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苍元图 » 第十三章 持家有道

第十三章 持家有道

    天水巷十九号。

    易云裹上头巾,拎着一桶水正打扫院落的卫生,按照翎夕要求,每个角落都仔仔细细的擦拭干净。

    翎夕则与商行的人签订买卖契约,一路小声嘀咕着究竟是赚了还是赔了。

    商行以两千两的低价出售给她,要求却是一经出售,概不退换。

    翎夕生恐有诈,软磨硬泡下商行同意,三年后给予返购机会,三年期限内,如若要求退换,则需要支付一大笔违约金。

    翎夕不知究竟是赚了还是赔了,刚进门,看到偌大的宅院,布置典雅的各处建筑,又觉得心情大好。

    无论怎么说,以两千两的价格,购置了这么大的院子,怎么看也不吃亏。

    翎夕不禁为自己的精明感到骄傲。

    见易云耐心的擦拭地面,翎夕也上来帮忙,从阁楼到凉亭,甚至是门外的鎏金石柱也擦拭的锃亮,俨然一派大户人家的景象。

    清扫完毕已是第二日黄昏,二人在外面简单吃了些饭菜,易云就拎着大一包小一包的起居用品,陪同哼着小曲的翎夕归来。

    望着正门,翎夕突然蹙眉,凝神思索:“门口光秃秃的总觉得缺些什么,阿云,我们是不是也该取个名字。”

    易云放下两大包东西,喘了口气:“确实缺了块匾额,翎姐,就叫易人居如何?”

    “易人居?”

    翎夕歪着头想了片刻,说道:“易物换主,人居于何?这名字不好,不太喜庆。”

    “翎姐觉得叫什么合适?”

    翎夕拍了拍易云肩膀,笑道:“既然我们姐弟来京求学,得此贤居,不如就叫太贤居如何?”

    “都好,翎姐你定便是。”

    二人互望了一眼,皆生笑意,随即踏进宅院。

    易云住在南首的正室,翎夕则挑了间左近的闺房,一番粉饰下,多显温馨。

    女儿家的闺房嘛,都喜欢用粉红色来布置。

    次日清晨,翎夕做了早饭后便早早出门,请人定制匾额,易云则留在院内读书修行,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临时抱佛脚。

    书院每年的的考试都不尽相同,保守严密,既无法提前得知考题,也只能每科都多瞧两眼。

    按照往年惯例,考试应该会分为三项:文试,武试,辩试。

    易云对于武术修炼,以及修行都有经验,至于文试与辩试……真真有心无力。

    幼时,韩羽也曾教导读书写字,却也真的就教导读书写字,能识文断字即可,再深究,怕是韩羽也不曾学过,哪儿还能教导他人。

    他仔细翻阅着手中的《神说》感觉其中所述字句晦涩难懂,不禁揉了揉眉心。

    心情不畅,易云习惯性从怀里摸出一块糖塞进嘴里,口舌沾甜,随着糖分的摄入,他安定心神,细细品读。

    《神说》所述乃是创世之文,教导世人向善,虔诚信仰通天神尊,通达人生。

    其中所讲述的观念与世道相符,却顺序有错,譬如讲述家庭关系,神说教导世人先处理好夫妻关系,既:夫妻和睦,方善待父母,夫妻和睦,方育子有成。

    又譬如忠义之道,书中有文,世人先信奉神明,再忠于国家,心存善念,再报销祖国。

    易云只觉其中有些道理,却总感觉奇怪。

    信奉神尊的就都善良么?

    时至晌午,翎夕抱着一块匾额归来,向院内喊道:“阿云,快来帮忙!”

    易云放下书,快步走至门前,只见翎夕正左右比划手中包裹红布的匾额,频频抬头去看门楣。

    她修为深厚,抱着匾额奔跑了半座城,气也不喘,额头更是没有汗,不禁让易云怀疑是不是天生神力。

    八百石的弧光长弓都能轻易拉满,可见翎夕的实力。

    “阿云,快来,帮我把匾额挂上去。”

    易云有些迟疑:“可是要找梯子?”

    翎夕笑了笑:“不用,你在下面瞧着我挂的正不正就行。”

    她说罢便玉足轻点,整个人纵跃飞起,直顶屋檐的高度,灵力一转,在空中滞留。

    “阿云,你看摆的正否?”

    “翎姐,再向左偏半寸。”

    “是这里么?”

    “对!”

    “啊呦!”

    滞空极耗费灵力,翎夕一个不慎,险些摔下来,好在她单手扒住横梁,将匾额挂了上去。

    翩然落地,衣带飞舞,翎夕如从天而降的仙子,美轮美奂。

    “翎姐,你没事吧?”

    “无碍,只是灵力消耗过度,滞空术失效罢了。”

    易云一皱眉,疑道:“滞空术?”

    “阿云你竟不知道?”

    易云茫然的摇了摇头,他独自修行,只知使用灵力杀伐,却从未听说过什么滞空术。

    翎夕面露奇色,解释道:“滞空术如同武术中的轻功一样,不过使用的乃是灵力,可使人短暂停留在空中,只是耗费巨大,以我的修为也不过能滞空短短两三息时间。”

    “竟有这等灵术,翎姐可要教我。”易云一时来了兴趣。

    “阿云,你丹田有碍,体内灵力稀少,只怕一息时间都无法滞空,待修为高深些再学罢,即可长久滞空,甚至达到飞行之能。”

    “竟有这般神奇?”

    “那是自然,待你我进入国道院后,还有更多的灵术学习。”

    易云点了点头,对于进入国道院更是势在必得。

    “阿云,揭匾!”

    易云顺着垂下的红绳一扯,匾额上的红布尽褪,露出“易人居”三个烫金大字。

    “翎姐,不是叫太贤居么?”

    “做匾的店家说太贤居笔画多,要多缴银子,我寻思着易人居也好听,便要了这块匾。”

    易云微微一笑,似乎幻想到翎夕与人讨价还价的场面,顿觉可爱。

    其实,事情并非翎夕说的那般简单,而是因为刚巧有一块“易太居”的匾额无人认领,翎夕低价买了来,去掉两笔,又节省了一大笔银子。

    京都生活不易,学院开学也需要不少银两,每一笔花销都要精打细算,这就是翎夕的性格。

    易云此刻才明白,临行前韩羽说翎夕贤惠持家是怎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