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紫薇真经之内经篇 » 第二章 中医基础

第二章 中医基础

    第一节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是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称之为君、臣、佐、使。

    古今医家,对于君臣佐使这一开方原则笃信不移,我却不以为然,不免妄自揣测,古代之所以如此配伍中药,原因或许在于药源不足,物流不够发达,不能配齐所有对症合适的中药,不得已出此下策。依我看来,中药配伍,关键在于知晓脏腑阴阳状态,哪里该补,哪里该泻,补不足而泻有余,方合天道。

    第二节性味归经

    相比君臣佐使,中药的性味归经在我看来,更为重要。性寒性凉之药泻阳之有余,补阴之不足;性温性热之药补阳之不足,泻阴之有余;性平之药,或滋阴,或平补,毒性较小,适合慢性疾病的后期调理。

    至于归经,人身共有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其中肺经、大肠经属金,心经、小肠经、心包经属火,肝经、胆经属木,脾经、胃经属土,肾经、膀胱经、三焦经属水。

    性味归经,还有一项是味,咸入肾,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酸入肝,中药之味相比于食物之味,重要性不大,在此不做赘述。

    第三节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每种中药作用于人体后对病位和病势所产生的趋向,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四气五味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升指升提举陷,降指下降平逆,浮指上行发散,沉指下行泄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气味阴阳归属及其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根据机体升降出入障碍的不同病位病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升浮药能上行向外,有升阳举陷、解散表邪、透发麻疹、托毒排脓、涌吐、开窍、散寒等作用,病变部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的宜用升浮药;沉降药能下行向里,有泻下通便、清热降火、利水消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止呃、平喘、收敛固涩等作用,病变部位在下在里、病势上逆的宜用沉降药。

    用阴阳之道来看待升降浮沉,升浮为阳,为补为发,为表为向外;沉降为阴,为泻为收,为里为向内。古代医家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人对中药之升降浮沉这一属性颇为重视,我却认为,这一属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对于中医之辨证开方和对症下药并不十分重要,相反,却使中医变得复杂难学,晦涩难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医之道,经过几千年众多名医大家的研究和阐述,精华与糟粕并存,而我等后世之人,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医书读厚,再读薄,才是正道。

    第四节表里

    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一般而论,从病位上看,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渐增重为势进;病邪由里出表,是病渐减轻为势退。因而前人有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的认识。

    疾病在表,当分寒热,寒应使辛热散寒之药,热当用辛凉解表之药;疾病在里,当分上下,在上则使其病气涌发于上,在下则使其病气散泻于下。

    第五节虚实

    虚实,是八纲辨证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对于疾病虚实的辩证,一般是用于两处,一是用来区分邪气致病还是情志致病,前者为实病,后者为虚病。其二是用来区分实火还是虚火,现代中医普遍认为,精血不足即阴虚造成的阴阳失衡为虚火,治疗方法当滋阴去火,而阳气或阳神有余即阳亢造成的阴阳失衡为实火,治疗方法当潜阳去火。

    对于区分实火还是虚火,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脏腑火旺,病因在发病脏腑为实火,病因在其他脏腑则为虚火。以肝火旺为例,本身肝气旺盛或肝血不足造成的肝火为实火,而因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引起的肝火则为虚火。

    想象一下,人体的阴阳平衡就像一个天平,一边沉下去,另一边肯定要翘起来,而不像某些中医说的那样,阴阳失衡仅仅是单纯的阴虚不足或单纯的阳亢有余,去火一定既要滋阴,又要潜阳,双管齐下,方能无忧。

    第六节切脉

    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用来辨证分型确定病因的方法,其中以切脉最为常见,但却最为复杂。有人说真正高明的中医只靠望闻问三诊就能诊断病因,只有医术一般的中医才使用切脉。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不仅如此,现在的中医切脉,没有一个明确的脉象标准,同一位患者不同的中医切脉之后,会断出不同的病因,这着实让患者头疼。

    我先普及一下基础的切脉知识。切脉,又称脉诊,是指中医用手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通过侦察脉象变化来确定病因的诊病方法。切脉有三种不同的部位:①头、手、足三部遍诊法;②人迎、寸口、跗阳三部脉诊法;③寸口诊法。切脉以寸口诊法为主,只有患者病情危急两手无脉时才使用另外两种方法。

