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幸福河,幸福湾 » 第2章 登记搬迁

第2章 登记搬迁

    林广胜和刘勇子坐在老柿树下的石块儿上,大家伙儿都凑过来,围着坐成个半圆。

    “村长,小林书记,这开会咋把俺们拉到打麦场了?”六组组长陈豫灵问。

    刘勇子白他一眼:“都别吭声,一会儿听小林书记说,今儿这会非常重要,大家都严肃点!”

    下面十来个人立马坐正了,除了一两声咳嗽再没有别的声音。

    中午坐在山坡上,林广胜想了很多:要以哪种方式把这个残酷的通报,以相对舒缓的方式告诉大家。

    真正要开口,才发现不管怎样说,都要承受搬迁这个事实。

    所有人目光都汇聚在林广胜身上,他突然觉得肩头仿佛挑着千斤重担,缓了缓,徐徐道来:

    “前年,我给大家说过一件事,要在孟津建一个小浪底水库,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水利工程,如今水库已经完成蓄水,马上要开闸泄洪了!”

    话音一落,下面开始议论纷纷:

    “这么说,黄河以后就有水了!”

    “咱以后也能吃到黄河水了!”

    “是呀,住到黄河边,吃不到黄河水,这不像话!”

    别人都喜出望外,刘二喜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记得从前说过,小浪底水库修成了,咱们村就得搬迁,这事儿真的假的?”

    两年前村里开会说过小浪底水库的规划区域,但当时还没实锤敲定,也就没人把这当回事。

    刘二喜还记得这件事。

    林广胜轻咳一声:“二喜说的对,上午我跟村长去县里开会,已经下发文件了,从明天开始算,7天内,不留一人,不留一户,全村搬迁!”

    话音落下,刚还盼着能吃到黄河水的众人,喜悦瞬间在脸上褪去。

    人群开始爆发。

    七组组长赵国庆一颗心最先跌入深渊,他年前刚在北坡开了五六亩荒地,种上杨树苗,想着三五年后成林,卖点木材,好给儿子小刚说媒。

    “7天内,全部搬走?搬哪儿去?这不是扯淡吗?地咋办?我种的树咋办?”

    “这咋能说搬就搬?祖辈几代人都搁这儿住,突然叫我们背井离乡,这还能不能讲点理?”

    “娃子还搁县里上学,月底回来,村儿空了,没人了,你说这叫啥事?”

    刘二喜听着众人抗议抱怨,紧皱着眉,吵的太厉害,让他有些不耐烦:“都停停,听小林书记说,搁这儿吵吵有啥用?”

    村长刘勇子压压手:“都稍安勿躁,搬迁这事是上级下达的钢铁指令,咱县十几个村都得搬,谁也不特殊,谁也不例外!我理解你们此刻的心情,我和小林书记听说咱村要搬迁,心里也不是滋味......”

    话说一半,刘勇子眼眶里涌出泪水,眼前的山、水、人在视线中模糊起来,声音哽在嗓子里说不出话。

    林广胜轻叹口气。

    小沃村地处山区,海拔高,常年干旱缺水。

    山区修路难,出行也难,去一次县城,公共汽车一天只有一趟,骑摩托车得6个小时。

    他们这届领导班子,带领村民办了不少实事:修公路,挖水渠,建梯田......

    虽然村子看起来不是那么齐整,但也像萌发的树芽,每一天都在茁壮成长。

    如今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要被永远淹埋在水下,谁又能不动容,谁又能不心酸?

    林广胜拍拍刘勇子肩头,站起身:

    “乡亲们,你们看那条河!河床龟裂,鱼虾绝迹,两岸枯黄了无生机,谁能想到它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这些年一到冬天黄河就断流,原因在哪儿?就是咱中下游地区泥沙堆积严重,导致河床过度抬高。

    一到夏天,大雨一下,这黄河水就像脱缰野马肆无忌惮,洪峰流量一旦超过河道泄洪能力,下游就会面临决堤的危险,咱是山区没啥严重影响,可是平原地区的兰考、封丘等地沿黄人民如头悬利剑一样备受煎熬!”

    林广胜顿了顿,立刻有人问:“小浪底跟咱有啥关系?修个水库就能管住不叫黄河断流?不叫黄河发水了?”

    “这话问的好,咱不是搞水利的,不清楚修水库大坝能带来哪些福祉,我从前也不大懂,今儿去县城开完会,我这脑子就清明了。

    黄河咱都知道,水少沙多,舀一碗黄河水,半碗都是沙,因为沙多,原本这么宽的河道,变得越来越窄,夏天一下暴雨,那水都得淹到山脚下。小浪底是弄啥了?那是帮助黄河调水调沙的,利用水库泄洪排沙,冲刷河道,河床下降,那水只会顺着河道流!

    除了防洪、减淤,小浪底水库还能发电、灌溉,光秃秃的黄河滩,以后修成绿色生态长廊,天鹅都会成群结队来这儿定居!水位深了,还能搞航运,以后咱跟南方人一样,去哪儿都能坐船,是不是想想都觉得可美?咱们的瓜果蔬菜、农牧副产品用船运到全国各地,家家都能发家致富!

    再说说政府给咱预备的新家园温孟滩,那是一片大平原,公路修的又平又直,打井五六米就能出水,那地平坦坦的,种出来的庄稼长得可水灵,好些人说啥时候能走出这片山沟沟,看看外面的世界,搬迁就是新生活的开始!”

    随着林广胜循序渐进的剖析,大家的情绪也逐渐缓和下来。

    有几个油盐不进的,依旧是谁爱搬谁搬,自己没法离开故土。

    村长刘勇子没林广胜恁好的脾气:“政府一早就在温孟滩修好了新房,红砖青瓦,还有院子,一家分一套,按登记顺序选房分田,不想搬得就不用登记了,留在这儿等水淹!”

    刘二喜站起身,举手说:“我同意搬迁,我先登记!”

    说完,扭头看看众人:“七天后,这里就埋到水底了,不想搬的,提前准备条船,别到时候屋没了,人也没了!”

    刘二喜简单两句话,让那些左摇右摆、心存侥幸的人下定了决心,都纷纷跟着登记搬迁。

    赵国庆狠捶大腿,也签了名。

    一共到会17人,全部通过搬迁决议。

    刘勇子抹了把汗,坐在石头上,看着17个人的名单,眼神有点恍惚。

    “老刘,正事还没说呢!”林广胜坐到他身边。

    “对,全村还有三千多号人!你去跟他们说吧,动员一下,我今儿老觉得胸口不大得劲,就像压了块儿石头一样!”

    “中,我去说,你这是舍不得小沃村,咱俩是党员干部,得做好榜样,提着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