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跑跑小王爷 » 第4章回府

第4章回府

    经雪姑姑指点,远远的看见一条长长的围墙连接改造成壁直的低丘陵山体,另一头沿着河道一直延伸到一个小码头。雪姑姑说码头围墙是一整圈的,码头另一边也有围墙。围墙加上改造的壁直险要的山体把六千多丈的王府所属大部分土地都围在了其中。虽然很大,但李铭也很怀疑这些土地能养活鄂王府这么多人嘛。原来鄂王府在惠州城,广州城莞县都有些布庄生意。这才勉强维持了王府的体面。我问道:“那朝庭给钱给鄂王府吗?”雪姑姑瘪嘴说到:“圣人早忘记咱们鄂王府了,也就宗正寺还记着王妃和小王爷的名字而已,这些年全靠小姐一人撑起王府,所以小王爷你要快快长大,早日撑起王府的大梁才是。”李铭坚定的点头答应下来。这时船队离码头已然不远。码头上乌泱泱一大片人影,没有一千也有七八百,沿着码头两边看热闹。呵好大阵仗啊!这也是鄂王府得人心的表现。雪姑姑开始一一介绍起码头上迎接的主要人员。除了之前说起过的人,李铭还看见两名太监。一个老太监叫陈康,是王府老人,以前是跟着鄂王的,现在跟着王妃。另一个小太监叫陈安,是陈康义子,是小王爷的跟班。一声沉闷的咚响大船靠岸了。夏雨秋叶扶着鄂王妃先下船,李铭和雪姑姑在后。管家李晨忙领着人来接驾。一些毫无营养的问候后留守的春风代替夏雨扶着鄂王妃向玛头上走去。陈安窜到李铭身前扑通一声跪下大喊:“小王爷,你可算回来了,都担心死小的了,都怪小的没有看住小王爷,就不该让小王跟那群野小子出去胡闹,现在小王爷平安归来小的也好高兴。”李铭说:“起来吧,此事哪里该怪你,只怪我自己贪玩。”李铭稍稍绕过他跟上鄂王妃。陈安赶紧起身,边跟着边告罪几句。见李铭不答理他,也就闭嘴了。这时李铭听到有小孩喊:“小王爷,小王爷,你没事吧?”李铭顺着声音看去,看到一大群小孩在码头边边。陈安说:“小王爷别理那群野小孩,都是他们带着小王爷胡闹才让小王爷遇险的。”李铭大声向小孩们回答到:“大家别担心,我没事。”其中一个小屁孩冲出人群正要过来,忽的伸出一只大手把他拿回去。走上码头台阶后,就进入了围墙里,再走了一段路,又上了十多步台阶,已然绕到了之前河边围墙后的丘陵后面。一座大大的王府呈现在眼前,一眼看去,不知道有几进几重院?右边丘陵也有一条山道。李铭突然冲到山道上爬到高处,看见一大片坪地。农田屋舍星罗棋布,颇有一点小时候农村的模样。小王爷的突然举动引来一片惊呼。王妃气急大喊:“逆子,你干什么,真是气煞我也。”李铭赶紧说:“母妃莫急,我就是看看环境,这就下来,这就下来。”王妃不懂什么环境,但见李铭看了看,马上就下来了也就没再气急。说了句:“好生跟着为娘,不许再胡闹了。”李铭老老实实点头应是。王府大门前还是有几大百平地的从码头列府前都铺好青石板,外围围墙也是砖墙。可见母妃这十来年也是用心经营王府的。府前左右各一只大石狮子。朱漆大门上也贴着秦叔宝和尉迟恭两座门神。一些穿着布衣的待女仆人侍卫在府门前迎接王妃和小王爷。进入大门经过大前院子来到大堂。王妃对出来搜寻李铭的人都进行了奖励。至余没能进入府中的父老乡亲,王妃也吩咐管家李晨对他们进行奖励。王妃一路担心劳顿,交待一番后就回房休息去了。李铭还想四处逛逛熟悉一下环境。陈安却叫李铭也回屋好好休息。李铭心想也不急于一时,就在陈安带领下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院子。已有两个布衣丫鬟守在陈安的屋前见李铭回来请安后川李铭沐浴更衣。李铭问:“你们是专门伺候我的吗?怎么跟寒霜寒露不一样啊?”原来穿布衣的丫鬟都是三等粗使丫鬟。而四大丫鬟及手下十二小丫鬟是一等二等丫鬟。最大区别就是一二等丫鬟都是王妃近待穿丝稠宫装的高级人员,几乎不用干杂活的。其余都是三等丫鬟就是干轻巧些的杂活的。重活累活有男仆做。