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只想做个逍遥神仙! » 引子

引子

    项山痴迷修仙,做梦都想过着那神仙般的逍遥自在的生活,没事就看些神州古籍,宗教书籍,其实项山高中毕业暑假期间就皈依道教,学习打坐练气,符咒功法,可是多少年过去了,依然未得真解,始终是平凡人一个,由于生活原因,大学毕业走入社会,这些年来项山从高中毕业到大学毕业,到现在参加工作,从懵懂少年到社会青年,尝遍人间冷暖,体会尔虞我诈,尽管如此,对修仙一事始终保持炽热的追求,或说是对逍遥自在的生活保持着炽热的追求。

    一日项山来到中原一古城出差,办完事情后,项山习惯性去古玩街,逛逛有什么修仙古籍,这个象极了电影功夫中剧情,几块钱买一本的如来神掌,项山其他方面都能保持理智,唯有牵你扯到修仙的事情,智商急降,主动去买假书伪书,照往常一样,在古玩街一圈下来,又收了一摞发黄的古书,真真假假,不过在项山心里,这些都是真本,项山皈依的是南方道教祖庭天师门派,天师门派是世代家传,可是最近一任天师随去了海外,几乎没有真传,项山又是普通皈依弟子,更没有得到什么传承。公开的资料,项山都验证了一番,基本无效,或是说对项山无效。项山只有通过这种逛古玩街买古书的方法,找到一些远古修真方法。这个习惯保持了好多年,也没有得到什么真传,项山一直坚持买买买,始终坚信世上必有修仙的方法。

    转了一圈下来,项山的钱花得差不多了,手里也抱着一大摞有点破又发黄的大大小小,真真假假的古籍,回到了宾馆,认真的阅读起来,这些年来,项山看过的书籍不少,对修真的一些高频出现的内容倒也清楚,无非是调呼吸,存思,调意识,但是这个真的很慢,项山坚持了好多少年,从知道这个方法起到现在,从不间断。项山总觉这中间还有一层膜没有人说破,所以找各种书籍去领悟,每个修真的人都会说一些,各人从不同的角度透露那么一点,万一给项山领悟全了,不是就能开窍了,项山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至今为止,项山不得其门。

    宾馆房间有一个小小的书桌,项山趴在桌上一本一本的翻阅,一摞书都快翻完了,都没有看到什么新鲜的观点,方法,见解,有些不知所云,有些都是陈词滥调,还不如南怀瑾的视频讲得透。看过这么多书,项山对各种修仙方法还是挺了解的,而且都认真去验证,有没有新鲜的方法,见解,观点,项三基本上一看便知。“还有最后一本,”项山把手按在书上面,内心祈祷,“一定要有人说破那种膜才好。”

    这是一本薄薄的书,发黄,但很完整,书面上积了很厚的灰,项山刚刚按在上面祈祷,书面清晰的有个灰手印,拿起书本,同样的厚度,这本明显要重一点,据老板介绍,这是一个老道死后,后人没有学道,准备烧了,他当时在场,就买了下来,放在角落几年无人问津,看见项山抱着一摞古书,就主动推荐出来,项山看要价不高,就买了,也没有细看。项山翻了一下,这本书不但比一般的书重,而且纸张也厚,同样厚度的书,有几十页,这本书只有几页。项山一下子看完了,心里有点失望,内容没有新意,虽然真实,但是都是南公讲的哪一套,调息,存思,静坐,如果这方面真的可以修仙,南公就不会挂了,南公讲了几十年,虽然长寿,但最终没有超越人的寿命极限,算不了什么仙人。

