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跑跑小王爷 » 第17章 李氏枪

第17章 李氏枪

    乘着鄂军提起了血勇之气。李铭在王府后面的一片空地上建起一排排兵营。这片空地也在围墙里面,也有后门通向外面。外面就是封地里的村子了。非常方便。为了赶工期又保证质量。兵营下段采用砖墙设计。一米多以上则改为木框竹泥巴墙。地面应李铭的要求铺设了青石板。农村也不乏石匠,叮叮当当几天就完事儿。这座兵营按照1000人设计。小王爷和鄂王妃商量提前准备了充足的床铺被单洗漱等生活用品,就像拎包八住的那种。薄毯比棉被好折多了。李铭要求进入军营的新军全部军事化管理。一切准备妥当就要扩军了。扩军之前把王府老牌的侍卫定名为了王府亲卫军以示以后与各军区别。扩军首先考虑的便是兵源问题。南方一直比较富足安定人口也不像中原那么多。所以补充兵源比转麻烦。母子两人一起商量,一个办法是山区或岭南西部购买年青男子。另一个办法是李铭以前说过的去福建招收年青男子。李铭给出的理由是福建人几乎都是中原人后裔文明亲近可信可靠,加上福建山多贫民多容易招人。而岭南中原人后裔多居于平原相对富是些。而山民土民则难以训化。母子两人商议的结果是以福建招人为主。不过岭南也要买人。因为鄂王府可以通过布庄联系到广州惠州的人口贩子。不过李铭要求不招纯粹的土人。至少要有汉人血统的才行。说好后鄂王妃本打算派李晨去福建招人。李铭却想亲自去。才得知依唐律自己这个小王爷不能离开岭南道。于是只能耐下心来加入鄂军的训练中。李铭对鄂军士兵说:“咋们必须勤练本领,不能永远当个大头兵,等王府招到兵源后就封你等为十夫长百夫长。”于是曾今的小伙伴们为了不比将来的新兵比下去掉面子,都拼命的练习本领。50面盾齐落地震天响,100支红樱枪接连刺出惊鬼神。一支强军正形成。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宗皇帝的故事也讲完。李铭望着宽阔的东江问自己,自己要干什么呢?做这一切难道也要走上造反的道路吗?不继续走下去又怎能保护母妃保护自己,还有鄂王府,还有那么多漂亮可爱的小姐姐。这一天陈进秦吉一起来进见小王爷,告诉小王爷铁匠作坊和木匠竹坊都改造好了。于是李铭来到新铁匠坊视察,基本是按照李铭的图纸和思路完成了。李铭叫夏雨打赏了施工的众人。春风一直在养伤,不过也快好了。现在夏雨在暂代管家的职务。又过了旬月铁匠坊招够了学徒可以开始生产了。李铭亲自到现场监督,其实具体的比如看火候什么的他也不懂,起马有鼓励的作用吧。陈旺在按照李铭的方法炼出第一炉钢铁的时候。鄂王妃和王府一众重要人物都到了铁匠坊。这事关王府的前途命运,大家都很重视。新钢铁冷却后陈旺用锤,陈金杨木用刀都敲了敲钢胚。叮叮当当清脆的声音响起。陈旺跪到王妃小王爷面前说:“给王妃报喜了,给小王爷报喜了,王府新炼出来的钢铁比朝廷打造陌刀的钢铁纯度还要高。”纯度一词陈旺也是从小王爷那里学来的。王爷众人都欣奋鼓舞起来,王妃一高兴人人都有赏。接下来李铭就要求陈旺打造枪管了,还说要多多益善,将来要装备千军万马。陈旺为难的说一月最多钻二根枪管。那怎么行?李铭还要陈旺多带徒弟打造火火枪的其它零部件呢!李铭又提示说可以用水力驱动钻枪管。旁边秦泰也在。李铭把构思说与他听后,他深思一会说精密度要求太高,不过可以试一试,李铭说大胆做吧,做又做不坏,大不了熔了再做。李舒没有选择铁皮箍成枪管那种方法,感觉很劣质。不但在对负骑射和强弓劲弩时计不到多大便谊,还容易伤着自己人。既然住在江边怎能不把水力用起来。先等秦泰和陈旺把水利钻枪管的机器着磨出来。辛杰和辛汛一直在带着人制造火药。李铭只跟他们提了一句原料成色有不同要先把火药原料成色先弄到最佳。也没提纯的概念。他们只能对王府采买原料的人提出大概的要求,买回来又稍加改进而已。唐朝和明朝的黑火药没什么区别,都是粗加工。李铭相信等将来需要装备火枪时再派最信任的人改成颗粒火药,在这个时代也就够用了。不多的底牌不能轻易暴露。枪管一时弄不好,枪托却容易多了。李铭叫秦泰大量制造枪托,并让让招收十几名学徒,每个学徒只做一样工序以提高产量。李铭又想了个花样,就是用细竹做枪管,但要微火哄干,再用铜油浸透。扳机就按照火绳枪的样式来。火绳枪的扳机比较简单。李铭提出想法。陈旺秦泰合计一翻就弄出来。枪托最前端与竹笋稍稍分离并做成圆柱形,为的就是能套上李铭设计的刺刀。刺刀的筒子最后面只有大半边,是为了多包些枪托的面积,并有两个孔在两侧,再把枪托钻个孔,这样就可以利一根铁棍最大限度固定刺刀。