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失明三年,被祖龙偷听心声 » 第八十三章 此话当真!?

第八十三章 此话当真!?

    “而臣的看法嘛,其实是挥师北上,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定朗乾坤!”

    赵辰的话掷地有声,惊得群臣寻声看过来。

    在听到赵辰说起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两人的提议内容之时,这些大臣心里自然是不乐意的,以为耻辱,甚至暗暗批评赵辰,无非是觉得这种行为不好。

    可是现在嘛,赵辰的这言简意赅的话语,却是另一种提议。

    也就是说,这才是赵辰本身的看法!

    刚才被群臣误解的言语,就像是赵辰说的那样,只是为了使得自身看法比较的容易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而非什么故意碰瓷。

    这让部分大臣心生惭愧,暂时不考虑赵辰提议里的内容可行性,只是简单的检讨刚才没有听完就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不妥之处。

    廷尉李斯闻言,眼前一亮,“老夫就说嘛,这赵辰怎么会那么做,看来对方确实是有备而来,而非故意不曾发表看法。”

    “确实,这个小家伙是在学刚才老朽的招数嘛,先抑后扬。”

    丞相王绾抚了一把髯须,笑着说道。

    他的目光落在了赵辰的身上,多年的识人辨事,让他能够从赵辰的身上,看到一些其他的光彩。

    议郎这样的小小官职,恐怕不会是对方的终点,只会是起点!

    “不过,赵辰说的这个提议挥师北上……”

    很快,丞相王绾便是皱起眉头来,他在心里盘算着赵辰所说的提议,有多少的可行性。

    赵辰已经是将自己的提议,以很简单的话说出来,那么只需要按照这些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就是了。

    挥师北上,那就是将秦军主力从齐国之地调回来,到北方而去。

    北击匈奴,这就是赵辰指出来的秦军北上以后,将会遇到的敌人,以及应该完成的目标。

    收复河套,则是点明了秦军北击匈奴以后,应该至少将河套地区从匈奴手中夺回来。

    河套地区,本身就代表着利益的存在。

    丞相王绾盘算着这些,突然意识到赵辰的这个提议,非常的棒。

    既是解决了现在百万大军面临着没有敌人,也没有后续安排的情况,又能够解决掉外族犯境之事。

    那游牧民族匈奴人趁着中原混战,秦国击败赵国以后,暂时没有空闲去理会的功夫,将富饶的河套地区所占据,逐渐地变得更加强大起来,隐隐有占地为王,逐鹿中原的趋势。

    这是丞相王绾有注意到的事情,之所以暂时没有考虑,就是因匈奴人那强大的骑兵,进可攻,退可守,以大秦百万大军许多都是步卒和车卒的情况,短时间之内,想要驱逐匈奴,恐怕有些艰难。

    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伤亡问题,在没有想到相应办法之前,只能够在现有的边境,依托原有的那些赵国长城来进行边防。

    尤其是目前大秦需要建立和巩固在六国之地的政权控制,确保不会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丞相王绾才没有说出来,只是提出要分兵驻守各郡县,加强统治。

    丞相王绾思来想去,还是开口说道:“这个提议可行,但怎么说呢,至少不应该是现在考虑的事情。”

    在他看来,现在就应该将重心放在大秦境内,从攻城略地转为统治建设上来。

    “王相,此言差矣。”

    廷尉李斯目光火热,他听到了王绾的话,果断表明自己的态度,继续说道:

    “老夫认为,赵辰所言极是。这匈奴人,趁虚而入,将河套地区占据。借助那里的富饶资源,来加强自己的实力。其骑射战斗力,本身就是有名的,前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变强,抵御匈奴,争霸七国。现在,帝国将原赵国所在领土统率,理所应当将河套地区收回来,用那里饲养咱们的壮马,利用那里的交通便利,扼制漠北与中原沟通的咽喉!”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除了河套地区以外,还有不少的地方也处于被外族势力所占据、侵扰、掠夺的情况。以前,有擅长抵御抗击匈奴人的赵国在,我等才不必担忧。可现在不同了,匈奴人所烧杀抢掠的是咱们大秦帝国,此消彼长间,恐有威胁。务必一鼓作气,挥师北上,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将这朗朗乾坤定下,方才能够收服人心,减少我大秦损失,光复领土之完整!”

