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之师 » 第五章:祖宗说的算

第五章:祖宗说的算

    “不错,不错,我皇家也出了生而知之的神童,可喜可贺,吾定要上奏官家,给你请些赏赐”大宗正欣喜道,“尔等也要多加努力,不可荒废学业”

    众人齐齐行礼口称“是”

    随意抽查了几位堂兄弟的课业,也和张教授了解些情况后,大宗正就要离开

    “宗楷也要戒骄戒躁,一步一行,莫要泯然众人矣。你的课业待我禀明官家后做些安排吧”大宗正临走时语重心长的叮嘱到。

    “谨遵命”赵宗楷弯腰鞠一大躬道。

    午时已到,张教授退居侧室进食休息,众弟子鞠躬送师出,便一一出了宫学,去到另一边侧室吃午饭。

    御厨设立在内东门外的东廊处,相距不远,就在宫学南边的院子。御厨中包括厨师、工匠等在内共一千五百二十一名,由四名勾当官负责管理。勾当官中的正职由光禄寺派人担任,副职由宫中内侍宦官担任,彼此相互监督,防止食品安全出现意外。光禄寺是掌管祭享、筵宴、宫廷膳羞一应事宜的官署。

    今日午饭不同于往日,除了一荤一素一羊汤,还多了根炙羊棒骨。定是今日众宗子表现不错,官家高兴,给了些赏赐。

    瞅着呲呲冒油的羊肉烧烤,骨间的肉微微焦黄,掩盖不住的香气让人垂涎。赵宗楷迫不及待的一口下去,肉质紧实多汁,配着孜然和果香,这一口真的是:哎呀,妈呀,真香。

    宫中御厨做炙羊棒骨所选用的羊是盐池滩羊,肉质丰盈、细嫩,不腻不膻,当地人用“吃滩羊只需要蘸点盐”来形容滩羊的美味

    鲜的羊肉拿来,先用橙子、甘蔗和菊花卤制。橙子有它特有的果香,甘蔗可以去膻味,再加上菊花的清香,可以增加羊肉清甜的口感。

    锅中备些清水,水开后依次下入去皮的鲜橙、甘蔗、菊花、葱、胡萝卜、花椒、生姜,再加入黄酒以及少量的食盐调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制半个时辰,卤汤即成。下羊棒骨,大火烧开后小火卤制三刻钟后,关火,焖两刻钟,让卤汤的味道渗入羊棒骨中。取木炭点着,于其上五寸许,刷油翻烤,一刻即可装盘。

    可惜如此美味的羊腿太少,嗖嗖的几口吃完,骨头都想嚼吧嚼吧的吞了

    吃罢饭,回到学堂略作休息。片刻,有旨到!

    张教授遂率众宗子出迎,面北而拜

    宣行圣旨的中书舍人立阶而面南,缓缓展开明黄色花纹圣旨高声道

    “门下:古有甘罗十二拜相,曹植七步成诗,今吾家子宗楷,英才挺秀,妙质凝和,纯懿禀于天资,岐嶷成于日就。又得圣人天授,朕之幸也。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故皇侄须日三省吾身,满则损,谦受益。戒骄戒躁,为国之用。载强百世之本支,益固万邦之屏翰。永绥寿祉,茂对恩光。可特授左监门卫率府副率,以资其智,尔其钦哉。康定元年四月”

    圣旨,这也是赵宗楷第一次接到圣旨,摸着明黄色的段子,颇有些激动,想想电视剧上天天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什么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过咋和电视上不一样呢?宣旨官咋也不是太监?

    实际上宋朝的圣旨,不是皇帝金口一张就有人制作圣旨,然后一个太监就拿着去宣旨了,编剧什么的都是骗人的

    大宋的圣旨必须由宰相机构颁发,而且从起草到生效,都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程序。

    所有的圣旨,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皇帝有权力直接授意拟旨,但更常见的是宰相机构先将意见写成劄子,进呈皇帝获得认可,再授意起草圣旨。

    负责起草圣旨的人,是知制诰也就是中书舍人,中书舍人的职责有二,一为“制词”,即根据皇帝的旨意起草圣旨,词头即皇帝的旨意。中书舍人有一项特权:如果他觉得“词头”不合法度,无论这词头出自皇帝本人,还是宰相进呈,他都可以拒绝草诏,这叫做“封还词头”,是祖宗法制明确赋予中书舍人的权力。

    中书舍人若“封还词头”,而皇帝又非要下诏不可,那么可以由次舍人草诏,但次舍人同样可以“封还词头”。理论上,只要中书舍人达成“拒不草诏”的一致意见,便可以将一道不适宜的圣旨扼杀。

    如果负责草诏的中书舍人认为词头并无什么失当,将诏书起草好,便可以进呈皇帝认可,然后抄在黄纸上行下,叫做“录黄”。但这不代表圣旨就一定可以颁发下去,它还要经中书舍人“宣行”,这就涉及到中书舍人的另一项职权:宣行圣旨。

    如果宣行的中书舍人认为圣旨不当,他有权拒绝在录黄上签名,不宣行实际上就是驳回圣旨。如果负责宣行的中书舍人并无异议,便可签名表示通过,即完成宣行的程序,这叫做“书行”,再发至门下省审核。

    负责审核录黄的门下省机构是封驳司,给事中如果认为圣旨不当,也有权力封驳。而作为正式政令的圣旨,还必须有宰相副署。宰相如果不副署,圣旨也无法生效。

    那些同意这道圣旨生效、颁发的人,从中书舍人、给事中,到三省的长官宰相,都需要在圣旨上签名。所以,传下来的圣旨中,可以看到一长串签名。签名既代表权力,更代表责任。

    由此可知,赵宗楷拿到这个任命诏书是多么幸运,虽然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只是个从八品的小官,但是通过层层审核下来,也表明朝廷是认可的。

    太宗时定下规矩,凡宗室子弟年满七岁者,进行赐名和授官,但是赵宗楷还没有七岁便授予官职,已是特别的恩赐了。

    有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作为宗室子弟的赵宗楷,叔叔是大宋的皇帝,父亲是追封的平阳郡王,而他自己也是河南郡开国郡侯,从三品。为什么会只封一个小小的从八品的小官。实际上左监门卫率府副率是虚职,并没有实权,是为了安置宗室子弟设立的一个只领俸禄,没有职权职事的职位。