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热血帝王:不做纨绔做皇帝 » 17.八卦炉中大炼钢

17.八卦炉中大炼钢

    一艘渔船上两个黑大个正在帮船家收网,这一网很是沉重约么要有个几十斤鱼,把船家老汉乐得小胡子撅多高。把网拉上来倒入船舱,果真有几十斤还有两条少见的江鲟,“这两条江鲟少见,下了船给王爷拿去下酒。”

    船头的青年见了这么多鱼也很高兴,这个时节可不容易打到鱼。“好,黑牛给大叔钱。”刘黑牛听说从怀里掏出半两银子硬塞给了船家老汉,然后用草绳栓了两条鱼乐呵呵的跟着朱慈炅上了岸。

    “王爷,锦衣卫的几位大人也在岛上呢!要不晚上再杀只羊?”刘花牛留着嘴水说道。

    “好,铁子的炼钢炉建好了吗?”

    “应该好了吧,三天前来的时候就差个顶子了,这会儿估计是好了,王爷咱们去看看?”

    “嗯,好,花牛去喊杨若涟他们晚上也来打铁的这里吃饭。”

    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了新建的钢铁厂,还真的立了一块木牌子,名字是朱慈炅取的,厂子在建在了小江河的北岸。铁子领着人精心打造的炼铁炉就在距离河边不远的地方,这座炼铁炉不算很大,这是因为朱慈炅见过的大型炼钢炉那是百吨级别的。现在铁子建得这个一炉能装三千斤铁砂炼一千斤铁,这在明代已经是巨无霸的存在了。

    到了近前一看兵杖局的几位也都在,再看这高炉足有四五米高,炉膛里边是用耐火粘土掺上了一种朱慈炅管它叫石墨的东西,看上去黑乎乎的。这高炉整体来说朱慈炅很满意,现在没有更新的材料和技术就只能这样,产能小不要紧可以多建一些高炉,铁矿更不用愁,南京向西就是马鞍山,优质的铁矿产地,两地相距两百里,运输非常方便。

    朱慈炅又喊来了天机门的几位长老问水车做好了吗?众人回答就差下水了,朱慈炅马上指点他们现在就去做滑轮组准备吊装,一个时辰之后大家看到用一根整树作为吊臂的滑轮组式的吊车出现了,两个壮汉拉动绳子竟然很轻巧的就把一千多斤重的水车平稳的吊入预先打好的架子上。随着水车转动,朱慈炅有交代他们做了一套木制的增速装置,其实就是减速装置的而一个反应用,然后到了晚上大明第一台水力驱动的叶轮式鼓风机就问世了。没有后世夸张的每分钟两千八百转,但是也达到了几百转的速度,这可比人力厉害的多了,大明的风箱技术是世界先进的,是活塞式抽拉风箱,可是你就是累死也赶不上这鼓风机的十分之一。

    人越聚越多,一些族老们也来看热闹,听朱慈炅说着水车还能舂米,磨面更是非常惊奇。大家拿来了各种吃食,又杀了两头羊,朱慈炅一边吃着一边向铁子吩咐明天开炉的事,让大家奇怪的是王爷竟然要让用木炭炼铁,有现成的煤炭不用用木炭也不知道什么道理。但是在见识了那个鼓风机之后谁也说不出什么,只能是静等结果。

    第二天一早,铁子就开炉了,看着铁砂的颜色不断变化,他觉得原先需要两天出一炉的铁现在一天出一炉不是问题,这都是那鼓风机的功劳,所有人都看出了这是个好东西。这些匠师长老们直感叹这简直就是神迹,很快朱慈炅就被贯以了神匠的称号。

    炉内的大火一直烧到了晚上,原本铁子早就准备好的柳条枝准备搅铁炒炉,这一直是必经的程序,可是今天有那么点不一样,因为铁砂顺利的化成成了铁水,而且最上边漂浮起一层薄薄的像是铁皮一样地东西,朱慈炅吩咐刮掉那些东西,说这些是杂质,然后一直到铁水都要沸腾了,朱慈炅才吩咐开炉将铁水泄到事先准备好的砂槽里边,就这样一百斤一块的铁锭出现了,原本能出一千斤的原料铁砂,炼出了九百二十斤的铁,那八十斤估计是被刮掉了。朱慈炅看着这所谓的铁一脸的满足,没人能比他熟悉这些,他知道那些不是铁锭而是钢锭。

