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满达花开 » 十一

十一

    初一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考完了期末考试,然后便升入了初二年级了,大家只记得无数的试卷,雪白的试卷,昏黄的午后考试还有震慑人心的电铃及喧闹的人群,统统都淹没在了黑暗里。待到清晨苏醒过来的时候,却又都像是刚睡醒的孩子及雨后初晴那样的明亮与精神。

    虽然光阴似箭,但是大家还是交到了不少的朋友,各自也有了自己的小圈子。而杨少云和喜欢和打打闹闹装酷耍帅的人在一起,对于学习就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这帮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早熟。

    冯苏亚自然不是这类人中的追随者,但是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在其中,诸如李之武他们几个有正义感这样的,所以也被他们概括算进了其中。像他这样的虽是身在里面,但其实并不跟着瞎闹的人并不少。加上冯苏亚平时讲义气,对兄弟朋友们够哥们儿,学习又好,人品好不说,还写的一手好文章,所以大家都挺敬重他。唯有一点,他不太爱说话,只愿意用行动来表示自己。

    冯苏亚他们班有个女生叫王雅轩,因为她平日里喜欢画动漫人物,所以和同样喜欢画画的冯苏亚十分投缘要好。

    矣珂莉所在的66班是一个女生比较多的班级,其中以矣珂莉及杞向丽和普玉柔三个人为首,不仅仅是班花,还是校花。而且她们三人的学习成绩都很好,所以更让人崇拜与追慕。矣珂莉自从来到初中后渐渐长高了个子,苗条的身材,长长的头发,让人更加的着迷。

    杞向丽和普玉柔则是一个有着大大的漂亮得会说话的眼睛及圆润的可爱脸蛋,一个又有着黛玉般的清瘦身段及袅袅动听的声音,这两个人都长得十分的漂亮与温柔。但是她们的班主任周才柱却是一个脾气不好的数学老师,戴着一副宽大的眼镜,而且脸还特别黑,就像非洲人一般。冯苏亚他们班常听到他在隔壁大声的训斥他们班的同学的声音,虽然是隔着墙,却是让人听了又气又好笑,也是不寒而栗。

    他同时也是冯苏亚他们班级的数学老师,也常常因为学习的成绩及错误而对他们大发雷霆。冯苏亚在心里特别讨厌他,因为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做练习的时候对着冯苏亚毫不留情的骂道:“长得帅有什么用?长得帅能当饭吃吗?数学题都做不好,你还算个学生吗?”。大家都暗自偷笑,并不是笑话冯苏亚,而是笑他这样说话。不仅仅是冯苏亚,许多人都受到过这样的待遇,所以大家包括他们本班的同学在背地里都叫他周黑黑。

    每年的春分前一日便是矣珂莉的生日,小学毕业的时候冯苏亚送了一本童话书作为生日礼物给她。杨丽娟曾偷偷的告诉过冯苏亚,矣珂莉一直想要一个音乐盒。但是那时毕业在即,一直没有机会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在她生日时送给她,于是冯苏亚便一直牢牢记在心上。过两天就是她的生日了,冯苏亚这次已经偷偷的准备好了礼物,那是他省下了许多个早餐钱而买的一个音乐盒。

    里面的音乐是“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首歌。那是一间漂亮的小屋,上面铺着雪花,屋后竖着一架风车,音乐的发条就是它,在屋前的雪地上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他就在雪地上轻轻的旋转看着天空,就像在数星星一样。冯苏亚第一次看见它的时候,在精品店就爱不释手,所以他觉得矣珂莉一定会喜欢的。

    在矣珂莉生日的这一天晚上,在上晚自习前,她收到了许多的礼物与祝福,十分的开心。冯苏亚准备在她下晚自习的时候再送给她,于是他静静的等待着。终于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响了,冯苏亚赶紧让杨丽娟与冯紫娟把礼物送过去给她。冯苏亚在走廊下等待着,她们去了很久,只有杨丽娟一个人回来,沮丧的表情让冯苏亚大吃了一惊,于是赶紧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教学区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只有几个打扫卫生的在最后面了,陆陆续续的各班也都关了灯,冯苏亚与杨丽娟在走廊的柱脚下谈着话。原来冯紫娟与杨丽娟把音乐盒送过去的时候,矣珂莉十分的开心,普玉柔与杞向丽争着帮她打开听了一回,她十分的喜欢,但是一旁的李平却十分的生气,他一把抢过去故意“啪”的摔在了地上,全坏了,他还说:“以后不准你再收他的东西!”。矣珂莉一下就哭了,李平十分生气的走了。冯苏亚听完十分气愤,把拳头攥得咯咯作响,他现在就想找到李平狠狠揍他一顿。很久没有和他来往,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的人,而且说出这样的话来,欺负了他喜欢的人。

