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富王 » 第二十一章 发明不能学网文

第二十一章 发明不能学网文

    书上得来终是易,临到实干出问题。

    来到望云庄已经五天,周熠寄予厚望的钢铁大业进展缓慢!

    开玩笑嘛!福王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背景,背景大到天!就这,做事还这么难!让那些帝国有志青年情何以堪?

    首先,工匠大多是文盲,是有很强动手能力,但是见识少文化低,沟通交流太困难。

    写的东西他们大多都不懂,画个图还能凑合,问题是,周熠用毛笔画的图堪比八岁小儿印象画风作品。如果有铅笔、尺子、圆规、计算器之类的东西,学过机械制图的周熠大抵能画出几张拿得出手的工程图纸,无比想念旧时空2B铅笔!

    咋办,还要先去发明2B铅笔?铅笔的笔芯好像主要是石墨,问题就是这个主要是,除了石墨还有啥?鬼才知道?搞定笔芯之后怎么放到小木棒里?神仙都不知道!

    网文和影视片都是骗人的!穿越的帅哥美女一到新世界就能靠各种发明,赚得盆满钵满!在新社会混得风生水起,吃香喝辣。特别过分的是,穿越成功者还有相当比例的文科生、军人警察、艺术家,就是少有工科生。

    真相呢?我这工科生都束手无策,你踏马文科生还能上天?还能当大发明家?

    拿文科生发完牢骚后,周熠也只能花大量时间跟工匠们交流沟通。

    工匠可以多交流,铁矿石却严重制约。望云庄炼铁用的铁矿石品位低,估计35%的铁含量,且硫和磷的杂质偏多,势必影响钢材质量。

    这五天,在铁匠铺仔细看了炉里烧出来的铁,品质真心一般。虽然周熠坐拥闽福道第二大铁矿,但岷青县铁矿石委实差强人意,另外一个在联江县的小铁矿,品味更差。

    新高炉投入使用后,倒是也能生产出钢材,能用来制造枪炮。不过枪管炮管对钢材的要求高,谁也不愿意枪管炮管炸膛,火力越大对钢的要求越高。如果炼出来的钢还要经过千锤百打,则时间漫长,效率太低。

    没有哪个国家的军火商会如此耗费时间生产枪炮,旧时空在十六到十九世纪,枪炮的主要材料是铁,也有不少火炮是青铜制造。直到十九世纪中晚期炼钢技术成熟后,钢终于大规模用于造枪造炮。

    很多影视作品和书籍其实没有深入讲透大清失败的原因。大明末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有殖民中国的想法么?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只是被打败了,因为中国也有火器,只是差一些。大清末期,英国率先发难尝到甜头,八国联军才蜂拥而至。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于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炼钢技术大进步,火枪火炮的威力大增,对中国火器形成代差。而大清的钢铁技术依然原地踏步,火器也原地踏步,大清的屈辱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

    火器毫无疑问是中国首先发明,明末时就有很多火器的奇思妙想,无奈,炼钢的科技树被欧洲点燃了,同时还极大地促进机械的发展。

    周熠估计第一期的钢制造的枪炮,在大周依然无敌。但他要考虑西洲,铁矿石必须要拓展来源。这个时代工匠的局限性出现了,他们对全国的铁矿资源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大江以南,闽福道北边江南道的龙泉铁和岭南道的广铁质量好,有名!至于去哪儿弄好的铁矿石不知道。

    幸亏庄子里有举人,儒家读书人倒是了解,在古代,见多识广的多半是士绅和商人。

    老举人和小秀才跟着来了望云庄,他俩相当于周熠在军事上的参谋,王傅也是这么安排的。

    老举人,闽福道林德人,姓郑名文朋。安东都护府做过三年参赞,还算知兵,清楚大周帝国境内优质铁矿石产地。他告诉福王,大周最好的铁矿石,一在河东道,一在南赣道,闽福道没有。确实是重要的信息线索!

    河东道虽然铁非常多,但是远。南赣道近,据老举人回忆,铁矿位置就在铁海郡,挨着闽福道。

    小秀才,江南道宁城人,姓文名经远。估计连铁矿石长啥样都不知道,不过,对火器很痴迷,年轻男人的基操。

    他俩都有儒家出身的弊端,纸上谈兵。他俩醉心于推荐《武经总要》《火器全篇》等兵书上的火器,比如一窝蜂、七星箭、神火飞鸦、火龙出水、飞神火箭、猛火油柜等等,

    旧时空明朝末年,中国的知识份子也非常热衷火器,言必称火器,结果呢?还不是被李闯王和大清摁在地上摩擦!由文官去管武官,去带兵打战是明末和宋末衰亡的重要原因。明末文化上、经济上、科技上都有不少亮点,无奈上层建筑出了问题,垮台是必然!

