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商城穿东晋 » 第43章 开赴淮阴

第43章 开赴淮阴

    送走侯彦之后,方晨辞别家人,再度去了江北,临行前告知众人,出发就在这几天了,让同去者提早准备。

    一路疾驰到了燕子矶码头,乘船过了江,接近那座小山时,不禁吓了一大跳,就见山坡下围了密麻麻的难民,目估不少于两千人,他不禁头皮发麻。

    “让开!都让开!”

    一阵喝斥声中,难民们不甘地让出一条道来,有的想从一旁溜进营地,多被尖利的长矛给逼了回来。

    “见过幢主!”

    陆元、韩大宝、陈四郎几人在几十名新兵的护持下硬生生挤出,下一刻将方晨与新来的难民分隔开来。

    方晨点点头,随即问道:“这些难民来多久了?”

    陆元抱拳道:“回幢主,已经来一天了,估计是看到炊烟找过来的。因为人数太多,我等不敢擅自收留,还望幢主定夺。”

    方晨说道:“你们做的很好。”

    韩大宝脸上闪过一丝不忍,嘴巴动了动,却没有说话。

    方晨见状说道:“先进营地再说。”

    周围的难民们看出方晨是主事的,面相又温文尔雅,觉得是个心善的人,急忙哀求起来:

    “小郎君,行行好吧,给我一点吃的吧!”

    “小郎君,请收留我们吧!”

    “小郎君开恩,赐我们一条活路吧!”

    又有一个小队挤了出来,将方晨层层护住,随后进了营地,又迅速拉上障碍,一根根长矛直指圈外,后方粘着的难民们不得不停下。

    方晨这才转身道:“诸位,你们谁是工匠?”

    “回小郎君,小的做过木器!”

    “小的会打铁!”

    一番筛选后,几十个工匠被准许进了营地,剩下的人不禁绝望了。

    方晨又安抚道:“诸位无需担忧,只要不冲击营寨,我不会为难你们。从即刻起,每人每天可领一碗白粥,过上几天,我等将移往他处,但凡能跟上的,我会一并带上,等抵达之后,只要肯用心做事,一日两餐不成问题。”

    这话一出,剩下的难民们枯寂的眼神泛出一丝亮光:“小郎君,我等愿意追随!””

    …

    两天下来,难民们老老实实,新兵们则继续训练着。

    五月二十三这天,信使没有等来,却等到了一场大雨,将一些没有准备的难民浇成了落汤鸡,不过他们似乎习以为常了。

    在方晨的命令下,难民们冒着大雨在营地外围搭起一道简陋的草棚,勉强能够栖身,懒得动弹的,一律断绝饭食,自己都不把命当回事,还救他作甚?

    雨时大时小,没有停的迹象,到第二天仍然如此,下成了连阴雨,正应了这时的梅雨季节。

    方晨猜测,出发的日子肯定得延后了。

    然而,第四天,侯彦在一队晋军的陪同下冒雨找了过来,带来刘隗一纸军令,命他半月之内赶到淮阴故镇。

    方晨送走侯彦,心里将刘隗骂了几百遍,下了好几天雨,道路必定泥泞难行,非得这时候走?还半月内赶到?

    但他还得借刘隗这张虎皮用上一段时间,于是将手下召集过来通报命令。

    陈四郎率先说道:“幢主,咱们是否可以走水路?刊沟虽然阻塞,但小船尚可通行,这连番下雨,河水必定上涨,如此更是无虞。”

    方晨眼中一亮:“好,就这么办!”

    这时船费比马车费用低多了,单人八里路一钱,逆水翻倍,也就是两钱。

    从建康到淮阴水路五百里左右,单人船费就是125钱,三百新兵加上同去的村民、家属,不过500人,加上那两千难民,也就30万钱,对他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等有了根基,开挂赚钱不要太轻松。

    他于是点头道:“好!那便这么办!给外面众人也说上一声,到时一并北上!”

    “诺!”

    吩咐完后,方晨辞别众人,步行到了码头,出钱雇了一艘乌蓬船,将他载到了对岸。

    他没有急着走,而是委托船主帮他联系更多的船,每艘能乘十来个人的就行,再大了就不知道是否能通过邗沟了。

    商量妥之后,又冒雨疾行七八十里,于傍晚时回到了长盛村。

    推开北院门后,已经半成年的小黑哈哧哈哧地扑了上来,在他衣服上留下几道爪印。

    方晨揉了揉湿漉漉的狗头,抬腿进了屋子。

    “夫君怎么冒这么大雨回来了?可是要启程了?”