    正在冯苏亚伤心愤恨的时候,几个人从66班过来了,因为走廊没有灯,只能看到模糊的人身影。渐渐靠近的时候,冯苏亚听到一个人隐隐约约在哭泣着,而旁边的人四五个在轻声细语的劝慰着。这哭泣的人正是矣珂莉,旁边的是杞向丽,普玉柔,冯紫娟和另外两个她们班的女生。冯苏亚看着矣珂莉,没有说话,因为他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却不知怎么开口,他的心情十分的复杂与难受。

    “苏亚……”矣珂莉止住了哭,嘶哑的叫了他一声,想说话却又说不出来。

    “哦!”冯苏亚回答他的时候,心都碎了,看着她那哭湿的双眼,无比的伤痛。

    “你不要去找他打架好吗?”矣珂莉的样子十分可怜,又像是在乞求他。

    “哦!”冯苏亚又这样回答她,对于矣珂莉说的话,他从来只有同意和答应。

    在冯苏亚的心里,矣珂莉让他去往东他绝不会往西,冯苏亚也不会问什么。冯苏亚明白,她是在顾全自己与李平的朋友关系,而她是不愿意伤了他们两个人的心。冯苏亚在心里嘲笑了自己一声,交上这样的朋友,以后会怎么样?唉!最好再也不要去理会这样的人,冯苏亚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大家在劝慰着双方走向了教学区的门口,那门口其实只是两个门墙柱子,和当初的永安中学的大门一样没有门面。出了教学区冯苏亚自然的走在了最后面,因为被老师看见又要挨说,那几个女生都拥着矣珂莉走在前面,冯苏亚自己一个男生,所以孤零零的走在最后。

    街上没有路灯,只有附近的人家投射出窗外的昏黄的光影,在人影中晃动着。冯苏亚忽然觉得有些冷,仿佛是来自心底深处的伤痛,那阵阵莫名的潮涌,让他双手不自觉的抱住了双臂。他们已经是最后的人群了,冯苏亚恍惚间觉得矣珂莉和他之间已经有了一道无形的墙,这让他的心情十分沉重。

    “苏亚,我们走了!”杞向丽从大门口对着冯苏亚喊,她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充满了对冯苏亚的怜惜,她似乎还想说点什么别的,但她却无从说起。冯苏亚看见矣珂莉转身看了他一眼,十分的忧怨,而普玉柔的眼神也是如此。冯苏亚的心更加的沉重,这竟是怎样的场景,让人心痛与无奈,就像《孔雀东南飞》一样。她们转身而去,顺着操场左边的那条高高的路回了宿舍,而冯苏亚则是静静的走到旗台边高高的台阶上坐着。

    远处的宿舍里的灯明亮着,大家在忙着接水洗脸脚,打打闹闹的十分开心,远远的便可以听见人们的吵闹。风轻轻的吹着冯苏亚的额头,有些凉凉的感觉,眼前的一切仿佛是梦一般,切近而又不真实。她一定是伤透了心,冯苏亚的心仍旧只有矣珂莉。渐渐的大家都躺下了,所有的灯在一瞬间全灭了,那是熄灯的时间到了。冯苏亚静静地一个人穿过了空旷的操场,天上的星星是那么的寂寥,孤冷冷的一闪一闪,就像一个个无人领走的孩子。

    回到宿舍,大家招呼了他几声,他顺便的答应着,草草洗了脸脚,便钻进了被子里,全身蜷缩着,仿佛全世界只有这样才安全,也仿佛是无尽的冷。大家照例是每晚都兴致盎然的聊着天,招呼了冯苏亚几声,他都不答应,于是大家便以为他睡着了。

