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替身贵妃 » 第十四章 全妃助力和妃

第十四章 全妃助力和妃

    乾坤宫

    温汝舟谢恩之后,委屈巴巴地看着刘傲。刘傲一招手,她哭泣地上前抱住刘傲。刘傲拍着她的背,安慰道:“我知道你昨天心惊肉跳,但我总要给太后点面子。不先翻祥贵人的牌子,怎么好给你妃位。”

    “臣妾以为您不要我了。”

    “我怎么可能舍得了你。”

    刘傲你我相称,温汝舟心中已然安适。他把自己规划到自己人的阵地了。随即拍了一下他的胸口,撒娇埋怨道:“皇上昨夜快活,殊不知臣妾差点死了。”

    刘傲大惊道:“怎么回事?”

    “昨夜臣妾受寒惊厥,轮值太医又在楚山宫,还是和嫔半夜知道了,前来救治,临早了才回去。”

    “和嫔?”刘傲赞赏道:“看不出她倒有这番热心肠。”

    “臣妾独自进京,在这深宫除了皇上,就剩她让臣妾有温暖的家人的感觉。”温汝舟泪流满面道:“平常大家都说是姐妹,但只有她才把臣妾真的当做姐妹。”

    “好啦。”刘傲擦去她的泪水“瞧把你委屈的。”

    “皇上。”温汝舟拧着他的手臂,“皇上。”

    刘傲知道她的意思,故意不答话。

    “皇上,不为臣妾,也要为皇长子,怎么说都是长子生母位份不宜过低。旁人不知道还以为皇上不念及仁宗帝的亲情。”

    刘傲确实不喜欢他们母子,但刘维诞生的第二天,仁宗皇帝,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便在大臣拟上的八个字样中圈定“维”字为皇长孙之名,特命高莹姐为侧室侧妃。

    “你说的是。按理说这种事应该是皇后来提醒我,她呀。她倒也能得一个贤字。”

    刘傲摇头不做评价,后面叫来魏忠道:“和嫔那拉氏、端谨修型。晋封为和妃,申之册命。”

    一早上皇帝连升了两个妃子,魏忠目瞪口呆。

    皇后佟月丽等接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气地将早膳全部砸在地上。李水泉摆手道:“皇后娘娘,不可意气用事。传到皇上的耳朵里不得了。”

    佟月丽哪里还忍得住,高声道:“他都不和我商量,就升了两个妃子,那我做这个后宫之主有什么意思。”

    “娘娘。噤声,噤声。这人多嘴杂。”

    佟月丽终于还是冷静下来。冷冰冰地问道:“皇上封了全嫔就算了,怎么突然想起和嫔。”

    “魏总管说,和嫔去照顾惊厥的全嫔。全嫔去谢恩的时候,提起了此事。还说让皇上念仁宗皇帝的亲情。”

    佟月丽恼火地听着,李水泉看着她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好像怪娘娘您当初册封的时候。没提醒他这事。”

    皇后无语凝噎,当初她肯定也是有私心的,自己没有子嗣,让有子嗣的女子爬得太高,当然不妥,但最重要的还是想顺着皇帝的意思。他自己不喜欢和嫔他们母子,怎么到头来还怪自己?

    另一边,莫心听见自己的主子封妃又是哭又是笑。高莹姐却异常的冷静。

    莫心又出主意道:“娘娘,我们去全妃那里坐一坐吧。”

    高莹姐摇头。门口却传来全妃来访的消息。两个人微笑相见,行了礼。

    温汝舟先道歉道:“姐姐,以前是妹妹不懂事。”

    高莹姐拉着她的手道:“你我也算不打不相识。以前的事情不要再提了。”

    “好,不提,妹妹留一句话在这,姐姐日后还有用得着妹妹的地方,尽管开口。”

    “我们母子没有多大得野心,只想平安度日。只有一事,我要提醒你。”

    高莹姐拉过汝舟的手写了一个魏字,提醒道:“有这人在,乾坤宫的事情,皇后无所不知。”

    温汝舟心里一惊,点点头道:“多谢。”

    封妃一事,一石激起千层浪,秦山宫更是不满。章齐安特意请了皇帝来,苦大仇深地问道:“皇上,封妃一事,不是本宫非要多嘴,只是全嫔三个月便晋封全妃,简直闻所未闻,皇上还是要三思。”

    刘傲冷不丁的下旨,就是防止她们阻拦,所以温和解释道:“现在圣旨已下,不好更改。时间确实是有点短,儿臣以后会谨慎。”

    “既然皇上也这么想,这册封礼,还是再考虑考虑。”

    刘傲被将了一局,又道:“君无戏言,既然已经说申之册命,哪能就算了。”

    “皇上,全妃年轻便已封二品,后宫众人多有不服。”

    “太后,儿臣有一事不明。”

    章齐安不明所以,问道:“何事?”

    刘傲质问道:“儿臣是皇帝,一言九鼎。后宫众人是谁敢不服?”

    章齐安失语,见他不像以前那般听从,谨言慎行,脸色不太好。

    刘傲也觉得有些过火,又缓颊道:“祥贵人,乖巧懂事,儿臣想着也一起晋封为祥嫔。”

    如此章齐安才安然道:“皇上说得也是。既然皇上有此意,本宫也不好多言。唯有一事,听闻皇后那里也不曾事先知道皇帝的心意。皇后乃后宫之主,有些事还是得先知会她,皇上,你说是不是?”

    “是。”

    刘傲恭敬地答了,但根本没往心里去。她们都没有意识到,在这个皇帝的心里,他是皇帝,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是他说了算。皇帝基本不插手后宫的这种想法,在他这里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