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浮黎长生箓 » 第三十一章:烂桃山上道法闻

第三十一章:烂桃山上道法闻

    刚出房间门,顾苍便迎面撞上几人,看起来都是三四十岁的精壮汉子,一身短打,显得颇为利落。

    见这几人有说有笑地往顾苍房间走来,顾苍心知这应该就是他的室友了。

    不过他也不在意,不过一晚上而已,所以他只是礼貌性地和他们打了个招呼。

    那几人微微一愣后也回了一礼,而后双方平淡地交流了几句以后便就此别过。

    在刚刚的交谈里双方互通了姓名,顾苍得知那五人都姓危,分别名叫危晓仁、危晓义、危晓礼、危晓智和危晓信,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让顾苍稍稍有些侧目的是五人居然都是换血境界,让顾苍心里有些许惊讶,毕竟换血武者可不是街边上的大白菜随处可见。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顾苍如今炼髓进度日益精进,用不了多久便能达到炼髓巅峰境界,着手考虑突破炼炁期的事情了,几个换血而已,尽管少见却也不能让他有多重视。

    顾苍沿着路出了这一大片院落,欣赏了一会儿晚霞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因为有外人在,所以顾苍今晚并未修炼,而是睡了个觉,觉睡得不算很好,因为要留个心眼注意外界。

    就此一夜无话。

    第二天,顾苍起了个大早。

    或者说几乎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

    毕竟从这下榻之处到山顶千秋观,虽然不远可也不近,走山路少说也要半个时辰,特别是这几人山上游人香客如此之多,不起个大早怕是很难占到好位置。

    仗着自己是武者脚力快,顾苍早早便来到了山顶。

    山顶是一座占地颇为广阔的道观,不过被围墙围着,看不大清楚里面的样子。

    此时在道观前方的空地上,早有许多身穿蓝羽道袍的道士在忙活,在中间已经搭起了一座台子。

    天光微亮的时候,那群道士终于忙活完毕,顾苍往身周一看,已经来了许多人了。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大喊几声,顾苍闻言连忙转回头看向前方。

    只见两列身穿蓝色道袍的道士自两道侧门缓缓鱼贯而出,走到中心高台前时停下立于两侧,而后道观正门缓缓打开,一只脚先迈了出来。

    顾苍定睛一看,只见一名高瘦老道自其中慢慢踱步而出。

    那老道却是何等模样?头戴道冠,面容清癯,白须飘飘,身形挺拔,身穿紫色法衣,上用金线绣着郁罗萧台、日月辰星,手里拿着一杆白色拂尘,好一个道骨仙风的世外高人形象!!

    “想必这就是千秋观的老观主了!”

    顾苍心中想道,接着打起十分精神盯着前方。

    只见那老道士慢慢踱出来,而后走到了高台下。

    “恭迎道祖法相!!”

    那老道士扫了一眼下方这黑压压一大片人群,也不管他们,而是带着弟子对着台上隆重行了一个大礼,正在众人疑惑时,旁边有蓝袍道士慢慢将高台上盖着的一块红布揭下,只见一座木刻人像缓缓出现。

    顾苍定睛一看,这木雕人像刻画的是一名英武青年的形象,那木刻青年身穿羽袍,右手执三尺剑器,左手则托着一枚宝珠。

    “再迎祖师法相!!”

    老道士高声叫道,又带着两旁的弟子行了一个大礼,旁边有蓝袍道士再次揭下一块红布,这次也是一尊木刻人像,刻画的是一名中年道士,身穿宽袍大袖,满脸胡须,手上拿着一个葫芦。

    两尊木像皆立于高台之上,那道祖像居左,位置也稍高一些。

    而后老道士走到高台前方靠近众人的位置,从大袖中掏出一张卷轴,缓缓展开,而后拿起来大声念道:

    “兹天开地辟,浊清分明,吾人族诞于微末之间,时六天故鬼未殁,妖邪魔怪横行,有……”

    顾苍接着往下听去,都是一些赞颂之言,大概说的是浮黎道祖对人族及仙道的一些功绩。

    顾苍心里一振,终于在此处听到了一些关于仙道的知识,此处应当是有些真东西的!

    不过这颂词中描述的年代实在太过久远,说的是什么十万八千纪之前的事情,要知道,一纪可是百万年!!!

    简直是如同神话故事一般了!

    “礼赞浮黎万方无上穹霄始源道祖!!!”

    老道士念完颂词,带着众弟子齐声礼赞道。

    而后他又展开一张卷轴,开始大声念诵词:

    “昔祖师威灵……”

    这次却是对其千秋观祖师的颂词,这颂词里描述的事情就贴近现实多了,大概就是说千秋观祖师来到曾经的七绝岭如今的烂桃山之后的一些功绩,例如降妖除魔、造福乡里一类的。

    “拜谢祖师威灵!!”

    两段颂词念毕,老道士又是带着一众弟子行了几个大礼,而后在高台前方立着的石制香炉面前恭恭敬敬地上了几柱高香,接着又进行了好一番供奉方才结束。

    “老道怀宏,欢迎诸位参加我千秋观的三月三庆典法会,老道在此先谢过诸位居士!”

    做完这一切后,老道士走到台前,对着台下的诸人说了这样一番话。

    台下诸人纷纷应和,更有胆大者直接叫老道士开始宣讲道法。

    “哈哈,诸位莫急,莫急!”

    老道士哈哈一笑,安抚了一下台下的香客游人。

    “众位愿意听老道士讲这些不值一提的拙见乃是老道士的福分,老道士这就给大伙慢慢道来!”

    而后老道士招呼弟子搬上来一个蒲团,又点起了几尊香炉。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此为何意?”

    老道士坐到蒲团上开始宣讲阐释道经。

    “此言说的乃是天之五贼,得五贼者……”

    老道士语调抑扬顿挫,一番言论深入浅出,将道经里的道理剖析地明明白白,就连平常不怎么看道经的顾苍都忍不住沉迷其中。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老道士继续往下宣讲,本来闹哄哄的山顶居然奇迹般地平静下了,桃花灼灼,檀香弥漫,偌大的广场上只回荡着老道士宣讲道法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