    而冯苏亚自己同时也希望很快的睡去,因为他想这糟糕的一切快过去,他不想看见那绝美的脸上流落着冰凉的泪珠,他的心里十分的乱,他想伸出手去替她擦去眼泪,然而她就在他的面前,却仿佛隔着一个世界。大家渐渐的睡着了,冯苏亚迷迷糊糊地看了窗外一眼,那冷冷清清的月光,那斑驳的投在地上的树木与房屋的影子,仿佛穿黑衣的人在冷漠的注视着他。

    在这模糊与朦胧的边缘,冯苏亚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温柔而又亲切,“苏亚!……”,一滴晶莹的冰凉的泪顺着冯苏亚的脸颊滑到耳际,“嗒”的落在了枕头上,冯苏亚睡着了。在梦里,他无数次的回到了过去,矣珂莉的笑,还有她叫他名字时的声音是那么特别。他再也无法从这个梦里醒来,这一生他永远都不断的做着关于她的梦。

    周五下午的放学,初一年级的照例是全部可以回家的,因为很多学生离家都比较远,每周都得带着生活费及用品来,所以周末两天都可以放假回家,而在周日晚上回到学校。而初二年级的和三年级的则是需要上一个周五晚自习,第二天早上才能够回家。

    至于他们是当夜走,还是第二天回,学校也不太管,因为当夜不查寝室,但原则上是不让回家的。所以冯苏亚不能再和初一那样的在周末放学后欢呼雀跃的回家了,他和高年级的同学一起回宿舍吃晚饭,然后又到了七点回教室上晚自习。

    晚自习的气氛很好,大家照样是在班主任来监督的前几十分钟里规规矩矩的做作业问问题。教室里的日光灯不是太明亮,但也不是太过暗,让人觉得很舒服,像是在做梦,静静的只有光与影,一动也不动。班主任一会就走了,大家的作业也都做的差不多了。学习好的如李如云,李美美,潘健等人早已经做完,已经在看别的书或者聊天了。

    而诸如李之武和杨少云等这样的不爱学习的人,他们从来不喜欢在功课上动脑筋。而冯苏亚及杨丽娟这样的同学,他们是规规矩矩地随后自己完成作业的,虽然动作是慢了些,但是十分认真和仔细。冯苏亚做完作业,教室里已经是小声一片,大家都在小声嗡嗡的讲话。他写了一篇日记,看看时间还有些早,于是便和同桌刘香萍一起看《故事会》,边谈着话。

    “叮铃铃……”下自习的铃声响了,所有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都吓了一跳,仿佛重新活了过来。大家都收拾完毕课桌上的东西,三三两两的走出了教室,关闭了所有的灯,在昏黄的路灯下穿过了教学区和住宿区的永安街道,向宿舍走去。

    刚出校门的时候,冯苏亚便看见普玉柔和几个初三年级的男生在一起,大概是他的堂哥表哥这样的。他们在说着什么,普玉柔还挺委屈的好像要掉眼泪。冯苏亚在心里暗自想,希望后面跟上来的王雅轩她们不要和她们遭遇,最好不要发生什么事情。

    然而在穿过昏暗的街灯的时候,王雅轩她们一行女生还是碰面了。王雅轩看到普玉柔的时候向她挑衅的甩了一下头发使了一个轻蔑的眼色,她也斜了王雅轩一眼。

    那个大概是普玉柔堂哥的男生走上前要教训王雅轩,身后的马上迎上去挡住。冯苏亚也马上挡住了王雅轩,李之武正在李之武和那个男生较劲的时候,那个男生后面的另一个男生上前来推冯苏亚。他大概准备要教训身后的王雅轩,冯苏亚哪里肯让开,伸手拦住他,那个男生发狠一推,把冯苏亚推得倒在了街边的绿化带里。

    “啊!”冯苏亚感觉右小腿一阵疼痛,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划伤了,忍不住叫起来。本来不算喧闹的夜空,这一声叫显得格外的突兀。

    不知是谁照过来一个手电筒的光,“啊!”的又是一声尖叫,却是一个女生的声音。

    “流血了,好多血!”那个女生说道。

    在光线在面,大家看到那个恐怖的伤口,伤口还很深,不住的流血。同时也看到冯苏亚的腿边还有一个破碎的啤酒瓶子,也不知道是谁扔进绿化带里的小树丛里的。

    正在这时,忽然有人低声说道:“校长来啦!”,所有的人都纷纷四散而去,冯苏亚疼的眼泪不由自主的往下掉。李之武他们几个马上抱起他,大家跟在后面一起跑向了医院。

    幸好永安医院就在教学区的南侧,一会便到。医生一看这阵势也吓坏了,忙着止血清理伤口。打上了麻醉剂,然后快速的缝合伤口,冯苏亚看着麻木的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王雅轩着急的看着他,赵正燕竟然一直跟着来了。她是校长的女儿,刚开始的时候冯苏亚在人群里看见她,远远的不知道她是哪边的人。李之武等人看着冯苏亚十分的歉意,过了好一会儿,其他不太熟的人都走了,冯苏亚也安静了些。今晚他是必须呆在医院里了,明天才能回家。

