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失明三年,被祖龙偷听心声 » 第八十五章 摊牌了,我知道!

第八十五章 摊牌了,我知道!

    经过赵辰的讲述,众人对于这个高桥鞍倒是有了一些了解,至少在脑海里能够勉强想象得到是什么样子。

    当然,要是能够看到图纸,或者是鞍具的话,那么就更好了。

    “虽然听起来还不错,但是这个高桥鞍,你经过实践过了吗?真的会比软马鞍要好吗?”

    有大臣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疑问。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当然没有什么人会认为赵辰是在胡说八道,只是好奇这个高桥鞍到底有没有赵辰说的那么好,或者说能不能拿出来进行使用。

    可别又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就是,我觉得现在的马鞍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不值得改良。”

    “马鞍什么的,我倒是并不在意,主要是想知道那个马镫是什么东西?”

    【马镫啊,这可是好玩意儿,暂时不急。】

    赵辰听到这话,暗暗想着。

    他太清楚马镫的出现,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有了马镫以后,这骑乘在战马上作战的将士,才能够更加准确地称之为所谓的骑兵!

    一旦装备了这样马镫和马鞍的骑兵出现,那么对于这个时代的其他敌人而言,简直就是灾难。

    而擅长骑射的匈奴人,也将体会到曾经他们所犯下恶行带来的恶果!

    只不过,现在这些文武百官并不清楚,以至于说出对于高桥鞍不感兴趣的话来。

    要知道,马镫只能够按在高桥鞍上啊!

    莫非,马镫按在就是垫子的软马鞍上?

    那恐怕根本不需要赵辰的出现,就已经有人能够将马镫弄出来了。

    何至于,会让马镫在五六百年以后,才有了单马镫的踪迹。而双马镫的出现,则还是以后的北方游牧民族发明的……

    “诸位,还是没有将我之前的话听进去啊。”

    赵辰对于这些人的问题,只是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不是已经说了么,这马鞍和马镫是互补的,自然是都有着彼此的作用,单独拿出来肯定是没有那么好用……当然,这里说的马鞍就是高桥鞍。”

    丞相王绾见到有大臣急不可耐,想要问话的时候,果断提前说道:“那赵议郎,这高桥鞍和所谓的马镫,咱们都没有见过,很难相信有这样的好东西啊。你看,能不能想办法,让旁边的姑娘帮忙画一下,或者是已经有具体的鞍具,可以从府上带过来。”

    赵辰眉头微挑,这个丞相有点儿意思,倒是考虑得比较周全。

    他本来想着混过去,以后再将弄好的高桥鞍和马镫拿出来,这样会更加的有效果。

    现在的话,不拿出点儿东西,恐怕这些人不会轻易让他回原来的位置啊!

    可要是没有什么利益催动,就直接让赵辰拿出来,多少有些吃亏,不太让人乐意。

    赵辰沉吟些许,这才说道:“既然丞相都这样说了,那么我也只好献丑了。平时闲着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喜欢去慢慢回忆以前还能够看见时候的场景,也有幸加过和亲身体验过骑乘的感觉。于是,这才开始想,怎么将现有的这个情况进行改善。”

    他可没有忘记给这些人打打补丁,免得等会儿瞧见他绘画的时候,过于惊讶。

    拜托,他又不是生来就是瞎子。

    只不过是因一些特殊情况,才暂时双眼失明,并不代表着他就的生活,一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以至于这么久了,还无法适应,更加无法熟练,那就太假了。

    没看见卖油翁么,唯有熟能生巧尔。

    “很幸运,有了一些想法,就是高桥鞍搭配马镫,能够让骑乘战马的将士,成为所向披靡的真正大秦铁骑!”

    赵辰话音刚落,便是惊得群臣一顿倒吸凉气。

    刚才的那些提议,实在是让人难以平静,却是让这些人忘却了,赵辰还是一个双眼失明之人。

    就连成千上万的正常人,都未曾将这样的问题改善,可想而知其中的困难程度。

    但就是这样的情况,赵辰依旧是能够拿出来解决的方案,并且愿意在群臣的面前给出能够说服的证据。

    显然,对方有着很大的把握。

    事实上,就算是赵辰所说的高桥鞍和马镫,并没有其所说的效果那么好,这些人也暂时不会,至少这个时候,还不至于说些风凉话来进行嘲讽。

    且不说始皇帝嬴政目前对于赵辰的话,似乎比较的重视和欣赏,谁敢这么头铁,不怕死地冲上来啊。

    就说赵辰这样的精神,其实已经是能够让很多人佩服了。

    以前的议郎,哪一个见过这样的场面,要是被始皇帝嬴政点到的话,基本上可以说是没了,滚蛋的可能性实在是太高了。

    更别说是除了始皇帝嬴政以外,还有着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以及其他的大臣关注,饶是许多老资历的大臣,面对这样的组合,那也得心里犯怵。