    丞相听到这里,有些心惊,想要说些什么,但被群臣的议论声给打断。

    其中讨论的话语,倒是有和他一样的态度,认为现在没必要将精力放在北击匈奴这一块,还不如先将六国残余势力彻底清除,抓捕逃离的六国皇室成员,消除隐患的好。

    而也有部分的大臣觉得赵辰的提议,以及廷尉李斯的支持缘由,还是很不错的。

    以匈奴人没有定居的游牧特性,对方肯定会时常骑马南下,烧杀抢掠。

    这样的风气如果不能够遏止,那么迟早下一个河套地区就会出现,丧失不少的领土。

    而这些富饶适合定居的领土,很难说不会让部分匈奴人产生以此为桥头堡,壮大自身,然后择机逐鹿中原,挑战大秦帝国威严雄风。

    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够让其发生的!

    就像是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之间的分歧一样,这些大臣之间也是对此态度泾渭分明。

    作为眼前场面的一手缔造者,赵辰淡然自若,并没有兴奋或者是紧张。

    “肃静!”

    在始皇帝嬴政的示意下,中车府令赵高再次提醒道。

    若是以往,就算有两种结果,那也是可以清楚的看到哪一方占优势。

    但现在这般,持有彼此态度的双方人数,明显是持平的,这就有点儿可怕了。

    如此场面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有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再次杠起来的原因在里面。

    想要结束这样的情况,只能够请出来绝对的重量级人物来进行决定,方可平息此争论。

    而这个重量级人物,自然就是始皇帝嬴政了。

    “赵辰,这个提议,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嬴政在知道了赵辰的这个建议,以及结合之前偷听到的心声,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直接就是猜中了他的心思。

    在嬴政看来,统治六国之地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像是这些原来属于六国的地区,被外族势力所侵占了,就不应该不闻不顾,而是要以雷霆之势,将这些外族势力打痛,收复这些领土才是。

    嬴政没有包夹什么其他心思,从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以及现在赵辰的提议,他还是比较喜欢赵辰的。

    不单单是这个提议更加的全面,也是有着领土绝对不能够侵犯的意识存在。

    谁想要侵占家园,那么就要做好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心理准备。

    “回禀陛下,此提议是我的文书弄出来的,臣只不过是转口复述罢了。”

    赵辰和上官梅有商量过,以后在外边需要介绍的话,就将上官梅说成是文书,跟着赵辰做事,并且充当耳目的作用。

    “你确定?”

    嬴政看着那紧张的上官梅,朝着赵辰质疑道。

    “自然,臣只是进行了总结。嗯,就是那一句话。”

    赵辰丝毫不慌,淡淡地回答。

    “那好……”

    嬴政是没有想到赵辰果断地将功劳送给了上官梅,他想了想,继续说道:

    “这个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的法子,有点儿道理。除了这个地方需要收复,还有其他地方也需要进行。诸位爱卿之间有些争议,这是朕能够理解的。”

    他顿了顿,话锋微转道:“只是这个事情比较特殊,就由朕来做决定。以赵辰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加以完善以后,便可以安排下去,务必尽快要将河套地区收回来,到时候那里可以用来饲养壮马,给大秦铁骑安排上。”

    显然,现在的嬴政已经是开始定调了。

    不管群臣吵得有多凶,那也是没有生什么作用的。

    身为大秦始皇帝,还没有哪个官员敢在这个时候持有反对意见的。

    那可真是觉得自己活腻歪了!

    支持丞相王绾看法的部分大臣,只好气馁的接受。

    而支持廷尉李斯和赵辰他们的部分大臣,则是很兴奋。

    有些武官是有接到边境不断地匈奴南下抢掠的消息,其所到之处皆为废土,荒无人烟。

    性质十分恶劣,黔首耕作和储存的粮食,都被掠走。

    男的杀死,女的带走……

    本来是想要上报的,但并没有让始皇帝嬴政所知晓。

    现在这样的机会来了,这些对于匈奴人有些仇恨的武官,如何能够不支持赵辰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呢?

    “陛下圣明!”

    廷尉李斯手持玉质笏板,一本正经地说道。

    丞相王绾:“……”

    他还没有劝说嬴政呢,怎么就定调了?

