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太子 » 第二十章 惊喜礼包

第二十章 惊喜礼包

    没过多久,王承恩便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相比之前在端本宫时的会面,如今他脸上的那种祥和感早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疏远感。

    朱慈自然这是为什么,虽然昨日的宫变,王承恩并没有在场。

    但是后续他还是知晓了这一切,对崇祯忠心耿耿的他自然会自己有这种疏远感。

    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朱慈开口道:“王公公免礼,之所以传召王公公前来,是想问问内帑还有多少银子?”

    在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利其实非常大,不仅掌管有各监司以及东厂、诏狱等刑讯机构,皇帝的内帑也基本上是由其负责,所以想知道想知道内帑的情况,自然是要问王承恩。

    “回殿下话,大概还有八万多两!”王承恩道。

    “八万两么...”朱慈叹了一口气,虽然已经预料到了这种结果,但此时听到这个数字还是大为失望。

    王承恩见朱慈叹气,稍稍犹豫了一下,他道:“去年年底各皇庄还有一些结银没有送来,若是太子殿下急用的话,也可以派人去催促一下,不过银两没有多少,加起来不超过两万两!”

    “皇庄?”朱慈一愣。

    “正是!”王承恩点了点头,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国库的银子一般来自于税收、漕运、各地进贡,内帑的银子则主要来自于皇庄和各番邦进贡,其中因为番邦进贡时,为了彰显大国风范时,陛下一般都会回礼,所以番邦进贡倒是可以忽略不计!”

    “原来如此...”朱慈点了点头,稍微想了想之后,他开口问道:“王公公,不知这皇庄有多大?一年上交多少银子给内帑”

    “这个嘛...”王承恩略微沉思一会,开口道:“北直隶八府皆有皇庄,加起来少说也有六多万顷,前两天风调雨顺的时候,一年能上交给内帑五六万两银子,这两年灾害不断,所以上交的便少了些,只有两万多。”

    听着王承恩说出的数据,朱慈脸色顿时一僵,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六多万顷地,按照古代换算比例下来,大概就是三百万亩地。(古代:1顷=50亩地,现代是100亩)

    三百亩地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差不多两个义乌市大小。

    两个义乌市,这么大的地盘,光景好的年份,一年才交给内帑五六万两银子,这说出去谁敢信?

    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些管理皇庄的人把钱的吞了。

    这简直就是把自己那便宜老爹崇祯当傻子啊!朱慈暗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口问道:“不知王公公,这些皇庄都是何人在打理?”

    “都是一些管事的太监!”王承恩道。

    “管事的太监么....”朱慈沉吟了一下,开口道:“能麻烦王公公帮我把这些管事的太监名单整理一份给我吗?往年的最好也带上,哦对,最好再附带上他们所居住的地方!”

    听到朱慈这奇怪的要求,王承恩不由得愣了一下,但还是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请殿下稍等,我这就去!”

    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朱慈深呼吸一口气,紧了紧拳头,眼神中不禁泛起了一抹激动之色。

    如今他正愁没地方找银子,万没想到竟然来个惊喜‘礼包’。

    只要能把那些皇庄管事太监的家给抄一抄,他相信随随便便都能凑个百来万出来。

    而一旦有了百来万银子,问题就基本上迎刃而解了。

    “抄...必须得抄...”朱慈咬了咬牙,但随即他便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该派谁去抄?

    如今他手上暂时能用的就两人:吴襄和贴身小太监冯吉。

    吴襄倒是满足条件,但却根本不可能让他去,因为让吴襄这厮去的话,很可能抄出来是一百万两,带回来上交的可能就只有二十万两了。

    而冯吉的话,倒是忠心,但问题是人太老实了,而且其手底下又没人。

    “这该怎么办呢?”朱慈不禁有点心急。

    就在这时,冯吉端着一些点心走了进来。

    “殿下,吃点东西吧!”冯吉道。

    “放那吧!”朱慈看了他一眼,然后道:“冯伴伴,这两日王公公应该会去坤宁宫伺候我父皇,所以这秉笔太监这位置就由你来坐了!”

    冯吉现在不过才十七八岁有余,在宫中的身份是贴身小太监,此时听到自己一步登天,从小太监直接升任成权势滔天的秉笔太监,他哪能不激动,当即便声音有些发颤道:“请殿下放心,小的一定不辜负殿下的期望,为殿下鞍前马后!排忧解难!”

    “排忧解难...这话倒是说得好,眼下本殿下确实有一件事想让你去办,可惜你却办不了!”朱慈叹了口气道。

    “殿下尽管吩咐,小的一定万死不辞!”冯吉语气无比真挚道。

    见状,朱慈倒是不想磨灭了他的积极性,当下便将抄家的事给他说了说。

    听完之后,冯吉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稍微思索了一下之后,他开口道:“殿下不妨从净军中挑一些人去做这事...”

    “禁军...还是算了吧,里面大多数都是功勋子弟,我信不过!”朱慈摇了摇头拒绝道。

    闻言,冯吉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之色,道:“殿下,是净身的净,不是禁卫的禁!”

    “嗯?净身的净...净军?”朱慈一愣。

    “对,民间喜欢管他们叫武太监,他们虽然和小的一样都是太监身,但从小习武,比一般的士卒要强上许多!殿下若信不过旁人的话,倒是可以从他们当中选一些人去办这事!”冯吉解释道。

    被冯吉这么一提醒,朱慈倒是瞬间想起来了,明朝的确有武太监这种说法。

    而且据说在魏忠贤时期,武太监曾一度在官场活跃,甚至比那些锦衣卫还要厉害。

    “行,带本殿下去看看他们吧!”朱慈点点头道。

    见朱慈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冯吉不禁脸色一喜,然后道:“请殿下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