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邻居是歌星 » 第四十六章 口碑反转

第四十六章 口碑反转

    “号外号外!《鬼吹灯》居然首印了五十万册!”

    “哈?这么自信?不过以妙手的名气,首印五十万册也还算好吧。”

    “也就是妙手,其他人初次尝试新题材,步子哪儿敢跨那么大,银河出版社这次可是打眼了。”

    “要我说,他们好好专心科幻就行了,恐怖小说这种,还是得看深夜书屋的。”

    银河出版社首印五十万册《鬼吹灯》的事情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当然,这种事情在业内也不会是什么秘密。

    《鬼吹灯》首印五十万册,说来有点激进了,可以赵铮的名气,本也还说得过去。

    但是,当《夜》首日销售六十万册的消息公布出来,那就不一样了。

    《夜》的书迷们可高兴坏了,赵铮的黑粉也同样如此。

    “笑死,诗仙诗仙,那是只能写诗啊,写什么恐怖小说嘛!”

    “首印都及不上人家首发,写书这种事,可不是一样通样样通的。”

    之前被冲傻了,现在终于获得了优势,他们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他们疯狂地炫耀着《夜》的成绩,并且一一列举了各种恐怖小说发售首日的销量及至今为止的销量,还不忘时不时地踩上赵铮一脚。

    算是出口恶气,也算是抢热度。

    不过,他们还没有抢回优势。

    但是,到了第二天,《鬼吹灯》的首日销量出来后,这些人终于爆发了。

    “哈,笑死我了,才二十多万销量,也敢狗叫?”

    “叫得凶有屁用,拿钱买啊!一个个月均收入百万,怎么不掏点出来支持一下你们的爹?”

    “战啊!再来战啊!拿成绩出来说话啊!”

    “所以说,这些真的不是妙手请来的水军吗?”

    其实首日销量二十多万册已经是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奈何相比万丰的成绩,却是差得太多了。

    “哈哈哈哈!这次我看你还怎么翻身?!”电脑屏幕前,罗桐狰狞的脸,笑得都快变形了,“这一波,飞龙骑脸,怎么输?”

    认定这次终于赌赢了的罗桐再也没有了顾忌,首日销量差了这么多,更何况赵铮这次的对手是恐怖小说界的王者万丰,这要怎么翻盘?

    他意气风发地在围脖上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这?”

    有气不过的在底下留言:“《夜》是你写的?你有什么成绩?就你也配大呼小叫狐假虎威?”

    但是,很快就被淹没在了“就这?”的回复海洋中。

    当这人带领着千军万马来还击时,却发现罗桐已经设置了只有关注了才能评论。

    “玛德!”

    “赵铮,这个罗桐可真是讨厌,怎么这种人都能当上作协副主席?”杨采薇斜躺在赵铮家的沙发上,忿忿不平。

    赵铮扭头看了杨采薇一眼,赶紧又收回了目光,略有些头疼:“你坐坐好,这样躺着像什么样子?”

    赵铮不说还好,一说,杨采薇就来劲了,在沙发上左右扭着,“你管我!我就喜欢躺着,我不但要这样躺,还要这样躺……”

    她不断在沙发上摆出各种躺姿。

    赵铮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本子,扔了过去。

    “哎哟!”杨采薇吃痛,盘腿坐了起来,对其怒目而视,“你怎么乱扔东西,道不道德?”

    赵铮说道:“我在家里扔东西,怎么叫乱扔?”

    杨采薇摇了摇头,“你这人真没良心,我为你操心,你还要欺负我!”

    赵铮打开了笔记本,随口说道:“这才几天,你们这么着急干嘛?”

    杨采薇赶紧从沙发上起来,坐到了赵铮身边,“你做什么?续写《鬼吹灯》,还是那兔?”

    “那兔!第一季结束了,后面的内容要加紧完成,早点扔给炫光,我没太多时间精力花在这上面。”赵铮在笔记本上疯狂地敲击着键盘,时而又在本子上涂涂画画。

    “我看你整天摸鱼,也不知道你的时间去哪儿了!”杨采薇对笔记本上的文稿看不出什么名堂,对赵铮在本子上画的内容更感兴趣,“哎,你这个外焦兔画得挺有意思,很燃哎!”

    “你安静点!”

    “我不!”

    《夜》和《鬼吹灯》的销量之争还在持续,虽然《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领先优势,但是《鬼吹灯》依稀跟着《夜》的尾气,紧追不舍,并且,已经有了缩短差距的迹象。

    “哎,我昨天看了下《鬼吹灯》,好像还不错啊!”

    “嘘!轻点,我前几天就看了,我感觉,要比《夜》好看。”

    在追读《夜》的时候,人们对《鬼吹灯》并不感兴趣,可当他们看完了《夜》,闲来无事,再去读《鬼吹灯》,却发现,自己险些错过了一部好作品。

    渐渐地,《鬼吹灯》在网上的评分开始上升,而《夜》却开始下降了。

    “看了《鬼吹灯》,再回过头来看《夜》,突然发现,万丰的作品一直在提升恐怖元素的塑造,可是在故事情节方面,其实并没有多少进步。”

    “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这是我读完《鬼吹灯》后,对《夜》的评价。”

    “回顾了历年畅销的恐怖小说,突然发现,我们对于恐怖小说的理解,可能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是的,就连万丰读完《鬼吹灯》,都意识到自己似乎走了一条歪路,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怎么塑造出让人惊恐的气氛,却忽视了故事本身,哪怕代入感再强,都是白搭。

    “老板,怎么没有《鬼吹灯》?”

    “《鬼吹灯》都没有,这什么书店?”

    随着口碑的反转,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购买《鬼吹灯》,可是到了书店,他们才发现,根本就没有存货了。

    原先还胸有成竹的老板,此时也是惊慌失措地不停拨打着电话:“我这边还要五万,不!二十万册!”

    旁边,原先对老板非常崇拜的店员,此时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

    张可意气奋发地走出了办公室,“怎么样?五十万册都卖完了吧?”

    李楠钦佩道:“还是总编慧眼如炬,刚才已经有好几家书店跟我要书了,我已经通知了印刷厂那边,加印五十万册。”

    “五十万册?”张可笑笑,“加印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