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理宗 » 酷暑炎天吹空调,三伏天里吃雪糕。

酷暑炎天吹空调,三伏天里吃雪糕。

    宝庆二年六月初八,北伐将士出征的这天,赵信刚好在试验空调制冷。这个空调就是赵信制造的第一个制冷设备,全部由铜结构做成,外面刷了几层生漆。这个空调由两组制冷设备构成,每组一个活塞式压缩机,然后以铜管绕一个大圈用来完成热量交换。

    这是一个无动力空调,需要制冷的时候只需两个人坐在跷跷板上玩一会跷跷板就可以制冷了,完全的纯天然无污染,全靠人力驱动。这个东西最复杂的就是那个空气压缩机了,用纯铜纯手工打造,直径四寸,上边通过活塞杆连接跷跷板,一边连接换热管,下面连接压缩室。

    压缩室是关键中的关键,全程最主要的换热活动就在这里完成。压缩室上面连接活塞式压缩机,下面连接换热管道。两面的连接处各有一个限制阀,上面的阀门防止逆流,被叫做倒流阀。下面的阀门渐缓放弃,被叫做限流阀。压缩机的制造时间,占整个制冷设备制造时间的九成,是整个制冷设备的心脏。

    有空调就需要有密封隔温的房子来发挥它的作用,于是赵信在宫里另建了一个小房子用于夏天避暑,毕竟已经是酷暑炎天的时候了。整个房子从施工到建成只用了五天,赵信管这里叫雪宫。

    雪宫建在复古殿的南面,规模只有正殿的一半大小。房子建设的时候是先将没充气的空调安置好,然后就着空调开建的。房间整体用青砖垒砌而成,庑殿顶,上覆青瓦,前后左右都有安装两层的钢化玻璃玻璃作窗户。

    六月十五日,赵信率先体验了一下空调房,在太监宫女们欢声笑语中,屋里温度渐渐凉了下来。直到后来因为太监宫女们玩的太开心,屋里面都开始结霜了。于是赵信找人专门看守跷跷板,让他们不要随意去玩,不然这就不是空调房了,而是成了一个冷库。

    赵信突然想到,这温度可以降到这么低,像冷库一样,那我为什么不稍微改造一下造一个冰箱雪柜呢!说不定还是一个发财的门路。虽然自己现在的身份不适合去做生意,但是我完全可以让别人去做嘛!有钱大家赚。

    于是赵信将制冷设备缩小了一大半,然后用石膏做了保温层,用一套缩小版的制冷设备,将跷跷板改成手压柄制成了冰箱雪柜。赵信是一个热衷养生的人,他是不吃冷饮的,因此冰箱雪柜也就是保存东西用用而已。

    好东西就是用来分享的,赵信每天和刘青云、杨妙真住在雪宫,准备也给杨太后、谢道清、贾玉环、魏王府俞氏夫人和赵信的生母慈宪夫人都送了一套空调过去,让她们也都享受一下这酷暑里的清凉。

    但是空调生产真的很慢,一个上好的铜匠要十天才能做一套空调的压缩机,手艺差了直接做不成,会漏气。赵信找了十来个铜匠一个月也才三十几套空调的产量,这个需要商业化,可能今年有点来不及,但是明年可以继续。

    随后,赵信又给鸿宾楼装上了几套空调,这一下那些有钱的富商、官老爷体验过这个东西后都念念不忘,想要自己也来一个,但是那价格就劝退大部分人了。赵信给空调的定价是五两黄金,少一文钱都不卖,独家专供就是这样。

    既然要商用,赵信就不得不算一下成本和利润。每套空调用铜六十斤,就是十贯钱,铜匠的工钱和炭火钱又要十贯,漆工的工钱和生漆两贯,生产制冷剂的钱三贯,其他人工钱两贯,合计就是二十七贯。五两黄金合两百贯,交税去掉一半,还剩利润七十三贯,五五分成得三十六贯半。

    七月初八给鸿宾楼装了空调,七月初十就有人要买空调,五套空调销售一空。平均每天大概能产一台空调,一年最多也就三百多套。况且由于沼气不是随时都有的,所以一年还没有那么多。

