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桓氏天下 » 17、锅边糊和肠粉

17、锅边糊和肠粉

    这是后世的福州城?

    看着眼前的景象,张洋满脸懵逼。土围子倒是不算矮,护城河等设施也是一应俱全,可里面还没个县城大吧?不,确切的说貌似就一百多户人家。

    眼神不是太差的话,根本不用数。

    整个城市唯一的砖瓦房就是郡守府,众人走的泥土道路也许是刚下过雨的原因吧,他甚至发现了水坑里的游鱼,并且看情形,一路上见到的人也没比灾民们好多少。

    本来还指望能让自己的队伍在此地好好休整一下的张洋,看到眼前的画面则完全没了想法。

    唔,郡守摄于王氏的虎威,没敢说不管,然而看其窘迫样,就知道逼迫人家也没用。

    还能怎么办,在城外找个地方先歇歇呗。好在这年头的城防工程都是没啥问题的,一大片没有杂草的空地儿很容易就能找到。

    感谢上苍,至少眼下不用随时跟各种莫名的小动物干仗。

    只是这样一来,队伍的士气又很成问题了。

    很简单呀,旁边的城市可是南方有数的大城,竟然都是眼前的景象,那自己等人要去的地方多半儿得跟华南虎等暴力团伙儿抢地盘了吧?

    他们可是看到城外的田地是什么鬼样子了。

    对了,这年头的大象可不是啥招人喜欢的动物。

    另外,那股子赶路的紧张劲儿一旦松懈下来,也想家呀。我国人的乡土情结之深能令很多民族都无法理解的。

    狐死首丘了解一下。

    多种因素叠加之下,张洋感觉自己的难民营好像真成了“难民营”,其氛围让他这种一向没心没肺的主儿都感到了悲伤。

    感觉需要做点什么的他决定好好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

    既然大吃货国的历史如此悠久,那想必用吃来解决问题应该也比较应景儿。

    至于说动员演说什么的,就不要丢人现眼了。

    我国这种历史深厚的老大民族,根本不会相信任何空泛口号,自己的队伍,搞形式主义没有意义。

    事实证明,食物的效果还是挺好的,如果没解决问题,那只能证明吃的不够好。

    当伙夫们开始围着一溜行军锅忙乎的时候,营地里就响起了异常整齐的吞咽口水声。这种锅还是张洋改良出来的呢,否则按原本的历史他们要到宋代才能看到类似的玩意儿。

    灾民们不用吃煮的菜粥,没牙的人或许会喜欢,然而张洋早就吃够了。

    真的是把所有的配料一起丢进去煮呀,并且调味料不全,就连酱油都没有,而且炊具也不合格,往往是地下糊了,上边还夹生呢,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有些古人喜欢吃锅巴的梗。

    当然,稍微有点身份的人吃的会好一些,有肉。

    但问题是肉也是不加作料煮的,对了,这年头可没有太监牲畜哟,那味道,说实话吃了很想杀厨子全家。

    现在就不同了,自己手下的伙夫至少学会了用沙葱和野姜等调料炝锅。

    张洋才不管对于生物链有什么破坏呢,这家伙带上一些装了糖药的竹节,就去捕猎大象。都特喵成灾了,人活不下去,要生态环境干嘛使?

    福州城的那位郡守在得知路过的灾民队伍要跟大象干架之后,也兴冲冲的跑来帮忙,他们早就被那种庞大的怪物折腾惨了,现在有机会当然要踩上一脚。

    看对方明显实力较大,大概率还能分点肉呢,傻子才不去。

    效果不错,收获不仅足以填饱自己队伍的肚皮,而且还获得了一批甲胄原料,同时还跟当地的官府拉近了关系。

    就是看样子好像需要山楂水。

    伙夫们也很高兴,又学了一手不是?看他们崇拜的眼神,张洋知道,发展下去自己有取代易牙成为厨师行祖师爷的趋势。

    不过这也没什么坏处,厨房才是最需要忠心之人的地方呐。

    大家都在躺尸的时候,冯该那老头儿还在巡视,那么热的天气竟然还是一身甲胄。张洋一看冯该身后踏出的湿脚印就知道他身上仍有薄甲没有脱下。

    知道他这是认真负责,可真不能像眼前这么玩呀,回头再脱水了,他赶紧进行劝说:“您老也适当歇息一下,反正还有王氏的家兵头子顶替呢,如此劳累,千万莫要伤了根本。”

    冯该却不在意的来了句。

    “无妨,老夫早年颠沛流离,又大半生都在军营之中,眼下的事情不算什么。多喝上一些你配的盐糖水,不会有什么状况发生。”

    张洋就知道会是这个回答,一生刻板的老军人,生死早已是寻常事,他更在乎自己的职责。

    冯该又看了看,没发现什么疏漏,才有时间接着答话,而此时张洋正跟营地内的小孩子们玩闹。

    “郎君是能跟王氏平等论交的高人,怎么能和一群庶民玩在一起呢?这里天高皇帝远,就一个郡守看起来还是个同老夫一样的边缘人物,要是在建康,物议就能让郎君疲于应付了。”

    大概是觉得自己说话太过于没有给老板留面子,他又接着说道。

    “非是臣下多言,郎君眼下既然选择入世,那么人世间的礼法就自然该遵守,实无必要凭空招惹敌人。更重要的是,让手下人时刻知道上下尊卑也对郎君有好处。”

    张洋有些感动,就算是不认同,人家说这话是冒了风险的,非是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接纳,绝对听不到。老将军终于不是一个只想混饭吃的人了。

    “您老的一番话确实是金玉良言,小子只是想到,众人的这一路追随,才有些忘形,等回建康,会注意规矩的。”张洋说完向对方深鞠了一躬。

    冯该看张洋听进去了自己的进言,也就不再多数,自己跟着混的主公有主见是好事。

    张洋在其终于休息时,给他端去了一份自己亲手做的食物,锅边糊和肠粉,很好消化,也比较开胃。

    锅边糊,鲜虾,米粉,再配上一把绿色的蔬菜,快出锅时洒进切碎的老油条,做法简单,味道也很鲜美。

    肠粉就更简单了,只是处理紫菜麻烦一些。

    “老臣,老臣……”

    冯该比较感动,他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自己追随的新老板竟然如此礼贤下士。

    在上下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这种事儿当然会让属下感动呀,张洋自己也觉得又能刷一波忠心值,为此自己动动手完全没有什么。

    现实和游戏其实在某些时候也很像的,人心虽然不靠谱,可当投入的多了,对方再想下船就很难了。

    “敌在本能寺”的桥段在种花家可不流行。

    “没什么,吃吧,小子只是觉得这些食物应该适合您老的肠胃,如今闲下来就琢磨了一下,您老看看是否符合胃口,不行的话,小子再改进一下。”

    好吧,武将似乎都是豪迈的,大概是想着了不起将来把命交出去,冯该也不废话,他根本不用筷子,“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了锅边糊,然后用手就把肠粉塞进了嘴里。

    似乎根本没啥过程,只看见结果了,一斤多米粉呀,再加上水和小虾米等原料,冯该却有些意犹未尽,不好意思讲仅仅是限于双方身份差异而已。

    张洋就是读懂了对方的表情,也不敢给他了,老年人的脾胃本身就有各种问题,需要更加注意。

    他也给对方递过去了一碗山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