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侠群英记 » 第六十一章 千里奔袭

第六十一章 千里奔袭

    所有人的箭射完后,正好临近敌军弓箭手射击范围。

    “撤~~~~~~”

    队伍整齐划一,调转马头。

    “追~~~~~”

    “别让他们跑了~~~~~”

    身后至少有上千骑兵追击,典冲越加兴奋。

    “迎战~~~~”典冲吼道

    队伍调转方向,冲向敌军。

    咻咻咻~~~~

    一根根长矛掷出,准确无误的落在敌军阵营。

    拔刀~~~~~

    一百来人变换阵型,呈现出三角进攻之势。

    两军相交,队伍犹如化作死神镰刀,不断的收割着敌军性命。

    双方交换方向,稳定阵型。

    “杀~~~~~”

    在先前冲杀中,士兵们迅速收刀,拾起钉在地面,敌人身上的长矛。

    “射击~~~~~”蒙古军的箭雨袭来

    举盾~~~~~

    队伍收缩,降缓速度。

    透过缝隙,金小六、李飞跃发现敌军正要准备进行下一次射击。

    “出击~~~~~”

    两人同时吼道

    典冲带着一半的士兵,加快速度,举起盾牌冲击。

    身后的两支队伍,再次将手中的长矛掷出。

    敌军许多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长矛射中倒下马去。

    两军再次临近之际,典冲带领的冲锋部队将长矛从盾牌缝隙中伸出,队伍顿时由于刺猬一般冲进敌军阵营。

    金小六,李飞跃随后赶到,队伍一字排开。每名士兵伸直双手,紧握长刀,横于身体两侧。他们的目标正是那些躲过典冲队伍冲杀的敌人。

    待到战斗结束,吴家军伤亡十来人,敌军全军覆没。

    一百来人的队伍突袭军营,不仅给军营造成破坏后安然离去,而且还在之后的对阵中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将追兵全部击杀。

    得知此事后,阿当罕先是愤怒,随之而来的却是恐惧和担忧。

    此后每夜典冲三人依旧前来袭营,时间不定,方位不定,人数依旧。

    每一次的战斗或激烈,或迅速。但结果都是一样,吴家军总能以极小的代价给蒙古敌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接连七天的夜袭,使得敌军那边损失惨重。

    士兵死伤至少有三千,军营粮草被烧毁五分之一,军心受到了巨大的动摇,一时间任何风吹草动,都让蒙古士兵精神紧绷。

    兵者,诡道也。

    阿当罕作深知其中道理,是以每次吴家军前来突袭,他都不敢大意。

    虽然之后的七天吴家军并未再次前来偷袭,但阿当罕依旧要求手下严阵以待,整日整夜的轮班值守。

    七天夜袭,让蒙古军如受惊的羊群。七天后的停战,又让他们不由得放松警惕。

    时间来到第十五天的卯时。

    值守夜班的士兵纵然有再坚强的意志,也会这个时候犯困。

    “杀~~~~~~”

    四面八方响起了吴家军的进攻号角。

    刚睡下的阿当罕顿时惊醒,还没来得及穿上盔甲,副将已冲入营帐“将军,吴家军已经杀入军营了。”

    “什么?”阿当罕震惊之余,急忙下令迎战。

    走出营帐,看着慌乱迎战的部队,阿当罕面露决然。

    副将垂头丧气道“将军,咱们赶紧撤吧。”

    “阿当罕,纳命来~~~~~”李广进手持关公大刀,冲杀而来。

    阿当罕吼道“宁可战死,绝对撤退。”

    “弟兄们,杀啊~~~~~”阿当罕振臂一呼,迎上了李广进。

    此战决定着两军今后在边防是否还能继续存在,输者将彻底退出边防,甚至还将丧失对大本营的后方保护。双方主将深知此事,因此都不再有所保留。

    蒙古军虽仓促迎战,但在阿当罕的影响下很快展开了反击。

    当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吴将军站在城楼上,一道阳关正好照在他的身上。

    “秦虎,该你出场了。”

    此时战斗已持续将近两个时辰,蒙古军已被压制,呈现出败退之势。

    “杀~~~~~~”阿当罕转头看见秦虎带领的民兵冲来,已知今日败局注定。

    他喊道“李广进,决一死战吧。”

    “杀~~~~”

    关刀力大势沉的落下,长槊入灵蛇一般刺来。

    噗呲~~~~~

    李广进的左肩被刺穿,阿当罕的脑袋却是被斩落。

    “阿当罕已死~~~”李广进吼道“你们降不降?”

    听此,蒙古士兵纷纷转头望去,只见李广进正拎着自家将军的头颅。

    “降不降~~~~~”

    “降不降~~~~~”

    吴家军齐声高喊

    蒙古军再无防抗之意,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的投降。

    沈圣浑身沾满鲜血,来到城楼之上兴奋的道“爷爷,咱们胜利了。”

    吴将军摸着胡须道“好,好,好。”

    “十八也已经带着队伍出发。”沈圣道

    半个多月前,得知蒙古大军进攻襄阳,吴将军明白阿当罕这边肯定回做出回应,于是召集众人商议。

    作为的军师的沈圣提出“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若是能够消灭阿当罕的边防大军,就会影响进攻襄阳的蒙古主力部队的战略。为了保住后方,忽必烈一定会抽调部分兵力前来边防小镇。”

    “如此咱们就帮助襄阳减缓压力,但却要面对蒙古部队的激烈反扑。”

    在这个时候,罗十八提出“给我一千人,我有办法牵制后援部队。”

    在罗十八看来,蒙古主力围攻襄阳,后方必然空虚。此时他带着部队深入敌后,一来牵制后援部队,二来还可以扰乱蒙古后方,再次为襄阳争取时间。

    众人觉得此计太危险,表示不赞同。

    而后经过一夜的讨论,众人又不得不承认这是现下最合适的战略,最终吴将军同意了此方案。

    之前的战斗,罗十八所带领的队伍帮助后续部队铲灭了蒙古军所有的岗哨。在军营中一番冲杀,使得蒙古士兵军心大乱。

    而在李广进杀进蒙古大营后,罗十八他们已悄然离去。

    长期的训练,加上七天的夜袭实战,这支部队已成功进化为一把利刃,现在正向敌军心脏直插而去。

    早在从元都回程时,罗十八就探查清楚从元都到边防小镇这一路上蒙古士兵乔装牧民的分布位置。

    是以,在对方还未反应过来时,一千轻骑沿路袭杀,使得蒙古军的布置损失惨重。

    一连四天的奔袭,士兵们也都累了,罗十八明白此次突袭凶险万分,必须让兄弟们保持充足的战力,于是就找了处地理位置不错的山坡暂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