李铭问得这两个丫鬟叫小玲小月,负责小王爷起居,都不是二等丫鬟。主要原因是一等丫鬟都是母妃以前的贴身侍女。二等丫鬟有的是王府老人的子女,比如寒冰就是待卫队长陈金的女儿,原名陈冰。有的是买来的流落岭南中原女孩。小玲小月虽然也是汉家女子,却是世代居住在岭南作本地人。陈安说本地也全是汉家。广州以东只有极少数土越人依附各种富贵汉家或大山里的山贼。而广州以西才有些许土越富贵人家。李铭好奇这大唐盛世也有山贼?原来这所谓山贼也就是编外的山民。由于正处盛世,大家日子都过得去。从来没出玩过山民扮成强盗土匪下山抢劫的事,至少陈安是不知道曾有过的。那些山民也结寨自保,朝庭也是默许的。小玲小月规规矩矩的伺候李铭沐浴更衣后就退下了。李铭也去睡了个回笼觉。中午和王妃一起吃过午饭后,李铭就带着陈安在釜中闲逛起来。亭台楼阁湖泊花园真真的有点像电视剧里面的宫中模样。但李铭也明白了其实自己就是和地主老财一个等级而已。这时李铭和陈安走到演武场上。有几人正在那里呼哈呵呵,原来是穿着便衣的陈金杨木等5个侍卫队长穿着便不带着十几个人在这里练武。众人给小王爷见礼后又继续练起来,因为有小王爷在变得更加卖力声音也变得更大了。虽然5人都是侍卫队长,但陈金资格最老。毕竟是母妃的侍卫队长。这些四位队长都是王府出来的老人。对王妃和小王爷可谓是忠心耿耿,是值得信任的人。而且陈金和杨木都从过军。于是李铭问到:“王府的是卫队,也算是军队吧?那么平时操练吗?”陈金回答到:“带甲侍卫都是当年王府里面出来的人,平时每月都会操练一两次,至于其他的侍卫大多是本地的百姓,平时在王府里面当职,农忙的时候回去干活,一年当中也难得操练一两次。”看来这支王府兵马也真真是样子贷,希望安史之乱不会影响到岭南吧。李铭当然知道叛军是打不到南方的,只是南方势力错踪复杂,别到时候产生内乱才好。李铭看这群人练武也练得有模有样,忍不住多问一句:“几位队长以为如果有一支个个都像各位这样勇武的军队那么比安禄山的幽州兵如何?”几人大惊,陈金急说:“小王爷切不可乱说,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去了怕是会给王府惹来大祸。”李铭也觉问得有些唐突。李铭说:“我只是觉得各位都是勇武之士才好奇问一下,各位都是王府老人,能随我们母子南下岭南,足见各位忠肝义胆,我是放心的,几位队长说说自己的看法吧。”陈金说:“即然小王爷有此一问,那我就说说,这幽州兵是天下精锐,又多有骑兵,且长年拿契丹人奚人等磨刀,战力非凡,即使我们能训练出一支强军也怕是不敌幽州军的。”杨木也说到:“幸好这样的强军是我大唐的军队,让四方蛮夷都畏服我天朝威仪。”鲁土说到:“这些节度使个个都兵权甚娇横跋扈,真希望圣上能治治他们。”郑水张火也纷纷说是,对节度使颇有微词。陈金沉声说:“好了,大家都不要乱说,毕竟都是大唐的军队,还能翻了天不成?圣天子在朝,量他们也没这个胆。”几人都不说话了。李铭说到:“咱们不说这个了,几位队长知不知道王莽篡汉距今有多少年了?”几位队长开始各自算起来。陈金却问到:“小王爷为何有此一问,莫如对诸节度使不放心?”李铭说到:“非也,我得知极西的国家以公元纪年,知道王莽篡汉是公元8年,不知如今是公元多少年而已。”杨木首先算出来说到:“小王爷说的是景教吧,按他们的纪年算来如今是公元752年了。”李铭心里咯噔一下。李铭只是不精通历史,大概还是知道的。安禄山755年就造反了。大唐盛世只有短短3年了。哎,我可不是什么救世主,没文化没技术更没系统。安心在岭南当个闲散小王爷吧!只是这王府兵力还是得加强,怕就怕岭南乱起来。李铭看见了一些信息清朝岭南各民系械斗都是几万十几万的。看着心事重重的小王爷离去。几位侍卫统领似有所感又似无感。转而继续和大家练起我来。只是好像更大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