    在工匠们制造空调的时候赵信也没有闲着,让人在山顶大屋里建了一间冷库。有了冷库才能将一些生产过程需要低温的东西,而且有些东西需要低温保存,有了冷库才能更好的保存。

    这个冷库赵信第一次用了板筑石膏的方法来建造,主体全部为人造石膏浇筑,本来内部想用釉料烧制保护层,可是又担心把石膏烧坏了,最后只能让漆匠用生漆做了一层防水。本来想不留窗户的,但是在这个没有电灯照明的时代明显不太现实,于是赵信还是留了两个小玻璃窗,得以让里面不会那么黑。

    赵信很想造一个电灯出来,但是没有钨丝很难造出来。赵信又不想做太多实验来测试材料,所以就放弃了,等什么时候发现钨矿了再来制造电灯吧。虽然电灯需要技术积累,但是赵信可以从其他可预见的方面着手。比如可以先研究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光源,直接跳过碘钨灯的环节。看着冷库的建设,赵信又想到了制造半导体材料,首先想到的就是硅半导体。

    硅半导体的原料硅、磷、硼都容易搞到,地球上那么多的二氧化硅是不愁硅的来源的,赵信每天都不知道要用多少二氧化硅。磷这个东西赵信也找到了矿石,在海州就有磷灰石,况且就算没有赵信也能从自然界慢慢富集提取。硼这个东西就更简单了,赵信学中医的时候就知道了一味中药蓬砂的主要成分就是硼?制造硅半导体最难的是可控高温设备这类的技术积累,还有就是硅工业中必不可少的氟气资源赵信还没找到。

    这一个小小的冷库就引出这么多东西出来,钨丝灯需要钨资源,半导体光源需要氟资源,防水需要研究,仿瓷涂料看来得提上日程,这些都是需要慢慢积累的东西。赵信盼望着北伐大军早日平定河南,他准备迁都到河南去再大肆发展建设,在这里待不了太久所以不想建设的太多,尤其是这里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啊。

    为了尽快将长城以内的地方平定,赵信决定开设军事训练班,本来是想开一个像黄埔军校那样的军官学校,但是目前没有可用的人才挑大梁,所以赵信选择了开一个军事小学。军事小学就是给人进行军训的,军训包括赵信所熟悉的现代军事训练和军事技能,队伍训练赵信已经训练了不少人出来。现在就差军事技能训练了,这个事找几个殿前司的军官就可以随便搞定了。

    经询问,户部主事汇报说目前宋国有户口一千多万,人口总数八千多万。按照这个数计算,全国应该有三百多万十六到十八岁的少年,除去一半女性,应该还有一百六十多万适宜年龄的男童可以进行训练。这一百六十多万的人分布在全国一千多个县,平均每个县大约有一千五百人。

    想到这里赵信笑了,笑的非常得意。心里想着这个数字再乘以五倍就是宋国能动员的人数,也就是八百万人。想着嘴里低声呢喃道:“这么多人,如果动员起来,铁木真,你就说你抖不抖吧!”赵信洋洋得意的想着,随即盘算起训练计划来。

    一千多个县,就按一千二百个县来算。每个县派一个人就是一千二百人,一个人可以训练二十个,这样就可以速成。平均两个旬日可以训练一批,赵信要在禁军里面挑选这些人。第一批训练二十人,第二批就是四百人。这样速度慢了,赵信决定第一批先训练六十人,选精干一点的人。第二批就是一千二百人,然后分派各地进行训练。这样四个周期,也就是八十天,加上赶路和动员时间算,五个月完成全国十六到十八岁少年的初级军事训练。

    七月初九,赵信在军营中开始了选拔竞赛。在禁军中选拔出六十个军官,作为第一批次训练目标。经过一天的选拔,六十个军官全部选定,赵信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训练,凡是达标的有赏,不达标的处罚,不听军令的倒是没一个敢的,因为陪他们训练的是这个国家权力最高的那个人,可以随时把他们给咔嚓了,就一个理由就行,欺君!