    “上官姑娘,帮我准备一张白纸和笔墨。”

    赵辰并不在意这些人的惊呼异样,他偏头朝着上官梅说道。

    “好的,公子。”

    上官梅早就已经是有了准备,小跑着从青铜梁柱处拿出来一个小箱子,那是她们来的时候,就有带过来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现在看来,准备得确实周到。

    这让上官梅心里很是欢喜,之前赵辰说不会有什么用处,但是她想着朝堂上,应该是需要记录一些商议的事情,需要记下来,回去以后才能够更好的讲述给赵辰听呀。

    主要是,她没有经历过,也就无从知晓具体朝堂上会有一些什么事情。

    这次经历过以后,上官梅心里就有数了。

    “什么叫做白纸?我好像只知道绸纸,还有竹简,当然还有其他的,我没有用过。”

    “绸纸,似乎他用不起吧?可能,是其他的玩意儿。”

    有大臣听到赵辰的话,不免疑惑地开口道。

    其他人也一脸茫然,似乎是从赵辰出现开始,他们就面临着知识匮乏的局面。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始皇帝嬴政,听到熟悉的白纸这个名字,那凌冽的目光之中浮现出来一抹寒芒。

    他算是明白赵辰在搞什么了,这是要以现有的好机会,给群臣推荐一下白纸啊!

    嬴政记得赵辰是打算将白纸弄出来以后,提供给这些贵族阶层,并且是以拍卖的形式,将白纸的价值拉了上来。

    以书写的手感直追绸纸,成本比绸纸低来吸引人注意。

    从拍卖的情况来看,白纸对于这些人的吸引力,还是很不错的。

    只不过由于拍卖会的影响力,以及白纸的数量较少,短时间之内想要扩大影响力,是有些困难的。

    而赵辰现在这么做的话,无疑是在扩大白纸的影响力。

    试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在大秦朝堂上推销白纸更好的地方吗?

    要知道,这里的每一位大臣,至少身后代表着不少利益,拥有着很大的影响。

    只要赵辰能够将白纸的优势拿出来,那么这些文武百官自己就会非常感兴趣。

    如此一来,白纸就算是在这里彻底亮相了,吸引到的注意力就会很高,从而影响到白纸的销量。

    嬴政想到这里的时候,脸色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如果他记得没有错的话,似乎赵辰这边还没有开始量产白纸。

    而没有量产白纸,那么白纸的数量肯定是无法供应这么多的大臣,以及其背后那些人。

    嬴政毫不怀疑白纸对于这些人的吸引力,要知道他这位大秦始皇帝都对此感到很有兴趣,就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绸纸?

    那太贵了,没有几个人能够花得起来。

    又不是衣服,脏了还能够换。

    基本上使用的就是竹简,而竹简的话,其问题就比较的大。

    适合保存,但不适合携带。

    还有,书写的感觉,那肯定是无法比得上白纸啊。

    嬴政就没有担心过白纸本身,除了有点儿粗糙以外,其余的都还挺好。

    他担心的是赵辰这么做,到时候白纸的数量,能不能跟得上。

    还有,对方不会以为站在这朝堂之上的人,都是自己人吧?

    一致对外,倒还能够理解。

    但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这些人可就是凶猛的洪水,根本不会管自己淹没的是人,还是其他……

    嬴政现在就想知道,接下来赵辰该怎么做。

    不得不说,对方的胆子确实挺大的。

    嬴政可是知道对方并不知晓秦正先生的真实身份,也就是说,在这群文武百官之中,能够想到推销白纸,实在是让人很意外。

    当然,他主要是知道一些情况,这才能够反应过来,赵辰并不是主要介绍鞍具高桥鞍和马镫的,还有推销白纸。

    但是吧,其他人根本不知道啊。

    还以为赵辰只是简单的介绍高桥鞍和马镫,仅此而已。

    以嬴政对于赵辰的了解,他可以保证对方一定是想到了的。

    这样想来,细思极恐啊。

    以不经意之间的手段,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从而在了解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寻求更多。

    如此下去,那么就会赚到不少的钱。

    让嬴政不得其解的地方,那就是赵辰这脑子里的鬼点子,怎么那么多?