    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各按左右手来分,共分为六部脉:左寸:心;左关:肝、胆;左尺:肾;右寸:肺;右关:脾胃;右尺:命门。诊危症及老弱病患时,有时不用寸、关、尺,只用浮取、中取、重取等指力轻重去区分。

    寸口脉象分为平脉、病脉和怪脉。平脉指正常人的脉象,三部有脉,不大不小,不浮不沉,柔和有力有节奏。病脉即显现有病的脉象,病脉有二十八种,常见的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长脉、短脉、滑脉、涩脉、微脉、散脉、弦脉、芤脉、紧脉、缓脉、革脉、牢脉、弱脉、濡脉、伏脉、促脉、结脉、代脉、疾脉、动脉十六种。怪脉也称为真脏脉、死脉、绝脉或败脉,多见于脏腑功能衰竭,阴阳严重失调等不治之症。

    别说精通中医切脉,单单搞清楚这常见十六种病脉的区别,就比登天还难,这也就难怪同一位患者不同的中医切脉诊断出不同的病因了。下面我想谈谈我对中医切脉的看法。

    中医切脉当合天时,一年四季不同季节人的脏腑阴阳情况是不同的。根据《黄帝内经》中对于疾病产生和传变的论述,以及天人相应的道理,可以推出以下结论:春天人肝火旺,脾气虚,肾(命门)气虚,心火旺,肺气虚;夏天人心火旺,肺气虚,肝气虚,脾气盛(胃火旺),肾(命门)气虚;季夏人脾气盛(胃火旺),肾(命门)气虚,心气虚,肺火旺,肝气虚;秋天人肺火旺,肝气虚,脾气虚,肾(命门)火旺,心气虚;冬天人肾(命门)火旺,心气虚,肺气虚,肝火旺,脾气虚。

    我个人认为,脉象只有两种,阳脉和阴脉,也可称为强脉和弱脉、实脉和虚脉、刚脉和柔脉等等。春天人的正常脉象是左寸心脉强,左关肝脉强,左尺肾脉弱,右寸肺脉弱,右关脾脉弱,右尺命门脉弱;夏天人的正常脉象为左寸心脉强,左关肝脉弱,左尺肾脉弱,右寸肺脉弱,右关脾脉强,右尺命门脉弱;季夏人的正常脉象为左寸心脉弱,左关肝脉弱,左尺肾脉弱,右寸肺脉强,右关脾脉强,右尺命门脉弱;秋天人的正常脉象为左寸心脉弱,左关肝脉弱,左尺肾脉强,右寸肺脉强,右关脾脉弱,右尺命门脉强;冬天人的正常脉象为左寸心脉弱,左关肝脉强,左尺肾脉强,右寸肺脉弱,右关脾脉弱,右尺命门脉强。

    当然,切脉除了要考虑天时的差异,还要考虑人先天体质的不同,我将在下文中讲完天干命理后再接着论述切脉的方法。

    第七节针灸

    针灸是针刺与艾灸两种治病方法的合称,针刺用于治疗气血瘀滞,而艾灸用于治疗寒邪湿痹。具体来说,针刺还分补针和泻针,气滞当用补针来疏导又不耗气,血瘀当用泻针来放泻淤血。补针导气当刺其远,即距离病灶要远,泻针放血当刺其近,即距离病灶要近。这是针刺的“补远泻近”原则。

    针灸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刺后灸前”,十二经络连通五脏六腑,途经人体大大小小三百六十个穴位,形成一个循环往复四通八达的网络,脏腑有寒热邪气,针刺和艾灸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脏腑热邪内盛当针刺十二经络上脏腑之后的穴位,而脏腑寒邪内盛则应艾灸十二经络上脏腑之前的穴位。

    除此之外,特殊穴位的针刺和艾灸还有麻醉、兴奋、止血和急救功能,相比于中药治疗,针灸见效快,副作用小,但是由于历史和人为因素,使得针灸这一神奇的中医诊疗之法几近失传,已经被我国申请为传统文化遗产,继承和开发针灸治病防病之术,是我辈华夏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