    铁和钢的区别在大明朝还是区分不清楚的,大明自己制作的那些虎蹲炮,弗朗机炮,神火铳,三眼铳,为什么质量上就不如红毛鬼的红衣大炮呢?其实这就是材质的问题,神火铳的质量差到非常容易炸膛,以至于神机营的士兵宁肯用刀也不愿意使用火铳。大明的炼铁量在当时绝对是世界第一,一年有将近两千万斤的生铁产量,但是这也就仅限于生铁,生铁,熟铁和钢是不同的三个概念。

    生铁就是大明现在广泛应用的铁,这种铁在后世又称为铸铁,含碳量比较大一般在2%到4%左右。含碳量高对应的它的质地就很脆,也无法进行淬火等热处理工艺。

    熟铁就是通过锻打等工艺把生铁进行精炼,从而得到的一种含碳量比较小一般会低于0.1%。这种铁的特性是延展性非常好,比如我们常用的铁丝。

    那么什么是钢呢,很容易理解,钢就是一种含碳量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的物质,这种材质比较易与加工,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也可以在加工之后进行各种热处理工艺,比如淬火,正火,调质处理等等。从而获得想要的综合机械性能。

    那么是不是这种材质古人一直就没有发现呢,其实也不是的,古代较好的刀剑都是全钢,包钢或者是夹钢的,这些工艺都是通过对生铁的锻打再加工从而获得的,全钢的刀非常锋利但是缺点也是脆性太大,包钢的刀中间有一层熟铁,外边是钢皮,也是非常锋利,缺点是容易崩口,夹钢的刀相对来说比较耐磨损,也就是比较耐用,那就没有那么的锋利,现在大明的军卒使用的雁翎刀和绣春刀也都是用的夹钢法所制,这就是所谓的铁要多炼,刃用全钢。

    还有问题就是没有比这还好的制造刀剑的方法吗?有的只是朱慈炅觉得没有必要,那种刀剑制作工艺复杂,费时费力,有那功夫不如做枝火枪来的实在。

    没过一天这些被拿去做各种检验的铁锭就被认定为绝对是钢锭,甚至不经反复锻打也能直接加工刀剑,这时朱慈炅不得不又跑来解释这些钢不是用来打造刀剑的,大家又是一脸茫然的看着他,不做刀做什么,不做刀怎么砍人?

    朱慈炅耐心的跟大家解释这些钢材是用来做火枪,火炮的。这些匠师们这才作罢,朱慈炅吩咐铁子先建五座高炉,到时候一起开炉炼钢,眼下的这座高炉却先不用来炼钢,而是炼铁铸造弩箭的箭头,铁子问要做多少箭头?朱慈炅伸出一根手指,一百万。听完铁子马上去一边吐舌头了,好家伙一百万,箭头好做还要配箭杆呢!大工程呀!

    现在这八卦洲上边倒是有了一些工业的雏形,等将来越来越多的工厂建立起来之后会更加热闹。朱慈炅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水力驱动的锻打机也给他们搞出来吧,后世管这个叫做锻床,电动机驱动带动简单的凸轮连杆机构来实现锤子的起落,现在就是把电机换成是水力驱动就行了,对他来说soeasy。结果搞好了还是一堆人嘴巴张的老大,这里的铁匠几乎都傻了,因为有东西代替他们轮锤了。有些人不免有些哀叹,朱慈炅看到眼里就对大家说,“是不是觉得有点抢你们的饭碗了?”

    “王爷,俺每天就是轮锤子,现在这机器也会,那俺干啥?”

    “呵呵,我就知道,你们这些笨蛋会这么想,那你来告诉我,这东西它会拿钳子把铁夹过来吗?它会看火候吗?它知道什么地方重什么地方轻,哪里还要修整,这些它能做吗?你们记住到任何时候操控机器的永远是人。”朱慈炅心说我要告诉你们也有不用人的时候你们该怎么想?

