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舞至巅峰 » 第一章 竹影青烟浮浅山 11月 第六节 应聘

第一章 竹影青烟浮浅山 11月 第六节 应聘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的公司招聘,蕴雅差点被涮。

    据说,在数不清的投递简历中,筛出“符合条件”的简历1000多份,获得笔试资格的200人,最后进入面试环节的仅有50人,在这50人中,只会挑出一半——进入试用期。

    70%是国内985,余下的即是海归。有几个来自全球常青藤,蕴雅的学校不属于全球排名前十的名校,在别人眼里“不简单”的学历,实际上在国内985名校毕业生前不占优势。

    “裴温雅?这名字不好——赔完了!”面试时总裁悄悄对人力资源部殷部长开玩笑说。

    “裴温雅,请你说说……”殷部长刚准备提问。

    “对不起,我纠正一下,我的名字叫‘裴——蕴——雅’,中间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温,一个读‘声韵’的‘䪨’,我是第二个音。”

    “为什么父母这一栏空着?”

    “你们招我爸妈吗?”

    殷部长翻了个白眼——这届年轻人难带,已经被“杠”得没脾气了。她眼睛扫向面前的排名表:两轮笔试这个女孩的名次都在前15,按规则她直接进入面试。

    “唔,在两大国际投行G和M都实习过,简历上显示你在投资部和市场调查部都干过,你具体做了些什么项目?”

    “如果说我在打杂你信吗?”

    殷部长一愣,随即和在场的所有人一样哈哈笑起来:“我信,你在投资部就干了三个月,这么短的时间确实什么也干不了……”

    蕴雅也微微抿嘴一笑,紧接着就开始罗列她早已成竹在胸的说辞:

    “能够进入两所顶级投行和咨询机构实习,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此我在实习期间,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获得了对我一生都有帮助的经历。

    我学会了研究逻辑和数据分析方法,学会了调用数据库,学会了数据抓取和编辑软件,这些方法令我更直观、更快速的了解企业全貌,精准定位其核心驱动力。

    另外,我还学习了他们的市场调研、案头研究、专家智囊团等多种研究方式,以使我们项目团队的报告更具全面性、精准性。

    当然,我们并不是坐在办公室操作数据库软件就能写出报告,相反,我们更多的时间以及更多的精力花在实地调查上,这其中也包括了我所参与的R咖啡连锁店公司项目。

    为了收集R公司的实际日销售确凿证据,我们公司委派了许多和我一样大的年轻人去应聘R公司服务员。其实上,我们最后调动了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人员进入R公司的全国连锁店进行实地监控,记录了981个工作日的门店流量,覆盖了100%的营业时间……”

    “等等,你实习期没那么长啊……”殷部长看着手中蕴雅的简历,插话道。

    “他们一定是接力式的。”棫朴公司投行部负责人滕总代蕴雅回答,并问:“你一个UCLA毕业的,去当咖啡厅服务员,没觉得委曲?”滕总笑道。

    “是啊,派这些年轻人去‘卧底’这么长时间,也不怕有‘反间计’?”在座的另一个部门负责人也饶有兴致地发问。

    蕴雅却很严肃:“对‘诚信’这两个字,我是认真的。我相信和我一样被召进投行的年轻人都怀有这样的使命,那就是‘对造假零容忍’,我们希望企业对投资者负责,对公开批露的数据负责。同样,我们对我们自己掌握的数据也是要负责任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最后收集了R公司25843张顾客收据,掌握了11260小时的门店流量视频。这些都是最后做空R公司的最有力的证据。”

    “你实习的公司不亏!他们最后通过做空R公司赚了大钱。”滕总酸溜溜说:“你可亏了孩子,你一海归高材生,大好时光呆在咖啡厅拖地洗厕所了。”

    “我也不亏啊,我学会了最客观的实地调研方法,公司要求我们从最小颗粒度——每日订单数出发测试,我们首先监控各门店从开门到关门的视频,平均每个门店每天工作11.5小时,一共981个门店,我们核定每天的订单+外卖单,推算门店日订单数为230个,这样全国加起来每天的总销售额我们就能算出来。

    有了订单,我们还会去核实订单的真实性,万一订单造假呢?

