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涯谁与共笙箫 » 第八章 青云梯上3

第八章 青云梯上3

    一路之上,姜永年对几人说起崆峒派中毒之事,济迟问道:“伯父,你方才说崆峒派弟子所中之毒十分凶险,封印于体内,难道连白玉灵芝都不能将此毒祛除干净么?那他们究竟中的是个什么毒物?”

    姜永年道:“如果我所料不差,他们所中的是一种名为‘碧血尸蝉’的毒物。所谓尸蝉,是一种被特殊蛊物控制的金蝉。这种蛊物以金蝉为宿主繁殖,蛊虫本身无毒,但蛊虫吞噬金蝉身体时,为控制金蝉,会分泌一种毒素,奇毒无比。随着金蝉被蛊虫控制,身上会逐渐分泌出绿色的毒汁,如碧血一般包裹金蝉周身,而被控制的金蝉则会如行尸走肉一般,任凭蛊虫吞噬身体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哎呀,伯父你别再说下去了,我的早饭都要吐出来了。”济迟一手拉住姜永年说道。

    姜永年笑了笑也不理他,接着说道:“金蝉被蛊虫吞噬后,只剩下一具空壳,壳上布满的绿色毒汁,便是这毒药的来源了。只是这毒药极难炼制,虫卵被植入幼蝉体内,要随幼蝉在地下共生一十七年,直到幼蝉破土而出,金蝉脱壳,那蛊虫遇到空气便也被唤醒,只需要三日之内便能将一只金蝉吃空,再重新钻入地下寻找下一只幼蝉。”

    “你们想,哪个制毒之人,会为制毒药一等就是一十七年?因此这毒物只能在野外极偶然寻得。故而极其罕见,我也只在书中读到过而已。书中提到中此毒者内息紊乱,五脏俱损,神志失常,若解毒不得其法,毒入大脑,便会和‘尸蝉’一般,沦为行尸走肉,而最终也会能量耗尽,干枯而亡。”

    陈正泽听了气愤的说道:“这些璇玑门人竟然如此歹毒,使用这等残酷毒药,必遭天谴。”

    说话之间四人已来到山下,到玉泉观中已是未时。风落天已在观外等候许久,江德望在一旁陪着。风落天见姜永年赶到急忙迎上前去,他与姜永年以前并不相识,但也久闻万花谷主的名号,知道此时儿女徒弟的安危全系于姜永年一身,因此殷勤非常。

    众人来到观中,姜永年命人将白玉灵芝研磨成粉,为众人分别服下。不到半个时辰,受伤众人面色渐渐恢复。风落天大喜,对姜永年一再拜谢。

    过了不久,姜永年又命人将几服调和祛毒之药为各人服下,再次为众人一一诊脉。可这次面色却又逐渐凝重起来。这一下周围人都看在眼里,大伙面面相觑,不敢多言。

    风落天见状,本就蜡黄的脸色更是僵如枯槁,声音略带颤抖的问道:“姜大侠,难道还是不行?”

    姜永年见风落天实在焦急,便起身来扶风落天坐在一旁,缓声说道:“风掌门放心,姜某一定尽力而为。眼下风公子等人的毒虽然未解,但性命已无大碍。只是仍不见转醒,其中还有关键之处,姜某一时还未想到……”

    济迟在一旁说道:“伯父,你既然看过这‘碧血尸蝉’的记载,难道书上没有记载解毒的办法么?”

    姜永年道:“方才取药紧急,我来不及讲,这‘碧血尸蝉’我也只是在一本名曰‘墓中谈道’的杂书中偶然读过,这本书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仵作所著。书中除了记载各类离奇死法,还有不少闻所未闻的毒虫毒草,虽然不尽详实,有的记载甚至颇为粗略,但总有六七分是不错的。只是毕竟是仵作所著,对解毒之法几乎没有记载。”

    听到此处,风落天长叹一声道:“生死有命,看他们的造化吧。今日辛苦姜大侠和几位少侠客,时候不早,几位快回山上歇息吧,风某拜谢。”

    姜永年也深感风落天此刻的心情,又劝慰了几句便不再多言,与华歆道长拜别后协曹旌等人返路上山。

    一路之上众人心情均略感失落。陈正泽宽慰众人道:“多亏有姜大侠的白玉灵芝在,崆峒派众位师兄虽说暂时未能痊愈,总算是性命无碍,我们在与璇玑门赴会周旋时,又多了几分余地。”

    曹旌此时突然想起白天遇到的奇怪女子,想到此人的武功、行迹实在可疑,便讲前后经过与其余三人说了。

    众人听得也是一头雾水,济迟向姜永年问道:“伯父“,这‘阎王笔’又是什么毒物?难道比‘碧血尸蝉’还要厉害么?”

    姜永年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从未听过此物,看来于毒物一道,璇玑门人强过我辈远甚。中原武林只怕唯有蜀地神农帮才能与之匹敌。”

    陈正泽道:“佛魔道不同,姜大侠是济世良医,怎会和那群小人一样,整日研究这些毒害人的东西。”

    姜永年听了笑道:“其实这倒也不尽然,所谓‘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皆有其理,皆有其用,害人之物亦必有助人之道。”

    说话间四人来到山上。陈正泽见天色已晚,便商议让几人尽早休息,以为明日演武比试。他独自为姜永年安排好住处,又命小弟子们将晚饭送至各人房中,自不必说。

    曹旌独自一人回到房中,想起今日发生之事,心中不静,便又到院中散步。

    恍然间想起昨日饮酒后,回到房中,似乎是有人留了字条给他。伸手在怀中一摸,果然字条昨日是被他揣了起来。他再次展开字条,上写:“青云梯上松柏间,龟鹤双行并延年,上清六甲灵飞隐,乾坤一掷破楼兰。”

    这几句诗写的语意不明,似乎是特有所指。那么留字给自己的人又是谁呢?是敌是友?是璇玑门人还是九门弟子?又或是与今日碰到的神秘女子有关?曹旌百思不得其解,却总隐隐觉得明天的第三轮演武还要有大事发生。

    他心绪愈发烦乱,回房中调息打坐许久,直到气息顺畅才倒头休息,却也几乎是一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