    项山心里有点失望,最后希望没了,把书随意往桌上一丢,起身准备去洗手间,天色也不早了,洗洗睡了,明天还得往回赶,修仙不成,还要找钱吃饭啊。

    突然脚下传来轻微的一声,咔嚓,项山低头一看,原来最后一本书项山随手一丢碰到了桌沿,掉到了地上,刚好又在项山落脚的地方给项山踩个正着。声音,书,项山心中一呆,普通古书纸质都非常柔软,怎么会有响声。项山好比将死的人发现了一根救命稻草,精神为之一振,立即收脚,俯身,捧起小黄书,重新端坐书桌前,认真地观察这本不起眼的小黄书。

    古董店老板说得没有错,这的确是一个当地世代家传道士写的,不过是抄写的,有道人落款,抄写大约年代,应在民国末年建国初年,字体比较大,虽然用心书写,但是字体一般,笔墨力透纸背,抄写的内容只有一面,另一面空白,所以一页字数不多,整本书,不到十页,千把来字,讲调呼吸用了三页,存思又用了三页,最后三页是法不轻传,宁可失传,也不所传非人等,这个内容基本每个自称绝学的书籍都有这一段,整本书相对南公的讲座没有太多新意,这个古人言简意赅,文字少,很多还要去领悟,南公讲座比这个还说得透些,文字上面有朱砂涂盖,有内容的页面还用红色朱砂笔画了整页的符咒,肯定还开了光,画符是封印书中的内容,不给看不见的妖魔鬼怪偷学。可以看出抄书的前辈虽然用心虔诚,但是文化一般,抄完之后,用线封装好书皮,制作非常工整,书皮明显比较厚,占整个书重量的绝大部分,内容上项山实在是看不出什么特别,所谓的藏头诗密写之类的也不是项山一下子能破解的。

    项山仔细观察完后,用手小心翼翼的一页页的轻轻地揉按,揉按到最后一页,也就是底封面时,厚厚的底封面,果然有异样,里面有个夹层,夹层空腔有成人的巴掌大,可以感觉里面有碎片,项山的心又悬了起来,急忙掏出自己的小工具,项山这些年买古籍,很多是破损的,身边一般都放了一些刀片,摄子,小手电,放大镜之类小工具,做一些简单的拼接,方便阅读。通过小手电照射,确定夹层空腔位置跟大小,用小刀片轻轻划开,打开夹层,果然里面有一片黑灰色的不知什么材料做成的小片,占满整个夹层空腔,跟成人的巴掌大小差不多。所幸只破成两块,断了一角,主要大片还是比较完整,项三用摄子小心翼翼地夹了出来,

    一个灰黑色的片片,不知是什么材料,有可能是木头,或是竹片,又或是骨头,比较薄,用小手电一照,加上放大镜,上面有刻字,经过项山仔细观看,上面的字跟书本抄写的字明显不同,上面的字数也不多,小小的片片上大约一百来字,有点像篆体,项山全部看完,只认识三个字,一个是日字,还有一个是南字,最后一个是道教专用字炁字代表灵气的意思,日——南——炁。什么鬼,南炁是谁。

    项山接下来的日子里,就不停地拍照,拓印,不停地分发给平时一起学习古籍的群,古文字研究学者,古文字一类的网站,网上论坛,还不停的经人介绍,找研究相关古文字的资深学者,很快得到回复,多数是看凑热闹,有些想便宜收购,打听原物件是什么来头,项山一律回复一个手抄本中的拓片,没有原件,自然不值什么钱,凑热闹跟想捡便宜的慢慢散了,但是也是有一些对文字有研究的,经过几个人的介绍,终于找到一个学校老教授,对这类文字有研究,这个文字也不是太古老,经过初步认定是秦末汉初的样子,当时秦统一中国,统一了文字,但是这个文字不是统一后的字,而是文字统一前的楚国流行的一种文字。