就这样第一代李氏竹火绳枪就出版了。(因为我知识实在贫乏,文中枪托,我理解为枪的整个木构件部分)。这枪的用途不是拿来放火药的。纯粹是拿来提前训练鄂军。训练鄂军扛枪,举枪,射击动作(不能射只练动作)带枪练立正,正步等李铭知道的一些常识。一切都按照李铭心中的近现代军队来。其实这种枪放一两枪应该也没事吧?可是李铭可不会去赌。反正现在又不打仗。慢慢来呗。李铭又用了几天时间仔细回忙了下遂发枪原理。期间叫陈旺先打造十来支钢铁短枪管。李铭回忆得差不多了就守在铁匠作坊里找不同的人打造不同的有用没用的部件。又去木匠作坊拿了些加工好的木料及一套木工工具,自己打造了一台简易拉膛线的木车床。这虽然很难,但在有个几年家具厂经验,从小时候好多亲戚都是木工。在这样环境过来的李铭强压住烦燥,小心翼翼的终于做了出来。关键的就是刻膛线的刻刀了。陈旺达诧异李铭为何要预备几十把那种奇怪又小巧的刀具。因为枪管是最硬的。同样材质(李铭要求最严格的一批,应该略略好一点点)的刻刀,只能预留充足的备品了。在李铭精益求精下报废了大多数枪管终于做出了两根满意的拉好了膛线的枪管。第二根枪管完成。李铭压抑的烦躁也一下子爆发了。拿起锤子就把拉膛线的木车床砸了个稀巴烂。还剩下一根没动的枪管。为了平复好心情,李铭叫小玲小月进来给自己按摩揉捏一翻。看着她们尽心尽力的侍候。李铭决定今天就要升她们做二等丫鬟。以后除自己别人休想再使唤她两。李铭叫小月倒茶,叫小玲喂茶。乘机一把抱住了小玲。一口就吻了下去。想把茶传给她。奈何在小玲猛烈的挣扎下全流两人脸上了。小玲小月吓得赶紧跪倒在地一直喊:“小王爷恕罪。”李铭假装生气说:“恕什么罪?有罪也是本小王爷有罪,调戏之罪。”两人赶紧又说:“都是奴婢的罪,请小王爷责罚。”李铭说:“你们别怕,今天会有高兴事。你们下去等着吧。”二女战战兢兢站起身来往后退去。直到快退到大门才转身开门出去。又小心翼翼的关上大门。两女关上大门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不知道一向规矩的小王爷今天发什么疯,又好奇会有什么好事儿。压住受惊的小心脏,老老实实的候在门外了。李铭这边平静下来后认真的组装起来第二代李氏遂发短火枪。遂石这东西还是求春风弄来的。李铭也没想到王府有这个。没想到王府不但有,还是几块特大好的。午饭前李铭组装完成3把火枪。往天吃饭都是陈安这个小透明跟着,李铭没打算特意亲近他,太监专权可是大唐九破之一。今天李铭不让他跟着,专门叫上小玲小月跟着。这是违背规矩了。不过在李铭的坚持下还是跟着了。李铭用一个大布袋装上3把短枪和一小袋火药及铁弹丸来到饭堂。鄂王妃已经在等李铭了。鄂王妃正要通知传膳。李铭说:“先不忙传膳,我有好东西给母妃看。”说着李铭把布袋往桌子上一放。叮咚唭咵一阵响。鄂王妃说:“哦,我儿有什么好东西?快给为娘看看。”李铭拿起一把短枪装上火药弹丸,比了比枪,问母妃:“母妃拿一个便宜的大瓷瓶来吧。”鄂王妃知道最近自家小王爷一直在琢磨怎么奇怪的东西。配和的命人拿来了一个大瓷瓶。李铭叫人放到院子中间,比了比:“远点,再远点,好,你们走开。”:“嘭”一声枪响,除冒出一陈烟雾,花瓶好无损。大大出乎所有人预料。李铭讪讪笑笑说:“马失前蹄,马失前蹄,母妃再等等,马上让你见证奇迹。”鄂王妃微笑连连。她大概也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因为李铭太郑重其事了。李铭拿出捅条捅了捅。灌火药装弹继续捅捅:“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嘭,瓷瓶应声炸裂。饶是有所预料,众人也震惊不已。鄂王妃腾的一下子站起来看向碎成碴渣的瓷瓶。片刻才回过神来低头看了一眠3把短枪。然后又镇定的坐下说:“我儿弄的这宝贝威力倒是巨大,可是操作颇为繁琐,当作保命防身之物尚可。”李铭说:“这叫火枪,这是短的,将来我要做成千上万把长的,造好了比弓箭打得远,几排打下去敌人死伤一片。”李铭得意的说到。鄂王妃说:“真有那么一天就好了,只是我看你这枪制作也很繁琐啊!”李铭说:“这个需要以后慢慢改进,技术达到了就能批量快速的生产了,我自己殚精竭虑小心翼翼聚精会神仔仔细细偷偷摸摸绝对保密的制作了3把短枪,两把拉了膛线打得极准,我一把,给母妃一把,另一把没拉膛线打出去容易偏,就留给母妃赏赐给谁了。”鄂王妃看到是小玲小月陪着儿子来的就有心了,问到:“我儿这么大的功劳要什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