    “雅轩,你们回去吧!告诉班主任我是从床上楼梯上掉下来划伤的,别让人知道我们的事,还有,之武,你们别找他们为了我再大家吃亏,别再让谁再受伤。”冯苏亚说话的时候,因为麻醉渐渐消失而疼痛得牙齿有些颤抖。

    王雅轩付了所有的钱,有些歉意而伤心的看了冯苏亚一眼,冯苏亚看到她的眼睛里似乎溢流着晶亮的泪水,她和大家一起出了门。赵正燕走在最后,经过冯苏亚的时候,冯苏亚轻轻的拽了下她的衣服,她疑惑的看着冯苏亚。冯苏亚示意她留下,因为他是坐在门口的椅子上,他让她低下头来。

    “别让你爹知道今晚的事,就是知道了也别让他处分大家好吗?”冯苏亚几乎是在央求她,万一校长知道了那可不得了,一牵连就多少人啊!

    赵正燕笑了笑,释然的说道“我不也在其中吗?你怕什么?”。

    冯苏亚心领神会,他想理解的一笑,可是脚一阵疼痛让他做出一个奇怪的表情。他看着赵正燕出去了,才注意到一旁的垃圾桶里,半桶都是沾满了自己鲜血的止血棉,他又难过又伤心地把头靠在墙上叹了口气。今晚回不去了,住在医院里,希望矣珂莉没事,刚才一直都没有见到她去了哪里,但愿她没受伤。

    冯苏亚刚躺下的时候,潘寿国班主任就进来了,冯苏亚挣扎着就要坐起来,潘寿国忙示意他躺下,然后看着他缠着绷带的脚,又问了下情况,自然是冯苏亚和宿舍里的人编好的那一套说词,医生也事先打过招呼。班主任责怪了他一番不小心,又十分关心的嘱咐了他一些相关事宜,最后准了他两周的假,让他回家休养。冯苏亚感激班主任,他就像一个父亲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班主任一会就走了,因为时间也不早了。

    关了灯,空荡荡的病房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因为平时本来也没有几个乡下人住院,偶尔也只会有冯苏亚这样的例外。宽大的玻璃窗十分明亮,这是医院的二楼,窗帘没有拉上,冯苏亚可以看到远远的窗外的学校宿舍的房子,因为没有查寝室的,许多都没有关灯。看着那些灯火,冯苏亚有些温暖,它们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远,真希望自己此时也和大家在一起欢乐的打闹。

    过了一会儿,灯渐渐的熄灭了,夜深了。远处的天空挂满了星星,风呼啸着吹过屋顶,永安街上静悄悄的,偶尔有几声狗叫,还有猫咪的打闹声。冯苏亚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在一片树林里迷了路,远远的他看见了矣珂莉在看着他,他想跑过去追上她,可是他怎么也赶不上,一条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蛇狠狠的咬了他的右脚一口。他醒了,是因为伤口的疼痛而醒,眼泪不知道何时哭湿了枕头。右脚像刀割似的“滋滋”的疼痛,痛得整条腿都差不多快断了的感觉,痛到心里,一抽一抽的。

    冯苏亚只好想着矣珂莉及往日的事,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被伤口的痛纠缠住。洁白的世界,仿佛是一个空气做的梦,对,自己就像在梦里的空气。冯苏亚在回忆里又渐渐的睡着了,他又听见了矣珂莉在叫他“苏亚”,他的嘴角挂着甜蜜的微笑,靠着枕头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张子龙骑着自行车载着冯苏亚,本来冯苏亚也骑了自行车来学校,但是现在他只能让别人帮他骑回家去。