    最迫切,最影响火炉建造的是烧陶瓷用的黏土。望云庄的工匠人力资源,有铁匠、木匠、泥瓦匠、金匠、石匠、竹匠、油漆匠等,就是没有陶瓷匠!没人懂烧瓷。

    好在,周游也跑来望云庄,美其名曰汇报福家家具铺装修的进展,并看看望云庄的家具作坊。自从周熠强军计划启动,福家家具就被抛到一边,周游确实拿着五千两银子入股,可福王没激情了,周游一天不知道干点啥,只好主动揽活,去装修新买的铺子。

    与其让他泡在纨绔天堂望云庄里挥霍青春,不如让他办点事,让他去福城找陶瓷匠,福城没有的话,他自己想办法,反正要领一个陶瓷匠过来。

    不到两日,真领回来一个老陶瓷匠,老陶瓷匠是从泉城来福城走亲戚的。身边服侍他的是他憨憨的徒弟。老爷子本来年龄大了,不想接活。但周游平淡地告诉他,让你去干活的是当今皇上的长子!老人半句话不敢吭,立马收拾东西,带着徒弟,跟周游过来。皇家的事,不是平民百姓敢拒绝,敢谈条件的!

    “老人家,本王想从泉城运一批烧瓷器用的黏土,然后在庄里烧制耐火砖,不知道老人家可否帮本王。”福王微笑着说道。

    “耐火砖.....小人不知如何烧制耐火砖,请殿下明示。”老陶瓷匠,姓陶名升。听到耐火砖后一惊,一辈子都没有听说这个词,不过能猜一二。

    “简单,就是耐高温的砖头。我打算用这些砖头建造一个三米高的大炉子,大炉子用来炼铁。”

    “小人年轻的时候倒是烧过砖头,只是这样做成本是否有点高,在附近找些黏土不行么?”陶升说出了心中的不解,给东家烧了一辈子的瓷器,在南屏郡小有名气,有些想不通大老远的运土,不是费钱么?又不是烧瓷器。

    “普通的砖承受不了炼铁的高温。”

    “殿下,小人明白了!只是有一点,泉城附近没有烧瓷用的黏土,好的黏土是在南屏郡。”陶升其实一直在南屏烧了三十年瓷器,前些年年纪大了,才被东家安排在泉城的瓷器店,协助店铺销售。所以,被福王误会他是在泉城烧瓷器。

    “什么?......”周熠脑袋嗡的一下,感觉大脑当机了!

    众人看到周熠愣住的样子,心中俱感叹,皇宫里长大,真是啥都不知道呀,全大周鼎鼎有名的五瓷之一的屏瓷出自南屏,跟泉城没有一毛钱关系。

    周熠则完全蒙圈,记忆里,旧时空,泉城是历史悠远的中华产瓷地,咋在新时空它就不生产瓷器了?大脑里似乎有一道闪电划过,周熠感觉发现了一个重大的新时空现象,感觉自己触碰到某些真相。

    新时空大致的地理形态跟旧时空很接近,但是,重要事情说三遍,新时空地下资源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旧时空,泉城附近的德化有烧制瓷器的优质黏土资源。新时空没有,这些黏土跑去了福城西北面的南屏;

    旧时空,河东道多的是煤,新时空多的不是煤,是铁;

    旧时空,大冶和马鞍山都有品味不错的铁矿。但是,周熠问过老举人和工匠,新时空这两处地方所在的地理位置没有铁矿,倒是老举人提到江城东南面的黑石郡有大量的煤矿。

    “平行世界不平行!”周熠内心腹诽!奇怪的新时空!自己失去矿产资源作弊的优势,这以后找矿就得费人费钱了!

    过了半响后,周熠回个神来,对老陶瓷匠平静说道:“老人家,黏土出自哪里没关系,黏土能不能烧出好瓷器也没关系,关键是黏土烧的砖要耐高温,温度越高越好。”

    “殿下,小人清楚了。不知这耐火砖是否可以南屏烧制好,再运过来?”陶升沉思片刻,询问道。

    周熠吸了一口气,暗叹要做成一件事,真不容易,细节就是多。权衡下,说道:“在南屏烧好再运过来,不过,也要运一些黏土过来。”

    接着,问了陶升一些火候、火焰的问题,经验丰富的师傅一般会通过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这才安排,由周游派人与陶升一起去南屏烧砖,再负责运输。现在事多人少,周游这个壮劳力得发挥作用。

    周熠从正厅出来,决定散散步,往湖边走一走。最近太累了,996的强度都没这么大。练武停了大半项目,每天仅抽点时间练刀劈和枪刺,深感分身乏术!

    在福城花别人的钱快活消费多么痛快,突然要开启划时代的事业,果然是创业的命!跑到新时空,哪怕福王有皇帝爸爸如此逆天的资源,想做成功一件事谈何容易!旧时空曾经三次创业都没有成功,这次会腰折么?

    要想在新时空搞发明,即便自己知道方向,也不是谈笑间就能发明的。这几天除了想过铅笔,也想到水泥,还想到蒸汽机。不反复试验十来年,搞不定。

    各位有志于穿越的兄弟姐妹,说句肺腑之言,发明不能学网文,一定要在穿越前打好基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