    “匈奴人乃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没有粮食的时候,就会直接驱马南下,将边境附近当作伸手就来的物资,这是对大秦的严重挑衅,必须认真对待。”

    嬴政目光凌冽,他纵观全局,对于匈奴人这个外族,也是有所听闻和了解。

    其制造出来的罪孽,罄竹难书!

    “赵辰,你所说的这个提议,朕允了。按照你的要求,稍后朕会赏赐给你……旁边的这位文书。”

    他再次看向赵辰,问道:“现在,朕想问你,对于匈奴有多少了解?大秦方面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将匈奴驱赶出境,并让其短时间无法继续进行侵扰,又该如何做?”

    赵辰:“……”

    他还想着怎么婉拒嬴政可能存在的赏赐,并且让其给上官梅。

    但现在嘛,很好,嬴政考虑得很周到,直接省去了与赵辰扯皮的环节。

    【这始皇帝,怎么有点儿抠抠搜搜的。没点儿赏赐,怎么能够连续发问呢。我的建议,真就白嫖的呗。】

    赵辰暗暗进行吐槽,换做其他人要是敢这么做,他分分钟钟教对方如何重新做人。

    始皇帝嬴政听到赵辰这含着怨念的心声,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倘若不是他不想表现得很突兀,担心让赵辰发觉,他肯定会找个机会教训一些对方,至少以后不应该这么说话。

    “当然,对你的赏赐也有,升官或者是俸禄,都可以选。”

    嬴政深吸了一口气,还是比较平静的开口道。

    他也不需要担心群臣对此有什么异议,怎么说这也是在赵辰提出来的建议。能够得到他的采纳,那么获得一些赏赐,也是很正常的。

    除了赵辰以外,其余的很多大臣,都有过被嬴政提拔的经历,倒也不至于会妒忌一个小小的议郎。

    “咳咳,陛下,其实臣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

    赵辰清了清嗓子,没曾想倒是他有些误会对方了。

    并不是说抠抠搜搜,而是对方还没有开口。

    “自然,没有钱肯定是万万不能的,就像是对付匈奴肯定需要钱来筹备响粮的。所以,陛下不妨将赏赐换做臣对于挥师北上,北击匈奴的一片心意。”

    赵辰话锋微转,如此说道。

    要说在这朝堂上,对于匈奴有很多了解的,至少在宏观层面的话,肯定是赵辰最有话语权。

    毕竟,他是知道匈奴的历史进程。

    很清楚,对付匈奴这个玩意儿,想要一劳永逸,肯定是不可能的,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那好,你很不错。”

    嬴政微微颔首,夸赞了一句,他还以为对方会直接收下,没曾想竟是这般,倒也是让他有些意外和惊讶。

    “谢陛下夸奖,臣定当不负皇恩。”

    赵辰微微拱手,随即继续说道:

    “对于匈奴,臣有一些了解。这是欺软怕硬的群体,只要给对方可乘之机,那么对方就会不断地进行侵扰,不知疲累。所以,我大秦将士挥师北上,北击匈奴的时候,理应一鼓作气战胜匈奴,让其感到畏惧,从而进行震慑。其次,修筑相应的边防工程,例如赵国原有的长城,可以有效地阻止匈奴骑兵的逼近。最后,坚决不妥协!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赵辰很清楚在漠北那边地方,可是有着不少的矿脉,这要是被占领下来,那么他就有机会分一羹了。

    这话,他还不至于说出来,心里也不曾多想。

    “好一个一鼓作气,就这么一鼓作气!”

    嬴政听到这里,沉声以做回应。

    他很喜欢最后一句,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令大将军蒙恬,领兵前往河、南地,准备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且调查原赵国长城基础如何。咱们要打,就要将敌人摁着脑袋使劲儿打!”

    嬴政看向赵辰,询问道:“你认为大秦将士,面对匈奴人,有多少胜算?”

    赵辰沉吟片刻,说道:“如果是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期作战,那么我帝国将士恐怕会损失惨重。而如果有了准备,且按照臣的设想,那么就有八成的机会,以极小的代价,将匈奴人驱赶至少一千里,收复绝大多数的地区!”

    嬴政闻言,很是惊讶,道:“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