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搞内政 » 第四十一章 大发展

第四十一章 大发展

    南阳,宛城。

    刘备正与新任军师诸葛亮商议政事。

    自三个月前徐庶老母被曹操囚禁,徐庶无奈,离开刘备,北上归顺曹操后,刘备就按徐庶所言在卧龙岗找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欣然接受了刘备的邀请,来到新野,取代了徐庶的位置,成为了刘备的智囊。

    得到诸葛亮之后,刘备豪情万丈,日日与诸葛亮在一起商议政事。

    这引得关羽和张飞的不满,刘备便说:“我得军师,如鱼得水。”

    张飞道:“那打起仗来,哥哥便让水去便是。”

    刘备寒声道:“运筹帷幄,当靠军师,领兵作战,还需二位贤弟。”

    听刘备这么说,关羽和张飞这才做罢,离开房间远去。

    刘备对诸葛亮道:“我两位弟弟就是急性子,望军师莫怪。”

    诸葛亮一笑。

    “关、张二位将军都乃世之虎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日后作战,还要依赖此二人,我怎会见怪?”

    “倒是有一事,亮当说与主公。”

    “军师但讲无妨。”

    “主公义子刘封,其人志向甚大,前次邀我出山相助,被我拒绝,吾观此人,久后必反,主公不若找个借口将其拿下,绝了后患。”

    刘备摇了摇头。

    “刘封素有大志,这是我知道的,但他是我的义子,哪有父亲无故而杀义子的道理?”

    诸葛亮道:“据亮所知,刘封这两年在平氏发展经济,增加人口,扩充军队,现在其治下百姓已超过二十万,而且通过香水、酒、精盐的贩卖,刘封积聚了大量的财富与粮食,表面上,他的军队只两千人,但实际上,刘封对平氏所有年满十六至四十周岁的壮丁全都进行了军事训练,一旦有战事,刘封在一个月内就可以将军队扩充到三万人,如此强大的实力,已对主公造成了巨大威胁。”

    一听这话,刘备心头狂跳。

    “封儿将平氏发展到这般地步了吗?”

    诸葛亮一点头。

    “刘封其志甚大,平氏原本没有城墙,刘封到平氏之后,不但修筑了坚固的城墙,还扩充和改造了道路,挖了护城河,现在的平氏,已成为南阳除了宛城之外最坚固的城池,刘封这样做,似乎有与主公分庭抗礼之意,若再任其发展下去,必成主公大患。”

    刘备眉头紧皱。

    刘备原有一万兵马,得到南阳之后,刘备不断扩充军力,现在麾下的兵力已达五万人,如果刘封真的在战时能动员三万人参战,那确实对刘备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刘备看向诸葛亮。

    “那依军师的意思,该当如何?”

    “主公若是没有阿斗,那刘封就是主公的继承人,他发展起来,相当于主公发展起来,不必顾虑,但现在主公有了阿斗,刘封却不断发展,主公在时,刘封或许不会反,但一旦主公先去,阿斗年幼,又岂是刘封的对手?到时,主公的基业必会全部落到刘封的手中。”

    一听诸葛亮这话,刘备不由一点头。

    他明白,诸葛亮的话是对的。

    刘封的存在,对于阿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若无故杀了刘封,那自己必然失了人心,多年积累的好名声一下子就没了。

    没有了人望,他刘备拿什么与曹操和孙权斗?

    再者,麾下部属又会怎么看自己?到时离心离德,怕是根本无法抵御曹操的进攻。

    想到这儿,刘备对诸葛亮道:“军师啊,你的话我以为是有道理的,但现在北方有曹操这个大敌,若是曹操未到,我军先内乱,那必给曹操以可趁之机,刘封之事,日后慢慢商议,我们必竟有父子之情,若杀了他,我心如刀绞啊。”

    说完,刘备流下眼泪来。

    诸葛亮一听刘备的话,心中已明白了他的意思。

    刘备表面上是在顾及父子之情,实际上是怕失了人望,没有一个合理的借口杀掉刘封,刘备必须人望,再者,刘封确有才干,有了刘封,对付北方的曹操才有更大的把握。

    想到这儿,诸葛亮也不再相劝。

    “主公所言亦有道理,亮听闻,北方曹操正与袁氏兄弟交战,曹操占据绝对优势,袁氏兄弟节节败退,冀州中心邺城已被曹操攻破,怕是用不了两年,曹操就会一统北方,一旦曹操消灭袁氏兄弟统一了北方,必然倾全力来攻荆州,主公当利用这段时间增强军力,发挥实力,或曹操真的到来,也有能力与曹操一战。”

    “好,就依军师之言。”

    诸葛亮一叹气,言道:“现在不除刘封,等刘封羽翼已丰,再想除掉他就难了。”

    刘备道:“以刘封目前实力,绝非我之对手,他之所以能安生发展,全赖我在北方做为屏障,挡住了曹军的进攻,他又怎会叛我?”

    “军师不必过虑,若刘封日后真有反心,我有关张赵等世之虎将,又有军师这样的良谋,杀刘封易如反掌。”

    诸葛视微一颔首,言道:“但愿如此……”

    ********

    平氏城,县衙。

    经过两年多的打造,此时的平氏县城与以往大不一样。

    城内建起了无数青石瓦房,各条道路均用青石铺地,城的四周有高达数丈的城墙,门内建有瓮城,城外则是一条护城河,护城河内引入河水,城内平时用吊桥与城外相连。

    从日出至日落,来往经商的商旅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转眼间,刘封来到平氏已有两年时间。

    两年前,平氏不过是一贫穷落后的偏远小县,而随着刘封的有效治理,平氏在短短两年时间大为改观,已成为南阳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的一座县城。

    来自西凉、辽东以及豫州、兖州、徐州、司隶、并州、青州、幽州、冀州的北方客商与扬州、荆州、益州、交州的南方客商尽数汇聚于此地,还有那北方的乌桓人、鲜卑人,以及武陵蛮族、西面的氐人和羌族商人亦都云集于此。

    此时的平氏,已然成为了南阳经济中心,其富庶繁荣程度已超过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