    八月初六,经过二十多天的训练后,经过修整的军官们开始了第二批的训练。赵信改变了原计划,让每个军官训练三十名士兵。为期二十天的第二批训练开始了。为了完成训练尽量不扰民,赵信将宫城西侧的山谷圈占。谷中有一个村子,叫方家峪。赵信将方家峪村民全部迁出,给予村民占用土地的费用,和破坏作物的赔偿金。第二批的训练就在这里进行,在这里立了个牌子,上面写着“西苑军事学院”六个大字。

    八月初八,赵信又来到龙门山,这次一来他就去了山顶大屋。赵信准备再实验一下制造叠氮化铅起爆药,于是先让人把冷库的温度先降下来。同时赵信准备制氨气,用卤砂加热,气体通入生石灰粉末。将取得气体再通入水中加氯气,将混合溶液加生石灰至干燥,产生的气体再循环利用。将盛有石灰和油状液体混合物的器皿置于开水里加热,蒸馏出油状液体备用。

    待冷库结冰后,首先还是热分解火硝,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冰水。然后将刚取得的油状液体和通入氮氧化物的冰水混合,再加入准备好的氧化铅搅拌充分反应后进行减压蒸馏干燥,制备出一种白色的粉末。赵信拿着这些白色粉末到室外空旷处,取出一捏放在铁砧上用锤子敲击,爆炸威力还不错。

    实验结束后赵信又回到大屋,看着越来越多的氯化钙心中有一点怨念。每次都要用卤砂这个东西制氨气,每次都要用火硝制硝酸,长此以往是不行的。赵信决定马上开展合成氨工业,于是赵信一路走下山来开始策划,先搞一个小型实验设备。但是由于天色已晚,只能明日再说。

    赵信现在每日早上都要到垂拱殿听政,六部卿每日到垂拱殿议政他都要到场商议,讨论对策,最终拍板。还要和那些拟订法条的学者官员讨论法条,所以不是每天都有空出去。很多时候都是先在宫中算好,脑子里有东西需要验证,或者设计方案已经差不多了,准备生产实物的时候才会到龙门山去。所以,八月初九赵信就待在宫里计算画了一天的装备设计图。

    这天赵信正在御书房设计草图,酉时许,突然感觉丹田之中一股热流躁动不安。赵信立时觉得心中一阵烦躁,脑子一片混乱,一片空白。赵信回到雪宫,看到床上两个大肚婆,摇摇头又走了出来。心念一转,不是还有两个妃嫔么!正好这大半年也没见她们了,刚好去看看她们过的怎么样。

    赵信一路疾行来到后宫,进了后宫们放慢了脚步。赵信让所有的侍从都在宫门外等候,一个人进入了后宫。赵信先寻着贾玉环的住所找了过去,不多时便来到了她的住所。赵信像做贼一样悄悄的走了过去,见到太监宫女给他们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一众太监宫女当然不敢做声。

    贾玉环最近刚过了十六岁生日,正是少女思春的年纪,一个人坐在回廊里缓缓的摇着团扇,正在那愣神不知在想什么。上身裹着素白色的低胸露脐抹胸衣,下穿一条淡粉色薄纱裙,肩上披着淡赭黄色披帛,一手托腮一手摇扇,赵信悄悄走到她身旁竟然没有丝毫察觉。

    只见其人:樱桃小口瓜子脸,峨眉微蹙笑嫣然。葱葱玉手扶颊面,朱唇轻抿望玉盘。鼻梁坚挺头微扇,青丝一缕垂耳边。站起挺胸伸伸手,恰似仙子出广寒。赵信见状腹中火起,一把将其揽入怀中,抱起来向屋内走去。

    却说这贾玉环为何不在屋内吹空调却来这外面摇团扇?原来也是心中烦闷思佳偶,烈火熊熊肆意燃。见来人是赵信,贾玉环深出了一口气,贾玉环被赵信一把抱起,呼吸逐渐沉重,双手顺势缠绕在赵信的脖子上,小声撒娇道:“陛下……”

