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带着心事去旅行 » 深圳:酒吧、夜店、万圣节、00后们的电音“土嗨”

深圳:酒吧、夜店、万圣节、00后们的电音“土嗨”

    因为一次万圣节的狂欢旅行,我第一次进入深圳的夜店,也是第一次接触夜店里的00后和95后们。

    这是深圳跃层最高的夜店Superface酒吧,我在这里待到凌晨3点,那个时候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但心里想的是:太过瘾了,下次还要来。

    之所以“过瘾”,是因为这次万圣节的音乐节他们请来了很多电音制作人,比如HeroBust,以前都是在B站上看他视频,这回见着活人啦!他在中国拥有大批的粉丝,控场能力真的超强,现场的效果非常不一样,很燃,超级嗨,老腿都要跳断了……

    深圳的大型夜店里什么样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我发现深圳的大型酒吧、夜店,秩序真的很好。无论场地内有多少人,每一个卡座都配备一个服务员,大概每两个卡座就有一个安保人员全程负责安全工作,所有年轻人都嗨得“七荤八素”的时候,他们依然很冷静,尽职尽责。

    据我所知,拥有这样顶级一流电音节专业设备的派对场地,深圳独此一家,DJ台有一层楼那么高,屏幕也是三、四层楼高,屏幕也是“最大屏”。据说这样的配置在亚洲也属首家。

    在我去过的酒吧和夜店里,论热闹、美女多、秩序好、卡座人均消费低、免门票、演出专业性强、舞美壮观、它首屈一指。

    大约在凌晨1点30分左右,DJ把整场气氛带到制高点,让人有一种“抛开一切只想在他的音乐里疯一次”的冲动。

    而这一次我也认识到,电音这种音乐形式和摇滚、民谣以及我本人经常听的爵士乐是不太一样的,受众群体也不同。

    你会发现,玩电音的孩子不矫情,很有那种一是一、二是二的干脆,就像这种音乐的气质,不拖泥带水,也没太有什么“过渡”,一上来直接“嗨”,而且全程高潮,很过瘾。

    他们不“装”。虽然酒吧、夜店这样的地方为了吸引年轻人,广告语上打的是“和富二代、网红一起嗨翻天”,但是在音乐节的微信社群里,我看到这些孩子们相约走起的时候,并没有避讳自己是“坐公交车来的”;散场之后,一群超短裙的小姐姐在换衣间换上便装,然后手挽手一起钻进旁边的米粉店,10块钱一碗,乐呵呵地,吃完了AA打车各自回家去了。

    你会发现,这样的孩子们,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把娱乐和生活分得明明白白,头天晚上“晃”到凌晨3点半,把妆一擦,早起该上班上班,该学习学习。挺好的。

    也就是在这一次,我突然发现:跟着年轻人在一起,万圣节,还真的挺好玩儿的。这大概是一年中唯一情愿“让噩梦变成现实”还可以很开心“鬼混”的一天。

    在西方,万圣节可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传统节日,受重视程度不亚于圣诞节。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万圣节还有点类似于咱们国家的春节。

    据记载,万圣节是凯尔特人迎新除旧过新年的一种方式——不是那个打篮球的凯尔特人,而是——形成于罗马帝国时期的一个欧洲种族,如今西欧的很多国家,都遗有凯尔特人的后代。

    或者这么说,如果你旅行到欧洲,看到红头发的老外,而不是金发碧眼,那他一准儿是凯尔特人的后代。

    最早这个节日叫做“萨姆汗节”,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凯尔特人认为,家族里逝去的亲人“鬼魂”也会回来一起过节,而南瓜灯,就是给这些“鬼”照亮的。

    若干年来,西方的各种宗教文化交融杂烩,万圣节的玩法也不断升级出新的方式,从最早的全家围着火炉小聚,到后来全家一起上街“扮鬼”、耍宝、恶搞,再到如今的万圣节,每年的11月1日这一天,以及它前后的两天,都已经成为“亲子活动”和“狂欢派对”的代名词。

    东方人的思想意识与西方文化差距巨大,但“喜欢热闹”这件事,是不分国界的。

    东方的小孩子们虽不喜鬼怪,却热爱“变装”;而在万圣节的音乐派对上,成了年的00后们,已然是一批新生代的“狂欢”主力军。

    我发现,只有去了现场,才能理解这种“00后的蹦迪方式”,因为你会跟着音乐和他们一起“晃”起来,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晃,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