    我们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并通过多种维度去反复验证我们的结论……”

    “好!这话说得好!”滕总击节叫好。

    蕴雅受到鼓舞,好像找到同道中人:“同样,在制造型企业,我们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通过到生产线实地观察,记录正常运转的产线数量和每条产线的产量,这样它每天的生产量就能算出来。

    当然,使用它生产出来了,我也不完全相信,我还会去查销售、查银行流水,去税务局查企业的缴税金额,去供电局查它的用电量……”

    “好啦好啦,听着这些数字我头都晕了。”殷部长扶了扶金边眼镜,从镜片底下看了看蕴雅,又看看滕总:“这个话题到此结束?我们请进下一位?”

    “你能比较一下你所实习的这两家公司的区别吗?”投行部滕总并未理会殷部长。

    “我觉得,两大投行各有所长,他们都尽力从全球金融市场中赚取风险可控的利润。G公司擅长组织交易,M公司则是通过挖掘独特信息来获取赢利。”

    “哦,那这两种方式你怎么看?”

    “市场两大投资方向,一种是专业化投资,聚焦最优质的公司,另一种是非常分散的投资组合,通过计算机程序构建对冲头寸。不管哪种方向,杠杆操作被越来越多使用,这是获得高额回报率的秘决。”

    “哦?你倾向于利用杠杆达到高利润?”

    “看什么条件,在特定的,突发的,具有重大杀伤力的事件发生时,全球所有市场的反应是一致的,这种倾泻性的踩踏引发巨大亏损,在咱们国内也发生过。大家都损失,也许就算没有损失吧……”

    “哈!有意思。”滕总手指飞快地旋着笔,笑说,“行,我的问题问完了。”

    “瞧你扯哪儿去了!”殷部长小声嘟囔。

    蕴雅也发现扯远了,不过,今天面试官们问的问题,貌似没有标准答案,这让她喜忧半参。喜的是:“没有标答”,有利于展示她的口才,况且都是她的亲身经历,讲起来津津乐道。

    但这是把双刃剑,“无标答”也意味着面试官的打分全凭“印象”,可高可低。

    蕴雅急忙在脑袋里搜寻准备好的发言稿:“我认为,我们棫朴公司可以将中国本土经验与全球先进调研手段相结合,通过更具科学性的调查工具,更严格的过程管理,以及更广泛的专家智囊团的利用,为我们的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以我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思想来帮助贵公司实现覆盖全球的野心。“

    “哟,口气蛮大咧,那你说说你的价值……”

    “我希望加入公司,发挥我的金融知识训练和语言特长,成为你们敏锐的耳朵,协助你们与全球同行一起,发现新兴领域,发展创新产品。同时我也很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与优秀的同事共事,参与项目实操,同时也获得扩大自己圈层的机会。”

    呵,背得真顺溜。

    “我们公司可不是给你来学习的。我们希望聘请到更有实践经验和有丰富职业经历的‘高精尖’人才。”

    这……这是什么话?问题有点刁了喔。

    那也得看看你公司舍不舍得花血本,聘不聘得起“高精尖“人才啊——蕴雅脑袋里怼,嘴巴却开始磕巴起来:“我……我知道,贵公司在行业内也有一定名气,不过,行业排名前5%的顶级公司才能够凭着薪资、品牌和业绩吸纳到前5%的尖子人才……”

    “哦?你这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公司还不是行业排名前5%呢,还是说你自己不是排名前5%的尖端人才?”