    经过学者破译,小拓片的内容终于大部分可以解开了,最终还是有近十来个字要不看不清,要不破译不了,一百来字,只有十来个字不认识,大概内容已经清晰了。

    X希X进益缓,可炼心性也。事急从权,一急法可速成之。然性未尽,危,慎之。

    粹体毕,至日正午,罗浮南之丘,或甲子,或三百,有炁自天来,调息存思,如法行之,得炁速,亦大凶,又或自焚。

    幸得之,真仙也,不可轻传。

    XX师训,不敢遗,谨记之。

    XXXX楚XXXX

    总计约一百来字,经项三与学者一起探讨,又在网上找了一些古文参考,勉强翻译一下,

    大概是说灵气,或是炁比较稀薄,修炼进展越来越缓慢,但是虽然缓慢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心性,万事有个意外,如果有什么急事,急需提升修为,有一急法,可以速成,但是如果心性没有到达一定的境界,非常危险,一定要谨慎。后面一段翻译争议比较大,三象综合几家说法,加上自己的理解,粹体毕,粹体应是一种调节身体的一种状态。类似百日筑基一类的,项山自认为基础很牢靠,至日说法有很多,项山又自我发挥一下,应是冬至日,或是夏至日,罗浮南之丘,一致认为是罗浮山南面的一个小山头,或甲子,或三百,说法各异,项山结合后面有炁自天来,认为是这种炁从天上来的机会不是年年至日有,而是六十年一轮,或是三百年一轮,调息存思,如法行之倒好理解,整书就手抄书上一个方法,没有其它修炼方法,后面也好理解得炁速,但是速成是有风险的,项山注意力全部放在后一句上了,有幸得之,真仙也,哪不是项三做梦都想的修仙吗,凡事都有风险,项山自认为基础牢固,心性平和,肯定能有幸得之,至于自焚哪是不存在的。

    最后一段给项山踩破了,特别不清楚,不过根据上下文,应是刻这个片片的作者,当春秋战国前后楚国的一个修仙人士。

    大概意思项山是了解了,的确是一门修仙速成之法,但是一起翻译的人都不当回事,修仙,传说而已,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唯项山对这事不但放在心上,而且立即行动,首先挑相对容易的去干,找罗浮南之丘。罗浮山,神州也算是有名的仙山了,在南方,北回归线附近,一年有一天太阳会正射这条线,项三心中想,这个丘跟这个线是不是有关呢,特别是提到至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北回归线有一段刚好在罗浮山附近。北回归线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南点,有时北点。是不是刚刚好某一年阳光直射在这个山丘顶端,引起天地交感,产生大量灵气,修炼起来飞速进展,如醍醐灌顶一般,提高一个修行一个大境界,打通周天经脉,从而进入真仙境,项山对仙人世界充满了期待,神通广大,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当然书中写的仙人无忧无虑是因为欲望不多,但项山理解有些不同,当你拥有了大神通,移山填海,点石成金,等等再加上漫长的寿命,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体验全体验了,要实现的梦想早就实现了,可以说是理想中的精神与物质极大丰盛社会,还有什么欲望,自然无欲无求逍遥快活了!如果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物质与精神都贫困的社会,怎么可能没有欲望。只要是想活的,一定有生存欲望。不然,种族都要灭了,基因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想饿肚子逍遥,哪是不可能的事。

    项山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挑夏至日前几天休了个年假,一年只有一个夏至日,错过要可要等一年,项山不敢耽误,在休假之前,项山通过卫星地图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罗浮山周边标记了七八座山丘,即是丘,应不是很高,然后又在北回归线之内,项山把高度疑似的山丘,做成一个巡游路线图,从北往南,一座一座的去实地考察,但是跟老教授说的一样,没根没据,也没有办法求证,就是找到哪个地方也会错过,见宝不识宝,但是项山不到实地去看,依旧不死心,就这样内心忐忑不安地上路了。

    项山第一站来到一个无名山丘上,这种山丘在南方丘陵地带要多少有多少,罗浮山周边更是数不胜数,真是应了老教授说的,就是到真地方,你也不知道,无法求证啊,项山好不容易爬上山丘最顶端,山顶有一小平地,寸草不生,好像以前还是个直径三米左右的圆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圆坑中间有些积淤泥,说是圆坑实在是太浅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项山围着山顶转了一圈,实在是没有发现什么异样,还找个地方打坐调呼吸感受一下灵气的密度。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