    瑞娘见状吓了一跳,接过雨衣挂到一旁,又取来布巾给他擦脸。

    方晨点头道:“正是如此,那刘隗老儿…”

    瑞娘急忙打断道:“嘘——夫君慎言!莫要妄非议上官。”

    方晨双臂一揽,将她紧抱在了怀中。

    瑞娘娇羞道:“夫君,天还没黑呢,阿母也快要回来了。”

    方晨低头一吻她的红唇,放开后问道:“外姑她去哪了?”

    瑞娘白了他一眼道:“才想起问阿母?在舅母那里呢。”

    方晨说道:“一同过去罢。”

    到了南院后,陆贵一家四口和姚氏都在。

    方晨一一见礼后,拍了拍大郎肩膀,又抱了抱细奴,将两个孩子打发走,随后将事情说了一遍。

    陆贵沉思良久,最后问道:“旭辉,你是怎么打算的?”

    方晨说道:“咱们乘船过去,由淮水入江,顺流行至江北码头,再与营地众人一同出发。”

    陆贵犹豫道:“冒着雨走?”

    方晨无奈道:“时间只有半个月,雨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停。”

    顿了顿后又说道:“舅父放心,不会淋着大家的。”

    随后,方晨顾不上吃饭,将村中愿意随行的人家召集到一块,费了一番口舌后,成功说服众人。

    当然,主要是不用走多远的路,绝大多路程都是坐船。

    方晨随即又连夜拜访陆世良,先是表达了种种谢意,随后告知近两天即要出发。

    第二天早上仍是阴雨连绵,方晨先是赶至丹阳郡城,讨了一纸通行手令,随后赶到燕子矶码头,这里已经聚集了近百艘乌篷船,由于码头停泊不下,大部分干脆在江心处下锚。

    带着五艘船溯流而上,由秦淮河口驶入,靠着通行证穿过建康城外的篱笆墙,于天黑时抵达了上容渎(句容河)与解溪的交汇处。

    方晨也没料到这么费时,不过好歹已经到了。

    夜间行船可不安全,于是让所有船只就地停泊,他则返回了村中。

    第三天早上,几十号村民披着从未见过的雨衣,每人一双雨靴,随着方晨出了村子,身后,近百号村人亦步亦趋,相送出多远。

    随行的人群中,不少人悄悄擦着眼睛,妇人更是轻轻啜泣起来,毕竟生活了多年,突然就要离开,心中难免不舍。

    到句容河口时,方晨停住说道:“诸位乡邻、兄长阿姊,方晨在此感谢诸位信任;我知道,诸位故土难离,但是,咱们不是逃难,而是去奔一个光明的未来;诸位既然信任方晨,方晨也绝不令诸位失望!到了江北,必定让诸位吃得饱、穿得暖,比以往过的好上五倍,十倍…”

    一番慷慨激昂后,人心安定了下来,按照方晨的吩咐,有序地登船。

    这一趟是顺流而下,速度快了两倍有余,加上过关卡的时间,到燕子矶也就用了三个多时辰。

    随后与好几十艘船沿江而下,再抵达江北码头,与营地众人会合一处。

    等所有人登船后,上百艘乌篷船浩浩荡荡地向东驶去,半个多时辰后抵达了丹徒县(镇江),由此驶入了刊沟,也就是吴王夫差开凿的古运河。

    刊沟久未疏通,幸好连日大雨使得河水暴涨,船只才得以通航,不过小心了起来,比之前慢了不少。

    天黑之时,船队抵达了一道河湾处,于是在此停泊,众人纷纷上岸解决生理问题,随后各自在船上生火做饭。

    下雨天燃料是个问题,但方晨临出发时给每人发了下包黑不溜秋的石头,也就鸡蛋大小,还有一小罐引火油,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

    饭后安排好值守岗哨,随后休息,天亮后继续北上。

    七月初六,也就是出发后的第七天,雨过天晴,船队驶入了一面宽广无限的湖泊中,方晨的心情顿时轻松起来。

    这面湖正是后来的高邮湖,现在则叫樊梁湖,由水道与西北面的洪泽湖(现在叫破釜塘)相连。

    方晨心情好的原因不仅是航道宽阔起来,还因为是目的地马上到了。

    只须从樊梁湖驶入破釜塘,再从东北角登岸,距离淮阴故镇也就剩三十里了。

    就在此时,船只突然停了下来。

    方晨还未开口,就听有人喊道:“报幢主,有好多小船将咱们堵住了!”

    他不禁面色一冷,心说谁这么大胆子,连运兵船也敢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