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盛剑城 » 第二十五章君问归期未有期(二)

第二十五章君问归期未有期(二)

    去藏书阁见梅琳,我还是有一些害怕。大抵是因为学生怕老师吧,所以下课后并没有急慌慌跟上去,而是和童若汐她们一起。

    藏书阁离盛剑学宫很远,于是我们先去集市吃饭。吃完饭,又借客家清洗脸和手,虽然早上刚刚洗过一次,但并不防碍。

    看我准备穿着一身去,童若汐拦住我,让我再买身好的衣服,我这身满是补丁的衣服着实不好。我犹豫了下,还是狠下心,买!

    于是一帮人开始走进衣店,衣店里就是一些姑娘在说笑。看见我们来了,其中一个,还笑了下:“哪家的公子哥摔倒了,脏了衣服。”

    童若汐:“可不嘛,他还不想换呢。”

    众女:“嘻嘻嘻嘻。”

    柳细君:“公子哥脸都红了,还不换一身衣服?”

    众姑娘:“请来,这里的包你满意。”

    一帮女生七手八脚把我架了进去,一会试短打,一会试长衫,一会又套了件汉服。我都快晕了,等她们叫我选一件时,我就挑了几件黑服,并决定不换了,让姑娘们意犹未尽。

    我换上衣服,略微大了些。而没有那件脏布衣后,我看着真有一些秀气。至少女生唉呦唉呦的喊,让我对自己相貌,勉强有一些自信的。

    一问价格,姑娘说司空艺已经给了,我又问司空艺,司空艺只说,一枚铜板。

    告别衣店的女生,几人就去找梅琳,我走着发现不对劲,这怎么是去女舍的路。童若汐看自己闺蜜的眼神都不对劲了,可惜两人一幅爱信不信。我只好压下好奇,跟着两人走。

    柳细君和司空艺闹归闹,还是好好带路的,穿过女舍,天将昏了才到藏书阁。藏书阁并不像盛剑学宫一座座教室群,而是五座依上而下的石塔。

    第一座石塔很高,至少有二三十层楼那么高。石塔有些偏黄,不知道是不是年代久,让我感觉有一种历史厚重感。

    四人登上石梯,走到门边。有一个老人,正借着余光看书,我发现一进来挡光了,连忙让开。

    老人穿着黑布衣,头上绑着黑色束条,固发的钗竟是白玉石。

    老人有些皱纹,年纪不小了。灰黑的苍目就盯着书看。我站在一旁,等老人看书。三女知书达礼,和我一起站在一旁。

    我们来的时候,老人已经把书看到末尾。我们等了一会,书就已经到底了。

    老人抚平页面,将书放好,抬头看我,温和道:“你们是来选剑法吗?”

    我拱手敬礼:“打扰老师,你知道梅琳老师吗?”

    老人笑道:“她刚回来不久,找她有什么事吗?”

    “梅琳老师让我下课找她,我因为身脏,特意打洗,这才晚来。”

    老人点头:“梅琳易迷书海,我叫她来。”老人食指轻轻点两下桌子,一会一个身影从暗中出现。

    梅琳看我,又看躲在门外的三个姑娘,其中一个还特别紧张,揶揄道:“走吧,花的时间略长,可能要彻谈一夜。”

    六人只听见嘶拉一声,童若汐手中的衣角撕了个缝。

    我只来得及转头看一眼,就被梅琳拉进黑暗中。童若汐跳脚要冲,老人笑了笑:“戌时已到,藏书阁关门了。”一挥手,木门迅速合拢,把三女挡在门外。

    三个女孩傻眼了,冲上去推门,却感觉像推石塔一样,怎么都推不动。

    童若汐决定留在这里,柳细君劝道:“汐汐,天冷。”

    “不!那个老女人一定会对秦泽干什么事的,我要留下,我要救他!”

