喜悦,“玉春她……还是不愿意放弃。”

    “我也不会。”应萱如今只剩下小姨花漫天这一个亲人,曾经的岭南花家世代服务于岭南皇室,无奈花家人脉凋零,到了花家上一辈只剩下花漫天与花满江的父亲花久枞,受到其他世家排挤,在花漫天被人下毒后,花久枞知道岭南已经容不下花家,这才迁到烨国创立了隐楼。

    “生死皆是天命,我们都该学会接受。”花漫天苦笑了几声。

    “你真舍得下她?”应萱的手攥紧被褥,不知道为何此时她的脑海中浮现的确实那个稚嫩的面孔。

    “她不该被我这个将死之人浪费时光,这对她太不公平了。”花漫天轻轻叹气。

    “真心人最是难寻。”应萱想起玉春与自己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其实若不是她,我或许与姐姐一样了。”花漫天抬起手摸了摸应萱的脑袋,“你倒是有些不对劲,可是遇到对自己真心的人了。”

    “我……我……”应萱有些语塞。

    “逗你的。”花漫天笑了出来,“在山上待得时间太久了,我倒是怀念温暖的岭南。”

    “长老少主,玉堂主让我来告诉你们马车已经备好了。”门口传来声音。

    “我送你去。”应萱从一旁推出特制的轮椅。

    前山。

    望着马车原来越远,应萱长舒了一口气。

    “少主。”祝有匆匆赶来。

    “你沿路保护好她们。”应萱知道玉春武功在祝有之上,但最近盯着隐楼的人太多了,有他在自己安心些。

    马车上。

    花漫天倚着玉春,由于软垫的关系,缓冲了马车在山路上的颠簸,山间清甜的雨后空气微微透进来。

    “她对那孩子的关心胜过了一般的师父。”玉春抱着花漫天眼里尽是温柔。

    “看得出来。”花漫天掀开帘子望着山下的枫林,“希望她能早些明白吧,不要像我们一样。”

    “我会一直陪着你。”玉春握着她的手,剩下的几年她会一直守着她,

    江宁,苏府书房。

    苏良一回府便带着宫付玉给的匣子给苏哲看。

    “八宝匣。”苏哲三十年前高中状元时曾在九王宴会上见过这稀世之物,其中结构精巧之处震撼了在场所有人,“不不对,你可碰过这个匣子。”

    “回程路上一直被我放在包里,未曾离开过。”苏良语气坚定。

    “原来如此。”苏哲很轻松的就解开了这个八宝匣,打开时里面放着宫宁留下的一封信,“这是仿品。”

    “这……”苏良看到信封上的名字眉头微微皱起。

    “她果然还活着。”苏哲打开信封,信里面只有寥寥几个字,“世子归来,天下将乱。”

    “暗探的消息没错。”苏良将匣子翻来翻去,“可是宫家为何要将假的匣子给大人。”

    “真的现在应该已经到世子手上了,她还是忘不掉过去,但也不舍得天下再经历战火。”苏哲知道时机到了,“取印来,我手书一封。”

    “是。”苏良去书柜夹层里取来一枚玉印。

    苏哲写完字条后将它小心的卷起来,之后放入一个小竹筒,用火漆封号后盖上玉印,递给苏良:“送给杜沣。”

    洛阳,夜,司天台。

    杜沣正在观星阁顶层测算星命,忽然北方有一颗星星闪着异色。

    “师父。”楼梯处走上来一个穿着灰色袍子,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子,“您找我?”

    “木易,你跟我多久了。”杜沣在竹简上写下观星的情况。

    “快二十年了。”木易回答。

    “如今的司天台已经不如当年了,你可想过要离开。”杜沣眯着眼看着他。

    “师父待我很好,若不是师父当时愿意收我,也就没有今日了。”木易跪在杜沣面前。

    “王星现,天下就要不太平了。”杜沣没有记下这句话,“你要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