    春末夏初的早晨,阳光虽然是十分的明亮,但是却是有些冷冷清清的,风吹着后座上的冯苏亚,他感觉有些冷。张子龙骑得飞快,因为冯苏亚和他习惯了像骑马一样飞快的速度,公路两旁的高大的桉树及路下面的稻田飞快地从眼前飞过。

    “苏亚,你是不是跟人打架了?”张子龙在前座上头也没回的问道。

    “嗯!也不算是打架吧!但也不是什么好事。”冯苏亚不想对自己最好的朋友隐瞒事实。

    张子龙没有说话,冯苏亚知道他很关心自己,他肯定知道昨晚的事。

    “你可不可以不告诉我的爸妈”。冯苏亚说。张子龙沉默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答应了他,随后又说道:“以后别再去惹事!”。

    冯苏亚轻轻的“嗯”了一声,他两便不再说话。弯弯曲曲的公路,远远的绕着山脚向远处更远的延伸去。

    冯苏亚一个人在家里学习休养,天天架着他父亲做的拐杖走路。在家里的小阁楼上,看着远方的高高的青翠的大山,还有瓦蓝瓦蓝的天空,朵朵棉花般的白云,像甲壳虫一样缓慢的在天空中爬行着。没有伙伴的日子,冯苏亚感觉到孤独与寂寞,于是,他开始用手中的笔来创造自己的世界。当所有的思绪都尘埃落定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手中的纸上,跃然是一张张矣珂莉的画像。他怕被别人发现他的秘密,偷偷的藏在了阁楼上的旧书堆里。

    渐渐的一个月就过去了,冯苏亚的伤也好了许多,不需要拐杖也可以慢慢行走了。于是他回到了学校,然而由于长时间没有在课堂学习,太多的东西已经落后。文科方面的政史地等,冯苏亚自己特别喜欢,倒也没有什么影响,只是数学,英语和几何,物理,化学等已经是跟不上了。所以回到课堂后,冯苏亚十分着急,而他自己又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不甘落后,所以每天中午放学后他便打了饭就回到了教室边吃边看书学习,把问题留着等着老师来了再问。

    然而像代数和几何这样的课题,冯苏亚想问而又不乐意去问“周黑黑”,所以只能去问67班的老友张子龙。张子龙学习一向很好,他在年级的学习竞赛中还获得过二等奖,得到了一本校长签名的记事本,十分精美,但是在冯苏亚生日的时候,他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冯苏亚。上面写着勉励的话语,还有好友间最深厚的祝福。冯苏亚十分的珍惜,一直带在身边写日记,直到后来把它写满后放到了箱子里珍藏。

    看到冯苏亚这么认真与努力,同桌刘香萍也渐渐的帮助她补习功课,虽然她的成绩一般,但是没有落下过课程,对于基础的知识还是掌握得熟悉的。于是,每天无论是放学还是中午时分,刘香萍都常常与冯苏亚在一起。

    中午,大家都在宿舍里午休,冯苏亚可不能浪费了这个宝贵的时间,于是他一个人来到了教室,静静地在做作业,补习那些落下的内容。

    教室里十分安静,靠走廊的一侧窗户上的玻璃因为阳光太强烈而都贴上了白纸。但是再往高处去便没有了遮拦,所以阳光倾斜的射了进来。冯苏亚看到空气中游动着许多袅袅如烟的灰尘,像宇宙中无数的星星。

    “吱”的一声,教室的铁门被推开了,在阳光中进来一个人,冯苏亚一看,原来是刘香萍。

    “萍儿,快关上门,刺眼睛得很。”冯苏亚用书挡住前面的阳光说。

    刘香萍把门关上,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支冰棍,是橙汁夹心的,晶莹剔透。看样子是刚从校门口的商店买来的,还没有咬过一口。

    “苏亚,来,我两一人一口。”刘香萍对于冯苏亚从来都不忌讳男女之间的区别,她笑着说。冯苏亚也微笑的看着她,她先在冰棍下面咬了一口,递过来给冯苏亚,冯苏亚便在最上面咬一口,两个做出彼此被冰得十分奇怪的表情,都十分快乐。冯苏亚已经习惯了刘香萍这样的不拘小节,只把她当做妹妹来看待,又因为她是矣珂莉的表妹,所以对她更是有些亲***日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或者好看的书,他们都乐意一块分享。