    至少,他是不太可能想出来,在这朝堂之上,推销白纸的这个办法。

    还有,鞍具的改良品高桥鞍和从来没有听过的马镫。

    嬴政真是对赵辰充满了期待,对方还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不过,让嬴政稍微有些犯难的,就是此事以后,该如何奖励赵辰。

    以对方的议郎身份,说出来如此这些有建设性的提议,显然值得升官和赏赐。

    众所周知,这赏赐嘛,官位级别越低的,就越好满足。而官位级别越高的,像是丞相王绾这样的,想要奖励都很难。

    而赵辰的话,又不是普通的议郎。

    嬴政犯难也是很正常,他想要给对方锻炼的机会,可对方的情况特殊,似乎待在议郎的这个位置上,没办法怎么锻炼啊。

    这个的话,他得再想想。

    群臣的意见嘛,这个时候暂时还不至于参考。

    嬴政的思绪慢慢飘到了挥师北上的这个提议上来,匈奴人的不断侵扰,肯定是需要解决的,要么一劳永逸地将其斩尽杀绝,要么就北逐匈奴于千里之外,修筑防御性的工事来进行抵御,避免匈奴人挥马南下,长驱直入的情况出现。

    赵辰的提议里讲述的几点,确实是有道理。

    大秦想要灭掉整个匈奴人,那自然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现在刚经历灭六国之战,消耗的国力比预期的还要多,那么就更不可能了。

    消耗的国力,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恢复,这是很难人为调整的。

    挥师北上,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威慑其余外族,巩固初步建立的大秦帝国天下稳定。

    这是有着很清晰的效益回报,嬴政没有任何的理由拒绝。

    再加上,有现在赵辰准备拿出来的鞍具高桥鞍和马镫,可以想象得到其难度会大幅度降低。

    嬴政还是很相信赵辰带来的高桥鞍和马镫,能够有很大的作用。

    尽管,他和群臣一样,对此都不怎么了解,也暂时想不出来具体什么样,然后骑乘的将士能够发挥出来多好的效果。

    这,问题不大!

    果不其然,同嬴政想的差不多,在上官梅从小箱子里取出来一张干净整洁的白纸,以及笔墨以后,这群文武百官的目光,纷纷不约而同地落在了白纸上。

    “这,难道就是他们说的白纸?”

    “看上去是挺白的,但为什么会那么干净整洁……这难道是绸纸搞出来了新的样式!?”

    绝大多数大臣一脸茫然,完全没有认出来,这涉及到了知识盲区。

    本来应该注意力是放在鞍具高桥鞍和马镫身上的,没曾想竟是被一张白纸所吸引了过去。

    有人想到这个,忍住不去看白纸,不去产生好奇。

    可是……

    这么多人都在好奇,他忍住了的话,会不会显得太特殊了?

    “老王,你这么淡定,莫非知道那白纸是什么玩意儿?”

    还真有人强装镇定,然后被旁边的熟人这么询问了起来。

    被问住的人,心里发慌,他懂个毛线啊!

    王离正想着这么回怼一句,却是感受到了许多的火热目光落在了身上。

    讲实话,他已经很久没有尝试过被人这么关注的感觉了。

    有一点儿慌,但也有点儿爽,这是怎么回事儿?

    毕竟,他的老爹和祖父带兵打仗那么厉害,而自己才到朝堂上没多久,啥也不懂……

    刚来的时候,这些人叽叽喳喳,对他说什么以后一定要像父亲和祖父一样,建功立业。

    对此,他嗤之以鼻,这仗都被自己的父亲和祖父带领的大军打完了,他这么年轻,还怎么沙场立下大功,建功立业!?

    于是,躺平了。

    一直到现在,他听到赵辰说什么挥师北上,抗击匈奴。

    再然后,就是面对白纸的时候,强装镇定,一副不过如此的样子,成功的吸引到了旁边熟悉的同僚注意。

    “这都被你知道了啊……”

    王离见状,眨了眨眼睛,咧嘴一笑,说道:

    “那我只好摊牌了,没错,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