    听朱慈炅一说这帮人也就开释了,就是呀,没我们它也不会转呀!呵呵,这东西就是给我们省力了而已。

    这些匠师的情绪是空前的高涨呀!

    在岛上泡了四五天了,朱慈炅觉得也没什么需要自己的了就要会王府去,临走他还给第一座炼钢炉踢了个名字叫八卦炉,听着真威风。

    都快走到江边了,袁枢追上了他,“王爷您吩咐铸造一百万的箭头,那么配这些箭杆可是有难度的呀。您看这”

    “呵呵,这个吗?没有难度,袁大人你去找那些族老,让那些没事做的女人们来制作箭杆,八寸长的弩箭没什么难做的,交给她们我估计要不了二十天一定能做出来。”

    袁枢想想,对呀,这八卦洲现在做不缺的就是人,这些人现在也没有事做,那这点活二十天还真用不了。

    袁枢也是个聪明人举一反三,他去找族老说弩箭的时候顺便要了一千男人跟着他们改造弩弓,这使得他的进度也加快了不少。

    天机门看到也能如此就也跑去要人,这些族老那是有求必应,这些人现在吃饱了没事干,能有个事情做是好事,一呢能帮庆王爷的帮,二呢有事做的人也好管理。要不是因为现在是冬天,那这些人早就被他们派出去翻地了,总不能老是吃庆王爷的呀!这二十几万人,啥家业也能给你吃穷了,这些族老其实比朱慈炅还着急。

    朱慈炅回到王府就招来了曹化淳,“老曹,你久居京师,有一个人叫汤若望你知道吗?是个洋鬼子的传教士。”

    “知道,这人好像在京师也很授排挤,当年是徐光启徐大人举荐的他,不过此人说话很不讨喜,皇上不喜欢他。”

    “嗯,那就好,前些年的南京教案之后,在江南之地是不是就没有教堂之类的东西兴建了?”朱慈炅笑了笑

    “正如王爷所说,我江南只有真如(上海)也就是徐大人的家乡那里是有那所谓教堂的,还有就是澳门,现在的澳门几乎就是红毛鬼的天下了。”

    “红毛鬼,呵呵,不管他,早晚和他算账,你命人到京师去请那汤若望,给他把饼画大点,就说我说的将来不管是南京,整个江南一带都将有他们传教的所在,甚至你就让人说本王就是个虔诚的信徒。把这家伙弄到南京来,你一定想知道为很么吧?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传教士会做大炮,其实我也会不过本王不能老是趴那里做大炮吧。所以就需要他了。”

    “另外,让人去趟澳门,和那些各国的洋鬼子都接触一下,看看有没有能帮咱们的,有没有雇佣兵,就是拿钱给人干活的。在和红毛鬼谈谈,我们要买大炮。”

    “是,王爷,老奴照办,那么红毛鬼的大炮咱们要买多少呀?拿东西可是贵得很呀!”

    “没关系,我们最多买三门就够了,我刚不是说了我们也能造,买几个就是做个参考,看看他们的材料样式而已。真正大批用到还是我们自己造。”

    “嗯,好的,王爷心中有数就好,昨日江北黄得功来信说想要见一见王爷,王爷你看这?”

    “不行,现在不是时候,等明年吧,我毕竟身份尴尬,与他见面难免有人多想,明年的战事会更激烈,到时候再找机会见吧!你告诉他,他对我大明的忠心我是知道的,高杰是一个莽夫,刘泽清无胆之辈,刘良佐的兄弟是满清的人。我南都唯有他这一镇可用之兵呀!让他自己好生保重,知道他喜欢宝刀,来年见面之时,我送他一柄。”

    曹化淳看了看朱慈炅:“王爷,如此是不是过于捧他,难免有骄纵之心呀!”

    朱慈炅也无奈的说:“曹伴伴,我这也是由心而发呀,江北四镇确实不堪用,还有个佣兵自重的马士英。湖北的左良玉,估计早就忘记他还是大明的臣子了,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呀!你再看这江南各省,其实除了郑芝龙以外他们都没什么想法,但是他们一定会跟随实力强者,只要我们的兵多将广,这江南就是咱们的,反之呢?号令不了江南几省,也就无法和满清建奴相抗。就让黄得功知道我确实很看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