    做完了作业,补习的差不多了,冯苏亚也觉得累了,看看舅舅买给自己的电子手表,时间也不早了,他想趴在桌子上休息会,便对刘香萍说:“萍儿,你睡会吗?我困了。”刘香萍点了点头,两个人便趴在桌子上睡了。教室里真安静,从高处的玻璃看出去是团团洁白的云,还有忽飞忽落的鸽群。

    “苏亚,你想上高中吗?”刘香萍把脸转向冯苏亚趴着说。

    “我不知道吖!想上,也不想上。”冯苏亚看了她一眼道,接着又把头埋在了自己的臂弯里。

    “什么意思?我不明白,难道你不想上大学吗?”刘香萍仍旧看着他说。

    “大学?那是很遥远的事,我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但是我想只要有你和我在一起,现在这样念书,红袖添香就很好了。”冯苏亚保持着说梦话的姿势。

    “是啊!远离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不用烦恼与别人埋怨,无忧无虑的过好日子,快乐幸福的生活。”刘香萍把头也埋进了臂弯,学着电视里的人那样说话,因为最近电视正在热播《神雕侠侣》,大家都十分喜欢看这样浪漫而又英雄的电视。

    冯苏亚听萍儿这么一说,把脸转过来看着她,看着她趴着的样子,微笑了一下。他心里想萍儿倒是和我想的一样,今生有她的理解就够了。然而自己心里终究是放不下那个人,没有承诺的承诺,他愿意等。

    “你说到我心里去了,萍儿。”冯苏亚说完又把头埋在了臂弯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为自己叹气,也为了萍儿和这个世界叹气。

    “真的吗?那好啊!我们毕业就回家,你到我家上门,我们把后山承包下来种树,再承包鱼塘养上鸭子。”刘香萍仍旧是口无遮拦的说出来,半开玩笑半天真。

    “好啊好啊!养鱼种树,再种上大片的藕,我们在藕花开的季节养一堆孩子怎么样?”冯苏亚故意逗她。

    “讨厌!苏亚,你真可恶,你以为我是猪啊!下一窝仔。我要睡觉了,不许说话”。

    “呵呵!睡吧!我也睡了,梦里捡鸭蛋哦!”

    天空是那么的蓝,瓦蓝瓦蓝的,一切多么美好和安静,就像小时候的情景,在哪里见过,又仿佛没有见过,冯苏亚和刘香萍睡着了。他们常常如此的开玩笑,打趣地说着将来美好的幸福的生活。人生总是如此,有梦的时候就有希望,有希望的时候就有幸福。而当梦醒的时候,又常常感觉它是苦涩而不忍的,又害怕做梦。

    周末结束后,大家又从各自家中回到了学校。周日的晚自习,总是大家谈话的盛宴,各自把家里的所有的消息进行着交流,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然而又不敢高声喧哗,所以大家窃窃私语,但是也常因为不由自主的过于大声而招来了巡查的老师大声批评。

    朱月冬告诉冯苏亚一件事情,小学同学马莎在年底就要结婚了,而这时大家都才16岁。马莎没有在小学升学后继续上初中,和许多的苗族同胞们一样,在花样年华的年纪就出嫁了。冯苏亚心里十分的难受,马莎是小学同学里最活波可爱的一个女孩,平时那样的热爱唱歌,和杨素琴、潘素兰等几个苗族同胞姐妹相处的十分的好,如今除了杨素琴还在和冯苏亚一起念书外,潘素兰也辍学在家务农了。

    这样如此小的年龄,还没有享受过少年的欢乐,没有太多的父母的关心爱护,就这样将要踏入社会独立承担成人的生活负担,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将来还要生儿育女,这样就早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快乐的青春,放弃了梦想,对一个处于花季的女孩而言这是多么残忍和悲惨的事。然而苗族同胞们并不这么想,他们只是觉得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山谷里的花朵,即使再小,它们也过早的散发出清香,它们的命运注定不被世人所欣赏,就那样幽静的度过了一生。在农村里,尤其是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占多数,这样年轻的妈妈有很多,她们还来不及绽放就已经开始凋谢,她们整个的人生命运就像一株枝叶茂盛而碧绿的无花果,只有结出果实的时候才会招来人们看上一眼,而大多数的时候连蜜蜂和蝴蝶都不会去光顾的,只任芳华渐渐老去。

