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带着心事去旅行 » 新市古镇|蚕花庙会:原来,清明还能这么过

新市古镇|蚕花庙会:原来,清明还能这么过

    今天要分享的是HZ市德清县新市古镇的一种民间习俗:蚕花庙会。这个庙会只在清明时节举办,一年一次。但恕我直言,最初总觉得它……有些“奇怪”。

    我所了解到的蚕花庙会,是一场盛大的“古镇嘉年华”:每年清明节前后,新市镇上锣鼓喧天,万人空巷。当地精心挑选最漂亮的“镇花”装扮成蚕花娘娘,坐上花车上向人们手撒“蚕花”,游人多到没有地方下脚,场面极其热闹。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个“雨纷纷、欲断魂”的时节,大家都安安静静地上坟、扫墓,全国各地即便举办再大的祭祀活动,也通常会秉承先祖文化,打造庄重、严肃的氛围,可为什么这新市古镇要把这么个“沉重”的节日办得像过年一样热闹呢?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一步一步地深入了仙潭文化,掉进了新市古镇的“坑”。

    原来人家的节日还能这么过,想不到,想不到。

    虽然我的“推测”未必准确,但——新市古镇的蚕花庙会之所以在清明节前后举办,大抵是和京杭大运河上(及周边)的一群善男信女有关。

    浙江山多,于是寺院就特别多,每个古镇上都有几座庙。在明清时期,每年的清明节到庙里上香是江南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儿——对新市人来说尤为如此。

    我们在之前的游记中聊过,这个古镇之所以放弃“仙潭”这么好听的别名而择“新市古镇”之大名沿用至今,(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在1700年前的晋代,有一群“陆市”人的家园涨了洪水,才整体迁徙至此的。他们渴望安稳的新生活,所以给新的家园命名“新市”。

    而陆市人迁徙到新市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庙。修庙干什么呢?上香啊。

    晋代是佛教传入我国并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现象在魏晋南北朝这些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已经萌芽。民不聊生之下,天灾人祸的,老百姓管你是个什么神,只要能“保佑”我,那我就给你建寺修庙、上香磕头……你想啊,公元308年,那会儿的生产力哪对付得了这旱涝天灾啊,对吧,先活着最重要。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自打新市人越来越多,这洪水就没消停过。但好在新市人杰地灵,各种状元进士、高官显贵、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其中就有一个叫朱泗的人,他带着新市百姓,花了10数年时间,手把手上演了一出“新市版大禹治水”,愣是挖通了西河口到京杭大运河的渠道。

    哦豁,新市和官塘打通了,这就相当于修了一条从家门口直达杭州的水路“高铁”呀,何止拿下了“国泰民安”,简直奔着“繁荣昌盛”就去了呀。

    你还别说,所谓“山旺人丁水旺财”,把水捋顺了,市面就大了,历史就厚了,文化就久远了。就像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巴比伦,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水路一通,钱银滚滚——从此,这新市古镇上的人口越聚越多。人们抱水而居,当然,也不会忘“本”。

    古人表达对“初心”的缅怀之情,通常是报以各类的祭祀活动。所以祭拜治水英雄是新市每年清明节的重要仪式,其意义大致与我国东南沿海祭拜“妈祖”的习惯类似。

    同时,新市古镇作为“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家家户户都养蚕植桑,而清明节前后又是蚕种繁育的重要时期,春蚕是新市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是有关“蚕”的祭祀活动便应运而生。久而久之,蚕业比重增大,祭水和祭蚕就糅到一块儿去了。

    在春季“祈蚕”仪式上,女人们手捧香烛虔诚敬上,孩子们只当是踏青,男人们则挑担摆摊贩卖起蚕业周边、承担养家糊口的重责……久而久之,新市镇过清明的“花样”越来越多。

    唱戏的、歌舞的、杂耍的,好吃的好玩儿的……真的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新市的这一份热闹会持续一月,直到谷雨方休,就像北方人过年,“从初一到十五,十五过了再十五”——

    仿佛新市镇人的“一年之计”是从清明时节才正式开始。

    之后,新市的水路交通越来越便利,京杭大运河上来往的香客越来越多,新市民间自发的上香祈福者也越来越多。紧接着,河岸周边的商贩蜂拥而至……这一番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新市出现了火热的“香市”(记住这两个字,后面要考),那么新市的桑蚕贸易随着香市的壮大而迅速崛起。

    其实不仅新市古镇,京杭大运河沿岸有成百上千的古镇都因为善男信女的频繁往来而衍生出了诸多特色产业和民间老字号铺子。甚至后来,祭拜某位“神仙”的民风民俗已经逐渐没落,但是“祭品”还在供应,歌舞还在流行,传统还在延续……

    譬如在此前的游记中我曾提到的“塘栖蜜饯”,就是被香们客“吃”出来的名特产——

    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南大门”的优势,新市古镇的“叔伯亲戚”——余杭塘栖古镇的水北街夜市在明清时期一度热闹非凡,而比夜市更热闹的就是这“香市”。每逢清明节前后,隔壁苏州、湖州、嘉兴等地的大批香客会沿着水路去杭州灵隐寺进香——塘栖是必经之路。

    人们发现,这些善男信女除了上香,也很喜欢水北街上的零食和甜食。于是每当清明前后,塘栖码头自凌晨起便是一片灯火辉煌。镇上到处可见提着汽油灯、挽着篮子、担着货架的蜜饯小贩和伙计。此后数百年,蜜饯在塘栖市面常盛不衰。直至今日,“塘栖蜜饯”依然是塘栖镇乃至HZ市鼎鼎大名的“百年小吃”之代表品。

