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家里有个小顽童 » 第三十章 院试(一)

第三十章 院试(一)

    “给你灯笼和竹篮,我看小乐和诗博他们都没大人跟着,我也就不过去了,你赶紧过去吧”

    白泽赶紧走了过去。

    “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是不是又睡过头啦?”

    “别提了,做了一夜的噩梦”

    “禁声,马上要进场了”赵宇鸿说道,身边的孩子安静了下来。

    时间在考生们焦虑的煎熬中慢慢逝去。

    当府衙的大门轰隆隆打开的时候,东方也漏出了第一缕阳光。

    一班衙役左右散开,手持水火棍大声吆喝着开道,在这班衙役后面一个身穿青色长衫,头戴瓜皮小帽的师爷在两个随从的陪同下迈着方步走了出来。

    “肃静!肃静!肃静!”众衙役齐声高喝,连喊三声。

    很快府衙前的学子都安静下来了。

    “各位考生,现在宣读院试要求,望各位考生细听,若有违犯,严惩不贷。考试期间,不得打闹嬉戏,不得夹带私物,不得交头接耳......”师爷每念一条,随从变重复一遍,两个随从都是大嗓门,务必让每个考生听见。

    待宣读完毕,院试算是正式开始。

    进考场也叫进龙门。

    考棚在府衙的右侧,考生们穿过府衙大门,向右拐不远处,就是所谓的龙门。其实就是几道用木头隔开的弯弯曲曲的通道。

    在龙门处,学政大人要对考生们按册点名,验明正身,确认是本人无误才可准许入场。

    接着,就是重头戏,衙役要对考生们一一搜检,防止携带舞弊,只言片纸都不得带入考场。

    最后,考生才能领取自己的考卷,进入考场。

    当白泽随着人流来到龙门,就开始点名,点完名,白泽提着长耳竹篮去下一道程序搜身,哦,搜检。

    负责搜检的两个衙役先让白泽把身上的衣服解开、鞋脱下来,他们随意看了看,又扒了扒白泽的竹篮,确认里面只有笔、墨、砚台和一些吃食,没有夹带任何纸张就停手了。

    这些步骤赵宇鸿之前都告诉过学生们,并且亲自演示过给他看,所以白泽很从容的通过了搜检。

    随后领了试卷和草稿纸进去了。

    考棚搭建的颇具规模,棚子里放了很多个长条桌案,桌案上贴着号牌,每个考卷上都有相应的座号,院试不比县试和府试,要求考生们必须对号入座。

    白泽坐到座位上,幸好此处光线不错,风雨不侵,院试要考一整天的时间,所以考生一般都会准备吃食和蜡烛,倘若座位光线不好,又赶上有风,很容易将考卷污损,考生此次考试就算完了。

    每个长条案桌坐了十来个考生,一个考生动动屁股,整个桌椅就会随着摇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大约小半个时辰之后,本次院试的点名已经完毕,所有报考的儒童除了没有来的都已经进入考棚内落座。

    只听守门的衙役一声大嗓门的吆喝“封门!落锁!”,考棚的大门便轰隆隆的关紧了,随即便是咔咔落锁的声音响起。

    此时,考棚外已经非常亮堂了,只是考棚内还比较昏暗阴冷。大家都知道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有的考生紧张的头冒冷汗,脸色苍白,白泽坐在位置上,搜寻着自己的小伙伴的位置,左前方的李小乐在那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右前方的王诗博在那紧张的抓着衣袖,姚晨宇跟自己同一条长条案桌,倒是没看出紧张的神色。

    “有什么可紧张的呢”白泽哂笑道,用手摩挲着自己颤抖的双腿。

    按照规定,院试分两场进行,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第二场复试,试以一文一诗。文自然是八股文,考试题目均从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中选取。

    待全部考生坐定之后,师爷来到考棚中央站定,说道“诸位考生注意听好,我再次宣读一遍考场规定,如有夹带者可自行丢弃夹带,被发现者严惩不贷!”众衙役同时大喝“严惩不贷!”说完师爷与众衙役来到了考场大门处,转身背对考场。考场中央有个箩筐用来放夹带的纸条的,能够将小抄带到考场也是有莫大的机缘的,此次就是夹带小抄的最后机会。

    终究还有有人顶不住压力,把身上带的小抄扔在箩筐里,约莫过了一刻钟时间,众衙役大喊“准备开考!”这时所有的考生都正襟危坐,师爷踱着方步走了进来,随着他的进来,考场更是安静,掉针可闻。

    “咳,现在宣读本次院试的考题,诸位考试细听”

    “考题一.......考题二.......诗词题目......”

    师爷宣读完毕后,有衙役举着一个告示牌在考场巡视,告示牌上写着此次考试的题目供刚才没听清的考生抄题。

    白啸趴在府衙墙外的一棵大树上,手搭凉棚,往里观瞧,大牛已经回去了,白啸又不愿意跟那些家长似的在茶楼喝茶等待孩子出来,所以他就在府衙外面转悠,正好看到府衙外面的一排大树,纵身越上,虽然离考场很远,但白啸早有准备,看不见,但能听见呀,白啸的功夫可不是白练的,心神放松,耳力放远,不一会儿,考场上的声音尽收耳底,仔细搜寻,只听的考场上运笔如飞,却难以分辨哪个是自家泽泽。

    “王学政,您看今年应天府的考生如何呀?”知府跟学政说道。

    “大人治下人才济济,天下英才尽入彀中矣”学政回道。

    “岂敢,岂敢,多亏学政大人治学有方呀”

    “都是皇恩浩荡,使得天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才有这一片锦绣江山呀”知府回道。

    ......

    “这两个老头儿,马屁拍的真香”白啸干呕了一下,不是他想听,这个考场除了这二位,没一个说话的,就连巡视的衙役也是默不作声。

    起风了,考棚里的学生一阵手忙脚乱的护着试卷,巡视的衙役赶紧把考棚的四个角给固定住,幸好是个过路的风,过去就过去了,白啸倚在树干上,闭着眼仔细的听着,心里跟猫爪子挠似的,真算得上是百爪挠心呀,听得见看不到,真让人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