    就像曾经的小学同学一样,如今在念书的几个屈指可数,而大多数都辍学了,因为家庭的各种因素,他们不得不提前离开学校,投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开始了成人的生活。就像农村里的耕牛的牛犊一样,一出生便被拴在了父亲或者母亲的身边,架上梨耙,开始在大地的黄土灰烟及农人的皮鞭与吆喝声里成长,终其一生。

    冯苏亚的作文越来越写的好了,不论什么文体,班主任潘寿国一讲解,永远是他写得声情并茂,写得最优秀。他的作文常被当做范文在年级里传开,精彩得让人感叹,感动的让人掉眼泪。总之,比作文书上还好的作文,永远在他手上,而且为了写作文,冯苏亚经常看很多的书籍,什么种类都有,在他的意识里,他认为大海是绝对不会拒绝江水或河水以及小溪的,更不会计较淡水还是咸水,苦水或是甜水。

    但是在他的心里,真正能够慰藉他的,是矣珂莉能听到他的作文,虽然他自己无法与她靠近与相处,那么就以这样的方式来陪伴她。别的班级的同学常来借冯苏亚的作文学习,久而久之,冯苏亚认识了很多人。

    初二的时光是那样的风轻云淡,那样的幸福与快乐。然而,美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匆匆的很多同学都已经在不经意间长大了,改变了模样,连思想也改变了许多。

    书的力量永远是不可忽视的,它能让一个人变化万千,如痴如醉地生活在它创造的世界里。当大家都发现它的魔力的时候,许多人便锲而不舍的伴随着它的左右。就像这些花季的少年们,他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幻梦,有的沉浸在美丽的爱情故事里,有的迷恋在英雄义气的武侠小说中。

    但也有人不为所动,诸如杨少云这类的,他们已经习惯了与高年级的人鬼混,并沾染上了坏习气,喝酒疯玩,俨然一个浪荡公子的样子。在冯苏亚的记忆里,杨少云也是个普通乖巧的孩子,如今冯苏亚却对他是无法言语的,他的改变让冯苏亚与他划清了一条隔离线,互不侵犯,保持着童年时代的交往。

    李向东依旧是喜欢着杨丽娟的,虽然他和张子龙在一个班级,而冯苏亚和杨丽娟又在一个班级,但是冯苏亚到也很乐意常常帮他们两鸿雁来书或者传传什么信物的。曾经打过架的梁玉丹与何世宁和张子龙他们一个班,虽然还是冤家路窄,但是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认真了。何世宁念书十分认真,大概是家庭管理的关系与他们班主任李强管得严厉的缘故,他已经变得不再调皮,十分沉默寡言,几乎都不爱和谁交往。

    李平与王少红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他与矣珂莉的事冯苏亚不再去管,也不愿意去想。但是王少红在课间还是时常来与冯苏亚相处,在吃饭的时候他们也一起躺在操场边的小草坡上与大家一块谈笑,冯苏亚喜欢王少红的淳朴与真诚。杨丽娟与冯紫娟常常对冯苏亚谈起矣珂莉,而冯苏亚却不再说什么,因为他很明白,自己喜欢她,在心里一直都是那样的思念她,而他却不能说出来。

    时光过得飞快,在冯苏亚的心里却埋藏着一份淡淡的幸福,在那幸福的背后,是无尽的思念与哀愁。不知何时起,冯苏亚喜欢起了看雨,而这个季节却又仿佛是总在无尽的下雨。看着那阴霾的天空,冯苏亚就能静静的回到过去,那走廊的水帘及风雨中摇动的树叶和花草都能让他黯然神伤。

    而这些所有的情绪,擅长用文字表达内心的冯苏亚,却再也找不到任何的词语和文字来表现它们,就像他对着矣珂莉的爱一样,心里满满的,他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与合适的方式来对她表达,所以他们近在咫尺,却如隔天涯。

    萍儿倒是十分的喜欢冯苏亚,虽然不曾说出口,但彼此的心里也明白,而冯苏亚只是把她当做好的朋友,最亲的妹妹,因为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再也装不下其他。

    中考临近,不愿意参加中考与继续上高中的同学都参加完毕业考后回家了,像李之武及刘志刚与张世德这类的同学都走了。大家在临别前都互相抄写同学录与抄送歌词作为留念,所以这段时期,大家都在忙着备考,同时也在忙着赠别。