    接着项山又去了第二个山丘,这个山丘还好,有些树木,在山顶上转了几圈,也没有什么异样,项山假装很认真地观察,因为他自己也不晓得观察什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哪个片片中指定的山丘,观察之外,还记录了一些数据,记得有个修炼的人说过,灵气重的地方,树木花草都比较旺盛,旺盛,就是长得更大,算是一个条件吧,树的直径量一下,同样的花草高度量一下,坐来打坐冥想,感受一下,能想到的方法,能用的招,都来一遍。

    就这样五六天过去了,晚上回到宾馆,翻开记录本,项山心中一片茫然,说实话,这五六天,最少爬了十来个山头,在项山的眼里,没有一个有异常的,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山丘顶端都是花草树木,花草树木大小高矮也差不多,没有明显异样。

    翻着记录本,咦,第一天上的哪个山头怎么没有记录树木的尺寸,忘了量吗,不对啊,项山回忆了一下,第一个山头上去看到是一个空平地,细看是一个圆坑,圆坑范围内寸草不生,压根就没有树木可量。

    项山想就算寸草不生也算不得什么异常吧,实在没有异常,自己找个异常来,因为当时虽然看到一片平地,并没有发现这个地方的平地跟其它地方的平地有什么不同,现在反过头来发现唯独这里寸草不生,按照书中的说法,有灵气之地,应是枝繁叶茂才对,这个光秃秃到底是哪门子不同,唉,管他既然有点不同,那就最后一天就去看看,明天就是夏至日了,过了明天,也要往回赶了,还是那句话修仙不成,可要吃饭啊。回去上班也很重要,饿死了到时只能修鬼仙了。

    项山打定主意,既然所有走过的山丘分不出异常,那块空平地就算是特别了,与其空手而归,不如瞎猫碰个死耗子,还有一点就是第一个山头离回程的上火车的城市最近,回去也是要顺道经过哪座山下。

    项山在宾馆里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回味着那个片片上的内容,自焚,会不会死啊,要不要立个遗嘱什么的,项山苦笑一下,立个屁遗嘱,地方都没有找到,自焚,自己杠一箱汽油去烧还差不多,这次连项山都不相信,明天想得到灵气修仙是几乎不存在的事情,自焚更是不可能了。

    项山精神一松,这几天爬山的累一股脑涌出来,特别疲劳,倒在床上沉睡了过去。一觉睡到次日上午八点才醒来,项山一算时间,有点紧了,立即简单收拾出门往山上赶,来时第一天就到的那个山丘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虽然有点远,但是并没有绕路,摩的大哥骑着破破的二手摩托车,这几天项山主要交通工具就是摩的,好穿山间小路,便宜方便。

    骑着摩的一个来小时,就到了,老规矩,约好摩的大哥在山下等一两个小时,自己登上山丘,时间还有一点点早,还没有到午时,项山第二次登上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山顶,因为这次项山准备呆到正午过后才走,所有时间相对充足,项山第二次观察起这个小山丘,实在是看不出什么异样,除了山顶那个圆坑,项山把目光转到周边,发现这个山丘倒是一个风水宝地,东北,北面,西北都有山围着,这个山丘有脊连着正北主山脉,气势很足,东边围山稍高,东南进气口很好,南方山下是一片水田,明堂很好,西边有一明一暗两条水,一条小溪,一条大点河,往东方流去给稍远点的东南小关山挡住看不到出水口,南方水田更远处,有三个明显圆润的山峰,细看可以分出五个。更远处还有关山,只是看不太清楚。项山心想这么好的风水地寸草不生,不会是古坟所在地吧,但是一想,不会是古坟,这个地方从风水角度讲,阳气足,不宜坟地,就是建房住也要命格好而且相符的人才能得利,不然镇不住啊,还没有看北面的龙脉来得怎么样,要是来得好,必是大风水地。利建庙,学堂,高大上的殿堂一类的建筑。