    司空艺想了想:“汐汐,你这样想,如果你在这里坐一夜,明天开门的时候,你还有力气救他吗?我们要去养精蓄锐,明天就去救小郎君。”

    童若汐想了想,心痛点头,三人走的时候,还时不时回头望。

    等三人走远,老人打开门。捋着胡须,对梅琳的恶趣味摇头。

    ……

    穿过黑暗的走廊,左右两边是一摞摞竹简。我被拉着绕了二十分钟左右,终于到了一一处被书架围着的书台。

    上面放了一张长桌,几摞竹简堆在桌角,还有一卷打开一半。

    梅琳走到正位上,跪在软席上。让我坐她对面,我有些不习惯跪坐,感觉很咯膝盖。

    两人坐好,梅琳将打开一半的竹简推给我看。

    上面一句话就吸了眼睛: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墨子》!兼爱篇!

    我看开头,短短六字。“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梅琳老师是墨者吗?

    看我很震惊,梅琳问道:“看过吗?知道何意?”

    我实话实说:“看过,就是对待别人要如同对待自己,爱护别人如同爱护自己,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不受等级地位、家族地域的限制。”

    梅琳点头,从桌角拿几卷竹卷,又让我看,我翻阅一遍,把大意尽量说出。

    “儒,道,法,墨……十二学派,秦泽你最认可哪一家?”

    我沉默良久,闭眼以对。梅琳也不着急,捧着竹简看,也不催促。

    梅琳起身换了两次蜡烛,又继续看书。

    我吞下口水,感觉喉咙干的急需水来滋润。

    “法,法家。”

    “刑名之学?”梅琳感觉很惊讶,她原以为这个小孩会选兵家,儒家,道家。再不济骗她说是墨家,没想到是法家。

    “你几岁了?”

    “十二岁。”

    “知墨子,韩非子否?”

    “皆知。”

    梅琳正身,我也赶紧跪好。

    “自乾元一统,元廷摄政,除儒家之外,其余十一学派皆受重创。我为墨派弟子,忘夫深谙刑名之学。你虽龄小,识字不多,却通墨子韩非,我深为惑。”

    “秦泽,我不会追问你为什么会知晓这些典籍。我只是想问,你认同法学。那你可以学习法家,我忘夫的手札都在这里,你可以随时来看。”

    我伏身一拜,梅琳起身离开。

    塔底,老人看到梅琳出现,问道:“选他?”

    “嗯……”

    老人低头,嗓音沙哑道:“选的是什么?墨学吗?”

    “不是,是刑名之学。”

    “法学?”老人坐在椅子上,沉默良久。

    “琳儿……苦了你了。”

    “舅父(岳父)……”

    “那个逆子!逆子!说你是五蠹,说我也是五蠹,到最后,还不是我们给他找弟子!要不是和齐室一起埋了临淄,我现在就刨他!”

    “舅父,我想他了……”

    “逆子……”

    烛光下,老人孤独的坐在灯光中,另一边,是不断抽泣的梅琳。

    “那孩子知礼,又认法家。我瞧他外柔内刚,不止是法学料子,墨学也有一定天赋。你也可以认他为弟子,也不会断你这一脉传学。”

    “嗯……我知晓了……”

    “孩子龄小,有主见,我们不必太多干涉,法墨之学都是实干之学,多扰反而坏事。”

    “我也选了一些弟子,你一个都看不上,怎么今天就看上他了?”

    梅琳擦干眼泪,喜道:“舅父,你不觉得,他很像吗?”

    老人一愣,脑海中涌出一个画面,他看书的时候,儿子就是乖巧的站在一旁。

    老人一咧,仔细一想,是有点像。笑着,用手背遮眼睛,低下身,之后细细传出一声:“子谦……”

    ……

    长夜漫漫,只有烛火相伴。老人已经离开,整座藏书阁只有秦泽和梅琳二人。

    书台上,有一卷《新法经》,编撰者的名字叫“郑子谦”。

    我看向另一卷,书名很长,上面的字仿佛是由利剑细刻,看久会感觉全身刺痛。

    《真武七狱剑典》编撰者:郑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