    冯苏亚在这个关键时刻生病了,而且病的十分严重,离中考只有一个月时间了,幸亏体育考试已经过去了。然而冯苏亚总是不断的反复发烧且伴有间歇性流鼻血,有两次坚持上课而昏倒在了课桌上,被大家送进了医院。医生说这是成长中偶然会有的综合症,所以建议他休息一周,虽然冯苏亚不愿意,但是却又不想影响大家的学习。

    最后,冯苏亚只好回家了,在家里躺着让村委会的医生上家里来打了一星期的点滴,冯苏亚才慢慢好起来。在周末的时候,朱月冬与张子龙都来看望他,冯紫娟还带来了刘香萍的问候,希望他早日康复回到教室里一起上课。

    大病初愈的冯苏亚显得有些又瘦又高,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似的,所以又在家修养了几日,边自己复习边休养。冯苏亚十分着急不能上课,恐怕误了上高中的机会,然而却又无可奈何。最后不等完全好就回到了学校,此时已经距离中考才有十几日了,英语老师王泽荟给大家做了一个倒计时的小板,就挂在讲台黑板的右侧。

    这几日的晚自习,大家几乎都是合班一起听讲题的。冯苏亚才发现自己不在的这些日子里,课程是一日千里,几乎每天都要讲新的问题,备考十分紧张,所以渐渐的理科内容已经跟不上。但冯苏亚一直是个倔强而又不肯服输于自己的人,所以他拼命的努力跟上。

    杨丽娟与冯紫娟本也就不打算上高中了,所以便不在乎考试的结果,但是也决定考一考。所以她们感觉到也不是很紧张,还有闲工夫帮大家抄抄歌词写写留言本纪念。冯苏亚的留言本在班级里传来传去,大家都写上了,最后杨丽娟拿去66班让矣珂莉写。交回到他手上时,已经是满满的一本,上面还有许多喜欢他作文而不太熟悉的同学们的留言。

    让冯苏亚遗憾的是,矣珂莉写的那一页留言里,最后的几句话被别人用胶布粘去了,无法看清是什么内容。后来,冯苏亚才知道是李平撕去的,但是由于忙于考试便没有再问,也没有再问矣珂莉追究李平。

    中考的结果可想而知,许多人都没有再继续上学了,冯苏亚也因为两次休假的缘故而成绩不太理想,家里的人都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没有人能帮助和指导冯苏亚该如何去做,对于自己的未来,冯苏亚一生都是不断努力的结果。冯苏亚的父母文化都是初中水平,所以对社会的认知并不太广,而能帮助他的亲戚朋友,靠得住的没有几家,他不得不完全的靠自己。

    许多的同学便要在此时分别,李少红、矣珂莉、冯紫娟、杨丽娟、李平、杨素琴等人便不再念书,中考以后便回家了,从此也就踏上了社会。杨丽娟的父亲是村委会书记,所以安排了她去乡镇的医院技校去学习,从此便与李向东分开了,听说之后一段时间还长保持书信往来。

    冯苏亚和班主任潘寿国讨论了一番,决定再次继续复读初三一年。潘寿国十分赞同,这样的话就得和下一批同学学习了,那样就不再是相同的代课老师了。冯苏亚的父母也愿意让他继续复读考高中,因为家里需要一个更高文化水平的人。冯苏亚明白家里经济条件十分艰苦,同时还要供弟弟上学,如今弟弟冯苏斌也是初一年级了,但为了能继续上学冯苏亚和许多的农村孩子一样,抹干了泪水,咬着牙继续走下去。

    匆匆忙忙的,一切就像暴风雨一般很快的过去了,大家都甚至于来不及见个面道声别。冯苏亚重新收拾了行装到了新的班级报道去了,意外的是杨少云也来补习了,而且还是和冯苏亚一个班。朱月东十分想补习,继续上高中,然而他的父母并不同意,最后不得不放弃。

    张子龙与何世宁一起考上了县重点中学,张子龙的父亲不想再供他上学,和当年一样,他的姐姐如今也在普通高中上学,并不是他姐姐学习不好,而是报错了志愿,本来是那一届很优秀名列前茅的学生,最后却没有报上重点。

    冯苏亚当时惋惜了很久,如今张子龙考上了却面对着辍学,家里又供不起。冯苏亚再次请求父亲去做他家的工作,最后还是成功了,冯苏亚欢喜的送张子龙去了县里的高中,而自己则要从新开始,努力的学习与面对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