    项山心中一疑,咦,庙堂之地?不容项山细想,手机铃声告诉项山已经快到午时了,项山不管三七二十一,端坐在寸草不生的圆坑正中间,找了张报纸垫在地上,坐了上去,打坐,从高中毕业开始练习打坐,早就熟悉了,地上有些淤泥,坐上去软软的,项山把全部的报纸都垫在地上,免得屁股上沾上淤泥,下午还要坐火车,明早下车就上班,不能弄得太脏了。

    项山端坐在圆坑中间,按照小黄书的方法,调呼吸,调意识,放松身体,放空心灵,进入修炼状态。这是修行的基本方法,每个修行的人基本都会,书籍讲座资料更是多如牛毛,项三高中毕业拜师就开始练习,入门倒也不难,难就是难在进展实在是太慢,说无效,又说不过去,说有效,一年修炼下来,也得不了什么灵气,南公讲了几十年,估计也修炼了几十年,一个境界都没有突破,最后还是老去,有人曾经算过,这种修炼速度,不停不休要炼160年才有可能突破,如果一个境界都没有突破,就与凡人无异,所以南公仙逝了。

    当项山进入修炼状态时,时间也来到了午时,指针进入了十一点,正常情况虽然是放空心灵,但是对修炼者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反而更加灵敏,闭目内视。但是这次项山感觉有点不对劲,感觉有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在身体外面头顶的正上方牵引着项山,准确说是牵引项山的意识,而不是项山身体。那股力量移动速度非常快,而且牵引也越来越强,突然项山感到意识离他的身体而去,跟强大的力量互相融合,对身体的感知变得没有了,对,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自己仿佛在自己的身体的头顶俯瞰着自己的身体,突然看见一直径大约三米灰矇矇圆团,正在笼罩着身体,瞬间报纸起火,接着身体开始自燃,自己却丝毫感受不到痛感,但是心头大急,大喊“我还没有写遗嘱啊。”

    如果这个时候有外人在场,而且不能在圆坑内,一定能看到,圆坑内所有物质,全部在极短的时间内燃烧起来,烧的干净程度,不但连白灰都没有一点,连扬尘都没有一粒。燃烧的同时,并没有对外发出火光之类现象,无声无息,没有亮光,也没有变暗,不是亲眼目睹,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燃烧。如果不是燃烧,又实在解释不通怎么就这样惭惭消失。

    瞬间圆坑烧下去大约半米,便不再燃烧。淤泥都烧得干干净净,深约半米,直径约三米的圆坑内所有物质,在不超过三秒钟的时间,犹如凭空消失一般。

    山下的摩的大哥等了几个小时不见项山下来,口中嘀咕着,“修仙修仙,我也就一时给撞坏了脑,竟然相信这种低劣的逃票理由,大脑真是进水了。”

    然而如果他这时有一点好奇,上山来看看的话,他会发现一个奇迹,那就是项山的行李袋放在圆坑的边缘,边缘外面完好如初,边缘里面整体消失,切口之平,无法想象,行李袋里面的不锈钢保温杯也是这样,一截消失,一截完好,切口平整,杯子完整的圆形,没有受一点外力作用,圆坑也是这样。摩的大哥心里觉得项三一定是从山的另一边下山了走了,已经上当,还费功夫上山来查看,不是自找累受。

    摩的大哥一脚油门,破破的摩托车轰的一声离开了山丘,山丘上的圆坑会随着雨水的冲刷慢慢给淤泥填满,项山的半截行李袋及行李也会风化腐烂消失,唯有那半截不锈钢保温杯可能会保留得长久点,也不会太久。项山就在这个几乎无人光顾的山丘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