    蕴雅看了看火药味十足的人力部长——好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我……我的意思是,没有谁一出生,就是天选之子。也没有哪家公司,天生就排名前五,很多都是后起之秀。从诞生,到发展,起起落落。通过公司管理层和全部职员的努力,通过时间的打磨,案例的积累,逐步挤进行业前列……嗯嗯……在这个过程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员工能和公司一同成长。”

    蕴雅头上一脑门汗。

    “会喝酒吗?”一个胖胖的面试官有意提了一个轻松的话题,帮女孩舒缓一下“舌战群儒“的压力。

    蕴雅在加入公司后才知道那人是财务部的赵总。

    “会呀,有时候会去酒吧。”蕴雅稍微吐了口气。

    “那好啊,以后帮我挡挡酒。”

    作为一个现代女性,蕴雅太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了——没有男人不喜欢漂亮女生。蕴雅瞪起亮晶晶的眼睛:“我去的是‘清吧’,我喝酒只为自己高兴。同时我觉得吧……客户并不会因为多喝了几杯酒就跟我们合作,我们凭的是自己的实力。而且,没有自控力喝断片的人,会让客户觉得不可靠。”

    话虽然是“硬”话,但蕴雅稍稍带点“夹子音”,那就很有点撒娇的味道了。

    赵总和滕总相视而笑。赵总在桌子底下抚摸着自己的啤酒肚,心内暗踱:小丫头片子,我好心帮你解围,你倒还将我一军。

    滕总“唰”在评分表上打了个勾——他喜欢这种专业能力强,年轻漂亮,落落大方的姑娘。谈判桌上,美女无理也会胜三分。况且这姑娘口齿伶俐,谈吐不俗,学历优越,拿得出手。稍微带带这徒弟,相信很快就能打好配合战。

    “行了行了,小嘴儿扒扒的,挺能讲。”——没有中年妇女喜欢漂亮女生,殷部长向来倾向于招比自己更丑的——“你都是一个人吗?父母没在身边?”

    “没有,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事儿,”

    “哦?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子女学业事业更重要的事儿?”滕总又插话。他的儿子正在国外读大学,跟蕴雅一样,都是冒冒失失又干净单纯的样子,

    不过,滕总对自己的儿子,从小到大,一根毛都没敢伤过。他在儿子面前是孙子。

    虽然滕总对蕴雅印象不错——但……该不会又招个“祖宗“吧,“父母的经验还是有用的哦……”

    “过去父母的经验有用,但现在,他们了解的知识搜索引擎都知道,我们知道的他们却不一定知道。所以留学期间都是我自己选学校,选专业,选寄宿家庭,选导师。”

    果然,跟他家小子说话一模一样。

    “你26了咧,再过几年奔三了。”人力资源部殷部长貌似在开玩笑,实际是下了个套儿——26岁的女生正面临恋爱结婚生子,一般女生面对这个尴尬的问题,总会说:

    “我当然会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那‘个人问题’就不考虑啦?”面对这种调侃,女生总是喏懦:“我可以抽空考虑……”

    “抽空恋爱可以,抽空生孩子就难做到了嘛……”这也是实情。殷部长经常拿这类问题来试试应聘女生的临场反应。

    可是蕴雅没按常理出牌,她脱口而出:“26岁很老吗?”说完,还瞪起清澈无辜的眼睛,好像在为对面的殷部长鸣不平。

    38岁的“中年少女”殷部长没有料到蕴雅会“短兵相接”直接怼她。在青春靓丽的蕴雅面前,她抛出去的“年龄”问题第一次反弹回来,伤害到了自己。她只觉胸闷气短,嘴角不由泛起冷笑。

    这丫头如果不是早上吃了枪子儿,就是从小没人管,养成了“呛人”的习惯。殷部长“温和地”说:“不要经常使用反问句,尤其是在工作环境下,反问句会让对方觉得你在抬杠。”

    “哦,好的,您不喜欢这种方式,我以后注意就是了,”没等殷部长阴转晴,蕴雅又加了一句:“以前在学校,老师倒是鼓励我们使用反问句,这有利于逆向思维——也许反过来真的成立呢?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

    嘚瑟什么呀!殷部长两眼一闭,头转到总裁方向才睁开来——

    “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