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话资治通鉴 » 武臣自立门户

武臣自立门户

    直指咸阳的周文败了,另一路向北的部队,由武臣率领从白马津渡过黄河,每到一处都是先搞舆论战,收拢了一帮当地的乡绅豪杰。等到集结部队准备开战的时候,兵力已经由出发时的三千人增加到数万人。

    有了实力的支撑,武臣也不甘人后,自封为武信君,一鼓作气攻下了赵地十余座城市。

    好吃的都进口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武臣当然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果断转战东北,向范阳进攻。这个时候,范阳人蒯徹的出现,一下子改变了战场上胶着的状态。

    蒯徹告诉武臣:靠这种打打杀杀去攻城略地,其实是一种很笨的做法,只要按我说的做,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还有此等好事,武臣当然要听听。

    蒯徹说:现在范阳的领导徐公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其实早就想投降了。就是因为您在攻打前面十几座城市的时候,只要是秦国任命的官员一律斩杀,所以大家宁可死守,也不愿缴械。如果您让徐公继续做他的领导,然后穿着华服驾着豪车到周边的城市去嘚瑟一圈,大家只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肯定都会望风而降。

    武臣大叫一声好。举办了一个盛大的仪式,迎接了投降的徐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果如蒯徹所言,燕赵大地迅速掀起了一股学习徐公好榜样的热潮。武臣不费一兵一卒再下三十余座城市。

    应该说,一直到这个时候,武臣的扩张都属于张楚的版图。可惜,由于张楚王陈胜缺少当领导的脑子,在接二连三的错误决策中把张楚国搞得四分五裂了。

    陈胜的最大失误就是过于自以为是,不听从张耳、陈余的意见也就罢了,还把这两个想法太多的智囊拱手送给了别人,结果相当于给别人做了身嫁妆。

    陈胜的另一大失误就是没有容人之量,诛杀了葛婴。应该说葛婴一路向东,攻占桎、酂、苦、柘、谯等县,也算是为张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被陈胜给诛杀了。原因就是他攻打到东城的时候,扶植了一个叫襄强(鲁庄公的后代)的人当楚王,后来听说陈胜已经称王了,赶紧又把襄强给杀掉了。然而,陈胜并没有原谅他的擅作主张。

    所以,当周文被章邯击败的消息传到武臣这里时,张耳和陈余就劝说武臣自立门户。事实就摆在那里,陈胜连葛婴都杀,还有谁不能杀?

    武臣索性就听取了张耳和陈余的建议,自立为赵王,以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生米煮成熟饭后,直接给陈胜上了份报告。

    试想,葛婴还是在不知陈胜称王的情况下,立了个别人当王,结果都被诛杀了。武臣这种做法无异在找死。接到报告后,陈胜不出任何意外发飙了,当场就要拿刀子去砍死武臣的老婆孩子,然后再发兵攻打武臣。

    眼见怒火就要转变为战火,上国柱房君赶紧过来灭火,他劝说陈胜:秦国还未灭掉,这个时候杀掉武臣的家人,岂不是又多了个敌人。还不如借坡下驴,借助武臣的手去攻打秦国。

    陈胜这次学乖了,听从了房君的建议。按照王族的待遇把武臣的老婆小孩送了过去,还给张耳的儿子张敖封了个成都君。然后,礼节性的给武臣回了封贺信,恭喜他荣登王位升官发财,希望他西击秦军旗开得胜。

    接到贺信后,张耳、陈余又劝说武臣:您称赵王,并非张楚的本意。这贺信不但是虚情假意,还是个阴谋诡计。秦国一旦灭亡了,张楚下一个对付的肯定是我们赵国。所以,我们不要急着跟秦国开撕,而是先把自己做大做强。这样,就算张楚战胜了秦国,也不敢拿我们怎么样;如果干不过秦国,还要依靠我们援手;如果他们斗个两败俱伤,我们还可趁机称霸天下。

    武臣再次听取了张耳和陈余的建议,继续攻城略地扩大版图,安排韩广攻打燕地,李良攻打常山,张魇攻打上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