    无独有偶。

    这一时期,新市古镇也衍生出了众多的老字号、历史遗迹、百年文化和久远的传承,甚至一度跃升为运河之上的“江南最大码头”(之一)。这是新市古镇最为辉煌的年代,从宋朝到明清,每逢香市,一个大型的集市便会在新市沿岸拉开帷幕。

    到了明朝,德清出了一个叫陈霆的人,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学者,写了很多有关仙潭的诗词和典籍。其所编纂的《仙潭志》中对这一时期的新市古镇有着详尽而令人神往的描述:

    “泽国渔盐几万家,从来人物盛繁华……比屋傍河开市肆,疏苗盈野间桑麻。”

    再后来,香客和游人习惯了在清明节时期把所有的神仙都拜一遍,以保佑这一年平安丰收,顺便在逛逛香市;商家习惯了在清明节前后把货囤满,一边等着香客上香,一边赚个盆钵有余。

    有道是“仨月不开张,开张吃仨月”,新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养蚕和产丝基地,丝绸本就远销海内外,加之每年清明节前后刚好接近春蚕的最佳养殖期,商人们就更不会放过这一“天选”良机,于是十里八乡的农民就都赶来扎堆卖“蚕货”了。

    丝绸和丝绵料子、桑蚕工具及周边产品成为了香市上的抢手货,人们自发地把“香市”和“养蚕”结合起来,新市古镇的桑蚕丝织制品一时间名震八方。

    夹在湖州与杭州中间,新市码头直接掐住了两地的“嗓子眼儿”,大运河上的“水上快递”船没日没夜地跑起来。自古咽喉出要塞,只要我不撒手,你们谁也没我赚得多……

    别的地区发展丝织业,开个作坊、办个厂那就了不得了,而新市的丝织业不仅成规模,还特别细致。茧行、丝行、工具行,还有专门的“桑叶行”。赶上个旺季,卖叶子的比卖绸子的挣得都多,真乃闻所未闻的大新鲜啊。

    喜欢真丝制品的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今日很多质地优良的真丝服饰都产自浙江湖州(及周边城市),因为“蚕丝之贡湖郡独良”。而放眼湖州当地,新市的丝织品“独正”。

    得,这几年把中国逛了一溜够,别的没记住,倒成了半个“特产行家”——

    您知道哪的花生好吗?不是京津冀鲁豫这中原地带,而是江苏的一个小城,叫泗阳;

    您知道哪的红薯好吗?不是京津冀鲁豫这中原地带,而是福建的一个小镇,叫六鳌;

    您知道哪的面条好吗?不是中原地带,而是南方的一个小城,叫衢州;

    您知道哪的真丝好吗?耶,答对了!就是浙江的一个古镇,叫新市呀。

    湖州的真丝可以说是物美价廉,一件夏天穿的长款防晒外罩只要100出头RMB。先开始我还以为买到了假的——哪有这么便宜的真丝衣服啊?收到之后拿打火机一燎——啊呀我天,它居然是真货。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咱们单开一篇再聊。记得关注我,记得来看。

    总之就从这件衣服开始,陆陆续续,我把全身的衣服,包括内裤都换成了湖丝——反正这湖丝比涤纶也没贵多少,穿着又顺滑又漂亮,我当然要穿这个好的呀。对吧。

    一入江南深似海,从此北方是路人。

    言归正传,说回蚕花庙会。

    其实,世上根本就没有“蚕花”这个东西。如同主角光环本无“环”却自带美化和保命系统,此“花”象征着江南人民的美好愿望:草木复苏万物兴,蚕花绽放百春盈。

    严格来说,新市古镇的蚕花庙会其实不能算是一项古老的文化活动——截至到2021年,它刚刚举办第23届。可对于新市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过年还重要的“节日”:

    一方面,(据说)新市古镇的这一传统在整个江南水乡是独一份,且1700年从未间断,堪称“举国罕见、江南奇闻”;另一方面,蚕花庙会的“来头”着实不小。虽然那会儿新市的清明集市并没有固定的名字,也未必叫XX庙会,但人们早已把它当成庙会来逛了。

    庙会是中国集市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来说,但凡宗教活跃、寺庙集中的地方都会存在庙会。早年间这种“大集市”只出现在春节、元宵节或“二月二”龙抬头之时。随着思路和眼界的日渐打开,人们不再拘泥于旧传统,不再禁锢于旧意识。对于新市人来说,清明节是祭拜先祖的重要日子,同时也是一个盛大的“丰收日”,自然要欢天喜地盛大操办了。

    所以“蚕花庙会”大抵是近代和现代的产物。

    没想到,蚕花庙会第一次举办就“火”了。那一年(相约1998),新市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状态。更没想到,这一个庙会拉动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整体经济,且,这样的“大场面”此前在这个小镇上已经几十年都没有出现过了。新市人认识并切身投入到了创新和延续的实践中,几十年之后,就有了“蚕花庙会把清明节变得像过年那么热闹”的今天。

    只可惜,我到新市古镇的季节并非蚕花庙会举办的时节。但,当我读着新市人星火燎原的传奇故事,想象着新市古镇车水马龙的往日盛景,思绪早已飞出很远。我的内心,早已在期盼下一个春天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