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说我是神你信吗? » 第二十七章 新大凌河之战

第二十七章 新大凌河之战

    辽东。盛京(沈阳)。崇政殿。

    爱新觉罗·皇太极脸皮颤抖的看着手中的奏报。脸阴沉的简直可以滴出水来。旁边他最信任的汉臣范文程、宁完我看到主子如此神情不觉也紧张起来。也不知道是何种坏消息,让一直沉稳如山运筹帷幄的一代雄主能惊讶到这种地步。

    闭着眼平复了一下心情。皇太极将手中探子刺探回来的情报交给两人。

    “谢主子信任。”

    范文程接过密报。

    密报中写道:大明崇祯皇帝不知从何处搞到一些药丸。称其为仙丹可包治百病。三个月前,崇祯帝下诏令天下藩王、勋贵、巨富商贾进京。参加明太祖朱元璋孝慈高皇后马氏诞辰300年庆典。

    晋商王家家主王登库感染鼠疫。王家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够得一粒。没想到尽然真的将鼠疫治好。于是,仙丹一夜间声明远播。

    当月皇家拍卖的3粒仙丹,就分别已238万两,245万两和310万两的价格被买走。崇祯帝有钱后,将京营中的弓弩、短兵、火器三营合并为勇卫营由大太监曹化淳执掌。勇卫营改变军职提拔各地骁勇招募轻壮兵士5万人。

    上月,山陕地区最后一支农民军赵胜也向明将曹文昭投降。受到赵胜投降后,崇祯帝下令大明各路大军向山海关集结统一归辽东经略孙承宗。明军30多万,日前已出山海关向锦州而来。

    此次出关明军有:

    勇卫营……

    山西总兵……

    大同总兵……

    甘肃总兵……

    四川总兵……

    各地合兵32万4千600人。

    随军民夫55万8千余。

    随军粮草35万石。

    随军银钱500万两。

    “这……这……这是何其荒谬。”

    范文程看完探子密报第一个表示不信。

    宁完我也装模作样的说道:“明廷皇帝好修仙问道。都是子虚乌有之事。定时瞎猫碰到死耗子治好了王登库的病。这事的真假还得询问王家才能确认。”

    皇太极摆摆手。

    “真假已经不重要。天下人信就算是假的崇祯小儿能卖到银子就行了。这大明还真是想拿银子砸死我们。哎……大凌河的战事打了快1年……”

    皇太极说道大凌河战事,抬头看向两人。两个汉奸都低下头不说话了。毕竟当初是他们一力支持皇太极发兵大凌河。本以为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没想到最后打成了持久战。(历史发生偏差,在大凌河被围之前运进去一万多石粮食。)

    “哎。”

    皇太极气氛的说道:“去年7月得知明军要重修大凌卫。原本制定好出征计划接过来了个白虎闹盛京。可恶的白虎竟如此难缠,两次围剿损失军民万余。其中满洲勇士高达3千多,更是损失了岳拖、阿巴泰两位贝勒还有鳌拜这样的勇士。就是明廷也不曾给以我大清如此大的伤害。”

    皇太极说道狠狠的捶打桌子,声音都呜咽了几分。

    “整整两个月。我堂堂满清居然拿一只白虎没有办法。要不是白虎自行离去。几大贝勒都有迁都的想法。好不容易白虎是离开。可也错过围困大凌河的最佳时机。这才打成了持久战。如今,围困大凌河已经快1年。明廷内部叛乱已然覆灭,举国之力来援。”

    皇太极传紧拳头,红着眼瞪着两个汉奸。

    “虽然,大清勇士早已疲惫不堪。但是,野战本王是不怕的。只是我大清不能在这个时候和大明硬碰硬。两败俱伤的打法颇为不智。可惜啊!虚耗大清一年国力……哎……”

    范文程看着皇太极已经作出决定。且他也认可皇太极的看法。顺着皇太极的话说道:“明廷兵虽多,精锐缺少。我大清暂避锋芒,再行逐个击破之策也不失为上策。”

    皇太极长叹一声。

    “只好如此了。”

    大凌卫。破败的城墙上,士卒三三两两的靠坐在墙边打盹。

    满眼疲惫的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和都指挥使司何可纲也无力的靠坐在谯楼休息。

    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小将领着一个传令兵跑进谯楼。

    “大帅。好消息。清军退了。”

    祖大寿无力的抬起头。

    “退了?”

    “退了。”

    “再探。”

    “大帅。不用探了。这次是真退了。”

    祖大寿望了一眼何可钢。

    “可探仔细了?别又是皇太极的计策。”

    汇报的小将欣喜的笑着说道:“大帅。这次真不是。朝廷大军已到锦州。30万。足足30万大军。”

    祖大寿突然来了精神坐直身体。

    小校继续说道:“我们的一支探马往西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阻挡进入锦州城。在哪里亲眼看到朝廷的大军和孙督师。”

    旁边一个小兵连忙说道:“小人就是奉孙督师之命赶回来的。朝廷前锋最多1个时辰就到。”

    祖大寿愣了一下。

    “我们得救了?”

    他望着何可纲说道:“我们得救了?”

    同样灰头土脸的何可纲也张大嘴巴。

    “得救了。得救了。朝廷没有放弃我们。朝廷没有放弃我们。”

    锦州与大凌卫北面的紫金山。这里埋伏了满清一支万人左右的骑兵队伍。带队的是皇太极绝对的心腹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索尼。此时的索尼官职不大只是吏部启心郎。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一个翻译官。然而,当皇太极命令满洲各部退后的时候。唯独密令他带领一只近万人的队伍,埋伏在这个小山后面想看看有没有机会。

    索尼站在山顶眺望明军援军队伍。山下明军浩浩荡荡,数不清的兵士让他深深的震撼。

    都说人上一万无边无沿。那么人过十万就更是一望无际。当索尼看到几十万明军路过五里外的山下时更是震惊。

    明军在小凌河上架设了十几座浮桥。过桥后分五个纵队行军。左右两侧个两个纵队是兵士,每纵队一排8-10人的样子。中间应该是民夫拉着数不清的粮车。而整个队伍的前面的都消失在天际线。说不定已经进入大凌卫。后面的却不见完全出城。

    索尼所在的位置距离锦州有30多里。锦州方向天空烟尘滚滚,还不知有多少人没有过河。

    索尼想:“恐怕全部女真也没有这么多人吧。听说这次明军出关的人马有30万。”

    索尼看着山下的队伍恐怕远远不止。

    “加之原本锦州城就有十几万人马。还有随军的50万民夫。这……岂不是过百万?”

    索尼想到这,觉得头皮发麻。

    “太他妈欺负人了。”

    索尼胆寒了,侧过头看看旁边瞪大眼睛看着山下的满洲兵将。个个脸色都不好看。

    “撤退吧。”

    索尼沉声对着身边的几个甲喇章京说道:“让明狗多活几天。我们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