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搞内政 » 第八章 求援

第八章 求援

    刘封原本希望走上战场,发挥自己军校生的特长,或领兵出征,或谋划战事,再立功勋。

    却不知何时何地得罪了关云长,以至于关云长与自己为难。

    但刘玄德既已决定,断无更改之理,刘封只好领命。

    刘玄德面色凝重。

    “诸位,此次北伐,敌强我弱。我军虽兵微将寡,但曹孟德乃奸贼也,汉贼不两立,备虽不才,誓为大汉除此国贼!”

    “砰!”

    刘玄德二目如炬,拔出佩剑,一刀将面前小桌削去一角。

    “谨尊主公号令!”

    众人齐齐一拜。

    刘玄德一点头。

    “北伐之事已定,诸位可献计献策,助我北伐。”

    简雍言道:“我军虽决定北伐,但兵力太弱,不若告知刘表,让刘表发兵来助,如此,北伐更多一分把握。”

    刘玄德叹息。

    “前次曹孟德与袁本初在官渡大战,若是刘景升出兵直捣都,则曹孟德两面受敌,必败无疑,惜刘景升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以至于错失此等天赐良机,此次我欲北伐,以刘景升之性情,怕是亦不会出兵相助。”

    闻听刘玄德此言,众人皆脸色一黯,若无刘表出兵相助,只凭刘玄德麾下这三千残军,想要北伐成功,谈何容易。

    刘封此时站了出来。

    “儿请前往刘景升处,凭此三寸之舌说刘景升派出兵马相援。”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刘玄德眼眸一亮的,看向刘封。

    “我儿年纪尚轻,单凭口舌,怕是无法说服刘景升。”

    刘封道:“昔时孙仲谋年方九岁,单人匹马,说服刘景升归还乃父孙坚尸体,两家罢兵,儿年已十五,尚不如九岁之孙仲谋乎?”

    刘玄德身侧关云长寒声道:“刘景升乃荆襄之主,怎会见你这无名小儿?”

    刘玄德却是眉头一皱。

    “若刘景升相助,北伐更易,封儿可持为父之佩剑前往襄阳见刘景升,说服刘景升出兵相助。”

    “大哥,你……”

    关云长还欲再言,但刘玄德一挥手,示意关云长不必再言。

    当下刘玄德遣刘封前往襄阳,见刘表,求援兵。

    众人散去,关云长至刘玄德面前。

    “刘封一黄口小儿,兄长为何遣他前往刘景升处请求援兵?”

    刘玄德道:“封儿年纪虽幼,但能在两月之内使我新野粮草丰足,足见其能,刘景升乃守成之主,断不会出兵援助,封儿此去必会受挫,这样也好,亦可磨磨封儿性子,日后方能堪当大任。”

    关云长一抚腭下长须,微微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由他去吧。”

    ******

    襄阳,荆州牧刘表府邸前,朱门紧闭。

    台阶下一对石狮张牙舞爪,气势非凡。

    十余个身材魁梧的士兵顶盔披甲,手持大戟,分列于府门两侧。

    刘封来到门前,将刘玄德佩剑取出请求通报。

    不一刻,有小有厮出门相告,州牧大人事务繁忙,无瑕相见。

    言罢,将佩剑交回至刘封之手,转身离去。

    刘封心知要见刘表,必须从长计议,这襄阳城中,何人能助自己见到刘表呢?

    州牧府不远乃是一酒肆,刘封来到酒肆内,叫了一壶老酒,一边饮酒,一边思量如何见刘表。

    不一刻,远远看到数个白衣文士与披甲武将陆续从府内走出。

    刘封问小二:“这是何人?为何能自由出入州牧府邸?”

    小二说道:“为首瘦高之人乃是蒯良,蒯良身后乃是蒯越,亦为蒯良之弟,蒯越身侧为庞季,庞季身侧为刘先,刘先背后是傅巽,这最后出来的是伊籍,此六人,皆为州牧谋士,现在出来的是文聘,乃是荆襄大将,文聘后面为刘磐。”

    刘封眼眸一亮。

    蒯良、蒯越为刘表所器重,但二人正在阻止茅台酒在荆襄贩卖,与自己有隙,不可能相助于己。

    庞季、刘先、傅巽三人,之前听刘玄德讲起,三人对刘玄德都是敬而远之,不与之相交。

    文聘和刘磐等人自己亦不曾认得。

    唯有伊籍,虽为刘表谋臣,但与刘玄德关系密切,时常将荆州各地之事书信告之刘玄德。

    自己若要见刘表,还要从伊籍这里下手。

    当下刘封付了酒钱,出门去见伊籍。

    “伊先生,请留步!”

    伊籍回头,去见一十五、六岁,英气逼人少年向自己行来。

    “敢问公子是……”

    刘封向伊籍行了一礼。

    “在下刘玄德之子刘封。”

    “原来是封公子。”

    伊籍一把拉住刘封的手,走向一隐僻无人处。

    “公子在荆襄贩酒一事触及蒯家利益,据传言,蒯氏兄弟已派出刺客,欲往新野刺杀公子,公子这个时候来到襄阳,岂非羊入虎口?”

    刘封吃了一惊。

    虽说自己贩酒惹怒了蒯家,但却不想蒯家行事如此嚣张,竟然要派出刺客刺杀,幸好有伊籍提醒,否则必不堪设想。

    刘封向伊籍行了一礼。

    “多谢伊先生相告,封感激不尽。”

    “封此来襄阳,乃有求于先生。”

    “公子但讲无妨,若机伯所能,必不推辞。”

    伊籍正色看向刘封。

    伊籍本为刘表同乡,早年即已投靠刘表,但刘表重用荆襄蒯蔡等士族,又拉拢黄、马、庞等旺族,对伊籍并不重用,以至于伊籍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遂亲近刘备。

    刘封低语道:“我欲见刘景升。”

    伊籍一惊。

    “刘景升乃是荆襄之主,少与外人交往,非亲信人等不能得见,不过公子相求,籍定当尽力而为。”

    “明日黄昏,公子可来州牧府后门,在下带公子去见刘景升。”

    “如此,多谢先生。”

    与伊籍分别,刘封再次返回酒肆,酒肆中不知何时多了一贵族公子。

    这贵族公子二十出头,一身绿色锦袍,腰系玉带,身材削弱,一脸惆怅。

    这公子见刘封气宇不凡,当即睁开惺松醉眼。

    “这位贤弟,可否与我共饮?”

    刘封因与伊籍已约定,心情很是不错,当即说道:“既然兄台相邀,那小弟却之不恭,小二,再温一碗老酒,我与这位兄台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