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舞至巅峰 » 第六章 酥雨春丝涧林深 4月 第十八节 仙鹤

第六章 酥雨春丝涧林深 4月 第十八节 仙鹤

    仙鹤路两旁,高大的改良法国梧桐架起华盖,阳光星星点点,穿过翡翠般剔透的叶子,跳到灰色光洁的青石板上。

    这是市中心少见的步行街之一。道路两边,书吧、花店、甜品、咖啡馆、品牌专卖店、汽车展厅、美容发廊、设计工作室鳞次栉比,彩色条纹的遮阳帘只起着修饰作用,在仿欧城堡式的建筑群里添了几抹童话的奶油。

    春意正浓,夏尤未至,人们早早罗衣轻裳。年轻人色彩明丽,身段袅娜,肌肤明净,面容舒朗。或倚着露天吧台小嗫咖奶,或坐在绿萌台下三两聊天,有人脚踩单板,游过雨点般的阳光。

    小街上一米见宽的包子铺都有低调而高雅的门额,非富即贵的银行、财富中心也都藏在欧式建筑的骑楼里,门牌只能立在地上,因为建筑物不能打孔。

    能在这条小街上立足的商家,一定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小街昂贵的租金已经天然逼退了“不强悍”的商家。马克思说:“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按照这条街的店面租金计算,没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润,似乎无法支撑。但既没有人践踏法律,也没有人被绞死,相反,商家们打破头都想挤进这条街。这条街的重要性,恐怕那些银行客户经理深有体会,因为在他们面前坐下的“平平无奇”的爷爷奶奶,动辄拿出的理财认购单据都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平平无奇”的仙鹤路上有一家平平无奇的房产中介。这天,“平平无奇”的店员吴凡正坐在离店门口最近的工位上发呆。

    早上他已完成了200个“电访(电话访问)”,此刻他口干舌燥。

    按平均每个电话1分钟计算,用时3.3个小时,其实打电话并不是重要的,今天店长没有跑外勤,自己“死磕”了一上午的电话,字正腔圆,耐心友好,算是在店长面前大大刷了一波存在。

    其实多数随机拨打的电话听到他的第一句“我是某某地产顾问吴凡,请问您……”,还没等他说一句完整的话,电话就会被挂断。不过吴凡早已不是刚入行时那个玻璃人儿,他现在能够把上班时的“吴凡”与真实的“吴凡”割裂开来,有时候比客户还讨厌“上班的吴凡”,甚至巴不得客户早点挂断电话。

    不过,总有心软的客户会搭半句腔,吴凡会在他的名单表格中,小心地对这位客户打个“勾”,哪怕客户仅仅只是说了一句“老子买不起!”

    我们的口号是:“大千世界,****!”——买不起没关系,总有一款“奶”住你。

    店长牛佩奇,端坐于位于店铺正中工位,他的头顶上方,悬挂着一只展翅翱翔的鹰,由牛店长亲自画制,精心装裱,高悬于店内最显眼处。

    吴凡是懂花鸟山水的,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张大千的荷,李可染的万里江山……

    别的不说,来钱嘛。

    这只“鹰”也来钱……

    入职第一天,一进店门,迎头撞上这只鹰,吴凡就被吓了一跳。倒并不是说绘画水平有多高,也不是说这只鹰被画“活”了,相反,画很“拙朴”——墨不是什么好墨,乌压压的翅膀没有分出羽毛的深浅,鹰头与身体的比例也似乎没有找准,但……

    不是时兴“伴山靠水”吗?

    老板座位后要么是“高山仰止”——有靠山,要么是“瀑布飞流”——水来财。

    上了一年班,吴凡终于咂摸出里面的味道了——这“鹰”——叼钱。

    店里规定,谁最先与客户搭上腔,这客户就是谁的。如果你专业能力强,运作得当,再加上“天意”也顺,客户最终与你成交了,那么此单的提成全归你。

    缺少一个环节最后交易黄了,你也只能自认倒霉。

    业绩排名不是看你成交多少套房,而是成交金额有多大。所以你最好挑“大鱼”,网一船“沙丁鱼”也顶不了一条“大鲨”。

    牛店长把自己的位置选在最靠里,用他的话说:“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奇怪的是,他的业绩月月年年稳守第一,就问你们这些离店门最近,“赢在了起跑线上”的员工们心里慌不慌。

    这只鹰画得最好的地方,是它的眼睛。俗话说,画人难画骨,画骨难画心,这鹰的眼睛特别犀利,尤其是在分辨客户的时候。

    吴凡知道,一个人画画,是画的他的内心,牛店长画的鹰,实际是他自己的自画像。

    这家平平无奇的门店,其交易量不但名列区域榜首,在这家连锁房产公司的全国排行榜上也是常年稳居前列的。

    刚入职的时候,吴凡像一个初学钓鱼的新手,成日盯着门口,不管来访者是大爷大妈还是来喝水的城管清洁工,他都热情接待,结果眼睛都盯酸了,脚也跑麻了,到现在大鱼一条没上钩,小鱼个个漏了网。

    上班全程高度在线,摸鱼不是可能摸鱼的。这条街不缺少“鱼”,缺少的是发现“大鱼”的眼睛。当一条“鱼”出现在门口时,他要在一两秒内作出判断,要不要下钩。有时候身穿老头衫,脚踩塑料鞋,汗衫领口垮得都快要露出咪咪的汉子,出乎意料能拍下一栋别墅,有时候打扮精致,挎着鳄鱼皮包的中年妇女,大概率却是“飞单”。

    中午时分,玻璃小橱窗前出现了两个身影。

    吴凡点外卖的手停了下来,但也没扔下手机,因为他观察到,店里多数同事已出去吃饭,只有一位被客户“无时差攻击”的同事,大概因为这段时间睡眠时间太少,现仰靠在椅子上,张着嘴打呼噜。

    剩下的,就是坐在店正中的牛店长,此刻,他不用回头也知道,这只“鹰”此刻眼睛里白多黑少,犀利的眼神穿过两条眼皮儿,正牢牢盯着店门口。

    玻璃上的房屋出售广告是A4纸打印的,以前他们还想弄得漂亮点,用胶印纸更能展现房间内部的细节,后来发现有时候广告上窗还没贴热乎,房子就被卖掉了。人们对房屋照片是否清晰、纸张是否高档根本没有时间关心,他们看且只看三个数字:面积、总价,每平价。

    其它关于地段,交通,学区,周边配套等,那都是钩上的“饵”。

    至于房屋朝向,阳光,楼层,电梯,物业……在价格面前,这些似乎都可以将就,尤其是在房价跳涨的时刻,这些根本就没来得及抛上桌面谈。

    应该是年轻人的脚,一双鞋是“平平无奇”的男式皮鞋,另一双,可就讲究了……

    吴凡慢慢放下手机。

    要沉住气,如果此刻冲出去,有可能惊吓到“鱼”。

    他把耳朵支楞起来,只要身后有一丝动静,他就抢在牛店长前面冲出去。

    在这广告与地面一尺来宽的橱窗缝里,每天来去匆匆成千上万的脚。

    90%以上是中午出来闲逛的周边写字楼白领。

    有擦得闪亮的皮鞋,嗒嗒作响;

    有灰扑扑的皮鞋,裂纹明显;

    有色彩斑斓的运动鞋,弹力十足;

    有细脚伶仃的高跟,莲步款款……

    突然,身后嘎吱一声,没等牛店长的屁股离开椅子,吴凡已经一个箭步冲到门口,旁边同事的座椅被带得骨碌碌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