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唐朝圣师 » 第二十六章 带头捐粮

第二十六章 带头捐粮

    近几日,长安城的粮价疯涨,原来五文钱一斗米,现在涨到了二十文钱一斗,而且价格还在持续上涨。

    数万灾民涌入长安,哪怕每天只给他们吃一顿,这时间一长,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灾民还在源源不断的过来。

    好在魏征动作够快,紧急从周边城池征调了一批粮食过来,这才遏制住了粮价继续上涨的趋势,但这也只是饮鸩止渴。

    功德碑已经立起来了,可是却没有哪怕一个士族站出来捐赠粮食。

    魏征急的团团转,忍不住找到了叶尘。

    “叶小子,这些世家大族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再这样下去,恐怕周边几座城也要陷入粮荒了。”魏征顶着个黑眼圈,很显然,这几天他焦虑的根本睡不着。

    “魏伯父别急,现在那帮人都在互相观望,谁都不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害怕自己捐少了,排名靠后。”

    这个问题叶尘之前就想到过,只是没有预料到这帮人这么沉得住气。

    “这可如何是好啊,再这样下去要出大乱子的。”魏征耷拉着脑袋,他何尝不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

    叶尘微微一笑,道:“您说我要是捐个二十万石粮食出来,他们还能不能稳得住?”

    魏征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说道:“如果你捐二十万石出来,那等于是给那些人树立了一个标杆,这些人必然会沉不住气的。”

    “可是你哪来那么多的粮食?”

    魏征可不信叶尘能拿出这么多粮食来,那可是整整两千万斤粮食啊,现在整个长安城的粮食加起来可能也没有那么多。

    “粮食我是没有那么多,大概只有一万石左右,可是我钱多啊,我把另外十九万石的粮食折算成银子捐出来总可以吧。”

    这几日叶尘去找了几个长安城的富商,东拼西凑才弄到了一万多石粮食。

    玛德,又让他装到了。

    “对了,魏伯父,您应该给商贾捐献制定一个标准,捐多少才能让他们的后代参加科举。”

    之前朝廷发布的榜文叶尘也看了,上面没有提到商贾具体捐多少才能获得科举资格,这才导致至今无一人参与捐献。

    魏征一拍脑袋,说道:“你看我这脑子,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我这就去安排。”

    ……

    一个时辰后,长安县衙以及万年县衙,还有长安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口都贴出了告示,另外还有一张慈善榜。

    “老朽不识字,敢问那告示上写的什么?”

    “有没有识字的,给咱们念一下啊。”

    大批百姓聚集在告示前围观,由于大部分人不识字,都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

    “都让让,我识字,让我进去看看。”

    一个青年站了出来把告示内容念给大家听。

    “大概的意思就是,号召商贾,给受灾百姓捐粮,捐献数目超过十万石粮食的商贾,他的子孙后代就可以参加科举,另外一张是慈善榜,目前只有安国侯府捐了二十万石粮食,用于赈灾。”

    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长安城,所有人都在称赞叶尘。

    “安国侯心系天下,实为我辈楷模,以后他就是我的榜样了。”

    “看看安国侯,在看看那些世家大族,高下立判,我听说上次关东崔家竟然妄图强抢安国侯的酿酒秘方。”

    “什么?还有这事?亏我还一直觉得那些世家大族心系黎民百姓,忧国忧民。”

    “这都不算什么,我可是听说有个大族,竟然打起了震天雷的主意,意图造反。”

    ……

    所谓三人成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对世家大族口诛笔伐的行列。

    崔府里一个中年人此刻暴跳如雷:“去给老夫查,到底是谁散播的谣言,老夫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老爷,现在可不是追究谁散播谣言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咱们应该马上站出来捐粮,用实际行动打破谣言。”崔府管家说道。

    中年男子冷静了下来,问道:“咱们现在有多少粮食?”

    “老爷,目前咱们只有长安城里只有十万石。”

    “十万太少了,立刻去周边给我调三十万石过来,立刻,马上。”中年男子也不管到底能不能凑齐,就把管家轰出去了。

    崔家捐粮四十万石的消息很快就在长安城里传开了,效果立竿见影,大部分骂崔家的人闭了嘴,但还是有一小撮人认为崔家不过是迫于压力才捐的粮食。

    有了崔家带头,其余世家大族也坐不住了,王家立刻联系户部,表示要捐四十五万石,并且在城外给灾民建造临时居住场所。

    崔家人得知后,怒不可遏,大骂王家不讲武德,狼子野心。

    李家捐粮四十六万石,还公开表示会在巴蜀所有城里开仓赈灾,直到灾荒彻底结束。

    卢家捐献四十八万石……

    郑家捐献五十万石……

    “该死的,真当我崔家好欺负不成?管家,立刻再去给我筹集二十万石粮食,我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天下第一士族。”中年男子气的三尸暴跳。

    “老爷,我们现在最多还能拿出五万石,而且族里定的,最多只能捐五十万石……”管家此刻冷汗直冒,都不敢大声出气。

    “怕什么,出了事老爷我担着,不够就去那些低贱的商人手里买,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日落之前,我要是看不到二十万石粮食,后果是什么,你应该清楚!”中年男子恶狠狠的说道。

    士族之间暗流汹涌,商贾之间也不平静,此刻所有的富商都在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在他们看来,朝廷这是要提升商人的地位,因此,现在捐的越多对家族越有利,子孙科举的时候也会间接受益。

    最关键的是,捐的最多的家族,必定会被百姓铭记,会成为百姓心中的天下第一商,这对家族的生意有百利而无一害。

    次日早朝。

    “陛下,昨日共计筹集粮食六百八十一万石,其中安国侯捐献二十万石……”

    魏征将昨天哪一家捐了多少,全部汇报给李世民,惹得朝堂之上一片惊呼。

    “哈哈,好,既然安国侯都捐了二十万石,朕岂能被落下?朕捐三十万石。”李世民大手一挥,豪气冲天。

    皇帝都捐了,大臣们自然也要有所表示。

    “陛下!臣愿意捐二十五万石。”程咬金第一个站出来。

    我了个擦,这个老货一上来就捐二十几万石,我们怎么办?你是财大气粗,可我们囊中羞涩啊。朝中一众大臣在心里将程咬金骂了个狗血淋头。

    “陛下,臣囊中羞涩,比不得卢国公那般财大气粗,只能拿的出五万石。”魏征说道。

    “臣愿意捐献四万石。”

    “臣捐献三万。”

    “臣捐献五万。”

    ……

    有了魏征带头,其余人也没有心理压力了,纷纷报出自己捐献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