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涯谁与共笙箫 » 第七章 正气堂前3

第七章 正气堂前3

    曹旌此时鬼牙剑在手,略一运气,鬼牙剑竟发出微微嗡鸣之声,似乎剑气随时便要迸发一般。在场众人不由得都是一惊:“这小子年纪轻轻内力竟然已经到了如此收放自如的地步。”

    曹旌也略感诧异,他只道是鬼牙剑剑身纤弱,内力所至剑身经受不住。但自己内劲愈发,越感觉此剑竟可与自身内力贯通。更令他惊奇的是,此剑便如他身体的另一处丹田、气海一般,内力每至剑身之处,反馈回来似乎更有增强,使内劲周身运转越发顺畅。曹旌惊奇之下望向手中的鬼牙剑,见剑身微微颤动。说来也怪,曹旌原本因此剑以鬼为名,颇有抵触。此时见剑花波动,却觉得此剑灵秀可爱,便似多年老友在向自己招手致意一般。

    对面陆楚云此时也已看出此剑并非寻常器物。他自学艺以来,造阅兵器无数,此时也瞧不出此剑是何物所铸,既像钨钢又似玄铁,黯然颜色之下隐隐透出眩光,剑身所发嗡鸣之声远较寻常金属更为低沉有力,如羌笛出塞,又似虎啸龙吟。一时间陆楚云被此剑吸引,也并未进招。

    身后昆仑派掌门宁宗可见徒儿迟迟不肯乘胜追击,咳嗽一声,催促徒儿尽快进攻。他门中众多弟子,当中以陆楚云跟随他学武时间最久,是他麾下大弟子。门中虽有几位弟子年纪比陆楚云略长,拜师却均较晚。陆楚云不仅学艺时间最长,天赋也最出众,因此功夫远超门中其他弟子,一直以来都是门中娇子。宁宗可更是一向最爱此徒,今天见他本已得胜,却迟迟不肯进攻,心中大为不满。

    陆楚云听到师父的声音,这才回过神来。眼眉微微一挑,突然面露凶相,双眸如闪电般射向曹旌,与适才平和淡然的神态全然不同。低吼一声,双棍如狂风骤雨般攻了过来。

    陆楚云本就威猛高大,这一番狂攻如赫赫神威的武神降世一般,以席卷狂飙之势连续攻向曹旌,真有风云变色之威,摧枯拉朽之力。一旁各派的年轻弟子中,有胆量略小的,都不禁下意识的微微后退。

    宁宗可见陆楚云不再留手,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陆楚云所用的招式,正是昆仑派历代相传的至高绝学“降神十三氏”。修炼此武功时有一套独有的内功法门。这套内功心法极难精进是不用说的。更加难得的是,此心法每进一层,都须以强大外功根基为基础,内外并进。催动心法时,如武神降世,身体似铜皮铁骨一般,招式如山崩海啸,施展开来,万夫难挡。但如无强劲外功基础,强行催动内功,血肉无法承受,不但无法发挥内功威力,轻则内外皆损,重则骨肉具碎。

    宁宗可原本以为徒儿只有到第三轮比试时,才会用出“降神十三式”。没想到曹旌初出茅庐,竟能逼得徒儿用出这套绝学。但见徒儿渐渐占据优势,心中也颇感欣慰。

    曹旌此时见对手攻势凶猛已极,只得暂避其锋芒,施展“凌云步法”与对手周旋。虽说暂居守势,此时招式运用起来却比方才更加得心应手。曹旌心中明白,多半是手中鬼牙剑的功效。当下加紧以气运剑,果然剑气运转越发通透有力。

    此时陆楚云也察觉到曹旌的剑气比刚才又有提升,心中大感诧异。但“降神十三式”岂是寻常功夫,不多时,陆楚云棍招已将曹旌笼罩其中。招数更是越来越快。再攻数招,曹旌终于难以闪转,还是硬接了一棍。

    陆楚云手中这条棍总有鸭蛋粗细,如此硬接招式,纵然是精钢阔剑,也必受损。何况曹旌手中纤弱细剑。哪知兵刃相交,陆楚云的左手棍竟然被削去了一小节棍头。别人倒还罢了,昆仑派众人不禁惊呼。宁宗可右手一拍坐上扶手,险些站了起来。

    原来陆楚云所用白色长棍乃是西域“千锻白钢”所造,别说寻常兵器,就是宝刀宝剑也伤他不得。昆仑派中自上而下都是锻造兵器的高手,眼见千锻白钢竟然被一柄细若柳条的长剑削断,实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场中陆楚云也是吃惊不小,连忙以右手棍连攻了曹旌下盘三招。他不愧为昆仑首徒,处变不惊,左手在单棍的突起处又按了几下,嘎吱一声左手棍再度变了形状。众人定睛观瞧,见单棍不知如何又从内部打开,成了一面长方形厚盾模样,颜色又与初始的木盒一般,漆黑如墨。陆楚云左手盾牌右手单棍,攻势丝毫不逊于方才。尤其左手盾牌如狂风骤雨般拍向曹旌。

    曹旌以剑气左右腾挪,终究还是不得已又硬接了几招,却发现这黑色盾牌不知是石是木,竟然比钢铁还要坚硬。鬼牙剑竟没有将之完全斩断,只是在盾牌上留下几处痕迹罢了。饶是如此,已足以令昆仑派众人咋舌。宁宗可不禁眉头皱起,连连摇头,似乎觉得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原来这黑色盾牌乃是昆仑山中至坚至固的黑金刚石所铸,因其极为难得,被昆仑派历代尊为圣物。打造此物只能以金刚砂经年打磨,不惜人力,只一小块便需要多年心血方能切割镶嵌完成。而陆楚云初时所持的木匣也只有中间这一块是以黑金刚石所造,其余则是乌木镶嵌,以便作为机巧关节之用。

    此时曹旌自知在兵器上已是不落下风,更能以内功硬接对手招式,心中又增了几分信心,招式应对也越发自如,内息运转更是越打越是顺畅。二人此时已毫无保留,到后来愈战愈有酣畅淋漓之感。二人一个血脉喷张,纵声狂啸;一个内息泉涌,驭气乘风。一旁九门弟子中有的拍手叫好,有的瞠目结舌,有的暗自惭愧。唯有武当派中清卜道士,眼神一如无尘之镜,直到此时,才微微有一丝光亮一闪而过,似有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