    赵信将贾玉环抱进屋内,顿时干柴烈火熊熊燃,玉人佳偶笑嫣然。靡靡之音悄然起,佳人娇笑声连连。枯草火灭,暴雨忽止。贾玉环起身对赵信说道:“妾身谢皇上!”赵信将她香肩揽入怀中,经过一个时辰的剧烈运动,觉得有点虚。所谓: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次日巳时,赵信听完议政又来到龙门山,每次赵信到龙门山都让大部队在外面等着,就只带留不住一个人进去。今天的主题是制造合成氨的实验设备,所以赵信直接到了钢铁厂,因为大部分东西要在这里生产。

    实验设备也不复杂,采取的循环式高压催化合成技术。主要部件是一个压力罐,里面加入氧化铁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可是费了一点功夫,将氧化铁经过高温煅烧成黑色,然后加入疏松的多孔陶瓷,再将陶瓷放进压力罐。制造铁管和压力罐刚好可以实验焊机,不过问题应该不大。

    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压缩机,整套设备最少要用四个压缩机。其中有两个进气口的压缩机是重中之重,赵信准备采用四级增压。按目前的技术,赵信只能想着将四台风扇同时固定在管道里,这是最大的一个挑战,他可没有同轴异向的技术。

    因为要尽可能将电机做的更小,赵信采用了直流电机,准备用电池带动。经过二十天的奋战,最终才把四段装着风扇的短管集成到一起,最终将设备组装完成都已经是九月份了。

    实验设备都完成了赵信才发现最大的问题,没有氮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确实十分丰富,但是氢气如果遇到含有危险杂质的气体是会发生爆炸的,赵信不会冒这个风险。但是纯净的氮气很难制备,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通过化学方法制氮气要先将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干净,最主要的办法就是靠烧炭。但是烧炭除氧就可能形成煤气,煤气和氢气高压下会形成甲醇等,这样就需要再将气体中的煤气除去再进行合成,那么就需要另一套设备。

    赵信记得合成氨需要什么催化剂,却不记得合成甲醇用什么催化剂,这个只能慢慢摸索出来。因此,赵信不得不另外在做一套跟合成氨设备一样的设备用来实验煤气和氢气到底能合成什么东西出来。

    这样就需要在做一套带冷凝设备的合成分馏装备,看来一时半会儿这个合成氨工业还开展不起来。赵信要先研究制取氮气的设备和方法。分馏设备就要靠制冷设备制取更低的温度,这个问题不大,制冷设备是一样的,只需要换不同的制冷剂进行多重制冷就可以实现。

    技术发展只能一步一步来,赵信觉得自己有点急功近利了,搞科研绝对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行的。赵信计划开一个专门做研究的学院,但是不是现在,必须在自己能完全控制的地方,才能培养科技人才,不然技术泄露就会让自己丧失装备优势。

    既然制取氮气技术目前还不成熟,那就先研究另一个制取氨气的技术吧,虽然说这个技术有点很浪费能源,但是蒙古人打下来自己打不过就麻烦了,毕竟按赵信的记忆,大宋就只有大约五十年的国运了。

    赵信想到的另一个制取氨气的技术就是镁氮化法,用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形成氮化镁,然后将氮化镁水解就能形成氨气和氧化镁。但是金属镁的制法也很麻烦,据说要用硅化铁高温还原,这个技术虽然麻烦耗能,但确实赵信知道的最靠谱的方法。

    赵信回到了雪宫,见到刘青云二女正在吃被放在冰箱雪柜里,被冻的邦硬的鄯善瓜,看她们啃的咯吱咯吱的样子忍不住有点想笑。赵信让御膳房的人过来把冻硬的鄯善瓜肉砸成泥,用细瓷碗装好送过来。二女吃了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赵信问道:“陛下,这是什么?怎么这么好吃?”

    赵信不紧不慢的回答道:“这东西叫雪糕,你们吃的这个就是鄯善瓜做的雪糕,怎么样?好吃吧?”二女连连点头:“嗯,好吃!”赵信继续说道:“这东西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伤身。少吃点凉的对身体好!”正是:酷暑炎天末贪凉,冰镇冷饮最伤阳。雪糕冰凉虽解暑,不知暗里身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